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惊变

第四章 惊变

到了那年的冬月间,头一日沈旷他们一家人刚给沈筠过完十二岁生辰,第二天就有内侍来宣了蜀帝口谕,说请他一家入宫赴宴,还特别提及,一定要带上卿卿。

他一家人听了,心中五味杂陈,当着沈筠却不敢表露分毫,只对她道,带她进宫去见见世面。沈筠毕竟还是个小姑娘,自然十分雀跃,待进了禁宫,她还在对走在身边的长松小声惊叹:“这宫墙,可真高啊。”长松他们听了,心中俱是一痛,可怜的卿卿,怕是过不了几年,便要被围困在这高墙之内,荒度余生了。

待见了曹禅,沈筠便被他盯得浑身不自在,因此对皇宫这个地方,感觉更是十分不好起来,偏偏席间她衣襟上还被个小宫娥失手洒了些菜汤,弄得她很是尴尬,不得已,只好到偏殿更换。

谁知她刚刚在屏风后换好衣裙,便听到外面开门的声音,继而又是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那动静倒不像刚刚出去的那个宫娥,因此探头往外一看,见是曹禅,心中登时有些慌乱,忙俯伏在地道:“陛下。”

那曹禅见了,笑眯眯过来将她扶起道:“卿卿不必如此多礼。”

沈筠心想,我跟你很熟吗?你就这样叫我。因此将手抽了回来握在身前,退开一步,低头不语。

曹禅倒是不以为意,反倒将拢在袖中的一柄玉如意拿了出来,递到她面前道:“卿卿,初次见面,也没有什么好送你的,这柄如意,你拿着玩儿吧。”

沈筠抬眼看了看那如意,实在不想去接,便又跪下道:“臣女鄙陋,不敢领受。”

那曹禅便又眯着眼睛笑了,一面过来拉她起来,一面将那如意往她手里塞,沈筠自然不敢要,二人正拉扯间,就听门外有宫娥和内侍们惊呼道:“小沈将军,您干什么,陛下在里面呢。”话音未落,长松一边道:“都给我起开。”一边推门进来了,见此情景,更是火冒三丈,也不行礼,沉着脸拉起沈筠就往外走,那内侍看得目瞪口呆,结结巴巴道:“小...沈长松...陛...陛下面前,怎可...怎可如此无礼。”

沈长松却也不理他们,带着沈筠径自走了,没想到曹禅却也不恼,把玩着手中那柄没能送出去的玉如意,眯着眼笑道:“不妨事,不妨事,早晚是一家人嘛,到时候,朕还得叫他一声大舅哥呢。”

却说长松拉着沈筠,一路便往宫外走,沈筠不知他为何那样生气,也不敢言语,待走到皇宫侧门,却差点撞上一辆板车。

那板车原本被个内侍推着,他一看长松他们的衣冠,便知冲撞了贵人,忙停了车,跪下告罪,谁知他这一停,那车失去平衡,便倾倒了,从车上滚下一大坨血呼呼的东西,二人定睛看时,才见是个被打得不成样子的女尸,长松忙用手捂住沈筠的眼睛,厉声道:“还不快收拾了。”

沈筠早已看得清楚,因此使劲扳开了长松的手,惊惧道:“这是...这是怎么回事。”

那内侍一边哆哆嗦嗦收拾着那尸体,一边结结巴巴解释道:“禀贵人,这是冯婕妤,因今日冲撞了息夫人,被下令褫衣廷杖二百,这不还没挨到一百,便已气绝了...”

长松听到此处,见沈筠浑身发颤,像是有些站不稳的样子,沉声道:“别说了。”言毕将她背在背上,柔声抚慰她道:“卿卿,别怕,哥哥在呢。”

尽管如此,沈筠回去当夜就发起高热,之后夜夜梦魇,拖拖拉拉病了好长一段日子,急得全家人又是请郎中,又是找巫医,蜀帝也赶忙派了御医来天天将她守着。等她好容易康复了,伪朝也开始在剑门关外不断挑衅,沈旷父子不得已,只得率军驰援,人人都道后蜀政权已是风雨飘摇,连魏文翁的弟子们,也陆陆续续被家里接走了,那曹禅便也慌了,多次秘密修书试探沈旷,想要尽快迎立沈筠主馈中宫,却都被沈旷婉拒了,只道她还年幼,恐不能好好侍奉皇帝,又道迎立之事,可等他凯旋之后再作商议,曹禅虽心急,却想到战事还要倚仗他们父子,便也不敢做得太过。

却说钟老夫人自沈筠康复后,也不再让她学理家处世了,每每只与她讲些历代后宫争斗之事,又给她分解如何避开那些不堪的东西。听得沈筠又惊又疑,心道他们到底什么意思,难道真是打算把我送到那可怕的高墙之内吗?

钟老夫人大概也是看出了她的疑惑,有一日便拉了她的手道:“卿卿,有些事情,是命运使然,我们没得选,但你始终记住,纵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没到最后一刻,也绝不能轻言放弃,不管什么时候,要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寻找翻身的机会。”

见沈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才又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道的,却无二三,不管今后的路,多么艰难坎坷,你都要学会苦中作乐。而且,我们家的孩子,一定不能行那些阴诡之事,要顶天立地,凡事都能道一句,问心无愧。知道吗?”

彼时的沈筠,其实并不太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但听了只觉得心伤,眼中便滚落下许多泪珠。

然而真正让她心伤的,还在后面。

那之后不到一年,钟老夫人染疾离世,魏文翁一夜白头,数月之后便也随她去了,彼时他的弟子们都已离开,只剩一个苏怀瑾还留守到最后,帮着从战场暂时归来的沈长松和沈筠打理恩师的身后事。

待到魏文翁的七七之日过了,苏怀瑾便也准备离开,临行前夜,与长松促膝谈心,长松问道:“怀瑾兄今后有何打算?”

苏怀瑾道:“想去昭国看看。”

长松听了,点点头道:“嗯,蜀帝并非明君,伪朝那群北蛮子,更不会长久,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据弟的愚见,最终能一统天下,定鼎中原的,恐怕也只有昭国了,况且我听说,他们那位太子,还是个难得的完人。想必这就是所谓的众望所归之象吧。”

苏怀瑾不料他如此坦率,因此也忍不住问道:“长松,你心中既都明白,为何还...”

沈长松叹了口气,笑道:“怀瑾兄,若连我沈家儿郎都逃了,谁还能守这一方国土?”

苏怀瑾知道,他自有他的担当,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那...卿卿呢?”

长松眼中忽现苍茫之色,喃喃道:“卿卿...也自有她的宿命。”

苏怀瑾皱了皱眉,“长松,我知道,自己现在什么也没有,也不敢许诺卿卿一个多好的未来,但就现在的形势来说,你让她跟我走,是最好的选择...”

不待他说完,长松便打断了他,道:“怀瑾兄,我不是看不上你,也不是看不清这形势,只是,卿卿她...有些事我不能明说,请见谅。”

苏怀瑾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他也并非对沈筠多么一往情深,只是有些爱慕她的品貌才华,又兼自以为能够预见她的未来,所以对她十分怜惜罢了,但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好再坚持什么,当夜收拾了行囊,次日一早,便买舟东渡了。

彼时沈筠和长松在渡口送他,他本来都上了船,却还是又下来,拉着沈筠的手道:“卿卿,跟我走吧。”

沈筠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手足无措,不禁转过头来看身边的长松,长松却闭上眼,微微摇了摇头。苏怀瑾自嘲一笑,放开她的手,登上小舟,不复回头。

他所不知道的是,码头边的林间,蜀帝的禁卫,直到见他的船行得远了,才将手中的窄刀插回鞘中。

长松叹息一声,过来牵起沈筠的手道:“回去吧。”说着就翻身上马,将沈筠也拉到马上,二人同乘一骑,缓缓归家。与此同时,不远处的林间,也忽然惊起一些飞鸟,在朝霞中哀鸣。

没过两日,长松也要启程回边关了,临行时,天上下着小雨,沈筠哭成了泪人,拉着他的衣袖,不让他走,仿佛是已经料到,他此去再无归期。长松将她紧紧搂在怀中,抚着她细软的发丝,哽咽着道:“卿卿,别这样,你不跟哥哥好好道个别吗?”

“哥哥,不要走,不要丢下卿卿一个人。”

“卿卿,你听哥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完成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守住这一方国土,守住它,也便是守住了你,你明白吗?”

沈筠此时已哭得昏头了,根本听不进去他这些话,只是紧紧揪着他的衣服不撒手,他无法,只得捧着她的脸又道:“卿卿,此一去,恐怕是九死一生,但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你都要好好活着,哪怕我们都不在了,你自己也要好好的。答应哥哥,答应哥哥。”

沈筠听了,嘶喊了两声,伏在他胸口,闷声应道:“好,好。”

长松听了,便狠下心,掰开她的手,翻身上马,疾驰而去,沈筠追在他后面跑,可她那里追得上呢?没跑几步便跌倒在泥泞之中。

长松的泪早已吹散在风里,只听到身后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哥哥”越来越远,最后,耳边终于只剩下呼呼的风声。

之后不久,便传来剑门关告急的消息,可笑的是,蜀帝竟然拒绝派兵驰援,理由是他不知听了谁的谏言,说要保留兵力,拱卫都城。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早就觉得沈旷功高震主,总疑心他有天会反,因此迟迟不敢交付所有兵力。可叹沈氏父子,在等不到援军的情况下还坚守了一月有余,最后兵尽粮绝,身首异处,剑门关也随之被赵达父子攻克。

沈筠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别数月,再见到的,会是父兄被斩下的头颅。

彼时她得了消息,冲入军营时,曹禅正将他们用托盘举着,涕泪纵横地高呼:“那赵达父子,实在可恨,竟将两位沈将军的头颅斩下,在城头高悬了三日,向我们示威,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

那些军士听了,平日敬爱的沈将军在身死后竟然还受此大辱,一个个都红了眼,高喊着“杀!杀!杀!”

一般的军士尚且如此,沈筠心境,可想而知。

那个时候,她觉得天地都没了色彩,耳中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只呆呆地望着曹禅手中的两颗头颅,脑子里什么念头也没有,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曹禅面前,怎么接下了那个托盘,又怎么来到他们的尸身旁,想了许久才喃喃道:“拿针线来啊...要缝上啊...”

彼时已有人递上针线,她就真的一针一线,独自把他们的头,都缝到了躯体上,缝完了,她便抚着那线迹自嘲一笑,:“真难看。”

话音未落,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待她醒来时,家中已设好灵堂,她便一直跪坐在地上,麻木地对着前来致祭的人回礼,等到他们都走了,就对着父兄的棺椁呆呆落泪。

彼时曹禅让人送来父兄的遗物,她一眼看到了那块与她胸前所戴一样的碧绿坠子,便将自己的那块摘下,放到长松怀中,又将长松的那块挂到自己脖子上,喃喃道:“哥哥,我答应过你,好好活着,一定说到做到。”

等到父兄下葬时,她却还是哭昏了过去,再醒来,已身在禁宫之中,没等她懵过,便有个宫娥上前对她道:“娘娘,您总算醒了,小人这就去请陛下来。”

她一听,就更懵了,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在她纳闷时,曹禅来了,一来就坐到她塌边,拉着她的手道:“卿卿,你可算醒了,太好了。”说着,又对身边的内侍吩咐道:“去通知礼官,稍后就行册封礼。”

沈筠本能地抽回手,往后缩了缩,曹禅却笑了,眯着眼睛道:“唉,你别怕,等行过礼,你就是中宫皇后啦。”

他正说着,就听外面有将官慌慌张张跑进来道:“陛下,不好了,皇城已经被攻破了,我们就只剩宫城这一道防线了,请容臣等护送陛下先行离开。”

曹禅闻言,浑身发颤,回头望着沈筠道:“胡说,胡说,不是说得之可得天下吗。都是胡说,胡说。”

众人见他几近疯癫,也顾不上别的,忙拉扯着他逃了。

沈筠坐在榻上懵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忙找出身寻常衣裙穿了,也混入人群往宫外逃去。

而大昭对伪朝边境的攻击,也正式开始了。

此前不久,大昭皇后薄令仪病逝,赵达便觉得那是攻打蜀国的最佳时机,因而带着长子赵雍,亲率举国之兵攻打剑门关,他自以为智计无双,却没想到,还是算漏了两点。

其一,他自认为一早收买了蜀帝身边的馋臣,哄得那个生性多疑的蠢材不予援军,就能迅速攻下剑门关,却不想沈氏父子并非浪得虚名,仅靠那么点兵力,也还能拖住他们那么久。

其二,就是他不知萧氏父子的心志之坚。昭国的那位皇帝,并没有因为痛失皇后,就忽略掉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而是瞅准了他们的边防空虚,迅速出击,至于他们的那位东宫,更是了不起,披麻戴孝奔赴战场,一连攻克他们十州之地,将边境一举推到淮水以北,还在阵前斩杀了伪朝兵马大元帅鄂力亚,要不是他及时带兵驰援,那萧琮大有要长驱直入,问鼎中原的架势。彼时他听了详细的战报,也是心惊,萧琮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智计,锋芒不输当年的冠军侯,若再假以时日,他们这些人,在他面前还不知算个什么。不过好在他尚且年轻,战场经验还稍显不足,自己还能勉强与他周旋。

可他们这一周旋,就周旋了一二年。

其间伪帝不是没有试过将赵达召回京都,可赵达是多狡猾的一个人,知道此去必然没有好果子吃,至少也要治个妄动刀兵之类的莫须有罪名,便”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名义给拒绝了,彼时举国兵马尽他手,伪帝也是无奈,只得任由他嚣张,然而他自己心中也十分明白,这样终非长久之计,正忧虑时,萧琮却突然挂出免战牌,还设了酒宴,说要款待他们父子。

赵雍看过请帖,对他道:“爹,这昭国东宫给咱们设的,怕是鸿门宴吧。”

赵达沉吟片刻,却失笑道:“他这是算准了,便是鸿门宴,咱们也只能欢欢喜喜地去吃席啊。”

赵雍挠了挠头,有些不明所以。

赵达苦笑着摇了摇头,叹道,“这位昭国东宫,不简单呢。”

于是到了宴席那日,他父子二人,真的轻车简从,跑到昭国的军营赴宴去了。

彼时萧琮早已穿着繁复的礼服,面带微笑,在军营外迎候,赵达一见,便躬身拱手道:“殿下如此多礼,在下真是受宠若惊。”

萧琮一笑,朗声道:“迎候我大昭未来的大司马,理当如此。”

那赵达听了,面色变了几变,终于还是强自镇定地道:“殿下说笑了。”

萧琮听了,不置可否,只抬手作了个请的手势,便先一步领着他们进了营帐。

众人喝了一巡酒,赵雍见父亲和萧琮只是频频对饮,也不言语,便有些坐不住了,举杯对萧琮道:“殿下今日召外臣到底是何事?”

赵达一听便在心中翻了个白眼,暗道自己这个儿子,平时看着倒挺好,可跟这位昭国东宫比起来,差的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萧琮微微一笑道:“本宫方才说了呀,今日是款待我大昭未来的大司马。”

赵雍愣了一下,倏地站起身,将手按在佩剑上,沉下脸道:“殿下这是要陷我父子于不义吗?”

萧琮却面不改色地又饮了口酒,才抬头直视着他的眼睛道:“小赵将军这话是怎么说的。”

赵雍气结道:“殿下当着这么多人作此言语,这要传到我朝主君耳中...”

萧琮却笑着打断他道:“还需要等这话传到他耳中?你家那位主君,多疑善变不输后蜀哀帝,二位将军今日既来了,还怕他不起疑吗?”

赵雍听了,先是一愣,继而抚掌叹道:“唉,父亲,我就说今日不该来。”

赵达却自嘲一笑:“只怕我们自接了殿下的请帖起,那位就已经生疑了吧。或者说,殿下耐着性子跟我们周旋了这么久,其实就是为了这一天。”

萧琮并不回答,只是对着他举了一下杯,将酒饮尽。

赵达却放下杯子,淡淡道:“只是殿下忘了,不忠之臣,向来没有什么好结果,但外臣却不敢忘。所以您这一番心思,怕是白费了。”

萧琮挑了挑眉,也放下杯子道:“官至大司马的结果,还不够好吗?”

赵达哂笑一声道:“那不过是殿下一句空话罢了。”

萧琮勾唇一笑:“空话?将军可知,君无戏言。”

赵达继续哂道:“殿下算是哪门子君?”

萧琮略略抬起一点下巴,“储君也是君,本宫既敢许你,就一定应诺。”看着倒真有些君临天下的气势。

赵达听了,沉吟不语,萧琮便又自斟了一杯酒,用袖子掩住喝了一口,缓缓道:“赵将军,鄂力亚身死后,不管是按资排辈,还是论功行赏,贵国这兵马大元帅的位置,都应该是您的吧,可结果呢,你家主君宁可把兵权交给个毛头小子,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是汉臣,他从骨子里就不信任你。”他说着,又叹了一口气,沉声道:“赵将军啊,你是在等你家那位给你下十二道金牌的催命符,等着风波亭中身首异处,最后妻离子散抄家灭族,还是等着我大昭举全国之兵讨伐伪朝时,落得跟后蜀沈氏一门同样的下场?”

赵达父子听了,登时觉得醍醐灌顶,惊出一身冷汗。

萧琮度其神色,便知大事已成,因而又恢复了微笑,缓和了语气:“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先前是两位将军明珠暗投,如今看来,正是二位弃暗投明的大好机会,二位若想明白了,本宫今日就可与你们,歃血为盟。”

他说着,抽出袖中的匕首,在掌心轻轻一划,血水便缓缓流出,赵氏父子见了,便也都将手掌划破,与他击掌为誓。

回营的路上,赵雍对父亲道:“爹,这昭国东宫,还真的厉害,耍这些阴谋诡计跟玩儿似的。”

“阴谋诡计?”赵达笑道,“人家耍什么阴谋诡计了?人家光用阳谋就赢得妥妥的了。”

有了赵氏父子的临阵倒戈,昭国军队便长驱直入,不到半年,便将伪朝余孽驱逐到了北境,一年之后,大昭皇帝便顺利迁都,定鼎中原,自此天下一统,万众归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声卿卿前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声卿卿前传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惊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