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议迁都,提士气

第543章 议迁都,提士气

同时,为了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拉拢江南当地人心,参照吕宋旧例,苏浙两省已经初步规划了各种学校百余所,其中包括两所高等级学院,分别位于南京和杭州,另外还有十余所高中,三十余所初中和近百所小学,初步的资金预算达到了近五百万两,计划在三至八年时间里全部建成,这项投资大大的拉近了王府和江南士林的距离。

虽然说建校表面上改变了读书上进的通道模式,影响了一些人做官入仕的途径,可是要知道,历来真正能够顺利的通过科举来当官的毕竟只是少部分人,而大部分的读书人其实一直都只是待业状态,而这么多学校建成以后,需要的老师可不在少数,这么多位置的吸引力不可低估,所以这才是众人拥护王府的根本原因,至于说朝廷选拔人才的办法有所改变,以后科举还会不会举办,那是以后再考虑的问题,或者是那些后辈考虑的问题。

沐剑声回到南京,入住前两江总督官邸,标志着平定江南的战事彻底结束,沐王府对于新近占领地区空缺的官吏委派就提上了日程。十天之后,沐剑声在总督府召开了一次有大多数王府核心人员参加的会议,除了各地必须留守的人员,其余之人,包括远在吕宋的唐甄、傅山、苏况、赵京、纪彬,琼州的李因笃、沐天池、顾平、金牧远,台湾的沐雷、董良,广东的苏冈、白寒松、方漓、钱忠、柳敏、石青云,福建的顾炎武、陈梦雷、刘富贵,江西的李西华、刘国轩、刘一川,安徽的张清山、吴立身、方以智,再加上浙江的孙云和南京杭州两地留守之人,以及水师的白寒枫、施琅、戚振北、瓦罗斯、张兴海、贺大纲,这些人都辗转前来,与会共计文武七十余人进行商议,就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首先就是空缺官员的委派,目下总共有州府一级的位置三十余人,县级官员二百余人都暂时缺员,沐剑声让各人提出合适的人选。这一次新占领的地区接近三省之地,总共有二十余府二百余县,近千个位置的空缺,其中大部分已经由沐剑声自行调整提拔安排,不过他有意留下了这些空缺,让大家来推荐人选,主要目的就是要进行一次内部的利益分配,以此来团结住这些核心部属。

当然,为了避免他们随意推荐,沐剑声强调,推荐人选必须要慎重,否则被推荐之人日后有了过错,那推荐人难免会有失察之责,这样就逼迫这些人不得不慎重起来。

目前王府内部的派系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大派系:首先就是崆峒派一系,人员众多,实力最为强劲,这其中又分为几个分支,一派主要以柳大洪师兄弟的子弟后辈为核心,这其中除了柳大洪、吴立身、柳晟、赵京、柳敏、陈志、敖彪等人,还有一大批他们的弟子亲友,人数众多,而且在王府里面位高权重,势力雄厚,好在这一批人员都是忠心耿耿之人,沐剑声对于他们还是很放心的;另外又分别以张青山和陈猛各自为核心,分别团结了一批同门的弟子,势力也不在小,不过实力要远远不及柳吴一系;另外还有如同陈仲、梁啸、庞林那样的独行侠,他们不拉帮结派,独来独往,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派系。

再次就是桐柏山寨一系,领军人物就是李西华,核心人员如李林、李柯、李桂、李栋、李树华、李松、李柏、李杨、李栎、李杰等中层或基层将领,以及戚振北、戚振南等亲友弟子,这一系人员在军队里面的势力很强,另外在政务和商会也有部分人员,由于他们是最早整个团队加入的王府,人数众多,而且经过了这些年的打拼和晋升,在王府军队的中层势力较强。而与此类似的还有五府岗山寨、白马山寨、滇西李晋王余部、云开大山、太行山诸寨等等,不过势力要远远不及桐柏山,算是一些小派系。

还有就是老四大家将一系,就是刘白方苏四家,外加门人弟子等,随着方刘两家结为姻亲之后,三股力量基本接近,而四家又隐隐以苏冈和白氏昆仲为首,形成一个大派系共同进退,无论是军队或者文事方面,都有核心骨干人员,再加上一些后来依附于他们的小家族,实力基本可以和崆峒一系抗衡。

另外,王府还有以沐天池、沐剑屏为首,后续陆续认亲加入的沐氏亲族人等,外加沐龙、沐雷、沐隆、沐盛、沐顺等老牌亲随,以及沐清、沐义、沐仁、沐勇、沐温等义子等等,这些人都是沐剑声的家属亲族随从等等,先天就是王府骨干人员,在各个系统都有不少人员,而且这些人自成一系,都直接效忠于沐剑声个人,影响和实力很强,可以算是一个大派系,也足以抗衡另外几家。

另外还有原属台湾郑家一派,以陈近南、刘国轩、刘进忠、贺大纲、郑克臧等原郑家和天地会部众为核心,这一系人员虽然众多,但是除了领头几人,其余的人员都资历稍欠,大多在中下层里面任职,故而实力排第五位,而以上这五大派就是王府最主要的派别。

除此以外,王府里面还有一些明王室的王侯,他们互相多有联系,基本可为一派,而峨眉派、衡山派、华山派、南少林、侠客岛和神龙教等武林门派也各成一系,另外还有吕宋各大家族派系、原属耿精忠部属一系、顾炎武家族亲友一系、钱忠亲友弟子家族一系,黄宗羲亲友门人一系,也都具有一定的实力,不过总体而言,他们这些都只能算是二流派系,还无法和前面的五大派系并论,影响力有限。

不过这些大大小小的派系人员,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彼此间又通过姻亲师徒乡党结拜等等办法,然后互相联系牵扯攀附结交,从而结成了如同蛛网般错综复杂的关系,谁也无法彻底理清其中的究竟。好在眼下正是王府如日初生的上升期,这些人能够齐心听命于沐剑声,为了兴复大业而努力,沐剑声对于这个现状十分清楚,却也没有多加干涉,只是尽量维持总体平衡即可。

回到正题,王府众骨干面对沐剑声抛出的诱饵,自然要全力争取,毕竟这也能够让自己人上位,都希望多推荐一些自己派系的人员。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讨论,这些空缺的位置基本都有了新的人选,总体还是按照实力来说话,大派系所推荐的人居多。

搞定了这个问题,随后沐剑声让大家就是否还都南京发言。对于是否还都南京这个问题,大家态度一致,基本都持赞同意见,认为南京的位置比之广州要重要许多,而且还是江南腹心之地,战略意义也十分重大,自然有必要尽快还都。不过在具体何时还都这一点,大家还有一些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尽快还都,最好是在三五个月之内,最迟不要拖到明年,只有尽快立都天下中心,这样才能尽快竖立起王朝正统的形象,有利于尽快收拾这里的人心。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江南各地如今刚刚收复,遭受战争的破坏比较严重,而且这里隐藏的清兵密探,以及战败逃进山林的残兵人数众多,都需要进一步的予以清剿才行,如果现在就还都,必然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点,随着各级官员回到南京,再加上相应的亲友随从部属都必然一同跟随,势必会在短期里大量增加南京及附加区域的人口,那么相应也就大大增加了钱粮物资方面的供应需求,江南当地刚刚重建,自然无法提供这些物资,而如今王府刚刚应付完了之前一系列的战事,同时由于清廷的焦土政策,投入的各种物资数额十分巨大,前期的储备几乎消耗殆尽,已经不足以支撑后续还都的需求。因此为了还都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还是等这里的民生稍稍恢复一下,王府也积累到一定的钱粮物资之后,那时再行迁都,就可以做到从容有序,避免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

这两种看法都有各自的道理,经过综合考虑,最终沐剑声还是为了稳妥起见,决定暂缓还都南京,而是等到明年收成了第一季粮食之后再开始分批的迁移,为后续正式迁都打好基础。相信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积蓄,那时王府应该可以再度积累起足够的钱粮物资,足够来应对一系列可能发生的事情和意外。不过为了安抚天下民众的期盼情绪,对外则开始放出还都南京的风声,不过具体时间则稍稍推迟,具体解释就说,南京的城垣和相应的宫殿楼台在经过连续战火后损毁严重,需要好好整修和改造,等以后改造工作完毕之后就迁都,这也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3章 议迁都,提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