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好的良药
民国初年。
一艘从南洋开来的洋轮在大海上漂行了五天四夜,终于是快要到达了它的目的地——上海最大的启沣码头。
虽然已经是入夜时分了,但是岸上早已经挤满了人。
这些人都是来迎接他们的亲人,朋友的。
欧阳念慈站在甲板上,看着不远处那热闹的情景,看着那一张张欣喜欢雀的笑脸,那一双双高高扬起欢迎亲人,朋友回归故土的手,心生羡慕却又暗暗惆怅,在上海这么一个城市,会有属于她的一抹温情吗?
要不是这次外祖母亲自给她发电报,竭力要让她回来,从小一直就对她虎视眈眈的舅父舅母又怎么会真心实意欢迎她回来上海吗?
他们一定是巴不得她永远也不要回来吧。
只是,她不回来也都已经回来了。
面对她的将会是什么?欧阳念慈不会去想太多,她不是那种杞人忧天的人。
将来水挡兵来土挡,见机行事即可。
洋轮很快就要靠岸了,欧阳念慈抬头,看了一眼那个近在咫尺的大上海,然后转身,准备返回船舱去拿行李。
突然,一个大约1岁多一点的小男孩不知道从哪里蹿了出来,紧紧地抱住她的脚,虽然是哭腔,但是独属于小孩子软糯的声音还是清晰地传进了欧阳念慈的耳朵里:
“娘亲,我终于见到娘亲了……娘亲你不要走,不要离开子安……”
欧阳念慈:“……”
娘亲?
欧阳念慈瞬间有点懵懵的,眨了眨眼睛,随即,欧阳念慈轻轻地笑了笑。
一定是天黑了,这个小男孩把她错认为他的母亲了。
毕竟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外面的光线又那么暗,认错人了也不足为奇。
欧阳念慈一点儿都不慌乱,因为她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家人也一定会在这艘洋轮上,发现孩子不见了,一定会出来找的。
她现在要做的,是安抚好这个小男孩的情绪,然后跟他一起耐心等来寻找他的家人。
欧阳念慈轻轻地摸了摸小男孩的小板头,那是南洋富贵人家孩子很经典的发型,还有他的一身着装,不用猜欧阳念慈也知道,这绝对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也是,这艘洋轮根本就不是一般人都能乘坐得起的,船票那个叫有价无市,就算是有钱也未必能乘坐得上这艘洋轮。因为这艘洋轮是南洋远航公司专门为南洋地区的名门望族的家庭成员服务的。
要不是穆青沣穆叔叔就是这南洋远航公司的老板,她欧阳念慈又怎么够资格坐上这样的洋轮。
欧阳念慈蹲下了身子,与小男孩对视,语气温柔地说道:“你叫子安对吗?告诉姐姐,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船马上就要靠岸了,要是子安的家人找不到子安,会很着急的,知不知道?子安现在呢跟姐姐一起等子安的家人来接子安,好不好?”
小子安听了,小小的眉头皱了皱,轻轻摇着头,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欧阳念慈,胖胖的小手紧紧地拽着欧阳念慈的裙角,好像生怕欧阳念慈马上会消失一样。
“你不是姐姐,你是子安的娘亲。子安终于见到娘亲了,你是子安的娘亲,子安要娘亲。”小男孩奶声奶气地说道。
而此时,在离欧阳念慈和小子安的不远处。
“四少,我刚才不是听错了吧?子安小少爷,他……他说话了……子安小少爷他……他会说话!原来子安小少爷不是哑巴,子安小少爷他是会说话的!”一身布青长大褂的五六十岁男子一脸的震惊和不可思议。
他是上海富可敌国的周家家庭郎中秋浦,精通中医和药理。他在周家工作了四十多年了,周家上上下下,上到周家的老太爷周元凯,下到周家的普通下人,都没有他这个老郎中治不好的病。
唯独周家这个子安小少爷,快两岁了,同龄的孩子都会流利地背唐诗了,子安小少爷愣是从来没有开口说过话。什么症状都好说,这小少爷的不说话症,让他束手无策啊,无论他用多么名贵的中药,针灸也好,药浴也好,已经使上浑身解数了,就是没有办法让他说话。
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周子安这是这天生的“哑巴症”。
现在这个小祖宗竟然开口说话了,能不让他老泪纵横吗?
“谁说子安是哑巴了!”周琅两眼一瞪,“子安只是有点自闭倾向,那是心理问题,不是生理问题,更不是你们说的哑巴。”
秋浦挠了挠头,一脸的懵逼,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就听到周琅的一声无奈的轻叹声:“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一个老中医,又怎么会懂西方国家的心理学?
但是无论怎么样,子安自己开口说话了,就是一件大好的事。
他这次把子安从南洋经商的大哥那里接回上海,就是想先让子安先跟家里人告个别,然后再带他去英国看心理医生,在英国接受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的。
没有想到,还没到家,子安就自己先开口说话了。
周琅震惊的同时,很快就把目光看向了那个蹲在子安身边的女孩身上。
依稀看上去就是十八,十九岁的小姑娘,借着黄昏的光线,他看清了女孩的脸。
周琅眼中闪过一抹惊艳。
虽然光线有点暗,却不影响这姑娘脱俗的容貌,还有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高雅的气质。
不知道为什么,沉寂了二十多年的心弦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被撩拨了。
但是很快,周琅就蹙了蹙眉头。
这小姑娘看着看着就觉得很眼熟,好像在哪见过,但是却又一时想不起来。
不管她是谁,她可以让子安开口说话,她就是子安最好的良药,比千里迢迢地跑去英国接受治疗强多了。
而且她还是第一个让他有着男女情愫的女人。
周琅意味深长地看着不远处的欧阳念慈。
这时,洋轮靠岸了。
甲板上挤满了人,个个情绪都很激动,都迫不及待地想下船。
一瞬间,轮船上就人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