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登基

第643章 登基

之后的发展都很顺利,赵澄睿率领不到三万的大军以及两个俘虏来到京城的时候,赵清和亲自坐镇汴州,迎来另外三万人的最后攻击。

一万对不足三万,可胜性很小。

河南汴州也有驻守兵,连夜都被拉了出来,最后在汴州做下第一道防线,成功将三万大军拦下。

消息传来的时候,绾绾与丁飞容正在监牢里。

齐旭站在阴暗的地牢门口,看着里面的两个人,将消息一一说出。

这几日,凡是那边传来消息,都会由他亲自宣之于口。

那种热情的行为以及上坟的脸色,一度让齐绾觉得他有病。

“胜败乃兵家常事。”绾绾坐在监牢一角,久未清扫的监牢散发着难闻的味道,地面上不知道沾了什么东西,黝黑,难闻。

干净华贵的袍子早已经被弄的脏污不堪,他坐在那里,面色沉静。

脊背挺得极直,一派冷静傲然之色,仿佛呆的不是监牢,而是皇宫一般。

丁飞容坐在另一个牢笼里,他灰白的头发散乱开来,因为久未梳洗而显得凌乱而嘈杂,将脸全部盖住,乍一看,像是枯草一样。

自从来到这里之后,除了吃饭睡觉,他便一直是这个状态。

“一切都要结束了。”齐旭说了一句,再度看了绾绾一眼,转身走了。

白色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这暗不见光的地牢里。

仿佛带走了这里的最后一束光。

绾绾轻轻抬头,看着这阴暗的地牢,一瞬间几乎所有的记忆都纷至沓来。

我这一生,可耻又可笑。

——

三日后,赵清和率兵到长安城下,与齐旭汇合,至此,八万大军,聚在长安城四角,虎视眈眈。

城里的人最近都不敢出门。风声鹤唳的,生怕被牵扯进去。

哪怕再喜欢赵清和的人,心里不免也会有一些异样。

竟然真的反了啊。

皇宫里,齐允闭门不出,似乎是在为这无力的局面做最后的抗争。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臣愿拼命护送陛下离开。”心腹非常忠心。

“离开……去哪?”齐允似乎笑了一下,坐在龙椅上,清艳锋利的面上一派平静。

平静的像是一潭死水,让人心里发毛。

“河北,京平,都去得。”心腹低头,不敢多看一眼。

“这大齐,已经是他们的天下。”齐允叹了一声,挥手堵住心腹的话,“下去吧。”

朕……想静静。

很快,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只剩下他一个人。空寂,幽冷,似乎有穿堂风呜咽而来,带来初冬的气息。

依稀间是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初见并不美好,小豆芽一点都不引人注目,随手救了,也是有意为之……谁能想到那样一个小豆芽,竟然能将自己逼成这样呢。

闭上眼睛,仿佛又是十二年前的冬日。

大雪纷飞,有人蹒跚而来,粉面一团,却是满脸恨意。

原来她那时候就对这里充满恨意了。

一声低沉好听的笑声,坐在御台上的人,满身尊贵,满身落寞。

孤坐御庭,难掌天下至清。

——

半日后,齐皇下圣旨,愿禅位与长宁郡主赵清和,即日登位。

“什么鬼?”赵清和捧着圣旨,一脸懵逼。

“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齐旭笑了一下,率先跪下,冲她一拜,额头对地,十分恭敬。

齐允总算是干了一件好事了。

齐旭一带头,旁边一堆被消息炸懵的人也都反应过来,立刻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清和看着这一地:“……”

“平身。”赵清和木着脸,心情复杂。

早知道齐允万般看不上师兄,都想好怎么逼宫了,结果这厮竟然来了这一出?

“谢陛下。”众人异口同声。

“陛下,还请随咱家入宫,同讨登基事宜。”来宣旨的公公十分眼熟,正是来福,曾经被齐旭提拔过,一直记着这个人情,虽然觉得这圣旨有些出乎意料,但却是真心实意的高兴着。

是殿下还是郡主,都无所谓。

反正两个都是老熟人了。

翌日,赵清和携原滕王,现皇夫,入主皇宫。

原本忠心的党羽此刻已经毫无作用,齐允彻底退位,赵清和找过去的时候,这一位正坐在御花园的亭下栏杆上,一双大长腿垂在下面,背影悠闲。

转脸过来时,嘴角衔了一片绿叶,有清脆的声音从那里发出来。

赵清和注意到这人穿了旧年的锦衣,梳着旧年的发髻,乍一看,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几年前。

“清和。”齐允微微一笑,原本锋利的眉眼此刻尽数温散下来,不剩锋利,只余惊艳。

依稀间又是那个容貌倾城的太子爷。

“好久不见。”赵澄扫了一下他的脸,脚步一顿,随后大步走上前去,在他身侧坐下来,动作自如,一如当年。

齐允笑了一下,手臂一抬落在她肩头,几乎将她揽在怀里,他微微闭上眼睛,轻叹一声:“清和啊……”

赵清和抬左手,抓住他的手腕:“后悔了吗?”

“你说哪一件事?”

“所有。”

“没有。”齐允低声道:“既然做了,就不会后悔。”

赵清和沉默,半响,吐出一句:“我也没有后悔。”

这些年如履薄冰,只为求一个圆满,现在终于得以圆满。

上一辈子,父亲的死,跟齐允也有些关系。他不是动手者,却是主导者。

齐耀也好,宣帝也罢,都不如眼前人玲珑心肠。

“我不后悔。”赵清和抓住那只手,微微用力。

齐允反抓回来,微微抬眼,气若游丝,说了一句:“可我……后悔了。”

话落,头便重重的砸了过来。

早就后悔了。

后悔没有对她好一点,后悔一颗真心流落至此。

江山……美人……难两全。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若有来生……算了,不要有来生了。

赵清和没有动,任凭他就这样砸了过来,想说些什么,眼泪却掉下来。

“我不后悔。”赵清和闭上眼睛,手指死死的抓住那只手,又重复了一句:“我没有后悔。”

可是没有人再回她了。

齐旭从后面走过来,蹲在她身前,伸手抓住她另一只手,神情温柔怜惜:“你是赵清和,你是女皇,你勇往直前,你意气风发,你永远不会后悔。”

——

齐二年冬,哀帝齐修远自尽于御花园,享年二十六岁,在位将满一年,功绩平平,史尊齐哀帝。

初冬的雨凉意惊人,新皇还未举行登基大典,便先举办国丧。

朦胧冬雨里,有人乘马车飞快赶来,至城门时,全身湿透,他看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白发斑驳,老目垂泪。

若有朝人在此,一定能认出来,这位便是当年享誉盛名的帝师。

“先生授你与诗书,许你表字为修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修远,修远,为师对你所有的期盼,都落在这二字里了。”

曾经失望离开,留下一个背影,如今再回来,竟已是天人永隔。

修远……

想再唤一声,可已无人回答,只有呜呜的风声,伴随着寂寥的雨声陪伴着他。

——

春,正月初四,新皇于紫禁山巅,昭告天下。

“臣,赵清和,叩告天穹,日月,山川,以及历代皇祖之灵寝。今天下疲敝,瘟疫横行,齐运终止,唯臣上乘天道,下顺臣民,驱除百年之患,勘定南北枭雄,于正月四日,设祭于紫禁山巅。”

“昭告天地皇祇,立国大明,建元康乾!”

“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日,狂风大作,有狼烟自鼎中升起,赵清和转身回望,山下万千子民,齐齐恭贺。

自此,开启一段康乾盛世。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陛下,娘娘她总想进冷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陛下,娘娘她总想进冷宫
上一章下一章

第643章 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