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造纸
刘彻被唐奇给气笑了。
“好小子,刚才打扑克赢了我几把,还真以为你连围棋都比我强?今天我一定要你输到心服口服,卫青,去做棋盘和棋子!”
刘彻以为这荒岛上不可能会有围棋,所以才让卫青去准备。
卫青在手工雕刻方面,也算是一把好手,做棋盘和棋子也能手到擒来。
然而,还没等卫青起身,唐奇就开口道:“别麻烦了,我这里正好有围棋!”
说完,唐奇再次起身走到木屋角落,翻出一张略有些粗糙的棋盘和两碗棋子。
棋盘是唐奇自己刻出来的。
棋子则是唐奇用海边捡到的黑白鹅卵石打磨而成。
无聊的人真的很可怕,什么都有可能做出来。
刘彻看着眼前的棋盘和棋子,微微有些吃惊的说道:“唐先生,你这里东西够全面的啊,竟然连围棋都有,我现在很怀疑你的身份,你到底是不是化外之民?”
唐奇撇嘴道:“化外之民都是你们自己说的,我可从来没承认过,别说这些没用的,咱们先下一局再说。我刚才说让你两子,依然算数!”
刘彻觉得自己有点被冒犯到了。
这这太瞧不起人了。
“好,既然你想让,那我就接受好了,待会儿你一定会后悔现在的决定!”
刘彻冷着脸,把两个棋子摆到了棋盘上。
“很好,我就欣赏你的痛快!”
唐奇说完,跟着落了一子。
刘彻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冷笑道:“你还真是不怎么会围棋,上来就占天元位,这个位置可没什么实际作用,只会多消耗你的棋子!”
唐奇面无表情的说道:“你不用管我怎么开局,只需要知道自己怎么输的就可以了!”
刘彻呵呵一笑,开始落子。
飞!
跟!
并!
点!
再飞!
再跟!
拆!
两人你来我往,下子速度飞快。
一边下,刘彻一边还嘲笑道:“你这什么水平啊,到底会不会下?在这么偏的地方做尖有什么用?你见过哪个棋手会这么下棋?真是外行!”
笑着笑着,刘彻突然就笑不出来了。
刚才唐奇做的那个“尖”,已经和其他棋子连到了一起,开始压迫刘彻的地盘。
刘彻身上的冷汗都出来。
这到底是什么下法?
从来没有人用过啊!
也难怪刘彻懵逼。
唐奇玩的这一手定式,名字叫做大雪崩定式,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出现的一个定式。
大雪崩定式、妖刀定式和大斜定式,并称为世界三大难解定式。
像刘彻这种汉朝人,自然是难以破解大雪崩定式的。
一个小时之后。
唐奇啪的一声落下了最后一个子。
刘彻脸都绿了。
他输了,而且连输了十一个子!
最关键的是,唐奇最开始还让了两子。
刘彻这已经不能算输了,简直可以说是被完虐!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刘彻喃喃自语,有点怀疑人生。
他下了这么多年棋,对棋道变化了如指掌,赢过整个长安的棋道高手,结果却败给了一个荒岛上的无名之辈。
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卫青此时也是颇为惊诧的看向唐奇道:“你居然赢了陛下?这怎么可能?”
唐奇笑眯眯的说道:“我刚才就说过了,我的棋力很高,你们偏偏不信!现在你们说什么都没用了,赶快打欠条吧,我宽容一点,只收你十个子的钱,也就是一万,够意思吧?”
刘彻沉默片刻,咬牙道:“拿麻纸来,朕也不欠你的,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打完欠条咱们再来!”
唐奇飞快的将麻纸和炭笔放到刘彻面前,然后笑道:“再来一把你也是输!”
刘彻签下欠条,颇为嘴硬的说道:“刚才朕以为你只是围棋爱好者,有些大意,这才被你钻了空子,下一把朕可要认真起来了!”
“好啊,希望你的认真能给我一点压力!”
唐奇态度非常随意。
很快,两人就开始了第二局的厮杀。
认真起来的刘彻确实跟刚才有所区别,棋力见涨。
只可惜,跟唐奇这种研究过古今无数棋谱的人比起来,刘彻还是差得多。
一个半小时后,刘彻再次输了。
这次输的不多,只输了八个子而已。
但刘彻却是脸色难看的要命。
他受的打击太大了。
自继承皇位以来,刘彻就一直觉得自己谋略天下无双,无人可与自己比肩。
但今天,在这个最考验谋略的游戏上,刘彻输的彻彻底底。
卫子夫看刘彻这样子,连忙安慰道:“陛下,自从楼船失事以来,您一直都没有合过眼,肯定是累坏了,输给唐先生几局围棋也很正常!”
卫青立刻附和道:“姐姐说的对,陛下,您今天是不在状态,如果放在平时的话,唐先生必然不是您的对手!”
听到两人的安慰,刘彻的心情这才好了一点。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唐奇道:“唐先生,我很好奇,你到底是什么身份?能拥有仙种,会做美食,会造麻纸,还精通斗地主和围棋这种博弈游戏,着实不像凡人!”
刚开始刘彻还觉得唐奇是化外之民,也就是没有受过礼仪教化的野人。
但现在,刘彻不这么想了!
要是化外之民都这个水平,汉王朝早都覆灭了。
这绝对是世家子弟,有传承的那种。
刘彻甚至怀疑唐奇是不是大秦时期某个门阀的后人。
这一身的本事,寻常人真搞不来。
唐奇对刘彻的猜测嗤之以鼻:“且,你真是入戏太深了,造纸、斗地主和围棋,外面会的人一抓一大把,你觉得他们都不是凡人?”
“一抓一大把?”
刘彻先是一愣,随即脑海中涌现出了一个新的猜测。
“唐先生,你该不会……是仙人吧?你刚才说的外面……指的是不是蓬莱仙岛?”
刘彻小心翼翼的向唐奇求证。
斗地主和围棋且先不说,造纸术绝对不是凡技!
多少年来,无数人都在寻找全新的、能够承载文字知识的东西。
但他们都一无所获。
到现在,汉王朝还是在使用竹简记录文字。
很多人甚至认定,除了竹简和丝帛,再没有别的东西适合承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