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巴江抢险
革命的形势飞速发展,各路大军主力早已扑向羊城市,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于1949年10月14日解放了南方最大的城市——穗城,并乘胜追击,向桂省宁市追击前进。我们军大也随后跟进,军大本可以乘坐从北往南的火车直下穗城,但因前方某处铁桥被炸,只得步行。
离开韶县前,部队进行了纪律整顿,各人对照军校纪律检查执行情况,开展了思想、行动上的自我批评,特别是遵守群众纪律方面的自查。各班还邀请了住地群众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执行得不好的同志作了深刻检查。
我们班有一位同志叫何慧敏,人生得白晳,说话像女人的声音,尖声娇气的,而且很腼腆,加上取了这么一个女性的名字,大家常拿他开玩笑,说他是猪八戒投错了胎——女人变的,于是就叫他“阴阳人”。
这次纪律整顿时,他拿出一块把掌大的蓝布难过地说:
“这是从店铺里偷的,因为脚打了许多泡,天天行军鞋袜都破了,想拿这块布包脚,但违犯了部队纪律。”边说边说哭了起来。
“真他妈的邪门,男子汉哭个球,丢大军的脸!”邓小林轰了他一炮。
大家看着何慧敏酸溜溜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麻子班长突然唬下脸说:“大家严肃点!”那个年长一点的店小二忙说:“一块小碎布值不了一个铜子,这位同志没什么错,大军为革命流血流汗,用来包脚走路也是为革命。”
“阴阳人”小何站起来向店小二敬礼道歉,口里念念有词:“对不起你们,我只想到我自己,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大军战士,我破坏了群众纪律,给大军丢了脸,今后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我们看了又想笑,但不敢笑,只好用手捂着嘴。
全大队经过一天的纪律大检查,没发现大的违纪现象,开拔那天(11月3日)当地市民向部队敬献了一面锦旗,上面绣着“一尘不染子弟兵”八个大字。我们在“向大军学习!”“向大军致敬!”的口号声中,离开了韶县,向英县奔去。
6日到达英县的菠萝坑,由于部队太多,都露宿。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到菠萝,到处是金黄成熟的菠萝,住下来买了不少吃。许多人是第一次吃,不知道如何削皮,有的连菠萝眼的刺都没削就吃,结果吃了肚子痛,闹了不少笑话。
部队沿铁路线前进,在一个铁路岔道口的平房里发现三具被匪徒暗杀的大军尸体,红领章尚在,帽子不见了,估计是夜里睡得太死,丧失了警惕,以致罹难。这引起了我们高度警觉,晚上加强警戒,白天绝对不能掉队。
沿铁路南下,穿过一条隧道,出了一件既可笑又可悲的事:有个学员行军中无意踢到一个小纸包,哗啦一声,几个银元滚了出来,他连忙俯首拾起来揣在怀里,不经意被走在前面的人看到了,走在前面的人说:“分点给我吧?”后面的人不肯,“我走在前面为什么没看到呢,背时背时!”
到了目的地,他把这事报告了队长,队长找到拾钱的人谈话,这个同志只交了四个银元,私下留了一个。结果又被举报了,只好交出最后一枚。部队到菠萝坑后,就此事展开了讨论,结论是:私心太重,见财心贪,品德不好。举报的人,动机不纯,也该批评。
捡到银元的人还不服气,狡辩说:“这又不是缴获来的,是我捡到的,捡到与缴获有本质的区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只提到‘缴获要归公’,没说捡到要归公”,云云。这位同学学理论真是学到了家,学到了一套诡辩术,会钻字眼。
鉴于他的认识态度,部队给予他严重警告的处分。部队到羊城整顿纪律时,把这件事作为反面典型,在全校批评。
11月7日抵巴县露宿。巴江是一条小河,河面宽三四十米,河上原有一座铁路桥,被反动军队炸断了,只见某工兵连正在抢修。由于修桥的铁轨、枕木奇缺,江水又深,一下子难以修好。为了尽快修通铁桥,我们到达后,上级通知我们立即原路返回,找材料架桥。
大家背包一撂,立即行动,沿铁路线走十多里路,找到了许多枕木、铁轨、支架等架桥用的材料。扛的扛、抬的抬,一根钢轨二、三十米长,要二三十人才能扛回来,大家流了不少汗,架桥材料找回一大堆,乐坏了架桥工兵,接着我们又帮着去架设铁路桥。
我们用枕木架成“井”字形的底座作为桥墩沉在水底,再用抓钉固定每一根枕木,每个桥墩前后左右,用枕木、钢轨加以支撑固定,许多人下水把钢轨运到南岸,吆喝一声同时把钢轨放在桥墩上。
为了做到牢固结实、万无一失,先在桥墩上铺20根钢轨,再铺一层枕木,再铺钢轨、再铺枕木,这样共铺三层,每层用抓钉、铁丝等反复扎紧、固定,以便支撑沉重的列车。在大家的奋力抢修下,铁桥很快修好了。
南岸一火车头,工兵连长手握小红旗,引导车头徐徐向桥上移动,车头如蜗牛爬行,走一步看一步,当车头驶上桥墩时,听到桥墩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工兵首长把小红旗用力向下挥,车头立即停了下来,车头马上退回南岸。工兵战士对木墩进行了检查,发现桥墩地基下陷,真倒霉,钢轨也错了位。
工兵首长下达了“拆除桥墩重新再架”的命令,所有参加抢修的部队,二话没说,紧急投入战斗。总结上次经验,要先深挖桥墩基础,再加宽桥墩面积,增加受力面积。
好在河水只有二米多深,战士们划着小船,把三四米长的钢轨插入河底,围成一个直径六米的桥墩,再用铁皮团团围住,抽干水、挖掘桥墩的泥沙,在底部铺上一层层枕木,四周用钢轨支撑着桥墩枕木,使桥墩基座是原来的四倍,层层叠叠,形成下面大上面小的塔形桥墩,再用铁轨左右支撑,形成人字形支架,产生合力,不使其左右移位。
然后在桥墩上架设桥面,最后矫正钢轨对接无误后,进行第二次试车。
火车一声轰鸣,徐徐向桥墩移动,千百只眼睛盯着那高大的木墩“怪物”,人人心里紧张极了。司机紧握闸把,又一声怒吼,慢慢地向北岸移动。快到江心了,司机不时伸出头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张望,我们也捏了把汗,心想,不要出事就好了。车头缓缓向前推进,当车头通过最后一个桥墩时,大家再次睁大了眼睛,盯住桥面和桥墩,桥墩稳如泰山,车头顺利通过,到达北岸!
这时两岸部队及群众一片欢腾:“万岁!”“万岁!”响彻云霄。火车头,再一次往回走,检验大桥是否结实牢固,火车头一声怒吼,加快速度,再次过桥,通过反复的试压实验,证明大桥结实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