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小娃娃当主将,可笑可笑
李靖和李绩二人此时听着薛海的话,都有些懵逼,李靖倒还好,先前有了薛海制造出来的黑火药以及木桶炸弹,才得以助他打赢突厥人。
可李绩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场面,对于薛海口中的撵着吐蕃人打,有些难以相信,甚至认为薛海是在吹牛。
只是这话没有当着薛海的面说出来罢了。
李绩随后道:“那么请问驸马,需要等到益州囤积的粮草够我大军使用多少时日才肯出兵?再这么下去,冬天越来越寒冷,到时候怕是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够出兵了!”
薛海从李绩的言语中听出了李绩有稍稍的不满。
随即安抚道:“老将军,我知道你一声驰骋沙场,杀敌无数,立下过赫赫战功。”
“但是在攻打吐蕃的这件事情上急不得。”
“你二人现在只管回各自的营帐中去休息,到了该打仗的时候,我自然会让二位将军上阵杀敌的!”
……
李靖和李绩二人听见这话,心知这次让薛海出兵的请愿怕是又得落空了,随即一抱拳,便离开了薛海的营帐。
薛海带着大军在益州城外驻扎,连续几日没有一点动静,就知道让他们等,唐军中的一些将领之间私底下已经开始议论起来。
“你们说元帅最近在想什么呢,都已经到了吐蕃的边境了,为什么不带着我们打过去,一直驻扎这里算是怎么回事?”
“我听说李靖和李绩两位将军已经去找过元帅好几次了,但每次元帅都说军中的粮草不足,让等一等~”
“唉,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竟然让一个人从没有领兵打仗过的驸马来带着我们打吐蕃,不夸张的说,我们这些人中随便拎一个出来也比驸马会打仗吧?”
“害,谁说不是呢,真是不知道陛下心里是怎么想的~”
“算了算了别说了,既然驸马让等就等吧,反正我们也不着急,大不了到时候大雪封冻,撤军就是了……”
……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转眼间,薛海带着二十万唐军在益州城外驻扎已经半月有余。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程咬金这个运输大队长很好的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带着手下的运输队将长安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了益州。
并且全程都是采用大卡车进行运输,不但每一次运输粮草的数量比以往多出了好几倍,而且运输的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最关键的是减少了沿途的损耗,让更多的粮草成功运抵到了益州。
在古时候行军打仗,一般运送粮草的队伍都是由少量的士兵和大量的民夫组成。
在运输的过程中士兵和民夫们都需要吃饭,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够运输粮草。
因此,往往是出发的时候运送的是一斤粮食,但是到了战场上,真正交给前线将领手中的粮食差不多只剩下六七两左右。
少掉的粮食便是在运输粮草途中的损耗。
因此,在采用了大卡车的运输方式之后,不但运输效率上去了,在运输粮草过程当中产生的损耗也大大的减少,得意让更多的粮食运送到士兵们的手中。
薛海按兵不动半个月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赤德松赞的耳朵里。
“大王,属下已经打探清楚了,唐军的主将,的确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听说还是李世民的驸马,此前从未有过领兵打仗的经历~”吐蕃一将领拱手向赤德松赞汇报道。
听见这话,赤德松赞和吐蕃一众大臣的笑声差点儿没把吐蕃王宫的房顶给掀翻了。
“哈哈哈哈~李世民手下这是无将可用了吗?竟然派一个十几岁的娃娃领兵打仗!”
“最关键的是那娃娃此前从没有过任何领兵打仗的经历,甚至有可能只是读了两本兵书,根本就不知道仗要怎么打啊!”
“我就说唐军到达边境后为什么一直按兵不动,原来是个小娃娃做主将,定是被我吐蕃大军的气势吓的不敢出兵了!”
……
“大王,既然唐朝的将领是个小娃娃,那我们何不趁着他们一直不肯出击的机会,主动出击一次,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吐蕃大军的厉害!”
吐蕃国内的一众大臣们在听见唐军的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娃娃之后,纷纷大笑起来,根本不把薛海放在眼里。
甚至有的吐蕃将领在这个时候向赤德松赞建议要主动出击,想一举击溃唐军。
听见这话,王座上的赤德松赞开始认真思考起手下将领的建议来。
现在唐军只有二十万,他们吐蕃军却有三十万精锐。
唐军的将领是一个从未打过仗,只有十几岁的小娃娃,而他们吐蕃军中,英勇善战的大将无数。
唐军虽然驻扎在益州城外的川西高原脚下,可高原是他们的主场啊,吐蕃士兵别的地方不敢说,高原作战可是他们的强项。
一番思量下来,赤德松赞竟然惊人的发现,这种种条件都是对他们吐蕃最有利的!
旋即说道:“你们觉得,如果我们要主动出击的话,应该先打唐军的哪一处?”
听见这话,吐蕃王宫中瞬间安静下来。
吐蕃的一位大臣在这时候站了出来,说道:“大王,自古以来,行军打仗粮草乃是重中之重,二十万唐军陈列在益州边境,每日的粮草消耗想来都是一笔不小的耗费。”
“而益州乃是边陲,本来囤积的粮草就不多,要靠从长安源源不断的运送粮草来维持。”
“若是我们能够断了那二十万唐军的粮道,到时候不用我们大军出击,那二十万唐军就会自乱阵脚!”
“到那时,我三十万大军再掩杀出去,将唐军杀个片甲不留,也好让李世民见识到我吐蕃大军的厉害!”
“到时候李世民定会被吓的魂飞魄散,来向我吐蕃俯首称臣也说不一定啊,到时候,益州这块地方还不是任由我吐蕃予取予求?”
很快,吐蕃大臣便向赤德松赞提出了一条自认为绝妙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