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故事 有共同人性,就有共同价值
人性的故事
有共同人性,就有共同价值
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
恻隐之心谁都有,
人性本与善为友。
心存泰山北斗,
何须蝇营狗苟。
豪情直上重霄九,
摧枯拉朽,
看我身手!
人性就像水
有一次,孟子和告子辩论。
告子也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据说年轻的时候见过墨子。跟孟子见面那会儿,应该已经是老先生。至于是谁去见谁,则不清楚,总之是讨论了人性问题。
这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
有意义是因为孔子不谈人性。
人性作为问题被提出来,是从这场辩论开始的。
后来,人性是善还是恶,就成为一个问题。
他们的辩论,也很好玩。
告子说:
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
性无善无不善也。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生就是天生。
食就是吃饭。
色就是做爱。
因此告子的态度很明朗,观点也很鲜明:
人性是存在的,也是天生的。
它就是人的天性,也就是自然属性。
作为自然属性,无所谓善恶。
这种观点叫什么呢?
就叫:
人性无善恶论
对此,孟子不能同意。
于是,辩论在他们之间展开。
告子说:天生的就叫做本性。
孟子反问:好比白就叫白,是吗?
告子说:正是。
孟子又问:因此,白羽毛的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玉的白,是吗?
告子又说:正是。
孟子再反问:既然如此,那么请问,难道狗性就是牛性,牛性就是人性吗?
告子怎么回答?
没有记录。
其实,他们不妨继续辩论。
比如,告子可以这样反驳:牛吃草,狗吃肉,人吃熟食,怎么会一样?
当然孟子也能反问:狗也吃熟食,不一样吗?
不信给它热狗,看它吃不吃?
但,孟子的意思却很清楚。
首先,不要抽象地谈什么性质。抽象地谈,白色的羽毛、雪花和玉石没有区别,都是白的。跟白马、白羊和白狗也没区别,也都是白的。
那么请问,这样的性质有意义吗?
其次,也不要谈什么人的天性。论天性,人与动物没区别。比如吃东西和生孩子,动物也会也想,做得还不差。如果把诸如此类也看作人性,岂非“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
那该怎样?
要么别谈人性,要谈就谈社会性。
请问,人的社会性,有善恶吗?
孟子认为有,告子认为没有。
告子说,天生的人性就像水一样,东边开了口子就往东流,西边开口就往西流,哪有什么善恶?
听起来,这很有道理。
于是孟子接过了话头。
孟子说,没错啊没错!要说水的流动,确实无所谓向东还是向西。但,难道也不分上下?
要分的吧!
水尚且要分上下,人就不分善恶?
也要分吧!
那么请问,怎么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想想也是。水,有往高处流的吗?
没有。
那么,人也应该没有不向善的。
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现在,诸位还有问题吗?
有。先请问:照此说来,人性本善吗?
不,准确的说法是:
向善
正如水,不是原本就在下面,而是趋向低处;人也不是本来就善,是趋向善良。
所以孟子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这就叫:
人性向善论
向善才是孟子的观点,本善不是。
那么,所有人都向善吗?
是。这就叫: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作恶?
环境和条件使然。同样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来也会上山。但,能说这是水的本性吗?
当然不能。
人也如此,向善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就善。你创造和提供善的环境和条件,他就善,反之则可能恶。性善,只是趋向于善。
为什么会趋向于善?
因为人性当中,原本就存在善的可能。
那么,有哪些呢?
这就还要讲故事。
本节故事见《孟子·告子上》
嫂子掉进水里了
有个齐国人问:男女授受不亲,是礼吗?
孟子说:是的。
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说,除非母子、夫妻,男女之间哪怕传递东西,也不能手碰到手。
因此那人又问:嫂子掉进水里,伸不伸手?
孟子说:这时还不拉一把,禽兽不如。
那人说:天下掉进水里了,先生怎么不拉?
孟子说:这是什么话!天下又不是嫂子。拯救天下只能依靠道,阁下莫非要我用手吗?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实际上,所谓“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原本是一个伪问题,那个齐国人也知道孟子会作肯定的回答,这样他才能提问: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只不过,他被孟子怼回去了。
但也可见,人人都认为人道主义救援毋庸置疑。
为什么呢?
因为人人都有同情心。
同情心在孟子这里,又叫:
恻隐之心
恻和隐的意思都是伤痛,所以恻隐之心也就是伤痛之心,但不是说自己。自己受了伤肯定会痛,难得的是别人受伤自己也痛,这就是恻隐之心。
别人受伤,为什么自己会痛呢?
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也由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所以叫同情心。
同情心非常重要。有同情心,才能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只要心存恻隐,伤害虐待别人的时候自己就会疼,会下不了手,叫于心不忍。
所以,也叫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是发自内心的善,也是天性中良善和道德的底线,叫做天良。孟子之所以认为齐宣王可教,就因为他不但心存恻隐,还能体现在动物身上。
这是人性当中最基本的善的可能。
其余三种是:
羞恶之心:对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愧和憎恶。
恭敬之心:自己谦卑,尊敬他人。
是非之心:希望弄清是非曲直。
孟子认为,这些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
他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这就是共同人性。
有共同人性,就有共同价值。
比方说,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就是仁。
羞恶之心就是义。
恭敬之心就是礼。
是非之心就是智。
孟子还说,仁义礼智并不是外部世界强加的,而是每个人固有的,只不过大家没怎么注意而已。因此只要努力追求,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成为圣贤。
相反,如果舍弃向善的可能性,则成为恶人。
这就叫: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至此,孟子已经全部回答了告子的问题,还把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也顺便提出来了。
现在,还有问题吗?
有。
孟子说的这些,真是人类天生就有的吗?
就连狗狗,也不是见了谁都摇尾巴。
那就来讨论讨论。
本节故事见《孟子·离娄上》
本节引文见《孟子·告子上》
熊掌与鱼
孟子的观点,后来很受争议。
同为儒家但比孟子要晚的荀子,就看出老前辈其实有大问题。仁义礼智,怎么可能“我固有之”呢?如果那都是天生的,还要道德教育干什么?
因此他主张,把人性分成两半。
哪两半?
一半叫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恶。
一半叫伪,是人的社会属性,善。
所以,人性当中,有善有恶。
恶来自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的。
善来自人的社会属性,是教育改造的结果。
改造之前,是恶的。
这就叫:
人性有恶论
可惜,荀子讲道理,不如韩非讲故事。
韩非是战国晚期的思想家,也是荀子的学生。但他代表的法家学派,却是跟儒家唱对台戏的,而且韩非还是故事大王。他说,有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将军吴起就跪下来,亲自为他吮吸毒疮的脓血。
兵的母亲见了,在一旁哭天抢地。
有人问:将军爱兵,你为什么还要哭呢?
母亲说:当年将军就是这样对待我丈夫的,结果他战死了。我的儿子恐怕也得战死吧?
看看,仁爱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爱兵如子,是为了让他送死。
韩非还说,卖马车的都希望别人升官发财,卖棺材的都盼望别人早点去死,难道是因为前者仁慈,后者残忍吗?当然不是的。没人富贵,马车就卖不出去;没人死亡,棺材就卖不出去。两家店铺老板都是为自己打算着想,没什么仁义不仁义,也没什么道德不道德。
人,都是自私的,也都是自利的。
这就叫:
人性本恶论
概括一下就是:
告子:人性无善恶。
孟子:人性向善。
荀子:人性有恶有善。
韩非:人性本恶。
所以,韩非也不认为仁义礼智是共同价值。
他倒是承认有共同人性,那就是恶。
回头再看孟子,就会发现有问题了。
孟子怎么讲共同人性呢?
他的说法是:饮食,有相同的口味;审美,有相同的趣味。难道心灵就没有共同的追求?当然有,那就是道理和正义。道理和正义让人心旷神怡,就像鸡鸭鱼肉可以满足舌尖,普天之下莫不如此。
这样说,对吗?
恐怕有问题。
口之于味,确有同嗜焉,但也有不同。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就是不同。孟子当然可以认为理义就像清炖羊肉,却怎么能肯定别人也如此?
孟子只好再打比方。
老先生说:熊掌和鱼都是我爱吃的,但是如果不能都吃,那就放弃鱼,选择熊掌。生命和正义也都是我想要的,不能都要,那就为了正义牺牲生命。
这段话很有名,原文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类似的话,孔子也说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精神。而且,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才会层出不穷,成为千秋万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民族挺立的脊梁。
他们受到崇敬和追思,理所当然。
许多人都说:真有那一天,我也奋不顾身。
说得对!杀身成仁也好,舍生取义也罢,确实都得到“真有那一天”的时候。那天是哪天,恐怕难以列出清单,但可以肯定是非常时期。日常生活中如果也动不动就要舍生忘死,这个世界就太可怕了。
事实上,正如见义勇为不能成为常态,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也不能设为常规道德标准,甚至不能视为非常时期的普遍要求。换句话说,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视死如归。榜样从来就是少数,否则不成其为榜样。
需要学习的,仅仅是他们的精神。
很显然,孟子的“熊掌与鱼”并不能证明他的观点可以成立,如果成立反倒会引出新的问题:某种道德的境界居然要拿命来换,能说是天生就有的吗?
事实上,这个比喻本身就成问题。
问题在哪里呢?
熊掌与鱼是不等值的,如何选择不用思索。仁义与生命却不好说,至少没有那么大的差价。谁都知道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哪怕真是一条鱼。那么请问,你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仁义就是熊掌,生命就是鱼?当然,孟子可以这样主张,但要想所有人都同意,没门。
庄子就坚决不同意。
他的观点很明确: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
若为自由故,生命可不顾。但,要我为仁义什么的也献出生命?呵呵,对不起!只能呵呵了。
所以,孔孟之道,也仅仅是一家之言。
何况孟子与孔子,也有区别。
孔子说:杀身成仁。
孟子说:舍生取义。
这就叫: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那么,成仁和取义,又有什么不同?
本节故事见《韩非子》之《外储说左上》《备内》
本节引文见《孟子·告子上》、《论语·卫灵公》
生下来就携带武器
读过《论语》和《孟子》的,可能都会感觉到两位思想家的明显不同:孔子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子侠肝义胆,气势磅礴,一洗凡马空。
故,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
这是孔孟之别,也是仁义之别。
不妨再看孟子的说法: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恻隐的意思前面讲过,是充满同情于心不忍,甚至是疼爱,是呵护。羞恶则相反。羞是自己羞愧,恶是憎恶别人,都必须拔出刀来,下得了手。
很清楚:
仁是爱,义是恨。
仁不忍,义狠心。
义,是仁的另一面。
所以,实施义举往往有以下特点:
心中充满愤怒,叫义愤填膺。
行动不计后果,叫义无反顾。
千难万险也非做不可,叫义不容辞。
斗争的矛头甚至可以指向亲人,叫大义灭亲。
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叫舍生取义。
这里面的义字,都不能替换成仁。
同样的情况还有:
行侠仗义不能说成行侠仗仁。
侠肝义胆不能说成侠肝仁胆。
见义勇为当然也不能说是见仁勇为。
仁不需要勇,因为仁是爱。
行义却非有胆量不可。它在生理上表现为气,由义而产生,所以叫勇气,也叫义气,还叫正气,孟子称为浩然之气。它需要培养,而且是用道德来培养。
这就叫养气,否则就会泄气。
后来,义气与正气有了微妙的区别。讲义气的多半是江湖好汉,侠客丐帮;讲浩然正气的则是文天祥那样的士大夫和读书人。但要有气,是一样的。
气,其实是义所固有。
不妨来看义的古文字:
很清楚,义的字形上面是羊,下面是我。
写成繁体字,就是義。
一只羊,一个我,怎么就是义呢?
因为这个字的本义是仪容的仪,也就是样子。一个人的样子非常的美好,就叫仪态万方;端庄秀丽,则叫仪表堂堂。可见仪的言外之意是:就该这样。
再抽象一下,就是该。
该,就是义。
义无反顾,义不容辞,都由于应该。
那么,该哪样呢?
应该去战斗。
为什么呢?
因为“我”的本义是杀,或者兵器。
看看这个古文字字形,是不是?
这就是武器。
哈!义这个字,是自己带着刀出生的。
当然,更可能拿的是戈。
实际上到后来,义也是随身携带武器者,只不过那武器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而且更多时候是精神的。或者说,是批判的武器。
但那股狠劲,丝毫不差。
义,怎么可能没有气?
那么,羊呢?
杀气腾腾的“我”上面,为什么顶着羊头?
因为那是一位酋长或者祭司,正在主持某种古老的仪式,所以是仪。更何况,头戴羊角,身披羊皮,手持武器,也表现出毋庸置疑的威仪,因此也是仪。
情况相同的还有美:
美字上面是羊,下面不是我,是大。
所以传统的说法是:羊大为美。
其实这个字里面的大,是正面站立着的人,意思是冠羊的酋长或祭司,也就是大人物。
既是大人物,又有威仪,当然很美。
所以,羊人为美,羊我为義(仪)。
这就叫大丈夫。
大丈夫当然豪气冲天,孟子就曾经这样说:
万物皆备于我矣。
哈哈!天下万物都为我所具备,世上一切都为我所拥有,那还有什么可在意的?因此真正的大丈夫,不但不会像小男人那样斤斤计较,甚至不必言信行果,一诺千金。他的取舍和去从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义。
这就叫: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毫无疑问,大丈夫也永远快乐。
快乐,是因为有自己的标准。
孟子说: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很清楚,君子之乐有三种:
父母健康,兄弟也都平安。
抬起头来无愧于天,低下头去无愧于人。
有机会教育世间英才。
帮助国王成就王道和王业,不在其中。
这是不同于世俗的价值观。
所以孟子说,只要崇尚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因为真正的汉子,走投无路也不丢失正义,飞黄腾达也不背离真理,担任了职务就造福人民,没有一官半职就修身养性,为天下人做榜样。
这就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难怪浩气长存的人会放射光芒。
大气磅礴啊!
孟子还告诉我们:当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很小;登上泰山,又觉得天下不大。所以,见过海洋就无法被池塘吸引,知道真理就难以被流言迷惑。只不过看水的时候,一定要看那壮阔的波澜,以及遍照水面的阳光和月光,可就真的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所以,要活就活出个样儿来!
这,恐怕就是孟子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了不起!
让我们向孟子敬礼吧!
本节引文见《孟子》之《告子上》《尽心上》《离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