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利益均沾
整个朝堂顿时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让人忍不住心惊胆战。
而张九龄却怡然不惧,争锋相对,丝毫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
千钧一发之际,却见李林甫再次站出来,“圣人,张公要将钱庄收归朝廷管辖,也无不可。但毕竟事涉汴王,圣人何不召汴王觐见?“
李隆基闻言,顿时眉头稍解,想了想,不由点点头,传令召李璥觐见。
李璥这几天都在忙着钱庄筹建的事,一直在思索着钱庄的架构该如何搭建。他倒是想按照前世银行的组织架构来,但想了想,这根本行不通,压根没有那个基础。
而对于明清时期诞生的钱庄,他也不是很了解,只能按照自己的推演,进行摸索。
就在他苦恼之时,便接到了入宫觐见的旨意。
用金钱开道,李璥便从传旨宦官的口中,得知了朝堂发生的事了。
一听到自己要被册授为少府少监,李璥顿时瞪大了双眼,难道李隆基所说的重赏,就是这个?
从四品的实职,想想就带劲,一个五岁的朝臣,应该算是震古烁今了吧?
李璥美滋滋的想着,却不想继续听下去,才知道,这美差似乎要黄了,顿时气得脸色铁青。
一路上,李璥冷静的思索过后,终于将局势分析透彻了,心中不由冷冷一笑,这一个个的,都是老谋深算,别有用心啊。
特别是那李林甫,明面看着,似乎偏向自己。可实际上,却步步杀机。
让诸位皇兄插手钱庄,看似两全其美,其实不过是为了制衡自己,以免他做大而已。
之后又说动李隆基宣他进殿,与张九龄对质,意图离间他与清流之间的关系,可谓歹毒。
若是自己反对皇兄们参与钱庄之事,便得罪了所有皇子。而支持皇子掌权,则与张九龄等重臣的互生嫌隙,可谓是两头不讨好。
“哼,好一个千古奸相李林甫,竟然敢阴我。”李璥双目微眯,脸色阴郁。
很快,李璥便第二次来到朝堂之上。
“汴王,朕欲任命你为少府少监,主管钱庄事宜,你可愿意?”李隆基深深的看着他,满是鼓励之色。
又是一个老阴比。
李璥低着头翻了翻白眼,缓缓说道:“启禀圣人,臣尚年幼,只怕担不起如此重责大任。“
“嗯?”李隆基闻言,脸色不由一沉,十分不悦。
李林甫微微看了眼李璥,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
所有人表情各异,或幸灾乐祸,或忧心忡忡,不一而足。
然而就在这时,李璥却继续说道:“但圣人如此看重臣,将钱庄交付与我,臣安敢推脱?身为人子,侍父以孝,身为人臣,侍君以忠,纵有千难,一肩担之。“
“好,说得好。”李隆基大为感动,霍然而起,赞赏的看着李璥,感慨道:“汴王不愧是朕的麒麟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担当,好啊。”
众人还能说什么,如此伟光正的话,完全没有反驳的余地,大家不得不跟着大赞李璥的忠孝之心。
赞赏归赞赏,对于钱庄一事,众人依然各执己见。
既然陛下圣意已决,定要任命李璥管理钱庄,众臣也不好再反驳,当即在钱庄的人事上下功夫,想要在其中安插朝廷的人。
这钱庄本就是皇家私产,李隆基哪里肯让朝廷的人掺沙子,见说不过群臣,当即又把目光投向李璥。
“汴王,你既然负责钱庄事宜,那么对诸位爱卿所言,有何见解?”
说着,还微微朝他使了个眼色。
李璥呵呵一笑,“启禀圣人,臣其实挺认同诸位大臣的说法的。”
众臣闻言,不由一阵错愕,完全没有想到汴王会站在他们这边。
但李隆基却被气得半死,恨不得一掌呼过去,你这逆子!
”汴王,你当真愿意让朝廷参与进钱庄?“
李璥郑重的点点头,“启禀圣人,臣不仅支持朝廷参与进钱庄,更希望多多益善,将宗亲,勋贵,通通拉进钱庄,共襄盛举。”
什么?这败家子,钱庄这么赚钱,你竟然还要把他让给那么多外人?
此刻,不止是李隆基心在滴血,便是朝臣们,也是一脸肉疼。
李隆基铁青着脸,顿时后悔将钱庄托付给李璥了。
正欲训斥一番,一旁的高力士俯身下来,低声说道:”大家,汴王的经营之道,可是有目共睹的,什么时候吃过亏的。“
李隆基闻言,顿时一个激灵,对啊,这小子鬼精鬼精的,怎么可能如此败家,莫非其中另有深意?
“汴王,你这是何意,快细细道来。”
“启禀圣人,臣以为,万事合则两利,斗则两败俱伤。以其在此争权夺利,还不如合作共赢来的划算。”
“哦?汴王想要怎么个合作法?”张九龄有些警惕的盯着他,总觉得其中有诈。
李璥淡然一笑,“简单,入股呗。既然朝廷想要分一杯羹,那总要有所付出才是。”
“那不知朝廷该如何入股?”
“小王此次主持钱庄筹建,初步拟定筹集一千万贯,作为本金。父皇将出资四百万贯,占股份四成;小王也不多占,只投一百万贯,占一成股便知足了。剩下五成股,则由朝廷,宗亲勋贵商量着分配,不知诸位可否满意?”
众臣闻言,顿时哗然。在场众臣可不仅仅是文臣,还有武官,宗室以及功臣勋贵等等达官显贵。
面对李璥抛出来的好处,众人便不自觉的争论起来。圣人那四成股份,大家自然不敢争抢,汴王的一成股份,虽然让人眼馋,可眼下汴王乃钱庄主事之人,更不能轻易得罪。
他们能争的便只有剩下的五成,无论是谁,都想争取独占多拿,谁也不肯让谁。
一时间,整个朝堂吵成一团。
李隆基没有阻止,反而轻抚着龙须,一副吃瓜模样。
李林甫也没有介入争吵,目光死死的盯着李璥,心中感慨万分,这汴王,当真是不好相与,竟然在短短时间内便扭转局势,转移焦点,实在是高啊。
但更让他难受的是,李璥通过利益均沾,让绝大部分宗亲,勋贵以及部分文武官员,都对汴王产生了好感。这无形中,便扩大了汴王在朝廷和权贵之间的影响力。
甚至,汴王以皇子之身,担任少府少监,等于实际打破了皇子不任实职的潜规则。这口子一开,只怕今后长安再不得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