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诸世
第五世轮回,方浩然为秦国寻常农家子弟,受军功爵田制度影响,于剑瑶手中修成武艺后,参军入伍。
在乱世纷争中屡立战功,逐步由最底层的士兵爬到了关内侯,进而成为一时名将。
这一世修为和功勋皆未落下,并在超越空冥境后,成功突破到了真武境,于真武境巅峰时,便看到了诸世因果的幻象。
虽为完全觉醒累世记忆,却已经心有所感,并产生困惑。
之后大秦短暂一统天下,却因不能有效治理和平息兼并的各国矛盾,天下再次陷入纷乱。
这一世他虽为名将,却依然挡不住天下大势,在各地烽烟尽起的情况下,四处救火,终因连年战斗之下力尽而亡。
临终之时,仿佛看到了诸世之前的一切因果起源,并再次见到剑瑶,最终闭目长逝。
第六世,出生笃信黄老学说的大家族,这一世剑瑶却并没有来传他武艺。但他却修炼的是家传武学,艺成后入世参与平定天下大乱。
后辅佐汉王击败诸多割据势力,正式一统中原。此时天下四方,分别以北方冰原大漠为隔,东西海洋为隔,南方十万大山为隔,共分五国。
五国虽然文化相近,然而天然地理的屏障,再加上逐步复苏的十二祖巫于各地诞生而出的强大巫族,使得战争中止下来,以各自的方式去传承文明。
这个时候,既然战争停止,自是要修养生息。
方浩然便以黄老之学辅助治理天下,不过数十年时间,天下各国再归盛世,虽各国之间以及与巫族之间偶有纷争,但整体基调仍是和平与贸易。
尤其外围四国,更是有意向周边探索,自是发现了绝天地通的屏障。
此后,各国都收到巫族与净剑宗分裂的门徒来信,知晓了绝天地通的一切经过。
然而此时,人道已成,天下武者修行再无天花板阻隔,便是对抗修真者亦丝毫部落下风。
人族和巫族之中至强者,亦不乏能够对抗大乘巅峰甚至金仙境的强者。
他们并没有真正见过修真界的强者甚至天道的威能,因此格外有信心。
然而在巫族以及活到至今的净剑宗门人而言,这份自信最终必然会将整个凡界以及人道带入死地。
除非十二祖巫正式复苏,否则单凭如今的实力,仍然不够与天道相争。
必须得想个办法令凡界更加强大,然而百家思想已经无法给出答案。
方浩然在与剑瑶接触后,辞去宰相官职,隐居山外。
听过剑瑶告诉给他的那些故事,他隐隐捕捉到了前世因果,这也是他武学一直停留在真武巅峰,无法突破到法身期的根本所在。
所以隐居先祖之墓以外,就是为了悟透这些因果缘由,让本源回归。
这一世的他,对剑瑶并无感情,因此即便剑瑶说了很多他最初一世的事情,方浩然也并无感觉。
并始终认为自己名叫黄承英,先祖为黄老一派创始人黄思远。没错,他这一世投胎转世,便成了昔日净剑宗五长老一脉的黄思远后人。
黄思远因为昔日滥用禁术,导致生命本源受损,即便后来修为提升到了空冥境,也没能增加多少寿元,但却将思想流传给了后人。
现在黄承英便是他的第四世嫡系子弟,也是家族之内地位最高的一人,只不过一生醉心武道和经世之术,终生未娶。在隐居之时,家主之位已经传给了亲兄弟。
在黄思远墓穴之外,他握着那柄后羿长弓,回忆剑瑶跟他讲述的那些故事。
黄承英性格稳重,又常年位于高位,养成了心思极重,行事谨慎的风格。
与剑瑶所说的那个心性跳脱机智,却又不乏游侠豪迈之情的方浩然全然不同。
那人所为之事,换做是他自己,便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然而现在武功要想突破,难免就要与那诸世之前的因果合而为一,就必须要找回他的一切,不仅仅是记忆,还有心性意志。
我出身黄老,最看不惯的便是儒家,然而此人却由儒家而入百家,身兼百家真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像法家与兵家,墨家与农家这般,在思想内核上有共通之处且无绝对矛盾点的思想,才有可能兼容并蓄。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要我像他一样,兼蓄百家思想?
这样一来岂非要动摇我原本的武道核心,搞不好即便不走火入魔,也要修为大降。
但目前而言,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黄承英只能尝试阅读诸子百家的典籍。
他为官多年,家中自然有不少他派的书籍,于是每日在竹屋当中看书习武。
偶尔也有故友和他派学者前来拜访,坐而论道。
若是放下门户之见,黄承英竟然也能从别派学说中看到其治世的长处。
而且随着时光流逝,以黄老之学治理天下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毕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却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自然难免就会出现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迹象。
如此,再以黄老之学治理天下,难免就会导致下层百姓生存堪忧,揭竿而起。
虽说掌握了大量资源的上层统治者,对底层百姓有着绝对的力量优势。
但如今之世已不同往日,九地之下的灵气滋润的是整片大陆。哪怕权贵之家,也绝不可能垄断全部灵脉。
他们又不可能像天道那样,强制将洪荒大陆分裂,化为九重天,从空间上彻底隔绝了底层逆袭顶层的可能性。
此间凡世,江湖势力并不比朝堂势力弱多少,一旦引起百姓起义,不少根植民间的江湖势力必然揭竿而起,这对世间那些顶级的权贵门阀是巨大威胁。
所以,这世间要么由盛转衰,破而后立,要么执行改革,重新分配利益。
如此,黄老学说的局限性便显露出来,需要引入诸派入朝,共商对策。
如今大汉王朝便以法家为政,君主励精图治,大力改革。
因此朝堂之上酷吏横行,为了对付豪族门阀,自是用尽手段,免不了制造冤狱,陷害忠良之事发生。
因此朝堂清流也有不少人找上了黄承英,希望他能重领黄老学派出山,与法家一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