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向大魏投降
姑侄两人正高兴着,就看到姬诚领着房修文走了过来。
对于房修文,周云倾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只知道他是房天明的侄子,刚在兵部上任没多久之后,就跟着房天明做出了不少成就。
尤其是这次战役中用到的陶土手雷,房修文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这才保证大魏能够在短时间内拥有大批量的陶土手雷。
不然方才周承煦偷袭秦国军营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来,更不可能让秦国士兵因为陶土手雷的爆炸,而陷入慌乱之中。
如果秦国军营不乱,三千精英就很难全身而退,而周承煦也很难趁乱要了贺义的命。
所以归根结底,这次的战役房修文也有着不小的功劳。
不过她想不明白,房修文这个时候来这里做什么?
难不成是大梁那边又派了一批新的军队?还是说大梁的物资补给已经到了?
想到这周云倾不由双眼发亮,要是这个时候有了补给,他们就可以乘胜追击,将秦国百万大军一举拿下。
没有这百万大军,秦国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
事情果然如周云倾想的那样,房修文的确是受命前来护送补给物资的,而他这一路的艰辛自然不用多说。
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想办法躲过秦国士兵的追捕,能顺利抵达这里,也冒了不少风险。
而今秦国百万大军已经落荒而逃,他要面临的最大考验,也是最后一个考验也迎刃而解,接下来便是留在姬诚和周云倾身边,化身一员猛将,协助他们拿下秦国的江山,尽快让天下百姓脱离战争的苦海。
姬诚将大概的情况解释给了众人听,便指挥着士兵将新到的补给物资分整理分配好。
有了这些补给之后,大魏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即便是在气候寒冷的夜晚,士兵也没有丝毫退缩,在姬诚的带领下,很快就追上了秦国士兵的步伐。
两军相遇,一场决定两国未来的生死大战一触即发,然而贺义已死,秦国军队已然成了无头苍蝇,剩余的几个将领,虽然也能带兵打仗,但是在战术运用方面,远比不上姬诚。
再加上还有周承煦这个后起之秀,和房修文的加入,秦国被打的节节败退,军队的兵力也在不断下降。
秦国皇帝收到前线战报之后,跌坐在了龙椅上,满脸的衰败之色。
贺义是秦国上下,唯一一个能委以重任的将领,没有贺义,即便秦国有再多的士兵也不可能和大魏抗衡。
而他之所以选择坐山观虎斗,也正是因为朝中无人可用,只能用这样的伎俩来扩大秦国的疆土,让秦国能够逐渐发展起来。
可是没想到贺义就这样死在了军营之中。
“皇上,咱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万大军死于阵前啊!”朝中大臣跪在秦国皇帝的面前,语气哀愁。
“那你可愿上前线接替贺义的位置?”秦国皇帝看着殿下跪着的众臣说道。
“这……微臣能力浅薄,恐难以胜任!”大臣面露难色。
秦国皇帝冷笑一声,“除了让百万大军拼死抵抗,我们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除非有人能接替贺义的位置,重振我秦国威风。”
他话虽是这么说,但在场的大臣都明白,像贺义这样的能人巧将,整个秦国已经找不到第二个。
所以根本不存在有人顶替贺义的可能,百万大军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等到百万大军消耗完,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秦国皇帝见众臣都不说话,就把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坐在龙椅上发呆。
不过他要是知道,阵前的百万大军,已经被大魏将领收拾的差不多了,他恐怕就没这么淡定了。
只可惜此时的秦国军队,根本就顾不上给秦国都城传递消息。
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即将被全军覆没的险境。
后有大魏太子的追击,左有一个看似不大点,但实力惊人的小将领围堵。
而右面的大魏将领,他们更是从未在战场上见过,所以他们估摸着,大魏的补给应该是到了。
然而他们从未收到过关口那边的消息,镇守在那里的士兵也从未见到过大魏的补给从那里路过。
真不知道大魏的补给究竟是怎么到手的,难不成他们能插上翅膀飞过关口吗?
实际上不过是房修文听从了姬诚的指挥,不惧艰辛不畏严寒,从关口另一边的高山翻了过来,才让陶土手雷这些物资补给顺利抵达大魏军营之中。
至于粮草这些东西,周云倾在出发前特地叮嘱过,如果他们没有传信给大梁,就不用运送太多粮草。
他们自己会想办法解决粮草的问题。
而这个解决办法不是别的,正是依靠周云倾的战地医院。
没有了粮草这样繁琐的负重,补给物资运送起来自然要容易得多,而这也给了大魏足够的机会,来将秦国剩余的将领围堵在距离秦国疆土不远的山脉之下。
而原本的百万秦国大军,在与大魏的不断厮杀之下,如今也只剩下了几千人。
反观大魏的军队,兵力虽然也有损失,但这点损失,对于大魏军队战斗力的影响,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秦国剩余的军队一早便意识到了他们和大魏之间的差距,已经无法弥补,等到他们的要么就是乖乖向大魏投降,要么就是等着被全军覆没。
两者的区别不过就是前者尚且可以苟且偷生,而后者虽是壮烈牺牲,但除了一个好的名声,恐怕什么都得不到。
更何况他们后方的秦国,如果没有他们的保护,根本就阻挡不了大魏的进攻。
到时候他们的国家都没有了,留下好名声又有什么用呢?
正所谓成王败寇,倒不如先投降,只有活下来才能去考虑更多的问题。
对于秦国士兵的投降,姬诚并不意外,他按部就班地安排人将秦国将士全都抓了起来,关押在可以随时移动的铁笼子里。
想着他们攻打秦国时,这些对秦国了如指掌的士兵,一定可以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