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娘 与大司马
这世界上的许多事的发生与改变,往往都是因为偶然。
自从唐三娘参加了风云堂主赵风的婚礼后。风华绝代唐三娘的丰神秀貌,举手投足给了大司马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印像。
男人嘛,谁不喜欢漂亮女人呢?而且还是个艳压群芳,又掌控着声满江湖的唐家堡的堡主呢。在大司马眼里,唐三娘的一言一笑都是那么迷人,一步一摇都是那么优雅。
这大司马陈强,不是别人。他是皇后的弟弟,小皇子的舅舅。因为外戚关系,位居大司马。那天,他也参加了赵风的新婚大宴。这风云堂赵风嘛,平时经常与大司马来往。在京城里的生意上,也多有打点。两人私交尚可。自从唐三娘款款出现在婚礼现场后,他一直盯着唐三娘看。他觉的这个女人太美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漂亮女人总是占有优势的。这天,两人有幸重逢。大司马上去答话。他笑着直夸唐三娘,美若天仙,艳压群芳。实乃京城第一美人。唐三娘自然是受用无比,乐意倾听。然后大司马将唐三娘接入府中,商议起来。如今,皇帝病危。继位之争在际。大司马欲借唐家堡之力扶皇帝小儿子上位,废除已经定立的太子。将来共谋天下。两人相谈甚欢。
数月后,皇帝已是病入膏荒。唐三娘在大司马的协助下,率唐家堡弟子,化妆成宫廷内卫潜入皇宫将太子幽禁了起来。此时太子伴读杨举和王云萧娘他们已得知消息。
杨举交付王云和姬萧娘一封密信,要让其转交至福建总兵手中。两人告别杨举,踏上了前往福建的征程。
两人刚一离京,大司马便指使风云堂和唐家堡加以劫杀。
这天两人来至开封城内。将近中午时分,又累又饿。便来到秀甲楼用饭。此时闯进来六个彪形大汉。这六个大汉二话不说往他们对面一坐,对着店家嚷嚷起来:来三斤高梁白,三斤牛肉,二斤烧鸡,一盘豆腐干,一碟花生米。店小二应道,来咧!六人边吃边聊。为首一大汉说道:我听说啊,这洛阳城里发生大事了。他故作神秘的四下看了看,对其它人说道:这皇帝啊,实际上已经快不行了。而这个太子呢被幽禁起来了。另一个人插嘴道:谁敢干这事啊!众人齐声附和,就是啊!谁干的?一群人好奇的问道。为首人压低声音说:哎,我听说是那个唐家堡的人和大司马合起伙来干的。众人一听大吃一惊。唐家堡?哦,那可是江湖上鼎鼎大名啊。谁人敢惹他们哟!众人齐声说。王云心中暗想,看来杨举所猜非虚。他们此行去福建可能与此有关。正在这时,店内来一老头,冲进来对这六人叫道:好啊,你们六个让我好找,原来在此喝酒!说着抡起拐杖便打。原来这六人都是这老头的孩子。哥几个靠在码头替人装卸货物为生。。他们也是从船上听什么风云堂的人说的。还说船上这次装的好东西不少。王云和姬萧娘欲探究竟,决定走水路去福建。
此时,洛阳城里已危机四伏。司马府内,明烛高照。大司马和唐三娘正在饮酒寻欢。此时的两人卿卿我我,他们为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而庆祝。大司马端着酒杯,眯着眼,嘻嘻笑着对唐三娘说道:此事,你唐三娘是立了大功啊!说着手不安分起来。唐三娘挨着他坐着,对他说道:那这个风云堂,下一步怎么办?大司马用手在她脸上摸了一下道:那还用问?肯定是想个办法,让他从江湖上除名呗。说着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龙门山下,南郊风云堂主赵风的府内。他搂着已身怀六甲的新婚夫人,忧心忡仲。他对夫人说道:形势变化太快了,他始料未及。大司马和唐家堡联手幽禁太子后,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风云堂了。他对夫人说道:你如今有身孕在身,怀有赵家唯一的独苗。不宜在此久居。决定先把她护送回扬州。夫人不舍,呜呜哭泣。赵风拍着她的肩头劝道:这个时候了,不得不防啊!
第二日,赵风命手下亲信护送这怀有身孕的夫人,先行启程。这一路上,马不停蹄。当行至开封时,船上跳上来三个年轻人。上到船上,四下查看。发现赵风夫人后,便与护送亲信交起手来。双方好一番厮杀,亲信将此三人刺入水中。随行人员对夫人说道:看来,一路上凶多吉少。改行旱路。当护送人员行至半道一密林附近时,跳出一人,手持大斧,大眼浓眉,络圈胡子,拦住去路。随行人员急忙上前,笑着说:这位官爷,行个方便。说着从衣袖里掏出文银来,塞进大汉手中。原来是路遇劫匪,一路上有惊无险,终于将夫人安全抵送至扬州。
且说,王云和姬萧娘两人,上了船。当船至金陵时,上来一伙风云堂子弟,欲对两人动手。王云慢悠悠说道:敢跟我动手?找你们赵风赵堂主来!众人被镇住。此时,过来一分舵舵主,见到王云,满脸堆笑,客气说道:王监使大人好,这是要去哪里?并喝令手下人撤退。有眼不识泰山。
福建的天气不比北方。两人行至福建时正值倾盆大雨,河水暴涨。船不能通航。两人无奈被阻滞在龙岩一带。一直阴雨连绵,王云和姬萧娘心急如焚。呆在旅店里,看着天空发呆。焦急不安。这一幕正好被店家看到。便攀谈起来。讲明来意。店家大呼到,晚了,晚了。王云和姬萧娘一楞,急忙问道:为何惊呼?店家说到,你们来的不凑巧,这位福建都督在前些天,水灾中,带领官兵抢运粮草时已经命丧九泉了。王云和姬萧娘听完心头一震。不知如何是好?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满怀希望,信心满满走到了最后时,收获的却是个巨大的沮丧。正所谓世上事不如意者往往十之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