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大结局(中)

第438章大结局(中)

金陵大胜,刘协彻底收复了东南割据已久的故土。为庆祝天下一统、金瓯完璧,刘协直接在金陵皇宫内论功封赏三军将士。

陈仓军校校长皇甫嵩、朱儁以及关内道大都督马日磾三人被封授大将军,为武官一品。

徐荣、张辽、马腾、纪灵、公孙瓒被封为五虎上将军,位列武官二品。

张济、张颌、张任、高顺、徐晃、严颜、文聘、王方、董承、臧霸被封十大镇军将军,位列武官三品。其余各将官,皆按照功劳被授相应军职。

随后刘协下令将府库存粮犒劳兵卒赈济饥民,举国同庆!又正式宣布将金陵改为江宁府,为江南道治所。

刘协随后特地来到岭南军大营中,视察一番军容。

“老臣参见陛下!”士燮带着一众士家族将,用岭南特殊腔调向刘协参拜。

“爱卿请起!”刘协亲自扶起了这个为国戍守南疆数十年的老将,虽然他也曾是割据诸侯,但却是第一个重新入贡的地方诸侯。

刘协充分肯定了士家这次统一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褒奖了士家这些年来治理岭南的功劳。

“古来人臣者皆以出将入相为荣,士卿家劳苦功高,这番不若随朕回朝任职兵部如何?”

刘协环视着十多个矮壮结实的士家子弟将校,一边对士燮说道。

士徽急忙看向老父亲,不断使眼色希望他答应下来。不料,士燮捋着花白的山羊须摇摇头:

“陛下好意老臣心领,不过臣老了,恐怕难以习惯北方水土。与其在长安汤药不离身,倒不如在岭南含饴弄孙...”

士徽明显见刘协眼中闪过一丝戒备之色,当即站了出来:“陛下,父亲近年来身体确实大不如前,早已打算卸甲归田了。不过我等年轻这辈可是对大漠黄沙向往已久,愿为陛下征战四方!”

一旁的贾诩深邃的眼神眯成一线,打量着士徽暗暗点头。

刘协目光中也闪过一丝赞许之色,重重地点点头:“好!乐善果不愧是汉家儿郎之典范,有志气!你这请求,朕允了!”

随后,刘协又笑着对士燮说道:“不过朕是个不仁之君,总是不能让老臣子清闲。正所谓地尽其用,日南郡(越北)一带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甘蔗等作物,卿家辞官后就去帮朕将它开发出来吧...”

士燮苦涩一笑,最后还是拱手应诺了下来。

刘协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后离去。

士燮和一众士家子弟终于忍不住,纷纷向士徽发难了。开什么玩笑,他们可不向往什么大漠黄沙呢,那是人呆的地方么?

最气愤的就是士燮,差点没和士徽脱离父子关系!士徽对此苦笑不已,但又不知该如何解释。

这时,特意停留了一阵的贾诩适时指了指士徽:“若非此子,士家不出三五年必定家破族灭!士老将军虽失官位,却可保士家长久富贵...”说完,转身紧随刘协的背影远去。

士燮愣神片刻幡然醒悟,长叹一声亲手帮士徽理好被族中子弟扯乱的长袍...

刘协离开了岭南军大营后,又聚集了江东世家官员一同商议江南道的未来规划。同样是那句地尽其用,江南鱼米之乡当然要大加开发利用。毕竟天下人口年年不断攀升,只要解决吃饭问题才能使国家稳定。

按照历史趋势,江淮、江南甚至岭南日后都必定成为天下重要粮仓。正是因此,刘协特意借曹操之手先行开发江淮地区,现在江南也到了提前布局的时候了。

自古吴会一带就河网密布,所以刘协打算重新拓宽疏浚和连通往昔零碎的古运河。从丹徒(镇江)开挖一条新运河,绕太湖东岸然后折向余杭,沟通长江与钱塘水。

这样一来,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江南的控制。同时,也能更好地开发江南地区。对此,江东世家当然是一致赞同的。

可就在这时,鲁肃忽然出列拱手道:“陛下,若是将旧吴渠取直拓宽,恐怕要将乌程候孙文台公的陵墓迁移...”

此话一出,大厅内霎时安静了下来。刘协端起茶盏轻抿,没有立即回应鲁肃的话。

顾雍似乎揣摩到了圣意,当即站出来厉声驳斥鲁肃:“鲁子敬此言实为大逆不道!孙坚乃是叛逆之父,天子不起其坟穴鞭尸已是仁德。今既阻航运大计,自当将其迁徙!”

张昭等人沉默不语,没有跟着表态。

鲁肃闻言,不怒反笑:“呵呵!孙文台是逆贼之父,君不亦曾助纣为虐?”

“你...”顾雍被驳得说不出话来,指着鲁肃气得直发抖。

这时,刘协终于放下茶盏摆了摆手:

“好了!乌程候先击黄巾后败董卓,为大汉立过汗马功劳。孙权虽不俏,但朕怎能去打扰一个已故忠臣的安宁?江南渠必须绕开其墓,或者从别处新开...”

“陛下圣明!”这一次齐呼,比刚见礼时更响亮。不远处女扮男装充当执戟卫的孙尚香,也扭头对刘协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

就在这时,一个羽林军兵卒忽然跑进来,在刘协身侧耳语了几句。刘协眉头一皱,勉励了一番江东世家旧故,随后和贾诩一起匆匆往金陵皇宫而去。

此时的皇宫气氛紧张异常,不断有兵卒在各处巡逻。刘协来到了刘辨寝殿前,沮授徐庶以及邓芝等人已经到场了,在他们中间时不时传来杀猪般的嚎叫声。

刘协走近来,通过众人的口述逐渐了解到了个中情况。

原来是刘辨遇刺差点丧命,虽然有几个宫女‘主动’帮他挡了剑,但还是被砍伤了手臂。发出鬼叫声的,正是他无疑。

刘协慰问了几句刘辨之后,立即命邓芝负责调查并追捕行凶刺客。同时也加强戒备,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数天后,情况基本已弄清,邓芝特地来向刘协回报。

“据臣连日审问宫人以及根据刺客留下蛛丝马迹摸索,发现了一物便是破案依据!”说着,将一面青铜胸牌呈了上去。

这块铜牌刻着‘永扶国风’四个篆体大字,答案已经呼之欲出。那是参知政事士孙瑞家仆人的号牌,怎会千里迢迢飞到金陵来?

“以臣看来,当是有人要陷害士孙参政。天下一统了,有些人迫不及待要上位,士孙参政只是个试探,我等绝不能上当...”徐庶拱手出列,侃侃而谈。

“臣附议...”沮授司马懿等人也是深以为然。

“嗯,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查个水落石出,也要把幕后黑手揪出!”刘协点点头说道,随后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书房内只剩刘协和贾诩二人,静得针落地可闻。这时,一直闭目假寐的贾诩,徐徐地开口道:

“假亦真时真亦假,臣倒是认为此乃士孙瑞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引导他人向诬陷去猜测...”

刘协闻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随即提起笔,亲自写了一封信...

长安,参知政事府。

“嘭!”士孙瑞一拍案桌,脸色铁青地环视着几个从江东回来的死士:“一群废物!连一个懦夫都杀不死,要尔等何用?”

“参政且息怒...”何康摆摆手示意这些死士退下,一边劝慰士孙瑞。

这些年来,何康凭借他过人的办事能力和狠辣,赢得了士孙瑞的青睐。如今,已经是士孙瑞的心腹,看着这位参政阁下从阶下囚到权倾朝野!

士孙瑞稍稍平复一下怒气,目光中闪过一丝果断阴狠之色:“伯宁,看来我们要先下手为强了。刘辨只要在一日,难保某人不会猜忌于我!”

“参政早该如此!”何康一拱手,赞同道。

这时,刘协亲笔手书的安抚信的到来,更是让士孙瑞觉得这是催命符!士孙瑞狠下决心,和何康对视一眼,随即开始合计...

半天后,士孙瑞以有要是为命召开政事堂会议。待众公卿到齐后却忽然使被暗中收买的王子服带兵包围了大堂,欲借众宰辅联名调兵的便利,将拱卫长安的神机营控制在手!

由于事发突然,上至宰相下至胥吏都猝不及防。士孙瑞以性命威胁,让其他宰辅在兵部军令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摁上手指印。

在他就要得逞的时候,左令却及时率军赶到!王子服的兵卒根本不是火枪兵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打散。

这时,何康忽然率领一队长戟兵进来将士孙瑞团团围住。

士孙瑞怒不可歇,指着缓缓走近的何康破口大骂:“你个叛徒!”

何康面带阴险,不屑地咧嘴一笑:“蓄谋造反,真正的叛徒是你自己吧?”

“噗...”士孙瑞怒火攻心,一口鲜血喷薄而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之七雄归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三国之七雄归汉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8章大结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