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邂逅爱情
“你就说你画不画吧?”哥哥搬了张凳子,在他的身后坐下。
“不画!”他固执地回答。
“那你就坐着吧。”哥哥说,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的后背。
民间曾流传过一种叫做训鹰的说法,就是不让捉回来的鹰睡觉,一连好几天眼睁睁地对着它,以此消磨它的野性,于精神层面战胜它,达到驯服目的。
哥哥就是这样熬他逮到的那位小贼,漫漫长夜,他一刻也不曾闭眼地盯着这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小贼。
但有一句叫做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起初小贼还有些介意身后有个人那样直勾勾地盯着,觉得后背发毛。
不过,他很快就适应了。
大概也是哭累了,喊累了,他旁若无人地趴在桌子上,一头栽下,呼呼大睡。
天一蒙亮,哥哥就出门工作去了。
小贼醒来发现棚屋里没有人,愣了一下,忽而感觉有些心慌。
好像自己又被人抛弃了一样,可分明上一次放弃他的,就是他自己。
桌面上那本书留着口水的痕迹,想来是睡得太香了,做不到松弛有度,口水不知不觉就流了出来,沾满整本书的封面。
他收起那本书,在屋子里到处摸摸,没有找到一分一毛多余的银钱。
格子里,柜子里,除了书还是书,以及一大堆他看不懂的奇怪手稿。
然后,他就走了,一边关上门,一边唾骂这个穷得叮当的家伙。
...
菜圃再没遭贼,日子平淡度过,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仿佛只有那平稳如逝水般的流年。
狐狸的灾害整整延续了五年,在这五年期间,巷口的面店停业了,年老的夫妇告老还乡,说大限将至,图个落叶归根。
哥哥辞掉了废料场的工作,花掉所有积蓄盘下了老夫妇的店,开了一家茶馆。
店的面积不是很大,而且没什么装修可言,地段偏僻,本不需要花费如此高的费用,但哥哥执意说,这块地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过多几年,等城市安定下来,这块地的价格铁定会蹭蹭蹭地往上涨。
嘴面上,老人们自然争执不过他,但死活就是不肯收他那么多的银钱。
在哥哥三番四次的好说歹说之下,他们最后才勉为其难地同意降低三成的价格,出售这块土地的所有权。
老人说,我们的日子不长久了,留那么多的钱财也是招人惦记,你们不同,往后的日子还长,无论如何都需要留个银钱兜底。
人这一生最不能预防的...
本就是意外呐。
灾祸不断,狐狸们虽然走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激烈斗争才处于起步阶段。
由此衍生出很多的叫法不同派别,弟弟加入的是先进派,里面大部分成员都是来自于学堂的老师和学生。
擅长的是打标语,喊口号,严重地被那些热衷于动刀动枪的武装派看不起,说他们就是一群识字的土老帽,能翻起什么大浪?
而且,书上面不也有云...
百无一用是书生也。
弟弟的职位是通讯员,工作内容就是打听各方势力的动向,整合材料,书写报告,定期向组织内部汇报。
具体的工作地点就是茶馆,平常给客人们倒倒茶,偷听和记录他们交谈的内容。
但几乎都是无用功,来这里歇息的人大多都是底层的人,信息量终究有限,通常是以假话居多,用俗气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来这里的这些人统统酷爱吹牛逼。
久而久之,弟弟渐渐丧失了对通讯员这份工作的热情,为了打发时间,他自学了绘画,一有空闲他就搬来一张小板凳,在茶馆的门前,在天台,在街道的中央,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架起画板,温温吞吞画起了他眼中所见,显露在内心深处的画像。
后来,在一次堵塞交通的绘画中,他遇到了那个他命中注定的女孩。
某位富有盛名的艺术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万个人会与你一见钟情,但你这辈子可能一个也遇不到,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她就是你的命运。
他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她的两万分之一,他唯一敢肯定的就是他遇到了自己的两万分之一,不,他觉得说那是千分之一,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都不为过,甚至可以略过那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
他无比肯定她就是那唯一的‘一’。
他遇到了自己的命运。
但他不知道应该怎么牵住命运的手,他茫然若失地坐在大街的中央,眼睛定定地看着那个女孩离去,消失在下一个转角。
他的心情一落千丈,从此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哥哥见他一副蔫巴巴的样子,问他这是干啥来着,他又不回答。
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叹气,用未老先衰的语气跟哥哥说,“你不懂。”
哥哥当然不懂,哥哥哪有时间谈情说爱,哥哥每天都忙得要死,不是跑东,就是跑西,好像永远都在马不停蹄地奔跑,从没有停下来歇息。
哪怕那只是短短一片刻的光阴。
街坊邻居都说,哥哥这辈子算是活够本了,仅仅前半辈子就已经干了一大堆别人好几代人都没能干完的事。
大家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像哥哥一样的务实和勤奋。
但大部分孩子们对此则嗤之以鼻,觉得哥哥干的都是些没前途的活儿,挣的都是辛苦钱,只有蠢人会去挣的那种钱。
他们把钱分成很多种,然后,又给每一个人都打上标号,一时说这个谁谁谁这样这样,一时又说谁谁谁那样那样。
而他们总是光说不做,好像脸上光长有一张嘴,便足够他们统治世界了。
郁闷的弟弟在几位相熟的同学的循循善诱下,答应了一起去参加几天后由先进派举办的一场迎新晚会。
哥哥对那几位雪中送炭的同学抱以万分感谢,同学们则只是淡然一笑,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大家怎么说也是同窗一场,犯不着如此客气。
这时候才轮到哥哥愣了一下,原来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
弟弟的学堂换了一处又一处,当年那些大呼小叫嚷嚷着本地人外乡人的同窗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这些未曾见过的年轻人们。
他摸摸颚下的胡渣,看着那一张张年轻鲜艳的面孔,忽而倍感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