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祝家大寿2
中庭大堂,由于祝通和李清水还有风鸢的到来,以至于宾客们大多都围着几人想要打听打听关于搜捕云傲天的情况,要不是这回闹出这么大动静,估计也没多少人会关注几个要犯,当然,这里人多,自然分成了好几拨,所谈也自有不同。
祝通这里主要是些军队上的官员在谈论搜捕这事,谁让祝通是这次行动的检校使呢,加上益阳郡这里大规模搜捕已经开始有一阵了,到如今还没瞧见过人影,自然得要多问问,毕竟拉网搜捕这事可不是那么容易干的。
至于李清水这里,围在他身旁的人更多的是跑来拉关系的,而非真正想打听什么云傲天等人的消息。至于大公子祝天益这里,也就剩下了些排不上号,又好打听的人,从这里也能多少看出来,益阳官场上等级还是比较分明的。
祝通对围着自己的军队将领们把大致的情况说了说,“龙将军,史将军,秦都尉,这次情况特殊,我也是无奈才调动起了司防营与长平水师的官兵,想必你们也都听说了,箫盛此人邪得很,实在难以拿住他们。可各位也不必过虑,他们人多半就在益阳郡内,如今,结网搜捕也快要完成,加之后面还会逐户搜捕,他们跑不了的,一但现身,不信他们还能走脱。”
当听到祝通言语之中颇有把握时,长平水师都督,襄南将军龙沐便笑着说道:“检校使,只要他们人在益阳便好,说实话,弄出这么大动静来,若是这里没人,恐怕就非是白费了力气这般简单了。如今大搜已经开始了十余天了,军卒们可多有怨言,也好在剩下的地方不多了,要不了几天就能搜完。只要人在,我也好对将士们有个交代呀!”
祝通略微点头,没有过多言语,龙沐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自然能懂。潜台词是说,如果搜不到箫盛与云傲天等人,军卒们很有可能心怀不满,到时候会出什么事,他龙沐是不知道的,但他最后的所谓交代,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如果把云傲天等人给搜了出来,军卒们就算有大功了,赏金自然也能得到一部分,毕竟军卒们可都知晓箫盛和云傲天等人有多么值钱。
祝通不表态倒不是因为龙沐有多难应付,而是赏金一事,非他说了算,这事可是李清水全包了的,否则李清水又如何会这般的出力出人。祝通所代表的祝家拿功,李清水所代表的纪王拿钱,这便是两家的默契。
如今龙沐一见面就想要好处,天下哪有这般好做的买卖。祝通本来就和龙沐这等军队上的将领没什么交道,他自然也不会去轻易得罪谁,对于祝通来说,他要的只是功,至于其他,可就真不关他的事了。
说句实在话,真要是到时候拿到了箫盛与云傲天等人的悬赏之资,只怕他龙沐想要钱,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够不够,龙沐与平野郡王樊殊的关系较好,这谁都知道,可平野郡王樊殊见了纪王,还得叫上一声王叔。其实,都不说什么樊殊了,就连他老爹,当今皇帝的八皇叔祁王樊泗都不敢惹纪王这个二兄长,更何况龙沐这等将领了。
说穿了还不是因为仗剑山庄实力不够,真要是的祝家背景深厚,龙沐也不敢如此说话了。
“龙将军,史将军,这回结网搜捕确实辛苦了将士们,可此事乃陛下严令,祝某也不得不如此呀,这回陛下发狠,只箫盛一人的人头悬赏便以高达五千金之巨,也不知晓这是为何,但从此足见陛下对此事的重视,倘若今次失误,只怕为将者都得倒霉。”
祝通也只能拿皇帝来搪塞,而他说的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这番话自然就引起了重视。
要说宾客中有不关心箫盛与云傲天等人的,也大有人在,捉拿重犯本就不是他们的事,自然也懒得去谈及,还不如聊聊政事风向,这说不定还对自己更有帮助些。
大堂后厅之内,祝家家主祝宏儒,益阳郡守李绣,司马胡严徽,长史高品均在此,他们所谈及的,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今陛下一直举棋不定,储君之事也已拖了数年,再这般下去,只怕要出乱子呀!”
高品刚说完,胡严徽便笑言道:“呵呵,高兄恐怕是没看明白,皇后所出均为长,不管是信王还是大公主,他们素来亲和,待人以善,又聪慧无比,如此这般,陛下都不立储,难道不是为了把位子留给二皇子永王。”
李绣倒是说道:“虽说陛下宠爱梁贵妃,看似有意把皇位传给永王,可毕竟到如今也没有立储君嘛,谁知道陛下在想些什么,万一这便是一次考较,那可就得当心着点了。”
李绣口中的考较可非是指得自己的皇子们,而是众臣,别看他们这些人都看好永王,可这事确实说不好,所以,还如李绣所言,当心点是好事,别过早的跑去选边站,这才是正紧的。要说当今皇帝非贤明圣君,这话不假,他确实比不上自己的兄长,但要说起阴狠,这里没有人不知晓,也没有人不害怕,所以说必须得要当心着点儿。
祝宏儒倒是说起了另一件事,他言道:“前些日子,庄中属下捎来消息,说廖家人已查明,当年廖松一案非是血鸦堡做下的,是有人刻意祸水东引。廖家人打算找陛下做主,重查此事。”
“祝公,廖家人莫不是疯了?”高品疾呼道。
高品如此,只因传言此事就是当今皇帝做下的,而大家伙也都相信这是真的,如今陡然一听廖家人居然找皇帝重查此事,要说不意外,那是假的。当年廖松身为刑部左侍郎,专司大案处置,还曾查过先帝的死因,而后便被杀。事就是这么个事,可一但和皇权更替沾上了边,这里面的说头可就多了去了。
祝宏儒谈及廖家,恐怕也只有郡守李绣明白其意了,廖家人和赵氏走的相当近,指不定这次的事就是赵氏在背后怂恿的,至于有什么目的,这可就要看后效了,毕竟很多事在当时是根本就瞧不出走向的。
其实,要不是皇帝在立储之事上犹豫不决,又哪来这许多的事,就如这后厅之内的众人,皆认为梁贵妃之子永王的赢面更大一些,均有意靠向梁家。至于皇后所代表的赵氏,想要赢得储君之位,恐怕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