【2】本该成为帝国的美国,却拒绝了成为帝国
用50本书构筑你的商业知识图谱,大家好,我是吴晓波。
今天我们开讲《巨人》。
一、《巨人》:英国——曾经的全球化帝国
在2004年的时候,尼尔·弗格森出版了一本书叫作《巨人》。这本书研究了人类历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帝国——英国和美国。
尼尔·弗格森算了一下,说,在2000多年的人类历史上,一共出现过68个帝国,而英帝国,也就是他的祖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意义上的全球性帝国。
比如咱们中华帝国也是一个帝国,但是中国在两三千年的历史上,它的政治和经济辐射力一直聚焦在东亚的区域。所以即便到今天,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文明传承最完整的那个帝国,但是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全球化的帝国。它没有野心把自己的产业、人口、技术辐射到全球的每个角落。
曾经有一个国家有过这样的野心,那就是英国。英国在18世纪末发生了工业革命,从此它通过技术、枪炮的方式在全球建立了很多的殖民地。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英帝国的殖民疆域可以全面覆盖到。它向全世界输出了技术、文化、政治制度,甚至输出了语言。
亚洲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帝国——印度。印度曾经在190年的时间里面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即便到今天,印度已经独立成国了,但是印度25%的人口的母语是英语,印度今天所有的精英教育制度是英式教育。
所以尼尔·弗格森说:“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在促进商品、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方面比大英帝国做得更多。”
二、《巨人》:美国——缺乏成为全球化帝国的基因
那么,美国呢?尼尔·弗格森认为说,美国是继英国以后,第二个有机会成为全球化帝国的国家,但是美国拒绝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欧洲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欧洲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如果你回看1945年的世界,恐怕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和美国进行竞争,所以美国在当时是有机会替代英国,成为下一个全球化的帝国的。
但是美国最终没有像英国那样,通过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在全世界建立各种各样的殖民地。它换了一个办法,它没有去获得土地、没有去获得人口,但是它获得了一件东西——美元。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变成了全球货币之锚,所以它是在货币的意义上统治了世界。
美国总统小布什曾经说:“美国从来不是帝国,我们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可以有机会成为帝国,而拒绝成为帝国的大国。”
尼尔·弗格森在《巨人》这本书中描述了美国拒绝在地理和人口意义上成为全球化帝国的这个曲折微妙的过程。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他说:“我认为世界需要一个富有成效的自由帝国,而美国就是这个工作的最佳候选人。美国完全有理由扮演自由帝国的角色,虽然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帝国,但是美国人自身却缺乏帝国主义的意识和头脑。我很遗憾地说,美国本身缺乏强权意识。”
尼尔·弗格森在《巨人》中的这些论述,在很多美国政治学者听来可能是百味交集。因为自从9·11以后,美国本土遭受到了恐怖主义的袭击,在那个时间点,美国就开始重新思考: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美国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应该更强势一点,还是应该更弱势一点?
2008年,爆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让美国人思考这个问题。
到2009年的时候,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中美国”,这个词之所以能够成为《纽约时报》年度的关键词,也就是从9·11开始到中国崛起,后冷战时期,美国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成为很多美国政治学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今天有一个英国的历史学家突然间通过一本书告诉美国人说,你有机会成为全球化的一个自由帝国,但是你缺乏强权意识。这段文字在很多美国鹰派的政治学家听来,那就是棒头一喝。
所以尼尔·弗格森在美国非常地受欢迎,他后来从牛津大学到了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去担任高级研究员,常年居住在美国,成为了在美国最受欢迎的一个欧洲历史学家。
三、崛起中的中国会取代美国吗
尼尔·弗格森研究帝国、研究经济、研究货币,在他的视野中,他一定会关注到一个国家——中国。
他曾经五次到访中国,他去过北京、去过上海、去过深圳、去过西安,他还去过一个地方,我想很多同学可能都没有去过——延安。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曾经有过一段表述,他说:“走在延安尘土飞扬的大道上,我突然意识到,西方主宰世界的500年即将终结。”
他写这段话的时候是2010年,所以尼尔·弗格森可能是世界上比较早意识到,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课题,它是一个文明课题的主流学者。它意味着文明发展到今天,在东方,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整个世界格局将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所以各位你们想,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突然事件。或者又有学者认为说,如果当年不是特朗普当选总统,而是希拉里当选总统,那么中美贸易摩擦就可能不会发生。
但是在一个西方的历史学家看来,中国崛起是对西方统治世界500年的一个挑战的话,那么你再想,在一个文明史的意义上,中美之间、中国和西方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上的种种讨论、摩擦和竞争是一个完全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在2019年底的时候,尼尔·弗格森曾经和中国的一个经济学家——他曾经担任过世界银行的副行长,叫林毅夫——有过一次非常有趣的对赌。
他们在韩国参加一个会议,然后两人进行了一场对话。林毅夫说:“在未来的20年内,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的第一大经济体,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第一大国,也就是,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地位。”
尼尔·弗格森却为美国人辩解,他说:“在我看来,未来20年内,中国取代美国的经济地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林毅夫说:“那我们就打个赌吧,我们打一个200万美金的赌。”
尼尔·弗格森说:“我可没那么多钱,我没你林教授有钱,但我愿意跟你打赌,打多少钱?打20万人民币。”
这个赌谁会打赢?到今天我们不知道,很多人站在尼尔·弗格森一边,另外一些人站在林毅夫的一边。
四、结束语
尼尔·弗格森的著作非常值得向大家推荐,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巨人》《帝国》《货币崛起》等等。
在这位60后的经济学家眼中,这个世界的发展就是一个当代史。就好像他在30岁的时候写《未曾发生的历史》一样,历史发展存在它的必然性,同时存在巨大的偶然性。而所有的发生过的事情在当代看来,都可能像辫子一样地被重新梳理,而这个梳理的过程,就是我们对未来的瞭望和未来的选择的可能性。
关于《巨人》的解读就讲到这里了。
我是吴晓波,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30世界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