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我可不想当诸葛亮
皇上赐宴本不会在后宫,后宫赐的都是家宴。
官家让赵毅随他去后宫吃饭,这是极尽的荣宠,就是朝中的宰辅相公们也没有过的待遇。
一个是赵毅不久前才救了官家性命,再一个是又刚刚劝和了他们夫妻,赵祯感念他,所以才有今日殊荣。
虽是赐宴,但也不可能让他和皇上同一张桌子,而是帝后同桌,而赵毅在下首一桌。
说真的,赵毅对官家内宫赐宴并不觉得什么,相反他还有点不乐意。
好不容易考上了状元郎,跨入了士大夫的阶级,他本想在朝中当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享受着士大夫的美好生活,苟着没事偷着乐,平平淡淡坐到公卿。可是年轻的皇上赵祯偏偏这么喜欢他,甚至有点盲目的信任他了。
这对别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无上荣宠,赵毅却视之如蛇蝎,避之唯恐不及。
伴君如伴虎,他只想当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并不想出风头。入朝为官还不足两年,芝麻大的官职,却成了朝中的风云人物,怎么会变成这样?
可是时事如此,他又能如何?或许在自己成为状元公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自己在大宋的朝堂不可能低调了吧。
摇头苦笑,夹了一块炖的烘烂的羊肉放在嘴里,吃的也没有滋味。
自饮自酌的倒了一杯御酒,喝着还不如自家酿的锅头醇厚,乱七八糟的想着心事,反思着自己怎么就成了大宋的风云人物。
官家和皇后,都看出了赵毅心事重重,却不知道他是为何。
要知道,这可是在皇宫内院赐的御宴,天大的恩宠。
就是宗氏的哪些亲王近支,哪一个不是极尽惶恐,他竟然跑神了?
“旭之,旭之!”
“官家恕罪,微臣想心事一时入了迷,这才御前失仪。”
“不怪不怪,朕倒是好奇你在想什么心事。”
“哦,臣在想废缠足令推行可能在民间会遇到哪些问题。”
“旭之寝食不忘忧国,朕心甚慰啊!”
这赞誉是不是有点高了?我只是一时跑了神,见你问我随口扯了借口而已啊!
要知道你可是大宋的官家,天下的共主,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绝对政治正确的,可不能随便胡说八道啊。
“臣惶恐”
“不必惶恐什么,你入朝时间虽短,但才华横溢已是朝中公认。
更兼有一颗爱国之心,难得的是做事堂皇大气,又不失变通,是一个能做事,敢做事的青年才俊。”
“谢官家厚赞,臣其实也毛病一大堆的……”
“瑕不掩瑜,再说朕目前还没看到你有什么不好的毛病,不用自污,朕不是昏君!”
“臣……”
“自景佑始,朕开始亲政,在皇宫内院,夜深无人之时,朕不知下了多少次决心,要让我大宋民富国强。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告诉自己,要做一个仁厚贤君。
可是这天下并不是朕自己的,也不是我赵家一家的。要治理天下,也不是靠朕一个皇帝的,而是要靠朝中的衮衮诸公。
我大宋和士大夫共天下也不只是说说而已。
所幸朝中诸公都是有识有能之士,朕亲政的这两年多来,并没有荒废什么,而景佑元年的恩科也着实为朝廷选拔出了几位俊杰,这是朕最为得意的。
景佑元年恩科,也就是旭之你们这一科,是朕亲政以来的第一科取士,朕对你们寄予厚望。
旭之你这近两年的表现也是稳重能任事的人。
殿试时你的十六字令写的朕心潮澎湃,当即点了你头名状元,许你以朕之妻侄女,取消一年回乡之期,打破新科进士必入地方为官一任之常规,力排众议,破格入谏院,对你之恩宠,实已尽极!”
上司一般不会对下属邀功,不会说我对你多么多么的好,而一般这么说的,说完之后都是有非分要求的。
更何况赵祯还是当今圣上,今天一件一件说出对你的恩宠,下面绝对是要说什么的,赵毅急忙离席,跪倒尘埃,说道:
“官家对臣之圣恩,已至已极,臣无以为报,惟愿为我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起来吧,年纪轻轻的。朕今天和你说这些,本是不该。
但朕虽是皇帝,却也正是青年,正是热血之年纪。
朕立志要做明君,却也想有贤臣辅佐。
朕一直羡慕周君有姜尚,汉主有孔明,却又不敢轻信,怕把朝政托付非人。
皇后之事朕从头思虑,昨夜青梧与朕说了你皇庄作为,朕知道你是一个智者,所以今天特意请你来,只问旭之一句:
可当此任?”
这……
这是宰相应该担当的重任吧?
赵祯这是在和自己掏心窝?
要和自己定下君臣之约?
亦或是试探自己有无魅惑君王以求位极人臣大富贵的想法?
看着赵祯那真挚的眼神,或许没有吧,只是像他说的那样,年轻的皇帝刚刚亲政,想要有一番作为,想要自己身边也有像前人君臣典范般,可以互信互托生死的贤臣?
但伴君如伴虎,皇帝和你掏心窝子,你要是也一时激动说了什么不该说的,那皇帝翻脸随时能赐死你,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啊!
聪明的人从来不会想和皇帝建立这样的互信关系,皇帝是不是真的信任且不说,皇帝无条件信任你时,你就已经站到了满朝文武,甚至是天下的对立面,就是魅上的佞臣了。
转瞬间念头千转,赵毅已有了决定。
“启禀官家,古之君臣确实令人仰慕,但臣认为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天下的治理,靠的还是可靠的制度,却不能是一两个能臣。
况且臣听闻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臣虽已不在谏院,如今却也要劝谏官家,凡事要防微杜渐,兼听则明,不可失了制衡之道。”
“唉……这本是帝王之术,朕自幼便学,自然懂得其中道理。只是如旭之一般,也不可信吗?”
“当然不是,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官家管理大宋江山,知人任事,自然是要信任自己的臣子的。
只是却不可过分,凡事循规蹈矩虽然老套,却不会有大错。规矩,本来就是用来遵守的。
官家对臣破格提拔,臣心里是感激的,但却并不认同官家做法。
强胜如大唐,万国之天可汗!只因唐明皇信任一个安禄山,屡次打破朝廷的制度,让安禄山十余年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开元盛世便轰然崩塌,大唐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为上者可信任臣子,却不可破格任命,更不能打破规矩。”
“旭之起来吧,朝中都说你多智近乎妖。朕今天其实只是想问你,对朝政可有何看法?我大宋如何才能强盛?如何才能长治久安?”
哦,原来是想问策啊!吓死我了!赵毅不觉松了一口气。
本来问策也该是问首辅,其他人说都算是逾越,是蛊惑圣听,不能胡说八道的。
可是先说要让他这个芝麻官当姜子牙诸葛亮那样的权臣,给吓的不轻。现在仅仅只是让他说说对治国的想法,赵毅不觉就放松了神经,觉得说上几句也没什么了。
其实说一句都是错的,这是宰相的权利,其他人在皇帝面前说国家的走向问题,都是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