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朝堂之上

第2章 朝堂之上

宁国,金宁城,御前大殿上,叶楚文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开始了。

“王上,如今宁城的城墙危危可及,必须尽快修缮才行。”说话的是工部尚书,柳林。

别看宁国不大,不过却拥有完备的制度和一个有些不靠谱草台班子。

宁国的制度参照的是大华帝国,无论是六部,御史台,又或是内阁都和大帝国华一模一样。

但是由于人才紧缺的原因,除了六部还算齐全外,其他的部门要么是光杆司令,要么连司令都没有。

“虽然我们打退了梁国的军队,但是谁知道他会不会再次袭来。这个时候,赶紧补充军队才是正理。”这次说话的,是兵部尚书江流。

“王上刚刚登基不久,这个时候,应该大赦天下,安抚民心才对。”这次发言的,是邢部尚书袁朗。

叶楚文按了按手,转头看向没有说话的户部尚书陈文韬:“陈尚书,如今国库里还有多少银两?”

陈文韬拱了拱手对叶楚文道:“回禀王上,去年总共收取税收五万三千银元。再加上往年剩余,现在国库里还有七万三千二百银元。”

银元是这个时代的货币,一个银元相当于叶楚文前世古代的一两纹银。

而一个银元根据成色,可以兑换1000-1200文左右。

这些年因为粮食产量有所恢复,目前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在一斗30-35文左右。

而一斗大概在10斤左右,也就是一斤3-5文。

因为古代人缺乏油水,一个成年的劳动力,一天需要消耗2-3斤的粮食。

宁国是个小国,能够收到这么多税已经不算少了。

要知道,以前大华帝国巅峰时期,一年的税收不过才一千万而已。

大华帝国两百多个城市,一个城市能够收到四万银元就算到及格线了。

而宁国,已经超过这个及格线了。

“柳尚书,工部需要多久才能把缺少的鸟铳制作出来。”叶楚文问向自己的工部大臣。

火药自前朝被发明出来之后,就被用于了战争之中。

从一开始用来作为火攻的点火之物,到后来用于震慑敌人的突火枪,慢慢的便发展到现在的鸟铳。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鸟统在战斗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回禀王上,目前军中缺少的鸟铳有一百二十支,预计需要花费一千二百银元,以及一个月的时间。”柳林恭敬的道。

“。。。”叶楚文听了柳林的回答,嘴角微微一抽什么话都没有说。

“江尚书,现在四卫还有多人人员缺口?”

“王上,这次与梁国之战中四卫折损近半,因此至少需要招募五千人。”

这个世界的军队编制基本上都差不多,一卫有一个大将军统领全军,两个将军作为大将军的副手。

再往下则是一个中郎将以及左右郎将,最后就是校尉了。

一个卫军三千人,有六个校尉,每个校尉单独统领五百人。

宁国施行的是募兵制,总共招募了四个卫,总兵力为一万两千人。

这已经是宁国可以招募的兵源极限了,再多的话,就要影响生产了。

虽然宁国有几十万的人口,不过除去老弱病残,青壮力撑死了也就十来万人左右。

而青壮力可是主要的劳动生产力,如果抽调出太多的话,会引起民怨的。

“哦?四卫的折损情况都是怎么样的?”叶楚文眯着眼睛问道。

“回禀王上,御林军折损最为严重,目前只剩下一千多人。金羽卫,左骁卫,右骁卫各折损一千人。”江流低着头道。

“这样啊,”叶楚文敲了敲龙椅上的扶手:“凌峰,从其他三卫里各挑选五百人补充,不够的再从民间招募新兵。”

“是,王上。”

凌峰,御林军大将军,也是叶楚文父子最信任的将军。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凌峰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他是叶楚文的表哥。

而凌峰的父亲凌云山,则是六部之一的吏部尚书。

“王上!”听到叶楚文的话,大殿下,一些人的脸色都变了。

“我意已决,什么都不要说了。”叶楚文冷冷的道。

自家人知自家事,宁国虽小,不过该有的党争,派系,贪污腐败什么的都有。

如果不是手下无人,自己又刚刚登基,根基不稳,否则叶楚文早就咔嚓一声,把一些家伙都给砍了。

“江尚书,国库空虚你也是知道的。这样吧,除了御林军这次把人员补充齐之外,其他三卫先把编制缩减到两千人吧!”

江流忍不住道:“王上,如果梁国军队万一打过来,我们岂不是。。”

“哦?既然如此,那就缩减御林军的编制吧!万一梁国军队打过来,就让其他三卫上!如何?”叶楚文淡淡地说道。

江流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哼,怎么不说了?”叶楚文冷哼一声。

听到叶楚文的话,除了凌峰和凌云山,其他文武官员一个个都低垂着脑袋。

叶楚文见众人这样,也没有继续乘胜追击,而是看向陈文韬:“陈尚书,国库现在还有多少存粮?”

陈文韬粗略的想了一下,然后道:“回禀王上,还有存粮50万石左右。”

一石约等于十斗,也就是差不多一百斤左右。

50万石,也就是五千万斤粮食。

按照一人一天三斤的粮食消耗,这些粮食,足够四万多人生活一年的时间。

叶楚文沉思了一番后道:“我记得,最近柳安县那边似乎来了不少流民?”

柳安县是宁国三县之一,位处宁国西北,与安国接壤。

宁国另外两个县分别是位处东边的平志县,而位处西南的兴平县则与梁国接壤。

平志县因为靠着江海,没有外敌之忧,因此是宁国主要的粮食和税收之地。

“回禀王上,的确是这样。”陈文韬点点头道。

作为户部尚书,这事他当然知道。

“既然这样的话,给我招募流民实行屯田。”叶楚文突然道。

陈文韬闻言一愣:“王上,不知何为屯田?”

“以20户为一屯,屯置司马,10屯置典农都尉。屯民不可擅自离开屯所,需专职负责耕种田地。而屯田所需的一切粮食,工具,种子都由朝廷提供,此乃屯田。”叶楚文解释道。

曹魏的屯田制,叶楚文可是如雷贯耳的。

就是因为屯田制,这才使得曹操有了足够的底气一统天下。

“而司马和典农都尉的人选,凌尚书,这事交给你了。”叶楚文接着道。

“是,王上。”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因此由凌云山负责在适合不过了。

“陈尚书,柳尚书,屯田所需的一切工具,粮食,种子,全部由你们全权支持。屯田攸关宁国的生死存亡,寡人不希望,听到御史台有什么风言风语。”叶楚文淡淡的道。

“是,王上。”陈文韬和柳林对视了一眼,恭敬的道。

“王上,不知这屯田的收成该如何分配?又准备招募多少?”陈文韬询问道。

叶楚文答道:“头两年用官牛者,官六民四,用私牛者,官五民五。后面的话,则官五民五,官四民六。”

“至于数量的话,”叶楚文敲了敲椅子扶手,想了想:“马上就要春耕了,就先招募三万人吧!”

“微臣明白了。”

叶楚文看着下面一个个面无表情的官员,不由得摇了摇头。

其实他还想施行摊丁入庙,火耗归公,官绅纳粮等等一系列的举措,可惜他明白自己的根据实在是太弱小了。

一旦真的如此,不等梁国打过来,那些被他动了蛋糕的人,首先就会把他从上面给拉下来。

因此,叶楚文明白有些事情不能一撅而起,只能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点的消磨那些人的底线。

或者等到自己的枪杆子足够硬了,直接用雷霆手段,将一些不听话的拖后腿的人,给直接咔嚓了。

想到这里,叶楚文对自己身边的宦官使了一个眼色。

这个小宦官是个伶俐的人,立马上前一步用尖锐的声音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恭送王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的征途靠系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我的征途靠系统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朝堂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