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海诡门

第1章 深海诡门

说起来,这是一件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听那些老辈儿说,我们目前得到的这部图鉴就是ta交给我们的。

关于这部图鉴,我会在后续进行补充,而现在,这个故事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完全属于ta的。

......

2050年,母星,太平洋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的生长边界。

这个边界始终处于一个分裂生长的过程中。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就像是一对欢喜冤家,经过多年的演变,终究进入了相互分离的离婚状态。但是它们也生了一个孩子,叫做太平洋-南极洋脊。相较于其他的孩子,这个孩子平时不声色,只是默默的待在自己的摇篮里面,偶尔打个喷嚏,或者翻个身,从来都是一副熟睡着的孩子模样。

但是谁都不曾想到,在半年后的某一天,这个孩子竟然开始闹床了。

......

从2050年起,各个国家间在经过充分讨论以后,展开了一个在全球尺度上对海洋生物分布、丰富程度和多样性进行全面研究的国际性研究计划,全名称叫做国际海洋生态科考计划。

由于当下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日益过度,已经开始对海洋本身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所以国际已经开始对此加以关注,并且希冀能够通过该计划加深对海洋未知领域的探索,从而推动对地球资源更加合理化的利用。

各国联合组织了国际科学海洋研究院,国际全称为InternationalAcademyofscientificOceanography,简称IAO,在各个板块之间的海岭边界附近设立了调查点。

海岭边界又称为生长边界,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板块之间相互分离而产生。两个板块相互分离以后,中间空缺的部分由海底洋壳下方喷薄出的岩浆经过冷却进行填充,最终形成海岭。海岭边界通常只会产生轻微的海底活动,常见的有火山活动、浅源地震以及无深源地震,相较于其他消亡边界的剧烈活动,生长边界显得那么温和,就像是一个熟睡着的孩子。

在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之间的太平洋-南极洋脊附近,IAO也设立了一个调查点。说是探索附近的生物资源,实际上各国都有着自己的打算。目前人类步履所涉及的范围,虽然不能说是踏遍地球的每个角落,却也是无处不有,而人迹鲜至的南极洲在当时已经成为了各国都虎视眈眈的目标。其中富含的矿物资源更是让各个国家眼红,生怕被其他国家抢先一步。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南研究调查点”就成立了。这个调查点的初衷就和其他调查点不一样——南极洲是各国必争之地,虽然短时间内其归属不会有任何结果,但是各国各自心怀诡计,就算如此,却也不妨把自己的人放进去试试,但凡有一天,这个狗屎好运就被自己给捡着了呢。

程序化的深海调查在经过了半年之后,忽然发现了一件离奇的事件。

在东太平洋海隆的南部,调查点曾投放了代号为“豪尔森”的潜水器。这艘潜水器是美弗朗联邦的代表作,其雏形于1960年诞生,在后来的岁月里,该型号潜水器为人类带来了不少关于深海的信息。

最有名的莫过于1972年,“豪尔森”号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航行时,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350℃的热泉口。热泉边竟然存在着一个奇特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但不限于各种各样前所未见的深海生物。这个生态系统的存在,在当时成为了生命形成和演化方面“无法解答的复杂谜题”,甚至在后来,也成为了困扰着不少科学家的难题。

经过数十年的改良,“豪尔森”号已经能够熟练的潜入6000米的深海进行海底作业,以当时的技术背景,美弗朗联邦所拥有的深海潜入技术水平最高,所以美弗朗联邦也以此强取豪夺抢走了“太-南调查点”深海调查最有利的部分,那就是利用自己国家在深潜方面的优势,来获取第一手信息,而“豪尔森”号,正是美弗朗联邦的倚仗。

2050年6月21日,“太-南调查点”接收到来自深海潜水器“豪尔森”号传输过来的信息。当时正值东太平洋海隆活动后的平静期,调查点开始对海底活动进行多方面探测。“豪尔森”号本想着借此机会在海底找到更多尚未被记载在册的生物群,以此来证明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然而这一次,它的如意算盘打了个空。

“埃文斯研究员,据我们的观测,海底活动似乎有重新剧烈起来的迹象。”

“这不应该,我们挑选的时间段应该正处于海床平静期,东太平洋海隆正在沉寂,不可能会发生大规模海底活动。”

埃文斯皱着眉头,他走到“豪尔森”号的艇首舷窗附近,两只眼睛望着窗外一望无际蓝到发黑的海水,像是想看见什么东西。但是能够隐隐看见的只有从潜水艇两侧散出的淡薄光束,其他的一概无法得知。

目前“豪尔森”号正潜于5000米左右深度的海底,再往下一些,艇中的工作人员甚至可以透过舷窗直接观察到最下层的海底裂缝在朝外散发着暗红色的高热。这些热液喷口持续不断的喷发着含有矿物质和金属的热水,能够产生将近240倍的大气压力。为了安全起见,潜水器通常只会远远的在这些热泉上方驶过。

埃文斯凑近舷窗,这和他的胆量有分不开的关系,但是更多的,却是出自人类的某种本能。每当他下海进行海洋探索的时候,靠近舷窗是他最常做的习惯。相较于利用各种科学仪器测量出的数据图表,人类一贯更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埃文斯也不例外,尽管更多的工作人员偏向于远离舷窗。

看不见的海水里面到底有什么,谁都不知道。那些研究人员在心里恐惧着,或许当自己走过舷窗的时候,忽然从水中窜出个什么恐怖的怪物,正脸贴脸的通过舷窗凝视着他们;他们同样在害怕,是不是自己经过舷窗的时候,舷窗会忽然破裂...尽管这些在大概率上并不会发生,但是他们依然害怕着。

“埃文斯研究员,你快来看看。”

埃文斯再次不可抑制的皱了皱眉。他在凝望海渊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进入一种很玄妙的思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埃文斯极其讨厌被吵醒。但是他还是循着声音走了过去。埃文斯不会知道,在他刚扭过头的瞬间,他背后的舷窗外忽然闪过一道比海水还要黯淡的影子。

唤醒埃文斯的人叫雷思达,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当埃文斯走进那间舱室的时候,雷思达把埃文斯推到他原本所处的位置——潜望镜。

在艇顶,艇侧以及艇底,“豪尔森”号都装置有相应的潜望镜,为的就是确保这艘潜艇能够万无一失。通常不会有人喜欢坐在艇底潜望镜前观察海洋,因为在这个位置,潜望镜的观测范围被大幅遮挡,能够看见的只有极小一部分艇底的空间,以至于一旦有什么未知的东西游了过来,观察员甚至无法及时做好心理准备。基于上述心理理论,这个位置在绝大部分时间都会空着。

“你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先前声呐探测捕捉到了一个奇怪的轮廓,好像就在我们的艇底。正好底下有海底火山提供了光源,我就想着用艇底潜望镜看看。”

“可以干扰声呐的因素有很多,观察到一些看似异常的轮廓这并不奇怪。”

对于新手们总是会犯的一些毛病,埃文斯已经见怪不怪了。现代声呐探测能够得到很精确的结果,接收换能器,也称为“水听器”,将发射出去的超声波回接以后,根据声音的回波时间以及回波参数,测定目标的参数。

然而不论声呐有多么先进,最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结果总是和现实会有一定的误差。影响声呐的因素分很多方面,最直接的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海洋中的混响干扰、多路径效应以及目标反射特征;而自身因素则包括声波传播衰减以及潜艇自噪声等。

有过数十次深潜经验的埃文斯,显然对于这些新手表现出一种隐忍的不耐。但是经验主义在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中行不通,海洋中尚未记载在册的生物依然还有百种千种甚至上万,出于宁寻错不放过的原则,埃文斯还是把头探了过去。

所以埃文斯还是选择往潜望镜里看一眼。或许雷思达真的看见了什么东西,但是声呐却没有办法精确探知到,毕竟近距离的接触,最直接的观察比声呐要好使的多。

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埃文斯只能在潜望镜里大致的扫视一圈,除了红色的热泉和滚滚黑烟以外,埃文斯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

这个时候,声呐再度发射了一次超声波,潜艇周围的环境参数全部都被显示在屏幕上。

那个时候的声呐已经可以产生图像显示了。没等埃文斯说话,雷思达已经去了声呐显控台。他指着屏幕上的右下角,兴奋的叫了起来。

埃文斯几乎要发作。潜艇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在艇内保持安静,这个规则在潜艇进行任务的时候需要严格执行,所以通常艇内成员都会保持缄默。然而埃文斯还是不耐烦的走过去,现在毕竟不是在执行重要任务,他顺着雷思达的指尖望过去,终于,这一次埃文斯的心里也生出了疑惑。

在那个屏幕的右下角,一个丝毫不起眼的地方,埃文斯看见了一道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未知收容图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未知收容图鉴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深海诡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