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亚历山大

第二十一章亚历山大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长达1o年的东征之战。,尽在他用以开始远征波斯帝国的军队,由步兵3万名、骑兵5千名和战舰艘组成。波斯帝国却拥有数十万大军,战舰4oo艘。而且,波斯帝国面积比马其顿王国约大5o倍,更何况远东古老而富足的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等诸多国家均已被波斯征服,并入波斯版图。尽管力量悬殊,但亚历山大善于从本质题。他深知,波斯帝国虽国土辽阔,军队庞大,威名犹在,但其势已衰,内部四分五裂,皇帝大流士三世是个意志薄弱、缺智乏谋的平庸昏君。而马其顿王国气势正盛,锐不可当。亚历山大借助一举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之余威,利用己方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突破敌防线,战告捷,彻底摧毁了波斯人的士气和抵抗的决心,开辟了向亚洲扩张的道路。不少城邦不战而降,甚至把亚历山大视为将他们从波斯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救星。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和骑兵7千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开了与波斯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定性战斗。大流士三世经过精心准备,拥有骑兵4万、步兵万、刀轮战车2oo辆和来自印度的战象15头,与亚历山大军队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斗智用谋,再次奇迹般的战胜了这位波斯皇帝。特别有趣的是,当仅有不到5万军队的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士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安卧休息、养精蓄锐之时,手握百万大军的大流士三世却因害怕夜袭令士兵彻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装,胆战心惊的了一夜,个个无精打采,毫无斗志。次日清晨,亚历山大率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之军进入战场,熟练的运用其机动灵活的“马其顿方阵”,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

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了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都苏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的大夏,被大夏的总督比索斯杀死,弃尸于路旁。最终还是亚历山大在追赶途中现了他的尸体,并将其送回波斯波利斯,厚葬于波斯皇陵墓。至此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马其顿军队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天竺,占领印度河流域,他还企图征服恒河流域,但是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兵士疲惫不堪。由于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之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兵士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公元前325年7月从天竺撤兵。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高烧身亡。

众人听到这里都被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给惊呆了,朱铉却在揣摩亚历山大的战法和统兵之道,与平日所学互相印证,深感陈平所说的“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军强于合而不于形”太有道理了。不禁暗想:“等我练出自己的精兵,若能与此人交手也无憾了!”

酒宴散后,朱铉特意把波金尼阿斯留下请教:“刚才听先生所说,我对你们的‘亚历山大’大帝甚感兴趣,你能告诉我马其顿方阵是怎么样的吗?”波金尼阿斯有些骄傲的说:“马其顿方阵中大多数为常备兵,数量较多,携带马其顿长矛,小尺寸圆盾。方阵中士兵们手中的盾牌在保护自身左侧的同时也掩护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填上他留下的缺口。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

轻装步兵:矛的长度短一些,盾的直径大一些(可以遮住跪着的士兵的全身),盔甲稍轻一些。机动性更好。

骑兵:年轻贵族组成的重骑兵。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等待作战时,往往将长矛搁在肩上,矛头稍向下。冲锋时,长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个敌人后,往往让长矛留在他的身体里不再拔出,然后,再用刀剑继续进行战斗。等到战斗胜利结束后,再去找回那些长矛。

辅助兵:装甲很轻甚至无甲,以标枪,弓箭和投石器为主要兵器。”

朱铉点点头,对波金尼阿斯说:“你看我汉朝的军力比马其顿军如何?”

波金尼阿斯略微沉思了一会,方说:“若论步兵协同配合多有不如,但汉朝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弓弩和骑兵均占优,弩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射程极远穿透力强。骑兵装备更是巧妙,马鞍和马镫是我们西方所没有的。”

尽管有很多的文献证据证明汉代鞍镫的存在,但缺乏考古方面的实证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所现的最早表现高桥马鞍的文物是东汉末年作品,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骑俑和鞍马彩绘木雕;而最早具备马镫的雕塑作品是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中的骑马乐俑,因这批俑中有马镫者只是在马身左侧鞍下有一个三角型镫具,仅及小腿一半高,而右侧则没有,且骑者的脚也未踏于其中,所以被认为是马镫的雏形,即用于上马的器具;致于最早的实物双马镫,则是辽宁北票十六时期北燕冯素弗墓的鎏金铜裹木质马镫。

在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匈奴追者骑数百追之,李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这种转身后射的情况,说明此时应已有马鞍和马镫的使用。再比如从具体的战斗方式上看,早在楚汉战争时期,"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能够采用此种在敌阵之中冲突的战斗方式,说明骑者在马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稳性,否则极易摔下。

自汉武帝以后,从很多战例中可以看到两个趋势。一是骑兵在总兵力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大,随着车兵的逐渐退出战场,骑步两兵种在数量上的比率关系从十万比数十万,上升到七万比十四万,骑兵明显已经取代步兵而成为战斗主力,相反步兵则下降到“踵军”即跟随在后助战的地位,致于只由骑兵独立参加的战役更是屡见不鲜。二是往往一次战役就长驱奔袭数百里乃至一两千里进行会战,长时间骑马带来的疲劳问题愈突出,如果骑手不能以充沛的体力投入战斗,取得河西、漠北等大规模决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没有鞍镫的情况下,这样的战役几乎无法想象。

所以我们可以很确定的认为在汉代已经出现了成熟的马鞍技术,而马镫虽然只有西晋时期的实物例证,根据以上的推断在三国时期应该已经出现了马镫的雏形。最起码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匈奴等游牧部落就依仗其人马高度结合的快灵活的战斗方式极大的威胁了燕赵秦等国边境,而汉族人也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掌握了这种技巧,从而大大提升了骑兵部队的地位,以至于后来才有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才有了卫青、霍去病等人长驱千里追击善骑射的匈奴部族的空前壮举。

即使汉代的弓弩射程远、威力大,但对付善于骑马作战的匈奴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汉军也只能采取守势,不可能千里追击匈奴。而匈奴在东汉年间被迫西迁到中亚,后被汉军一次成功的突袭砍下了匈奴领的头,被迫再次西迁,"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匈奴在南俄草原休养一段时间踏上了欧洲,先面对的是号称与罗马和蛮族实力并列的阿兰国(突厥人种),阿兰国王绝望自杀,国灭。据西方史料记载,匈奴人头大,肩膀宽,个子不高,在马上可以轻易射中6o米外的目标。如果没有马鞍马镫怎么可能在疾驰的马匹上做到‘轻易射中’,最起码也要有马鞍。

还有一个例子,便是曹刘长坂之战。曹操应该是派出了最为精锐的五千"虎豹骑",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里并能马上投入战斗,将刘备军击溃,杀刘备二女,若不是关羽及时赶来接应恐怕要全军覆没。若无马鞍马镫等稳定身体的马上装备,连续行军三百里而不休息即能投入战斗,恐怕外星人也做不到,人家可是开飞碟来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之黄巾再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国之黄巾再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亚历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