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秦纪一(公元前255年一公元前228年,共28年)

卷第六 秦纪一(公元前255年一公元前228年,共28年)

卷第六秦纪一

(公元前255年一公元前228年,共28年)

主要历史事件

荀况论道158

吕不韦任相国168

东周灭亡168

嬴政即位171

李牧大破匈奴173

嬴政诛杀嫪毐178

春申君之死179

李斯《谏逐客书》180

吕不韦之死182

韩非之死183

主要学习点

民心可用,军队才可用158

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追求最好的结果162

兵法的关键不在于胜,而在于不败164

君子的三个不变167

学会与小人共存172

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军事行动174

人们总是低估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176

志在必得者死184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

1河东郡守王稽,因为跟诸侯勾结,斩首弃市。应侯日夜不安。

【胡三省曰】

王稽是范雎推荐的,如今被处死。之前他举荐的郑安平,又在战场上投降了赵国。所以他身上已经背了两条罪。

秦王在朝堂上叹气。应侯问原因。秦王说:“武安君白起死了,郑安平、王稽又都叛变。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我非常忧虑!”应侯听了,心中恐惧,又拿不出办法来。

燕国人蔡泽得到消息,于是西行来到秦国。先派人向应侯宣称:“蔡泽是天下雄辩之士,他见了秦王,一定对你不利,要夺你的相位。”应侯怒,派人去把蔡泽召来。蔡泽见了应侯,态度非常倨傲。应侯不快,说:“听说你宣称要代我为相,让我听听你的说法吧!”蔡泽说:“啊!你醒悟得太晚了!春夏秋冬,四时更替,各成其功而相更替,成功者就要急流勇退。您没看见秦国的商君、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的结局是您希望有的吗?”应侯说:“有何不可!这三位,都是尽忠尽义的表率,君子杀身以成名,死而无憾!”蔡泽说:“人要立功,难道不也期待保全自身吗?身名俱全为上,成名而身死者为次,身全而名裂者为下。商君、吴起、文种,为人臣而能尽忠,能成功,那是了了心愿。那闳夭、周公,不是更加成功还成圣吗?您是想做商君、吴起、文种呢?还是做闳夭、周公呢?”应侯说:“好!”蔡泽又说:“您觉得您的君上,他的宽厚念旧,与秦孝公、楚王、越王相比如何?”应侯说:“不知道。”蔡泽问:“您的功勋跟商君、吴起、文种相比又如何呢?”应侯说:“不如。”蔡泽说:“那你还不急流勇退,恐怕你的灾祸比这三人还大吧!俗话说:‘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早晚,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如今您的大仇已报,恩德圆满,还想再进一步,又无计可施,我觉得您现在就已经处于险境啊!”

应侯被说服,把蔡泽举荐给秦王。秦王和蔡泽谈话,大为喜悦,拜为客卿。应侯则称病退休。秦王开始时喜欢蔡泽的策划,任命他为相国。过了几个月,又把他免职了。

2楚国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县令。

荀卿,名荀况(就是著名的荀子),是赵国人,曾经和临武君一起,在赵孝成王跟前一起论兵。赵王问:“请问军事的关键?”临武君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后发先至,这就是用兵之要术。”荀卿说:“不对!我听说古人之道,用兵攻战的根本,在于‘一民’(团结人民,上下一心)。弓和箭没有调和,那就是后羿也射不中,六匹马如果相互不配合,就是造父也跑不远,如果士民没有亲附主君,那就是商汤、周武王也不能战胜。所以,善附民者——善于得到人民拥护的,就是善于用兵的,所以用兵之要,在于附民而已。”

【华杉讲透】

荀况所论,是标准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第一篇,就是论能不能战,比较了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临武君讲的是后面几点,先讲了天时地利,说后发先至就是将领的本事了得。而荀况讲的是第一条——道。《孙子兵法》对道的定义,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上下一心。上下一心,才能战,其他的,是后一步的事,所以用兵之要,先讲能不能用,再讲怎么用。要一民、附民,民心可用,军队才可用。

临武君说:“不对!兵之所贵,势利也,在于制造形势,逼着人趋利避害,所行的都是变诈之事。所以,善于用兵之人,恍惚神秘,敌不可测,不知道他会从什么地方冲出来。孙子、吴起就是用这套办法,无敌于天下,哪里还需要等待人民亲附了才能作战呢?”

【华杉讲透】

临武君说的,也是《孙子兵法》的内容,《孙子兵法》有《势篇》,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人都是趋利避害,你只要制造出那形势,有那机制,啥人都能战。比如置之死地而后生,你把他们撵到那绝境里去,必死的形势和求生的欲望,会让一个平时懦弱的人,也变成亡命徒去战斗。

所以,荀况和临武君讲的,是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兵法,并没有矛盾。荀况讲的是发动战争之前的事,临武君讲的是战争中的事。如果用克劳塞维茨的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那么荀况讲的是政治,临武君讲的是战争。

荀况说:“不对!我所说的,是仁人之兵,王者之志。您所称道的,是权谋势利。仁人之兵,是不可以使诈的。那些能被你的诈术对付的,都是他自己粗心怠慢,防备不周,或者君臣上下之间离心离德的。所以说,如果双方都是桀纣之君,以桀诈桀,那还可以侥幸。如果桀去诈尧,那就是以卵击石,就是把手指伸进滚水里,就是身赴水火,进去就被烧焦淹没了。所以说仁人之兵,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下之于上,就像子之事父,弟之事兄,就像手臂要保护头部和眼睛,要保护胸腹。你用诡诈去袭击他,就像先警告他然后再攻击一样,有什么用?况且这仁人治十里之国,就有百里的眼界耳目;治百里之国,就有千里之眼界耳目;治千里之国,就有全天下的眼界耳目,聪明警戒,团结一致,谁诈得了他呢?所以这仁人之兵,集结起来,就是勇猛的团队;分散开来,就成整齐的行列;延伸时,就像莫邪的长剑,碰上它就要被斩断;短兵相接时,就像莫邪的利锋,遇到立即死亡;平时筑营扎守,坚如磐石,谁胆敢上去冲撞,也是撞坏自己而退。反过来,那些暴虐之国的国君,谁肯为他作战呢?他能带领的,也只能是他的人民吧!而他的人民,对我欢喜如父母之亲爱,喜好如椒兰之芬芳,对他自己的国君,反而像将要被处以黥刑的人看见烙铁,像一个被迫害的人看见压制他的仇人。人之常情,就算他是暴君夏桀、大盗柳下跖那样的人,又岂肯为他痛恨的人作战,而伤害他所喜欢的人呢?这就像你要孩子去攻打他的父母一样,他一定会来向我国报告他们的阴谋,那他还能对我们使什么诈术呢?所以仁者执政,国家日渐光明,其他诸侯各国,先归顺的能安定,后归顺的有危险,和他对抗的会削弱自己,反叛他的会灭亡。《诗经》上说:‘武王高举旗帜,手持斧钺,如火烈烈,谁敢阻遏。’就是这个意思。”

赵王、临武君说:“先生说得有道理,请问王者之兵,应该用什么样的机制,又如何运用呢?”

荀况说:“国君贤能,国家就治理得好;国君无能,国家就会乱;尊崇礼义,国家就治理得好;不讲礼义,国家就会乱。治理得好的国家就强,内乱的国家就弱,这是强弱的根本。在上位的人有威信,就可以驱使百姓;在上位的人没威信,民心就不可用。百姓可用的就强,不可用的就弱,这是强弱的常理。

“如今各国的赏罚机制,齐国注重个人技击,凡斩得一颗人头,政府出钱购买,给赏金。而不论这一仗是打胜还是打败,都按人头给钱,仗打赢了,斩首少的,奖金就少。仗打败了,那斩人头多的士卒,照样领赏。这样的军队,碰上敌人弱的,都冲上去斩人头跟抢钱一样;遇到强敌,看看没钱赚,就一哄而散了。就像飞鸟一样,只会各自逞能,这是亡国之兵,不过是在街上招募的一群打手而已,没有比这更弱的军队了。

“魏国呢,注重选拔武卒,通过考试,选那身体条件好的武勇之士,穿上上身、大腿、小腿三重盔甲,还能拉开十二石的强弓劲弩。身背五十支羽箭,扛着长枪,头戴铁盔,腰悬宝剑,自己背着三天的干粮,一天还能行军一百里。一旦通过考试,政府就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配给好的耕地和住宅。但是,几年之后,他的体力开始衰退,已经免除的赋税,不能再征收;已经给出去的田宅,不能再收回,重新选拔,也不能改变这个政策。所以魏国土地虽大,征兵越多,税收越少,这是危国之兵,军队越多,国家越危险。

“再看秦国,秦国地势险恶,政府对人民非常残酷,让他们隐蔽于险恶的地势,胁迫驱使他们作战,战胜则赏功,战败则刑罚,人民要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只有战斗杀敌一条路。功劳和赏赐成正比,只要砍下敌人五个人头,就可以成为五甲之首,管辖五家人家。这是最为长久强盛的机制。所以秦国自从采取这个政策以来,经历四代君主,而有今日之强。这不是运气,而是必然的。

“所以,齐国的技击,敌不过魏国的武卒,魏国的武卒呢,又敌不过秦国的锐卒。但是,秦国的锐卒,敌不过齐桓公、晋文公的节制之师。齐桓、晋文的节制之师呢,又不能阻挡商汤、武王的仁义之师,碰上就是以卵击石。因为各国培养的都是追求名利的将领和战士,打仗就像当雇工或做买卖,没有谁敬爱他的君王而愿意效死,安于制度而自不逾越,节于礼义而心中没有杂念。诸侯各国中,如果有一国能微妙地理解这种仁义的原理和精髓,并加以运用,那其他国家就危险了。所以招募也好,选拔也好,奖惩激励也好,都是功利至上,把势诈功利渐渐习染成俗。而利义教化,是齐民之道,让人民团结一心。以诡诈对付诡诈,还有巧有拙,能比试比试;以诈遇齐,就是以诡诈对付团结,那就是拿一把锥刀去戳泰山了。所以商汤诛桀,武王诛纣,从容进军,暴君的人民都愿意协助,诛杀桀、纣,就是诛他一个孤家寡人,独夫民贼罢了。《泰誓》说‘独夫纣’,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士兵能大齐,团结一心,就能王天下,小齐,程度低一点呢,也能制服邻国。那些招募选拔、激励奖惩、崇尚功利的军队,则胜败无常,有时扩张,有时收缩,有时救亡,有时覆灭,互争雌雄,起落不定,这叫‘盗兵’,跟强盗一样,君子不走这条路。”

【华杉讲透】

荀子所论,用现在的话说,是团队和团伙的区别,团队有愿景,有价值观,有理想,有文化,有爱。团伙就只有岗位职责和激励机制。战国各国,都是武装团伙。

赵孝成王、临武君说:“很好!请问将领又怎么选拔呢?”

荀况说:“知莫大于弃疑,行莫大于无过,事莫大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不可必也。”

【华杉讲透】

荀子这段话,非常精彩,非常本质,特意留下原文,仔细讲解一下。

知莫大于弃疑——最大的智慧,就是不用疑谋,不用什么奇谋巧计。很多人对兵法的误解,就是奇谋巧计,但是,你用奇谋巧计,别人也用奇谋巧计,大家互争短长,互有胜败而已。遇上一个不用奇谋巧计、坚如磐石的,你弄啥也没用,像荀子说的,那是用锥刀去戳泰山。普鲁士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他的名著《战争论》中也说:打仗不靠复杂的巧计,靠简单直接的动作。因为准备复杂的巧计需要时间,而在你的准备过程中,如果对方先简单地来那么一下子,优势就转到他那一边了。所以,与其靠复杂的巧计胜过对方,不如在简单直接上始终走在敌人前面。克劳塞维茨甚至不赞成佯动和迂回,他说佯动的兵力如果少吧,不痛不痒没什么用,如果大呢,大兵力没法佯动,是真动。战略迂回呢,他说拿破仑从来没有搞过战略迂回,都是直来直去,猛打猛冲。

行莫大于无过——最了不起的行动,不是一举成功,而是从不犯错。事莫大于无悔——做事的原则,是一经决定,就不会后悔。不后悔,说明没有侥幸心理,事至无悔而止,决策的时候,决策到只能这样,不管什么结果我都不后悔就行了,因为你不可以期待必胜。

无过和无悔,就是没有反复。最高的效率,不是你动作快,而是从不返工;最快的进步,不是你学得快,而是从不退步。谁能做到每一步都是前进呢,往往走着走着又倒退了,前功尽弃。

无悔,还有一个原理,就是《孙子兵法》说的,胜可知而不可为,你可以知道有没有胜算,有多大胜算,但是没有胜算的事,不可强求,你不能说你一定会胜利。所以,“善战者,能为己之不可胜,不可使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我们能做的,只是自己修道保法,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管不了别人,不能说一定能战胜他。我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那是我可以说了算,可以安排好的。敌人什么时候可以被打败,那得看他的情况。他如果也搞得好好的,那咱们相安无事,他如果自己作死,那咱们就赶紧冲上去帮忙,这叫“不失敌之所败”——他露出败相的时候,我不要错过机会。

荀子说的无悔,不是豁出去了,败了也不后悔,而是把事情安排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出这个范围,所以叫“事至无悔而止矣”。

不出这个范围,就是不要有侥幸心理,就是“无悔而止,不可必也”。不可必,是儒家的价值观,不可“期必”,你不能期待结果一定会怎样。一期必,你就容易贪巧求速,就要拔苗助长,就要侥幸冒险,就出疑谋奇计,就会犯错,就会后悔。

这里有一种“消极的智慧”,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消极是知道自己的极限和能力边界,是一种谦卑和敬畏。积极呢,就什么都想搞定,就会贪巧求速,就会上当受骗。“无悔而止,不可必也”,就是不追求最好的结果,确保那最不坏的。止于至善,就是止于最不坏。你想象中那个最好的,客观上不存在。

荀卿接着说:“为将者要做到六条:第一,制定号令,要严厉并且有威信;第二,赏功罚罪,要确实而有信用;第三,阵地营垒,粮秣财物,要周密严固,让敌人不能陵夺;第四,调动行军,无论挺进还是撤退,都保持秩序,安稳而迅速;第五,派出斥候侦察敌人,一定要深入到敌人内部,甚至和敌军队伍相参,直接探听到他们的消息;第六,和敌人遭遇决战,一定打有把握的仗,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决策。这六条,叫六术。

“另有五条:第一,不要我喜爱他就任用他当将领,不喜欢的人就不用;第二,不要打了胜仗就疏忽怠慢,忘了随时可能再被敌人反击打败;第三,不要对内威严,对外轻忽;第四,不要只见其利,不顾其害;第五,凡考虑问题,一定要成熟,凡使用财物,一定要宽裕。这五条,叫五权。

“又有三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三种情况:第一,宁愿被处死,也不可听上级命令而把部队带到不安全的险境;第二,宁愿被处死,也不可听上级命令出战去打不可能打胜的仗,导致全军覆没;第三,宁愿被处死,也不可听上级命令而伤害平民百姓。这三条,叫三至。

“受命于君王,上任为主将,率领上、中、下三军,三军既定,各级将校尉官各就其位,粮秣军械财物各得其正,则君王的赏赐不能让他喜悦,敌人的挑衅不能让他愤怒,心中有主见,外物不能动摇,这就叫至臣。

“任何事情,都实现谋虑周全,保持敬畏,慎终如始,始终如一,这就叫大吉,没有覆败之祸。凡事能成功,总是因为他一直保持敬畏谨慎,失败呢,总是因为轻忽懈怠。所以,敬畏心始终压倒懈怠心的,就是吉兆;懈怠心压倒敬畏心的,就是凶兆;保持敬畏,谋划周详,克制自己求胜的欲望,不存任何侥幸心理。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谋划定计超过欲望的,就可从心所愿;欲望超出了谋划定计的范围,就是凶兆。战时如防守,行军如作战,战胜了也不骄慢,只当那是运气。要敬谋、敬事、敬吏、敬众、敬敌,保持敬畏,小心谋划,不可懈怠;敬慎行事,任何大事小事都不懈怠;敬自己的部下官吏,不可对他们怠慢;敬自己的士兵,不能自己高高在上;敬敌人,一分一秒也不懈怠。这五个敬,叫‘五无旷’——五个不懈怠。

“谨慎地遵循以上我说的六术、五权、三至,再处之以恭敬、无旷,这就是天下之将,与神明相通了。”

【华杉讲透】

荀子讲的将道,核心在一个“敬”字,保持敬畏心,小心谨慎,谋划周详,在基本面上保持不败。兵法的关键不在于胜,而在于不败。败的一方,总是因为自己先犯错,被对方抓住了他的错误,他就败了。军事上不能试错,因为试错成本太高,试不起。所以,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绝对不可侥幸。侥幸是人性的大弱点,人们愿意相信一些事情,其实不过是因为自己希望那是真的。要杜绝侥幸心理,相信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样才能带兵打仗。

临武君说:“好!那么,再请问王者之师的军制呢?”

荀卿说:“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大夫死行列。为将者,建棋擂鼓以令三军,不可弃鼓而奔,死也要死在那鼓旁;驾战车的,不可抛弃缰绳而逃,死也要抓住缰绳;各级军吏呢,就死在你的职位上;士大夫就死在行列之中,绝不弃职而逃。听到鼓声就前进,鸣金收兵就撤退,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命令最重要,夺取战功则次之。没有命令你前进你就前进,与没有命令你撤退你就撤退同罪。不杀老弱;不毁坏庄稼;不战而退的,不去追杀他;负隅顽抗的,格杀勿论;奔走来投降的,不要囚禁他。凡诛杀,不是诛杀百姓,而是诛杀那些乱百姓的乱贼;而百姓中如果有为虎作伥的,那也是民贼了。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奔走逃命的给予赦免安置。所以,当初武王伐纣,微子曾经是向纣王进谏的忠臣,武王就将他封为宋国的国君。而曹触龙是谄谀纣王的奸臣,武王就把他斩首于军中。对于商朝归服的百姓,一律给予国民待遇,和周国百姓一样。所以近处的人民,欢欣喜悦,讴歌而乐之;远方的百姓,跌跌撞撞来投奔,无论多么落后偏僻的国家,都安心快乐地做周朝的属民,乐于听周朝的命令,四海一家,凡能通达之处,人民莫不服从,这就叫‘人师’。《诗经》上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就是说这情况。王者之师,只有诛杀,没有战斗,无需发动攻城,也不用对阵血战,我大军抵达,敌军上下欢喜庆祝,不屠城,不偷袭敌营,不劳师过久,动员军队,不超过农闲时期,就顺利结束战争。为什么呢,因为敌国百姓都痛恨他们的国君和政治,盼着我们的军队来解放他们。”

临武君说:“说得好!”

陈嚣问荀卿说:“先生论兵,总是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那为什么还要谈兵呢?凡事兴师动众,都是为了争夺利益嘛!”

荀卿说:“这真不是你能理解的了。仁者爱人,爱人,就痛恨那害人的坏蛋;义者循理,循理,就痛恨那乱理的奸人。军队,是用来除暴安良的,不是用来争夺利益的。”

【华杉讲透】

陈嚣一句提问,荀子鸿篇大论,全都对牛弹琴了。这是理念和价值观的差距,战国君臣心中,只有利益争夺,没有王道理想,结局就注定了。

3燕孝王薨,子姬喜继位。

4周国人民不愿意做秦国人,向东逃亡。秦国人把周朝国宝重器搬走,又把西周公迁到惮狐聚(古代村落地名)。

5楚王把鲁国迁到莒,占领鲁地。鲁国灭亡。

昭襄王五十三年(丁未,公元前254年)

1秦将摎伐魏,攻取吴城。韩王入秦朝见。魏国则举国归附秦国,接受秦王命令。

昭襄王五十四年(戊申,公元前253年)

1秦王在雍行天子祭天之礼,祭祀上帝。

2楚国又迁都,迁到钜阳。

昭襄王五十五年(己酉,公元前252年)

1卫怀君到魏国朝见,魏国人把他抓起来杀了,立他的弟弟为卫元君。卫元君是魏国女婿。

昭襄王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251年)

1秋,秦王薨。秦孝文王继位,尊唐八子为唐太后,以子楚为太子。赵国将子楚的妻子儿子送回。韩王穿着丧服入祠堂祭奠。

2燕王姬喜派粟腹去赵国结交友好关系,还送了五百金给赵王做酒钱。粟腹回来报告说:“赵国青壮年都在长平之战死光了,剩下的小孩都还没有成年,可以攻打赵国。”燕王一听来了精神,召昌国君乐闲来商量。乐闲说:“赵国是四战之国,人民习于争战,不可伐。”燕王说:“我用五倍兵力打他。”乐闲说:“还是不行。”燕王发怒。而群臣都认为有机会,可伐。于是兴兵两千乘,大概一万五千人军队,兵分两路,由粟腹攻打鄗城,卿秦攻打代城。将渠进谏说:“本来派使臣去跟人交好的,还送人五百金酒钱,使臣回来报告说人家虚弱,突然又要攻打人家。这是不祥之事,肯定是无功而返啊!”燕王不听,还要亲自出征,自己再带一支军队跟着准备扩大战果。将渠拉着燕王佩挂印信的绶带,不让他走。燕王拿脚踢他。将渠哭着说:“我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王您啊!”燕军到了宋子县,赵国以廉颇为将,逆击燕军,败粟腹于鄗城,败卿秦、乐乘于代城。燕军败逃,廉颇一路追击五百里,包围了燕国首都蓟城。燕国请和。赵国说:“必须将渠来谈。”于是燕王任命将渠为相国,主持和议,赵军才撤军。

3赵平原君卒。

【华杉讲透】

燕王姬喜,就是一个战国国君的典型标本,贪婪、愚蠢、不义、无耻、短视、盲目、侥幸。

孝文王元年(辛亥,公元前250年)

1冬天,十月,孝文王继位,三天就去世了。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尊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

2燕国一位将领(姓名不详)攻打齐国聊城,成功占领。有人向燕王进谗言说,这位将领将自拥聊城。燕将害怕,不敢回燕国,只好在聊城固守。齐国田单攻打他,一年多也攻不下来。鲁仲连就写了一封信,用箭射进城去,陈述利害说:“我为您打算,不是归燕,就是归齐,如今您固守孤城,齐国不断增兵,而燕国救兵不至,您准备怎么办呢?”燕将读了信,痛哭三天,不能决断,回燕国吧,已经有了嫌隙;投降齐国呢,之前杀戮太多,血债难还,怕投降之后受辱。最后悲叹说:“与其被人杀,不如自杀!”于是自杀了。主将一死,城中混乱,田单乘势攻克聊城。回国后,田单向齐王推荐鲁仲连,要封他爵位。鲁仲连避而不受,逃到海岛上,说:“与其身享富贵,而屈人之下,我宁愿贫贱而轻视世事,自在自我。”

魏安釐王问子顺天下还有什么高士。子顺说:“现在没有这一类人了,如果退一步说,鲁仲连算一个吧!”魏王说:“鲁仲连也是勉强装出来的,不是天性自然。”子顺说:“人都是做出来的,如果他始终坚持这样做,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君子。始终坚持,从不改变,就习惯成自然,就是天性自然了。”

【华杉讲透】

君子的表现,有三个不变:一是他的观点、立场始终不变,二是他始终坚守做事的原则,三是他做的事情一直坚持在做。这三条,鲁仲连都符合。魏安釐王要找高士,找出一个,他又不服,说人家“装”,这也是一种原型人物的典型话语——把对别人要求的标准无限拔高,好像那是他自己做人的标准似的,其实他自己什么都不准备做。他若能知行合一,切己体察,对照自己想一下,别人做的这些,自己能不能做到,他就不会这么轻佻地说话了,以至于还被写进史书里,示众三千年,让大家引以为戒。

还有一条,就是俗话说的:“不服高人有罪。”不服就是罪,因为你不学习。

庄襄王元年(壬子,公元前249年)

1吕不韦为相国。

2东周君与诸侯共谋伐秦。秦王派相国吕不韦率师讨灭之,把东周君流放到阳人聚。周朝的祖先祭祀至此就断绝了。东周亡的时候,还剩有七个城邑:河南、洛阳、毂城、平阴、偃师、巩、缑氏。

3以河南洛阳十万户,封相国吕不韦为文信侯。

4蒙骜伐韩,占领成皋、荥阳,设置三川郡。

5楚灭鲁,迁鲁顷公于卞,贬为平民。

庄襄王二年(癸丑,公元前248年)

1发生了日食。

2蒙骜伐赵,占领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座城池。

3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之地与齐国接壤,军情紧急时难以应对,请在江东设置郡县,作为我的封地,也作为战略腹地。”楚王同意了。于是春申君在吴国旧都姑苏的废墟上建设新城,宫室极为壮盛。

【胡三省曰】

宫室,四面穹隆为宫,储藏财物曰室,室就是实,殷实。春申君为楚相,楚弱而秦强,不能为国谋,而是营建自己的都邑而盛其宫室,何足道也!

庄襄王三年(甲寅,公元前247年)

1王龁攻上党诸城,全部占领,设置太原郡。

2蒙骜率师伐魏,占领高都、汲。魏国军队屡战屡败,魏王忧虑,派人去赵国请信陵君回国。信陵君还担心之前窃符救赵、斩杀晋鄙的事被问罪,不敢回去,对门客们说:“有敢与魏国使臣来往的死罪!”宾客都不敢进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说:“公子您之所以为诸侯各国所看重,是因为有魏国啊!如今魏国有难而公子见死不救。一旦大梁被秦军攻克,先王之宗庙被夷平,公子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下呢?”话没说完,信陵君脸色大变,火速回国。魏王拉着信陵君的手,泣不成声,拜为上将军。信陵君派人求援于诸侯。诸侯各国听说信陵君重新出任魏国大将,都派兵救魏。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打败蒙骜,蒙骜逃走。信陵君一直追到函谷关,然后才还师。

安陵人缩高之子在秦国做官,秦国派他把守管城。信陵君攻管城,久攻不下,派人对安陵君说:“你把缩高给我送来,我任命他为五大夫,担任执符节的军尉。”安陵君说:“安陵,是一个小国,我说话缩高也不一定听,请您的使者自己去请吧。”于是派官吏带信陵君的使者到缩高家。缩高说:“信陵君这么看得起我,是要派我去攻打管城吧!儿子把守,父亲去攻打,这是为人所耻笑了;而如果我的儿子看见是我攻打就投降呢,那又是他背叛主君,父亲教儿子背叛,也不是信陵君所愿意见到的事吧!希望您帮我推辞!”使者回去向信陵君汇报。信陵君大怒,派使臣到安陵君处说:“安陵本来也是魏国国土,魏襄王封给弟弟的。如今我攻管城而不下,那么秦军就会攻打我,魏国社稷就危险了。希望您把缩高给我捆来。如果不来,我十万大军将到安陵城下!”

安陵君说:“我的先主成侯,受诏于襄王,以守此城,当时襄王亲手授予魏国宪章,宪章上篇说:‘臣弑君,子弑父,常法不赦。就算国家有大赦,那举城投降和逃亡之子,也不在其中。’如今缩高辞掉官位,以保存父子之义,而您说:‘一定要把他抓起来。’这是要我负先王之诏而违背魏国宪章,我就算死,也不敢听从。”缩高听说后,说:“信陵君的为人,凶悍勇猛,刚愎自用,我已经保全了自己的父子之义,又怎么能违背君臣之义呢?我不能让我的主君被魏国攻打啊!”于是自己到使臣馆舍,刎颈而死。

信陵君听说后,深受震动,身穿缟素,不住正堂,派使者向安陵君谢罪说:“无忌是个小人,困于自己的焦虑,向您乱说话,请再拜辞罪!”

【华杉讲透】

这是一个道德困境,也是一个价值观问题。缩高到底应该怎么做,缩高之子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用《孟子》的一段话来做一个讨论: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

弟子桃应问:“舜为天子,皋陶是法官,假设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皋陶应该怎么办?”

孟子说:“那当然是把他抓起来。”

桃应问:“那舜不能阻止他吗?”

“舜怎么能阻止呢?皋陶是按职责办事,皋陶所执之法,是有所传授的先王法典,不是可以私意废除的,舜虽然贵为天子,也不能以天子之命,废天下之公义。”

“那舜应该怎么办呢?”

“舜应该抛弃天子之位,就像抛弃一只破鞋一样,然后偷偷背负父亲逃走,跑到天涯海角住下来,一辈子欣然自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忘掉。”

这是儒家价值观,家庭优先,家国不能两全时,顾家。你不能叛国,但是你可以不参与。所以缩高不参与,而缩高之子,不应该害死他的父亲,他也应该带着父亲,都逃隐了吧。

秦王派人带了万金去大梁,离间信陵君,找到当初被杀的晋鄙的宾客,让他对魏王说:“信陵君流亡在外十年了,如今回国为将,诸侯都听他号令,天下人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啊!”秦王又屡次派人去向信陵君道贺:“先生当上魏王没有?”魏王每天都听到各种诋毁谗言,不能不信,于是派人收取了信陵君的将印。信陵君知道自己又中了离间计,于是称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自戕,只求速死,过了四年就死了。韩王准备亲自来吊祭,信陵君的儿子觉得很荣耀,告诉子顺。子顺说:“你应该根据礼节加以辞谢!邻国君主来吊祭,这应该是国君做主的事,不是你自己可以接受的。现在国君并没有命令你接受韩王吊祭,你就不能接受。”信陵君之子于是辞谢韩王。

【华杉讲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干活的人被诋毁,有家破人亡之祸;而你不干活,每日花天酒地,反而能得到君王的欢心。信陵君应该认识到,这是合理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你若想干活,就得有本事对付这些事。之前我们看到,齐国的田单,他就做到了,田单的功高震主,远甚于信陵君,齐王的昏庸,恐怕也不亚于魏王。但是田单一方面有对付小人的人事安排,有预案;另一方面也有袒身请罪,让齐王安心的表现。信陵君之败,还是在于他的出身太高贵,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又如缩高说的,为人悍猛而自用,那么,他这样的人,太容易被离间计解决了。而且悍猛之人,没有韧劲,容易自暴自弃。

当然,责任主要在魏王。但是,怪魏王有用吗?

3五月二十六日,秦王薨。太子嬴政继位,当年十三岁,国事都由文信侯吕不韦决定,号称“仲父”。

4之前秦国攻下的晋阳,发生了反叛。

始皇帝元年(乙卯,公元前246年)

1蒙骜平定晋阳叛乱。

2韩国想到一条计策,让秦国民疲财尽,无力东伐,就派水利工程师郑国到秦国做间谍,向秦国献计,在仲山开凿水渠,引泾水沿着北山注入洛水。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阴谋被发觉。秦国人要杀掉郑国。郑国说:“我的所作所为,可以为韩国延长数年寿命,但功成之后,也是秦国万世之利啊!”于是让他继续主持工程,用淤泥浊水灌溉盐卤地,得肥田四万多顷,一亩田可收获六斛四升,关中更加富饶。

始皇帝二年(丙辰,公元前245年)

1秦国麃公率军攻打魏国卷城,斩首三万。

2赵王以廉颇为假相国,有相国之名而无相国实权,率师伐魏,攻取繁阳。

赵孝成王薨,子悼襄王继位,派武襄君乐乘去代替廉颇,廉颇大怒,直接出兵攻打武襄君。武襄君走避。廉颇也在赵国待不下去了,投降魏国。在魏国待了很长时间,魏王并不信任他。赵国这边呢,总是被秦国打败,赵王又想念廉颇了。廉颇也想回赵国。于是赵王派使者去看廉颇还能用不。廉颇的仇人郭开,重金买通使者,让他诋毁廉颇。廉颇见了使者,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以示可用。使者回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饭量还很大。只是和我坐在一起,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于是认为廉颇老了,不再召他回来。

楚国听说了,秘密派人去把廉颇接到楚国。廉颇做了楚将,无法建立功勋,说:“我思念能用赵国士卒!”最后,在寿春逝世。

【华杉讲透】

廉颇还是受不了委屈,之前不服蔺相如,如今又不服乐乘,不服到了直接发动内战的地步,太骄横了。著史读史者,都称颂忠臣,贬斥小人,告诫君王要亲贤臣,远小人。但是,小人是永恒存在的,不是你能解决掉的,出了问题骂小人,没有用。必须要求自己,学会与小人共存。如果认为自己有功、有理,就可以任性,又怎能说是忠臣?

始皇帝三年(丁巳,公元前244年)

1发生了大饥荒。

2蒙骜伐韩,攻取十二座城池。

3赵王派李牧为大将,伐燕,攻取武遂、方城。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曾经驻守代、雁门,防备匈奴,有权自己任命官吏,赋税收入不用上交中央政府,直接给边防将军幕府做军费。李牧每天都宰几头牛给士兵吃,操练骑马射箭,设置烽火台,大量派出间谍,但是,就是不出战。规定说:“匈奴如果入侵,即刻收拾畜产财物,进入堡垒固守,有敢出战者斩!”

如此,匈奴每次来,都早早地看见烽火,全部进堡垒不战,也不损失畜产财物,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都认为这任边将胆怯,连赵国边防军也觉得我们李将军有点胆怯。赵王生气责备他,李牧一如既往,还是不战。赵王怒,派人把他给撤换了。

新将上任一年多,屡次出战,边境战报络绎不绝,都是失利,人畜财物损失很多,边境不得安宁,种田放牧都没法搞了。

赵王只得再去请李牧出山。李牧称病不出。赵王强迫他重任旧职。李牧说:“一定要用我,那我还是过去的老办法,您同意听我的,我就干!”赵王同意了。

李牧回到边关,一切照旧,匈奴又是好几年没仗打,也没东西抢,都认为赵牧胆怯。赵军这边呢,边关将士,成天领赏,却没有什么战功,都憋足了劲想要一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能擒敌杀将的骁勇之士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训练精良,准备出战。先大纵牧人和牛羊,漫山遍野都是,匈奴先来了小队人马试探,李牧假装战败,让他们俘虏了几十个人。单于听说了,倾巢出动来抢掠。李牧多设奇阵,大张左右两翼攻击,大破匈奴军队,斩杀匈奴十余万骑兵,乘胜追击,攻灭襜褴,击破东胡,林胡投降,单于远遁,十几年都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华杉讲透】

李牧之计,在于一战而定。战斗的目的,不在于战胜,而在于平定,在于取得和平。战而不定,则战斗无意义,徒自损兵折将,耗费钱粮。要一战而定,就要创造一战而定的条件,条件不成熟,就不战。所以说,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李牧数年不战,那也是数年不败,毫毛无损,这有什么问题呢?但是赵王就认为这是问题,这是“不作为”。很多人不理解,等待不是不作为,等待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行动。不能等,是一种焦虑,一焦虑,就乱动作。吃了亏,才想起不如不动。

开始的时候,天下冠带文明之国有七个,其中秦、赵、燕三个国家与戎狄野蛮部落接壤。秦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豲,在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而赵北有林胡、楼烦;燕北有东胡、山戎。

这些野蛮部落,各自分散居住在溪谷中,各有君长,往往一百多个部落聚集在一起,却没有一个共同的领袖。其后,义渠开始修筑城池,而秦国开始逐渐蚕食义渠。到秦惠王的时候,攻占义渠二十五座城。秦昭王的时候,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到甘泉,将他杀死,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灭亡。于是秦国开始在陇西、北地、上郡修筑长城以抵御胡人。

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从代郡经阴山南麓,直到高阙,修筑长城,设置要塞。又设置云中郡、雁门郡、代郡。

其后燕将秦开在东胡做人质,东胡很信任他。秦开回国后,率军攻击东胡,东胡大败,向北撤退一千余里。燕国也修筑长城,从造阳一直到襄平。也设置郡县,设置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东郡,以抵御胡人南侵。

到了战国末年,匈奴才开始强大起来。

始皇帝四年(戊午,公元前243年)

1春,蒙骜伐魏,攻取畼、有诡。三月,才开始撤退。

2秦国在赵国做人质的王子返回秦国。赵国太子在秦国做人质,也返回赵国。

3七月,秦国发生蝗灾,又发生瘟疫。下令百姓缴纳一千石粮食的,拜爵一级。

4魏安釐王薨,子景湣王继位。

始皇帝五年(己未,公元前242年)

1蒙骜伐魏,攻取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三十城,设置东郡。

2当初,剧辛在赵国,和庞煖是好朋友。剧辛后来到燕国做官。燕王后来见赵国总是被秦国攻打,廉颇走了,庞煖为大将,就想乘人之危,攻打赵国。问剧辛怎么样,剧辛说:“庞煖不行!好对付!”燕王于是以剧辛为将,攻打赵国。庞煖迎战,杀剧辛,俘虏燕军两万人。

3诸侯各国都担心秦国攻伐不止。

【胡三省曰】

为明年合纵伐秦埋下伏笔。

【华杉讲透】

两条总结:

第一是重复前面讲的,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败之法。燕王应该考虑的,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自己修道保法,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看到有点战胜攻取的机会,就去打别人,只见其利,不见其害。两次要乘人之危攻打赵国,都搞得自己丢盔弃甲,还是不醒悟。

第二,若要合纵抗秦,合纵不是关键,关键还在于自己有一以贯之的战略,而不是指望“大家团结一心”,只有你自己始终不变,最后大家才都团结在你周围。打仗永远不能指望“友军”,要靠自己。

始皇帝六年(庚申,公元前241年)

1楚、赵、魏、韩、卫五国合纵以抗秦,以楚王为盟主,春申君担任总指挥,攻取寿陵,直抵函谷关下。秦军开关迎战,五国军队全部败走。楚王归咎于春申君,从此疏远他了。观津人朱英对春申君说:“人人都认为楚本来是强国,在您领导下却变弱了,我却不这么看。先君在时,秦国与楚国交好,二十年没有攻打楚国,为什么呢?因为秦国如果取道黾阨塞攻楚,交通线十分不便;如果借道于东、西两周,越过韩、魏两国而攻楚,怕韩、魏抄他后路,更加不可。如今形势变了,魏国随时会灭亡,顾不上他的许邑、鄢陵,随时可能割让给秦国。到那时候,秦军距离陈丘就只有一百六十里。在我看来,秦国与楚国,很快就要短兵相接,交战不休了。”

楚国于是再次迁都,搬到寿春,命名为郢。春申君封到吴地,继续行使宰相职权。

【华杉讲透】

人们总是低估了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总是一厢情愿,贪巧求速,拔苗助长,动作越快,失败就越快,自暴自弃就越快。合纵抗秦这件事,需要花多少时间呢?一百年积攒下来的问题,需要再花一百年吧。但是诸侯各国,不处理的时候,成天浑浑噩噩混日子;一发奋想起来要处理的时候,又想打一仗就灭了秦国。

再重复前面讲的道理:兵法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当诸侯各国终于醒悟,担心秦国吞并全天下之心——这本来是路人皆知的,他们一直装睡看不见罢了——然后终于决定不能坐以待毙的时候,首先应该是搞好自己国内政治,上下一心,保家卫国,然后训练军队,建立盟国互救机制。兵法云:“攻则不足,守则有余。”先守住,再图长远之计。而不是要合纵抗秦,就马上拼凑联军去打秦国,然后一触即溃,又放弃了。如果打一仗就能解决,这仗早就打了。而匆忙一战,结果只能是输掉所有人的信心。信心没了,一切都完了。

2秦国攻占魏国朝歌,并攻陷卫国首都濮阳。卫元君率领他的部属迁居野王,凭借险要山势地形,保有魏国黄河北岸。

始皇帝七年(辛酉,公元前240年)

1秦伐魏,攻陷汲。

2夏太后薨。

3蒙骜卒。

始皇帝八年(壬戌,公元前239年)

1魏国把邺城割让给赵国。

2韩恒惠王薨,子韩安继位。

始皇帝九年(癸亥,公元前238年)

1秦伐魏,占领垣、蒲。

2夏季,四月,秦国遭遇寒流来袭,百姓有冻死者。

3秦王嬴政到故都雍县离宫暂住。

4四月十七日,秦王二十岁,行加冠礼,开始携带宝剑。

5秦国大将杨端和伐魏,攻取衍氏。

6当初,秦王嬴政继位时年少,太后时常与文信侯吕不韦私通。随着秦王一天天成年,吕不韦担心私情败露,大祸将引向自己,于是把自己的随从嫪毐假装成宦官,进献给太后。太后宠幸嫪毐,还生了两个儿子,封嫪毐为长信侯,以太原为嫪毐的封地,政事都交由嫪毐决定。投奔嫪毐为宾客随从的人非常多。秦王左右有与嫪毐有冲突的,告诉秦王,嫪毐不是宦者。秦王大怒,下令把嫪毐交给有司治罪。嫪毐恐惧,矫诏用秦王御玺发动兵变,准备攻打秦王所居的雍县蕲年宫。秦王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打嫪毐,战于咸阳,斩首数百,嫪毐败走,被抓获。秋,九月,夷灭嫪毐三族,党羽皆以车裂之刑处死,并灭族。随从舍人罪轻者,流放到蜀的有四千多家。把太后迁居软禁到雍县萯阳宫,杀掉太后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下令说:“有胆敢来以太后之事进谏的,一律捅死,斩断四肢,堆到宫门外!”死者二十七人。齐国来的客卿茅焦上谒请谏。秦王派人对他说:“宫门外堆积的尸体你没看见吗?”茅焦说:“看见了,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个星宿,现在才二十七具尸体,我想来凑个整数!”使者回报秦王。茅焦的同乡青年,都赶紧收拾包裹逃亡,怕被连累。秦王大怒,咆哮说:“这人是故意来冒犯我的,哪能让他堆在宫门外,给我架起锅把他煮了!”

秦王按剑而坐,气得口吐白沫,派人召茅焦进殿。茅焦慢慢走进来,再拜谒起,说:“我听说有生命的人不忌讳讨论死亡,有国家的人不忌讳讨论国亡。忌讳讨论死,并不能让人得生,忌讳讨论亡国,也不能让国家得存。这生死存亡的道理,是圣主最急切想听到的,不知道陛下您想不想听呢?”

秦王说:“你说啥?”

茅焦说:“如今大王您有狂悖之行,自己不知道吗?车裂假父,又把两个弟弟装在布囊中摔死,就算是桀纣的暴行,也不至于此!天下人听说了,人心立即瓦解,没人再向往秦国了。我很为陛下担心!我的话说完了。”于是解下衣服,爬到刑台上,准备受刑。

秦王急忙走下殿来,亲手将他扶起,说:“先生请穿衣!我愿意听您的!”于是封茅焦为上卿。秦王自己驾车,空着左边座位,去雍城离宫迎接太后回咸阳,母子感情和好如初。

【柏杨曰】

嬴政诛杀嫪毐,并不过分,嫪毐也算不上“假父”。茅焦的言论并没有说服力量,而只有激怒力量,竟然发生说服效果,让我们怀疑经过的真实性。

7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很忧虑,找了很多看起来能生育的妇女献上去,还是没有儿子。赵国人李园想把他的妹妹献给楚王,听说楚王没有生育能力,担心时间长了会失宠,于是应聘去做春申君的随从舍人,然后一次请假回赵国探亲,故意晚了几天才回来。春申君问他。他说:“齐王派人要娶我妹妹,与使臣饮酒,所以耽误了几天。”春申君问:“下聘了吗?”李园说:“还没有。”春申君于是把李园妹妹娶进己府里去了。很快有了身孕。

李园教他妹妹对春申君说:“楚王对您的宠幸,就算是亲兄弟也赶不上。如今您在楚国为相已经二十余年,而楚王没有子嗣。楚王百岁之后,就只能是他的兄弟们继位了。新君有他自己的亲信,您怎么还能继续掌权呢?不仅如此,您掌权这么久,身份尊贵,对楚王的兄弟们也多有失礼得罪之处。等他的兄弟继位了,您的祸事就来了。如今我刚刚怀孕,还没人知道。您把我献给楚王,他一定会临幸我。假如上天保佑,生了男孩,那就是您的儿子继位为楚王了。楚国就是您的了,和身临不测之祸相比,哪个好呢?”

春申君深以为然,马上把李园妹妹送回家,单独给她安排馆舍居住,隆重推荐给楚王。楚王召而临幸她,于是真的生了一个男孩,立为太子。

李园妹妹做了王后。李园也身份贵重起来,怕春申君泄露了他的阴谋,秘密结交亡命之徒,准备谋杀春申君灭口。这李园妹妹在春申君家一进一出的事,楚国人也有不少知道的。楚王病重。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期而至之福,也有不望而至之祸。如今您身处生死无常之世,事奉喜怒无常之主,怎么能没有应对这祸福无常之事的朋友呢?”

春申君问:“什么是不期之福?”

朱英说:“您在楚国为相二十余年,虽然名为相国,实际上您就是王。楚王如今生病,旦暮将死。一旦楚王薨逝,您辅佐幼主,继续执政。新王成年之后,您再还政于他。如果不想交权,干脆自己南面称孤。这不是不期之福吗?”

“那什么又是无望之祸呢?”

“李园贵为国舅,却不能掌权,那就是您的仇人了。他不负责军事,却长久以来秘密豢养勇士,那都是为您准备的。一旦楚王薨逝,他作为国舅,一定是第一个被召进宫中的。他预先布置,您再进去的时候,矫诏将您杀害灭口,这就是您的无望之祸。”

“那应对这祸福无常之事的朋友又是谁呢?”

“就是我啊!您安排我做掌宫廷门户的郎中。大王薨逝,李园进宫,我就先下手为强,把他杀掉!我就是您应对这无常祸福的朋友了。”

春申君不以为然,说:“你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这事不用你管。李园不过是个软弱无能的人,我又对他那么好,何至于此!”朱英知道春申君不听他的,害怕惹祸,逃走了。

过了十七天,楚王薨逝。李园果然先进宫,在寿春城棘门内埋伏死士,春申君毫无防备进门,伏兵一拥而上,杀死春申君,将头抛出城门外,然后派官兵将春申君全家搜捕诛杀。太子继位,是为楚幽王。

扬雄《法言》写道:有人问:“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是不是有益于国家的人呢?”我说:“君王失政,奸臣窃国,有什么益!”

8秦王因为吕不韦事奉先王有大功,不忍心诛杀他。

始皇帝十年(甲子,公元前237年)

1冬天,吕不韦相位被免,遣返到他的封国。

秦国宗室大臣会议说:“各国来秦国做官的客卿,都是为他本国服务,离间我秦国君臣,请大王把所有客卿全部驱逐出境!”秦王同意。于是大举搜捕,驱逐客卿,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将离开前,向秦王上书说:“以前秦穆公访求人才,从西边的戎部落请来由余,从东边的宛城请来百里奚,到宋国迎来蹇叔,到晋国请来丕豹、公孙支,于是兼并二十个国家,称霸西戎。到了秦孝公,用卫国人商鞅之法,诸侯归服,至今国家治强。秦惠王又用魏国人张仪之计,瓦解六国合纵联盟,让他们都事奉秦国。秦昭王呢,用魏国人范雎,强化王室权位,杜绝贵戚利益集团。这四位先王,都以客卿而成功。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辜负于秦国的地方呢?女色、音乐、珠宝、美玉,都不是秦国出产,而大王您所用的各国美女、音乐、珠宝、美玉都极多,对于人才,则不问他行不行,不论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本地人都不用,都驱逐吗?难道说,大王您重视的是女乐珠玉,轻视的是人才吗?我听说,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其大;河海不拒绝溪流,所以能成其深;王者不拒绝人民,所以能明其德,这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如今秦国把诸侯各国来的移民都撵回去,给各国增加人力,把诸侯各国来的客卿都撵回去,给各国成就事业,那不就是把士兵借给贼寇,把粮食借给强盗吗?”

秦王醒悟,召见李斯,恢复了他的官职,并且即刻废除了逐客令。李斯走到郦邑,接到秦王诏书,回到咸阳。秦王用李斯之谋,派出大量辩士间谍到各国活动游说。各国名士,可以用钱财买通的,就厚币结交,不肯就范的,就利剑刺杀。对内离间他们的君臣,对外再派良将攻打,数年之间,就兼并了天下。

【华杉讲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斯《谏逐客书》。

始皇帝十一年(乙丑,公元前236年)

1赵国伐燕,占领狸阳。燕赵之间的战事还没结束,秦将王翦、桓齮、杨端和伐赵,进攻邺,攻取九座城。王翦攻打阏与、轑阳,桓齮攻取邺、安阳。

2赵悼襄王薨,子赵迁继位,是为赵幽缪王。赵迁的母亲是倡优女子,受悼襄王宠爱,废掉嫡子赵嘉而立了他。赵迁在赵国,一向以品行恶劣而著名。

3吕不韦回自己封国一年多,诸侯各国使节宾客来往不绝,声势依然显赫,秦王担心他生变,给他下一道诏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呢?竟然封你在河南,让你享有十万户的采邑?你又和秦国有什么亲属关系呢?竟然号称我的仲父?现在,令你全家迁到蜀地去!”吕不韦知道秦王开始步步紧逼,最后一步就是诛杀自己。

始皇帝十二年(丙寅,公元前235年)

1吕不韦饮毒酒自杀。家人悄悄把他埋葬。秦王将凡参加吊丧的随从宾客全部流放,并且下令说:“从今往后,凡是操国事如嫪毐、吕不韦那样荒淫无道的,财产全部没收,家属收为官奴,以此为例!”

扬子《法言》曰:有人问:“吕不韦算智慧吧?他把人作为货物来交易。”我说:“谁说他智慧呢?他敢图谋得到一个国家,但却换来了宗族夷灭。吕不韦是一个窃国大盗,就像那穿墙行窃的盗贼一样,只是别的贼,只看到财物摆设,吕不韦却能看到洛阳那样的大封邑。”

2从六月开始就天旱不雨,一直到八月。

3征发关东四郡兵马,协助魏国伐楚。

始皇帝十三年(丁卯,公元前234年)

1桓齮伐赵,在平阳击败赵将扈辄,斩首十万,杀死扈辄。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再战于宜安、肥下,秦军战败,桓齮逃回秦国。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

始皇帝十四年(戊辰,公元前233年)

1桓齮伐赵,攻取宜安、平阳、武城。

2韩王恐慌,割让土地,献出王玺,请求做秦国的藩臣,派韩非出使来秦国觐见。

韩非,是韩国宗室公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擅长刑名法制之术,看到韩国日益削弱,数次上书韩王,但韩王不能用他。韩非憎恶韩王治国不能举贤任能,反而将轻浮享乐的蛀虫,加之于实学功臣之上。太平无事的时候,就宠幸沽名钓誉之人;危急的时候呢,又起用能征惯战的勇士;平时尊养的,不是国家要用的人;关键时候要用的人呢,平时又不搭理。韩非悲愤啊,那廉洁耿直的人,为奸妄之臣所不容!于是观察历史上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写了《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林》《说难》等五十六篇,十余万字。

秦王听说韩非子的贤名,想见他,韩非出使到秦国,就上书秦王说:“如今秦国地方数千里,拥有百万雄师,号令严明,赏罚公平,天下不如。臣昧死愿见大王,向您陈述破天下合纵之计。如果大王愿意从我所言,而天下合纵不破,赵国不投降,韩国不灭亡,楚国、魏国不称臣,齐国、燕国不亲附,秦国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来朝见,我请求大王斩杀我以殉国,来警戒那些为主谋而不忠的人!”

秦王听了很高兴。但是李斯听了很嫉妒,说:“韩非,是韩国宗室公子。如今他说要兼并天下诸侯,一定是为韩国谋划,而不是为秦国着想,这是人之常情。如今大王您既然不用他,又让他久留秦国而归韩,那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找个法子杀掉他!”

秦王认为有理,将韩非下狱治罪。李斯马上派人送毒药给韩非,逼他自杀。韩非想向秦王申诉,但不得进见,无奈自杀。秦王很快后悔,派人去赦免他。韩非已经死了。

扬子《法言》曰:有人问:“韩非写了一篇《说难》,讲游说君王之难,最后呢,他自己正是死于游说君王之难,请问他的所说和他的所行,怎么相反呢?他不是游说君王的理论专家吗?”

我说:“说难,正是他的死因。”

问:“为什么呢?”

“君子依礼而动,据义而止,合则进,不合则退,根本不担忧我说的是否与君王心思相合。如果游说他人,还老担心跟人家心思是否相合,那就各种手段无不用尽了。”

问:“韩非既然游说君王,担心和君王心思不合,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不!说不由道才是应该担忧的。我只说和正道相合的话,他用就用,不用就算。我说的是正道,他不用,这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没什么好担心的。”

【华杉讲透】

扬子是儒家价值观: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期必,不用就算了。韩非子呢,是法家价值观,不择手段,志在必得。韩非子的《说难》写了什么呢?我们读一段看看: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大凡进谏游说的困难,不是难在我的表达能力,也不是难在我敢毫无顾忌地把看法全部表达出来,而是难在了解所想说服的对象的心理,以便投其所好。这个对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节操低下而得到卑贱待遇,弃而远之。对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却用美名去说服他,就会显得没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必定不会被接受和录用。对象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的,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录用而实际上疏远进说者;用厚利向他进说,他就会暗地采纳进说者的主张而表面疏远进说者。这是不能不明察的。

这就是韩非研究的事。他不研究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道,只研究怎么让对方上他的道。而且试图穷尽所有情况,都有应对的预案。结果呢,当他的游说君王之术开始实践的时候,根本不只是他和秦王之间的事,还有一个第三方——李斯。李斯把他害死了。这就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韩非的教训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能控制的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主要是控制自己,别想控制别人。就像扬子说的:“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无可无不可,绝不志在必得。志在必得者死,今天李斯害死了韩非,明天他就会被赵高害死,而赵高呢,最后也被子婴杀了。这就是游戏规则。

【司马光曰】

我听说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如今韩非为秦国谋,而想要覆灭他自己的祖国,目的只是证实他的学问和才能。他的罪恶,罪不容赦,他的遭遇,不值得怜悯。

始皇帝十五年(己巳,公元前232年)

1秦国大举兴师伐赵,兵分两路,一路抵达邺城,一路抵达太原,攻取狼孟、番吾;直到遇到李牧部队,才班师而还。

【胡三省曰】

秦军怕的就是李牧。之后赵国自己杀掉李牧,加速灭亡。

2当初,燕太子丹曾经在赵国做人质,与秦王关系很好。秦王继位之后,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王对他很傲慢无礼。太子丹非常愤怒,逃回了燕国。

【胡三省曰】

秦王的父亲异人在赵国做人质,所以秦王少年时在邯郸和燕太子丹有交集。秦王继位之后对太子丹无礼,为后来荆轲刺秦王埋下伏笔。

始皇帝十六年(庚午,公元前231年)

1韩国将南阳献给秦国。九月,派军队到南阳接收。

2魏国也献地给秦国。

3代郡地震,从乐徐以西,向北到平阴,高台房屋和墙垣,一半以上都毁坏了。地面从东到西裂开有一百三十步宽。

始皇帝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

1内史胜灭韩,俘虏韩王安,以韩国土地设置颍川郡。

2华阳太后薨。

3赵国发生大饥荒。

4卫元君薨,子卫角继位。

始皇帝十八年(壬申,公元前229年)

1王翦率领上地部队进军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兵马配合,一起攻打赵国。李牧和司马尚率赵军抵御。秦国间谍贿赂赵王宠臣郭开,给了他很多黄金,让他向赵王进谗言,说李牧和司马尚谋反。赵王听信,派赵葱和齐国将领颜聚去替换二人。李牧拒不受命,被捕杀。司马尚被废。

始皇帝十九年(癸酉,公元前228年)

1王翦击破赵军,杀死赵葱,颜聚逃走,于是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至此灭亡。秦王亲自到邯郸城,搜捕过去和他母亲家有仇怨的,全部杀掉。取道太原、上郡回国。

2太后薨。

3王翦屯兵中山,图谋燕国。赵国公子嘉率领他的宗族数百人逃到代,自立为代王。赵国灭亡之后,有的大夫们去归附代王,代王与燕国合兵一处,驻军在上谷。

4楚幽王薨,国人立他的弟弟芈郝为王。三月,芈郝的庶兄芈负刍杀掉芈郝,自立为王。

5魏湣王薨,子魏假继位。

6燕太子丹对秦王的无礼十分怨恨,想要报复,问他的太子傅鞠武,鞠武建议他向西约定韩、魏、赵,向南结盟齐、楚,向北联合匈奴,以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策,旷日弥久,让人烦闷,我等不了!”

没过多久,秦国将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逃亡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他住在宾馆里。鞠武进谏说:“以秦王的暴虐和对燕国的积怨,已经让人心惊胆寒了,更何况让他听说樊将军在燕国呢!这就像把肉扔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希望太子赶紧把樊於期送到匈奴去!”太子丹说:“樊将军穷途末路,来投奔我,正是我应该用生命来保护他的时候,怎么能把他撵走呢!希望您想想别的办法!”鞠武说:“做危险的事来求平安,惹祸来求福,谋略肤浅而仇怨很深,为了一个人感恩戴德,而不顾国家之大害,这就是滋长冤仇,助长祸患啊!”

太子丹听说卫国人荆轲贤能,卑辞厚礼去求见,对荆轲说:“如今秦国已俘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攻赵,赵国支持不住,祸患就到燕国了。燕国弱小,屡次遭到兵困,怎么挡得住秦国!诸侯各国都屈服于秦国,不敢合纵。我私底下想,如果能得天下之勇士出使秦国,劫持秦王,让他归还各国侵地,就像当初曹沫劫持齐桓公一样,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从,就当场杀了他。他的大将拥兵于外,而内有国乱,则君臣相疑,这段时间,诸侯各国就可以合纵抗秦,必定成功!希望先生您考虑一下这件大事!”

荆轲承诺充当刺客使者。于是太子丹请荆轲住在上等馆舍中,太子每天登门探访,奉养服侍荆轲的,应有尽有。等到王翦灭赵,太子丹恐惧,希望荆轲马上行动。荆轲说:“如今要去见秦王,却没有信物,希望能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献给秦王,这样秦王一定会亲自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您了。”

太子丹说:“樊将军穷困来归,我不忍心啊!”

荆轲沉默不语,之后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和将军您,那是深仇大恨啊!父母宗族都被屠灭,今天还悬赏先生您的头颅,听说竟然到了一千两黄金,封万户!将军准备怎么办呢?”樊於期长叹一声,说:“怎么办呢?”荆轲说:“我希望能得到将军的头,献给秦王,这样秦王一定高兴,愿意接见我。这时候,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持剑刺进他的胸膛,这样先生您大仇得报,燕国受到欺凌的耻辱也消除了。”樊於期说:“这正是我日夜切齿痛心而求之不得的事啊!”于是自刎而死。太子丹听说了,奔往抚尸痛哭,但是已无可奈何,于是砍下樊於期的头装在木匣子里。太子丹事先已经找到天下最锋利的匕首,让工人用毒药浸泡,用人试验,只要沾上丝缕般的血迹,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将匕首和樊於期的头交给荆轲,派燕国勇士秦舞阳为副使,出使秦国。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战国到三国·共7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战国到三国·共7册)
上一章下一章

卷第六 秦纪一(公元前255年一公元前228年,共2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