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65影 为奴隶的母亲 (典当 封建社会 人权)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封建时代,女性的地位,可以说是在绝对的底层。
所以,那个时代的女性,有大多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
像之前推荐的《军中乐园》就是其中的一部同类型电影。
而本章,我推荐的,还是一部看了哭半天的苦情电影——《为奴隶的母亲》。
这部电影,上映于2003年,大陆。
主要讲的是,在民国时期,爱秀嫁给了农民阿祥,之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一家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屋漏偏逢连夜雨,儿子患上了不治之症,缠绵病榻,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无奈之下,阿祥竟将妻子爱秀“当”给了大户人家李家三年,李家太太无法生育,爱秀的任务,就是替李太太给李家传宗接代。
屈辱和痛苦之中,爱秀怀上了李家的后代,但当她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她在李家的境遇一落千丈,不仅日日受到白眼冷待,更被要求做各种粗活重活。
爱秀和阿祥偷偷见面,被李老爷知道了,李老爷明白,爱秀对丈夫和孩子割舍不下,于是,解除了原先的约定,就这样,爱秀在李家从一个生育工具变为了佣人。
然而,在她回去之后,发现,她典身换来的钱,也并没有改变,家里的贫穷状况,而且,所有人都视她为一个不贞洁的人,甚至,她的儿子都不能接受她。
其实,这就是一个,做奴隶的母亲的故事。
但,从更深层次来说,电影用一位母亲的亲身经历,和两个家庭的变化,揭示了,在旧时代,封建社会,农村最底层妇女,在身心上备受压迫的本质。
电影极具批判性的语言,将矛头直指封建宗法文化。
尽现了女子,在婚姻中的卑微,在宗族利益面前的渺小,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一夫多妻制,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而“典妻”也由来已久。
电影,以典妻为关键词,不断发展,被典当的“妇人”是故事的主角。
她是典型的,旧时代妇女的形象。
她是无奈的,也是无知的。
当残忍的皮匠,决定将她典当给别人,她不舍自己幼小的儿子渴望留下。
当她不舍离去,自己第二任丈夫和秋宝,想请秀才把自己第一个儿子接来。
在她命运的两个转折点处,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丈夫、可能的、一丝怜悯与不舍中,可是,这在当时夫权为大,宗族利益最大的社会中,这一切,显得是多么可笑。
她懂得隐忍,面对老秀才大夫人的虚伪与嘲讽,她选择躲着走。
因为,她知道,自己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在这个家庭里,她没有反抗的权利。
而这份“懂得”让人心疼。
作为母亲来说,她是尽心的,可注定是不称职的。
一个玉戒指,无法填补春宝再次见到她的时候,眼中的空洞与陌生。
临行前的拥抱与亲密,无法弥补秋宝接下来人生中,没有亲生母亲陪伴的悲伤。
对于女人来说,渐渐衰老的身体和疾病,让她对于未来,早已没有太大的希冀。
她的痛苦和悲惨震撼人心。
她的悲哀,是她的丈夫们造成的,是自己的懦弱造成的,是时代酿造的。
皮匠,是妇人的第一任丈夫。
残酷的现实,把原本,实在老实的他,变得非常凶狠和暴躁。
他亲手用热水,烫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他为了自己和儿子可以活下去,而将自己的妻子,典当给别人,并且毫不留恋。
他只有在自己缺钱,不能为儿子治病的时候,才想到自己的儿子还有个妈。
害怕大老婆的老秀才,也是一个懦弱的人。
对于自己大夫人的无理和压迫,他只能用伪善的面目去安慰她。
老来得子的他,是幸福的。
在儿子,即将诞生吟咏《诗经》时的他,是有情调的。
秀才对妇人的不舍,说明他不是无情的。
他代表较高阶层的人,这让电影的批判性,更高了一个层次。
表面阴险,内心险恶的大夫人,是典型的恶妇人的形象。
真实再现了,旧时代夫人与小妾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模式。
身为媒婆的沈家婆,看似是那个时代最明白的人,可是,我觉得,她只不过是,这一时代,独特婚姻模式的利益附庸者。
而春宝与秋宝,是这婚姻模式与宗法文化的被迫产物,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又是可怜的。
所以说,从李家的角度出发,他们是自私自利的,只是想满足自己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公平的交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在他们眼里,不存在人性的考虑,所有事情都是封建礼法,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从春宝娘的角度来,说她任劳任怨,没有自我认知,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为自己而活,她的价值是社会定位的,这也造成了她的悲剧。
所以,这部电影,对我一个半只腿已经埋入土中的人来说,背后总感觉,凉嗖嗖的,那个时代的苦,那个时代女性的不幸……
哎,好了!
就这样吧,下章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