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的故事 做一个有爱心的聪明人
传道的故事
做一个有爱心的聪明人
凤凰凤凰要飞翔,
麒麟麒麟站路旁。
小河小河在流淌,
先生先生奔走忙。
奔走忙,为哪桩?
七尺男儿有担当。
洪水滔天翻巨浪,
孤岛之中高筑墙。
文明是个小美妞
有次,子夏问了个怪问题。
子夏的情况前面说过。他的名字叫卜商,是文学科的学生,研究历史文献学的。这人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后来许多王侯将相都拜他为老师。孔子被尊为圣人,主要靠子贡;孔学得以流传,则主要靠子夏。
这样的学生,也不会随便提问。
提问前,子夏先引用了三句诗: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这是《诗经》里的一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微微一笑,楚楚动人。
眼珠一转,顾盼有神。
素净的底子,
绚丽的花纹。
哇,漂亮妞啊!
子夏却问:
何谓也?
意思是:这句诗什么意思呀?
这有什么好问的!
子夏这书呆子,没见过女孩?
当然不是。
实际情况是,孔子的课堂讨论不能就事论事,要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浮想联翩。何况子夏引用的版本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还多了一句:
素以为绚兮。
这是关键的一句话,却应该不难理解。
因为素就是朴素,绚就是绚丽。
所以,素以为绚,就是以朴素为绚丽。
子夏问的其实是:这件事怎么解释?
哈哈,还用解释吗?比如那个女孩子,微微一笑也好看,眼珠一转也好看,就因为她是漂亮妞。小美妞可用不着刻意打扮,自然就顾盼有神,楚楚动人。
没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因此,素以为绚兮。
老先生却把话题扯开了。
他说:
绘事后素。
意思是:画花纹,先要有素净的底子。
子夏便马上接着问:
礼后乎?
意思是:礼乐,也是后面的事吧?
孔子听了兴高采烈。他说:卜商,能够给我启发的就是你。从今往后,可以跟你讨论诗了。
原文是: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这些话看得我们一头雾水。
画画跟小妞有什么关系?
小美妞跟礼乐教化又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精神文明是个小妞,礼乐就是她的微笑和顾盼。但,并非所有人的微笑和顾盼都好看。只有天生丽质,才能以朴素为绚丽。这就像画画一样,必须底子素净。要不然,怎么能画出绚丽的花纹?
结论是:
精神文明需要良好的心理基础。
这真是好大一个弯弯。
那么,礼乐文明那素净的底子又是什么?
本节故事见《论语·八佾》
哨兵就得坚守岗位
孔子怒了。
事情是季孙大夫家惹出来的,具体地说是季康子还是其他某任掌门人,不清楚。总之,他们家干了一件很不像话的事,让孔子气得浑身发抖。
这件不像话的事情叫:八佾舞于庭。
佾读如义,也就是表演乐舞的行列。
中国古代的乐舞其实是综艺节目,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春秋时期在贵族家里演出。表演的时候,演员们要排成行列,一行叫一佾,八佾就是八行。
那么,每行几个人?
有人说,不管几佾,都是每行八人。
也有人说,每行人数与佾数相同。比如八佾,就是每行八人。四佾,则是每行四人。
八佾舞于庭,有什么问题?
破坏规矩,扰乱秩序。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乐舞并不简单地只是艺术,更是政治和伦理。因此,周礼对佾的使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具体地说就是:
天子八佾:每行八人,一共八行,六十四人;
诸侯六佾:六行,四十八人,或三十六人;
大夫四佾:四行,三十二人,或十六人;
士二佾:二行,十六人,或四人。
那么,季孙大夫可以用几佾?
四佾,三十二人,或十六人。
实际上用了多少?
八佾,六十四人。
而且公然在庭院里演出。
这是极其严重的问题,罪名则叫僭越。
僭读如见,意思是非分。比方说,就像我们在上册曾经说过的,不是天子也不是诸侯,却在生前成立治丧委员会。这在周代是大罪,所以子路被孔子痛骂。
八佾舞于庭,也一样。
因此孔子愤怒地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句话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做不出?另一种是: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
奇怪!不就是僭越吗?有什么狠不狠心的?
孔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意思是:
礼,难道就是礼物?
乐,难道就是乐器?
当然不是。
那是什么?
爱
大家还记得宰予吗?他反对三年之丧,孔夫子是怎么说的?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父母亲才不抱他了。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什么意思呢?
礼,就是爱与爱的回报。
这种爱,就叫:
仁
或者说,
仁爱之心就是精神文明素净的底子。
表现出来,则是礼乐。
所以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明明是人却没有爱心,他会拿礼怎么样?他会拿乐怎么样?或者翻译为:明明是人却没有爱心,那还要礼干什么?那还要乐干什么?
不管哪种解释,结果都一样:
礼坏乐崩
或者说:
文明毁灭
这可是比亡国或变节更严重的事。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就体现了这个观点。
我们知道,此人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因为在争夺齐国君位的政治斗争中,管仲支持的人失败了。管仲却没有去死,反倒投靠了对方,这不是当叛徒吗?
所以,子路和子贡都瞧不起他。
孔子却不同意。因为管仲投靠齐桓公后,帮助对方建立霸权,维护了华夏文明。孔子认为,这是伟大历史功绩。因此他说: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头散发,衣襟往左边开了。如此力挽狂澜的人,难道也要像匹夫匹妇那样小家子气,动不动就寻死觅活吗?
什么意思呀?
原来,华夏民族的习俗,是头发扎起来,衣襟往右边开。披头散发,衣襟往左开,是野蛮人。
哈!发型和衣襟比国君是谁重要得多。
礼乐,就更重要。
可惜,礼坏乐崩已势不可挡,就连孔子的学生也都立场动摇。比如前面说过的宰予,就公然提出要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还有子贡,也主张偷工减料。
子贡要省去的是一只羊。
羊是祭品。按照当时制度,诸侯在每个月的初一也就是朔日,都要杀一只羊供在祖庙,叫告朔。然后回到朝廷处理政务,叫视朔或听朔。
但是到了孔子的时代,诸侯们既不告朔,也不视朔或听朔,只有羊照杀。子贡是生意人,便认为这个成本完全可以节约,干脆羊也别杀了。
孔子却不能同意。
不过这回他没有生气,也没有骂人,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唉,赐呀!你心疼那羊,我痛心那礼啊!
没错,有只羊撑着门面,礼还不至于全面崩溃。
羊都没有,那就是连装样子都不肯。
装样子,就有用吗?
也没有,但是聊胜于无。
孔子的痛心疾首和无可奈何,可见一斑。
其实,真正让人心疼的正是他。
想想前面那些故事吧!从长沮和桀溺算起,有多少人认为他不识时务,有多少人认为他自讨没趣,又有多少人认为他注定徒劳。但他坚持着。他就像哨兵,眼看身后的城堡就要空无一人,却仍然站立在岗位上。
这样的哨兵,是值得尊敬的。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八佾》《阳货》《宪问》
别忘了你是人
孔子心疼礼,更担忧人心变坏。
这可比什么都严重。国破了可以重建,家亡了可以重组,秩序乱了可以治理,人心变坏就不可收拾。因此尽管隐士说洪水滔天没有救,孔子还是要在巨浪滚滚中筑起高墙,挽救江河日下的世道人心。
问题是,这可能吗?
孔子认为能。
为什么呢?
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也都有柔软的部分,而且还柔软得碰都不能碰。一旦毁灭,人将不人。
结果,最柔软的,反倒是最坚强的。
保住这个,想建的城堡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它是什么呢?
亲亲之爱
什么是亲亲之爱?
就是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爱。
比方说,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
这种爱,大家都有吧?
问题是,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就可以奠定伦理道德的基础。
道理也很简单:这种爱与生俱来,发自内心,不需要培养也不需要教育,不需要讨论也不需要证明,就连许多动物都会,未必人还不如狗?
亲亲之爱,人皆有之啊!
人人都有,就毋庸置疑。比方说,大家都是人生父母养的,那么请问该不该爱父母?
该。
那好,第一种伦理学的概念诞生了。
这个概念就是:
孝
父母爱子女,更毋庸置疑。
第二种概念也诞生了,这就是:
慈
兄弟姐妹之间呢?
悌
悌读如替,是横向的。
孝和慈,则是纵向的。
无论纵横,都是仁,也都是爱。
纵横交错,仁学结构就建立起来了。
下一步,是拯救世界。
呵呵,可能吗?
孔子认为没问题,因为仁爱有两条原则。
第一条叫:
对等相爱
比方说,子女对父母孝敬,父母对子女慈爱,哥哥对弟弟友善,弟弟对哥哥恭敬,等等。
这就叫: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虽不平等,却也对等。
也就是说:
爱是双向的。
第二条叫:
顺序延伸
比方说,对父母孝,对父母的父母自然也孝;对子女慈,对子女的子女自然也慈。
这就把纵向的关系打通了。
同样,对亲兄弟姐妹悌,对于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和族兄弟姐妹当然也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个横向关系可以继续延伸,延至类似兄弟姐妹的其他人,比如同学、同事、同乡,甚至少数民族和洋鬼子。
横向的关系也全部打通了。
也就是说:
爱是广泛的。
结果怎么样呢?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时,就可以实现孔子的理想:
让世界充满爱。
世界充满爱,还会礼坏乐崩吗?
世界充满爱,还会天下大乱吗?
孔子认为,不会了。
那么请问,这难道不值得为之奋斗?
当然。
问题是:怎样实现?
本节引文见《论语·颜渊》
做个好人难不难
在孔子那里,仁似乎很难。
曾经有人问:子路这个人,仁吗?
答:仲由啊,可以当军政部长,仁不仁不知道。
又问冉有。
答:阿求啊,可以当财政部长,仁不仁不知道。
又问公西华。
答:阿赤啊,可以当礼宾司长,仁不仁不知道。
至于自己,孔子的说法是: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好难啊!
但是孔子又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你真正想要,它就召之即来,近在眼前。
好像又不难。
那么,到底是难,还是不难?
也难也不难。
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哈,豁出命来干啊!
所以,成为仁德的标杆型人物,难。
但,孔子又说:
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按劳取酬,先苦后甜,就算仁,不难吧?
做个有爱心的人,便更不难。
何况孔子也有办法,这就是:
忠恕之道
什么是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什么是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想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
自己想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
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强加于人。
这就是忠和恕,也都是仁。
只不过,忠是积极的,恕是消极的。
那么,哪个更重要?
消极的仁——恕。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高度概括仁德,而且能够一贯到底终身受用无穷呢?
孔子说:那就是恕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会这样说?
因为孔夫子主张仁爱之心和忠恕之道,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包括自己以外的别人。正是为了也让所有人幸福,这才主张自己想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
但,如果自己都站不住、行不通呢?
或者,人家没想要立,没想要达呢?
仁爱之心,岂不落空?
恕却没有这两个问题。
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人,却谁都做得到,别人也会同意。因为“恕道”中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在今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不仅是孔子的主张,也是全人类的共识。
后来,孟子又提出了恻隐之心,与孔子的主张共同构成儒家的仁学结构:
亲亲之爱
忠恕之道
恻隐之心
让世界充满爱
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同情心和怜悯心,具体表现是不忍心看见一个人无缘无故受到伤害,更不忍心故意去加害于人,所以也叫不忍之心。
这个观点,请大家去看孟子的故事。
孔子和孟子还认为,忠恕之道只是方法,亲亲之爱和恻隐之心却是根本,是天良,是每个人天生就有而且应该有的。如果没有,就不能称之为人。
所以,倘若谁说仁爱很难,做不到,那么,他们会很乐意提醒:别忘了你是人。
现在,还有问题吗?
有。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公冶长》《述而》《卫灵公》《雍也》《颜渊》
假如父亲偷了羊
有一天,孔子跟好龙的叶公聊天。
叶公说:我们那里有个人,很真实也很正直。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就去官府举报。
孔夫子听了,大摇其头。
他说:我们那里的“直”可不一样。
叶公问:那是怎样呢?
孔子说: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也就是说,儿子犯了罪,父亲便替他隐瞒;父亲犯了罪,儿子便替他隐瞒,才叫为人正直。
这是儒家重要思想,叫:
亲亲相隐
什么?包庇犯罪分子?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但,只是替他隐瞒,并不伙同作案。
这好像也不对吧?
看起来是。
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这样主张?
因为不提倡亲亲相隐,社会就会崩溃。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知道,维护社会的稳定无非一靠法律,二靠道德,三靠情感,而且分工不同:
法律防恶。
道德向善。
情感维稳。
第三条往往被忽略,其实却很重要。因为如果人人有爱,那就个个有德,法律不过以防万一。相反,若是都无情无义,势必人人作恶,法律将防不胜防。
这就要再问:情感维稳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亲情。因为亲情是天然的,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培养和教育,讨论和证明,岂非最为可靠?这个最可靠的基础如果坍塌,那还不地动山摇?
那么好了,如果儿子犯了罪,父亲就去揭发;父亲犯了罪,儿子就去举报,请问还有情吗?
没有。所以:
要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守住亲亲之爱。
要守住亲亲之爱,就必须主张亲亲相隐。
这一点,许多法治国家都意识到了。
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法律概念:
免证特权
具体说就是,一个人如果涉嫌刑事犯罪,他的近亲属可以享受以下特权:
知情不报;
不配合执法部门,不提供破案线索;
拒绝出庭作证。
如果愿意出庭,那么,在法庭上有权只提供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没有义务提供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法庭不得强迫他们说什么,他有权保持沉默。
但,以上特权,仅仅适用于近亲属。
哈,亲亲相隐合法,传统与现代也对接了。
不过,这里面还是有问题。
比如,如果父亲是汉奸,难道也要亲亲相隐?
当然不能。对此,传统文化的主张是:
大义灭亲
有了这个主张,问题解决了吗?
对不起,还是没有。是啊,小义可以相隐,大义只能灭亲,不大不小的“中义”呢?或者,如果我们认为对方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呢?有办法解决吗?
有,引进现代法律观念,具体地说就是:
将亲亲相隐定义为权利而不是义务。
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呢?
义务必须履行,权利可以放弃。
也就是说,你虽然享有免证特权,却未必一定需要行使。如果自愿配合执法部门的调查,提供破案线索并出庭作证,不过是放弃免证特权,没有法律问题,也没有道德负担,更不应该受到谴责。
对,灭亲还是相隐,自己看着办。
这就真实,也自由。
那么,这是孔子的主张吗?
当然不是。
孔夫子,哪能有现代法治观念?
结论是什么呢?
继承文化遗产,一定要做现代阐释。
比方说,孝。
本节故事见《论语·子路》、《左传·隐公四年》
尽孝不是做奴隶
有一次,孔子外出,驾驶员是樊迟。
樊迟前面说过,就是脑子进水想学农,惹得孔子很不高兴的那个。不过孔子倒也没歧视他,不但让他当了自己的驾驶员,路上还跟他聊起天来。
孔子说:有人向我问孝了。
问孝,就是问怎样做才算是尽孝。
孔子的回答是:无违。
樊迟不懂,问:什么意思呀?
孔子说:活着的时候按照礼制侍奉,去世以后按照礼制埋葬,按照礼制祭祀。
原来,违,是指违背礼制,不是违抗父命。
孝,也只是遵礼,不是听话。
相反,孔子认为,父母亲如果有错,做子女的可以提意见,只不过必须遵守三条原则:
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温和。
反复劝说无效,那就还得顺从。
对父母的错误决定,可以着急,不能怨恨。
很清楚,孔子并不认为尽孝就是做奴隶。
当然,父母亲的决定,子女最后还是要服从。这也并不奇怪。那时四世同堂,财产家族所有,遇到问题总得有人做主,便只好规定大家都听父母的。然而服从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至少在此之前,子女还可以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并非只能唯唯诺诺。
而且,孔子也承认做父母的可能出错。
所以,听不听话,老先生未必在意。
那么,他在意什么呢?
态度。
孔子说,长辈有事就去服务效劳,好酒好菜让他们先吃先喝,父母亲老了便养起来,能做到这些难道就是尽孝了吗?当然不是。要知道,就连狗和马,我们也都是要养着的。如果内心没有恭敬,脸上没有笑容,那么请问,赡养父母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
由此可见:
孝,首先是恭敬而愉快的态度。
行动时恭敬而愉快,才是尽孝。
结论也很简单:
孝敬,是孔子的主张。
孝顺,就未必。
用所谓“孝道”进行道德绑架,强迫子女奴隶般地服从父母,宣称不听话不服从就是不孝,从而任意侵犯其人权,剥夺其自由,就更不是孔子的原意。
何况时代早就变了。
过去,生存主要凭经验。
现在,发展只能靠打拼。
信息时代,经验之谈并不一定都管用。就算在任何时候经验都是财富,也更多地得靠自己去积累。
父母亲的话,当真非听不可吗?
未必啊!
当然,完全不听,也不对。
兼听则明,何况是父母的。
实在不同意,也可以反对。
不过这样一来,态度就格外重要。
想想也是,你不听话,他们本来就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如果态度还不好,父母亲可不得气晕过去?万一心脏病发作,我们后悔终生。
所以还是孔子正确:你可以反对他们的意见,但是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温和,说话要有礼貌。
其实,反过来也一样。
换句话说就是:父母对子女也不能颐指气使,动辄呵斥。这道理想想就明白: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好脸色,又怎么能指望他将来对你恭敬而愉快?
何况孔子还说:色难。
什么意思呀?
在父母面前保持愉快,很难。
这是大实话。的确,恭敬是做得到的,恭敬而愉快就不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再说谁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没点烦心事?这时就算笑容满面,那也是装的。
装出来的愉快,有意思吗?
没有。
所以,孔子又为孝道设了条底线:
唯其疾之忧。
疾,就是疾病;其,就是父母。意思是:担心父母生病的就是孝子。或者说:只要能做到除了生病,其他事情都不用父母操心和担忧,就是孝子。
后一种解释可能更接近本义,因为孔子还说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怎么就不能远游呢?
有两个原因。
一、父母随时可能生病,走得太远赶不回来。
二、离家太远他们不放心。
父母总是挂念儿女的,所以传统教育规定:
出必告,反(返)必面。
也就是说,做子女的如果有事,出门前一定要告诉父母,回家后也一定要跟父母亲打个照面,哪怕你只是去打酱油。因为走前不说,他们找不到你会着急;回来以后不去报告,他们会以为你出事了,要担忧。
打酱油尚且如此,何况远游?
所以,即便远游也要有明确去处,不能漫游。
这就叫:游必有方。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由此可见:
不让父母担忧操心,就是孝。
能做到这一点,就在及格线以上。
结论也很清楚:
孝,根本在爱心。
有爱心,就会有恭敬而愉快的态度。
听不听话,反倒是不重要的。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为政》《里仁》,《礼记·曲礼上》
做个聪明人
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
樊迟先问仁。
孔子说:爱人。
然后又问智。
孔子说:知人。
智,原文写作知,但读如智,意思也是智。
仁与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仁者与智者,则是他最为欣赏的人。是啊,仁者有爱心,智者有眼力。一个爱人,一个知人,都了不起。
既有仁心又有智慧呢?
哈哈,那就是圣人。
圣人长什么样?
请看古文字和繁体字:
看出特点了吗?
对的,耳朵特别大。
耳朵好,就叫聪。
眼睛好,就叫明。
圣,本是聪明人。
实际上这个字在上古,跟声音的声、听觉的听都是同一个字,繁体字的偏旁部首也都是耳朵的耳:
因此,圣的本义是:听觉敏锐。
后来变成:一听就懂。
然后变成:无所不通。
最后变成:造极登峰。
所以,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他的自我定位,是“快乐的教书匠”。
但,老先生知道什么是聪明智慧。有一次,他突然对子路说:仲由啊,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智。
子路马上洗耳恭听。
孔子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真知道。
不懂装懂,其实是假知道,也是不智。
明白了吗?
孔子为什么要跟子路说这些话?
也许,那家伙太喜欢自以为是吧!
但总之,智的核心就是:
实事求是
操作层面,孔子也有教诲,他说: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些话很重要。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看人是件难事,又不能不会。道理也很简单,一个人如果跟你不在同一层面,却去跟他沟通,不但浪费时间,弄不好还会产生误会,无事生非。反过来也一样,可以交流而不交流,则会失去难得的知音。
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不智。
所以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不失人亦不失言,就快乐。
孔子是快乐的。
他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这段话非常有名,争议也很大。
比方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乐”字该怎么读?就有读如要、读如岳、读如勒三种。这句话的解释也有两种:一种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另一种说仁者的心情宁静如山,智者的快乐欢畅如水。
谁说得对?
都有道理。
但,智者似水,仁者如山,不会错。
这是非常高明贴切的说法。中华文明在西周时期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尽管还比较朦胧。孔子则把这个观念具象化了,也把人生理想艺术化了。在他的眼里,智慧就像源头活水奔流不息,爱心则像崇山峻岭巍然不动,人格精神就这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智慧常在,所以说智者乐。
爱心永恒,所以说仁者寿。
那么,孔子是山还是水?
山山水水。
的确,他是崇山峻岭,也是长河大江,甚至是中华智慧的源头之一。百家争鸣因他而起,传统美德也因他而立。尽管他的思想未必全都正确,也尽管对他的评价仍会争议不断,但至少,我们可以像他那样:
争取做一个有爱心的聪明人。
这,难道不很有意义吗?
应该是的。
据说,有一次孔子来到某条河边,站在岸上看着那河水感慨万千。他说:时光岁月就像它,不分昼夜地向前奔腾涌流。这是非常富有哲理和寓意的。那就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想象当时的情景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颜渊》《为政》《卫灵公》《雍也》《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