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节去香港

第二百二十三节去香港

第二百二十三节去香港

说起从深圳去香港,不得不提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四次大规模的外逃事件,最近的一次是一九七九年的一次,有谣言说在这一年的六月二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纪念日那天,香港将实行大赦―滞港人士可于三天内向政府申报香港永久居民,而深圳则会在这段时日?“大放河口”,允许群众自由进出香港。

于是在谣言中“大放河口”的翌日,深圳东起沙头角,至下步庙;南到红树林蛇口,连一个人影也难以找到,腥臊的海风抹去了这块土地上的任何一丝生气,万籁俱寂。而在毗邻香港的二十公里海面上,漂浮着数百具尸体,远远望去,天高海阔,对于大海而言,一场人间惨剧似乎就没有发生过,只让人们不胜唏嘘。

任何对深圳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一个人口不足三万的边陲小镇,闯入了最高首长邓x平的视野,他把广东作为复出后首次视察全国的第一站.广东老乡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帅与之同行。

因为深圳边防部队对前段时间愈演愈烈地逃港事件的不作为,广东省主要领导把这件恶性政治事件捅到了邓x平的面前。然而令汇报者愕然的是,首长睿智地目光眺望着窗外烟尘蒙蒙的羊城街景,似乎对这个“惊天动地”地问题无动于衷。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背过身,十分肯定地说了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这两句话让广东的领导人百思不得其解:说政策有问题.难道不准外逃的政策有变?说部队管不了,那谁又管得了?后来有本报告文学《突破一国经济特区启示录》,讲述过这件事情:“坐在一旁地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听得非常清晰,他先是惊诧,继而疑惑……”

对于首长的回答,汇报的省委领导的心很是迷惘,一时间不知所措。直到十天后首长离穗回京,他的这两句话仍然没有解开谜底。

不过,有一个人似乎悟出了他的弦外之音。这个人就是后来奋力挑起广东经济特区改革大旗地吴南生。吴南生当时是广东省委书记后来又兼任深圳的第一书记。

首长南巡离穗回京后不久后,吴南生带上秘书实地到深圳田间地头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吴南生发现了一件蹊跷的事:深圳有个罗芳村,深圳河对岸的香港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过,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一百三十四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一万三千元。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零点七元到一点二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为六十至七十港币。两者收入差距悬殊到一百倍。耐人寻味的是,香港新界原本并没有一个什么罗芳村,居住在这里地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逃过去的。这样的事实终于使省委书记恍然大悟,吴南生这时才明白了首长的两句话的意思。经济收入对比如此之悬殊.难怪虽然有着极重的处罚,逃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只因人心向外,正所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能有效解决人民收入过低的问题,这逃港之事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于是,在他的心中有了一个构想。这个构想后来得到了首长的支持。就这样,这个南国小镇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了今天郑浩看到的景象。看了片刻,郑浩收回目光,开玩笑道:“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受祖国教育这么多年,今天竟然要去灯红酒绿的资本主义社会受腐蚀了。唉……”

听着郑浩的胡说八道,王中明与李正业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了?头,这郑浩明明少年老成,但又时候也喜欢别出心裁,恶搞一番,流露出他少年人的本性。李正业笑着说道:“你又不是叛逃,我说你怕什么?怕香港花花世界的美女吃了你?”

“那当然不是?人家还是小孩子!”郑浩故作老诚地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王中明上下打量了英俊挺拔的郑浩一番:“你还别说,我还真得要看紧你,要跟着你,你这小模样,我还真怕你被香港女人给吃了呢!”王中明的话,半开玩笑半顶真,“你还别说,像你这样的男人,在香港还真是太稀少了!”

……

香港和深圳只有一河之隔.但却是一边一个世界,一边是繁华一边是贫穷.一边是先进一边是落后。但浅浅的一条深圳河怎么能挡住时代的步伐?随着内地政治气候地变化,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发展,两边地人开始试着接触交流起来,于是这条深圳河也就成了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历史见证。

在改革开放之前,无数的人站在深圳河的北岸眺望香港-他梦想的天堂。而现在,随着特区的成立,深圳也有了成为天堂的可能。但是一位海外朋友对那位富有改革精神的吴南生书记说:“无法可依,无规可行,要人家来投资,谁敢来?特区要同国际市场打交道,就不能开国际玩笑。”

这句话,吴南生书记听明白了,他知道,资本是敏感的一种东西,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资本本能的反应。这句话促使深圳特区制定和实施有别于内地其他地方的法规、条例。

一九八零年八月二十六日,叶剑英委员长亲自主持了五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时任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副主任的某位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受国务院委托,在会上作了有关建立特区和制定《特区条例》的说明。《特区条例》获准通过。八月二十六日成了中国经济特区的成立纪念日。在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困扰着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最困扰着深圳河的偷渡外逃现象突然消失了!那成千上万藏在梧桐山的大石后、树林里准备外逃的人群一夜之间没有了。

对于这个事件,《纽约时报》以节制的惊叹写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罗湖口岸是深圳最早的口岸,以前叫做九龙海关旅检处,只有几间小矮房,因为过境手续比较复杂,过境查验速度非常缓慢,在狭长的过境大桥上到处都是肩挑背扛、拎着大包小包、一脸焦急等待的人们。郑浩和王中明、李正业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缓缓地蠕动着。郑浩打量着向南或向北的人群:向南去香港的人大多空着手。而从香港过来的人却都是大包小包的提着、背着。检查时,包里面装着大多是在内地紧俏的日用品,大到彩电,小到油盐,这些在内地现在大都还需要凭票供应,服装最多。听说,明年要建新的通关建筑,那时候,过关的效率应当会加快不少。

------------------------------又是未吃晚饭,勉力更新,虽然不尽如人意,还是求点击、推荐、收藏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之激扬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重生之激扬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节去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