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竭力
嫁给一个人,相当于她当初的梦想都成了空。
族中的姊妹没出阁之前也大多都跟着族中的郎君们一起习武。但是出嫁之后基本上都放下了。
即便是少有的一两个没有放下的,也不再如当日一般。
她的一位姑母就是这样的。
出嫁之后,只有跟着丈夫在任上的时候才因为丈夫过世而她却不想轻言或是自戕才代替丈夫守城。
那时候她已经四十多岁快要到知天命的年岁了。
陆怀舒不想自己也落到那种境地去。
嫁了人,就不会再有如同没出阁之前的小娘子的自由了。
而她不想嫁人,想要留在族中,以陆家人的身份和父兄一起努力付出,而不是以一个出嫁女的身份在一旁观看。
即便是终有一日她也会嫁人,也会是在北伐结束之后。
那是她年少时立下的誓言。
显而易见,即便是景帝真的曾经喜欢过她,他的身份也不足以让他支撑到陆怀舒成功。
毕竟北伐大获全胜的那年陆怀舒已经二十五岁了。
作为南梁的太子,景帝撑不到那个时候。
除非他放弃太子的身份。
而景帝最后在两者之间选择了皇位。
他更在意江山。
而陆怀舒本来就不曾喜欢景帝,在此之后更是清楚明了。
那么景帝就没有足够的分量。
所以,他是那些被忘记的东西里的一件填充物。
正是因为陆怀舒忘记了什么,所以景帝才冒出了头。
这是裴瑜的推测,他将这些推测说给陆怀舒听。
陆怀舒沉默良久。
在裴瑜专程提起之前,陆怀舒自己也没有觉得景帝在她生命中是个很重要的人。
至少在面对蔡国公的时候,她全部的针对都是因为景帝杀了她的家人,而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不满乃至于抱怨。
所以陆怀舒从来都没有觉得过她和景帝之间的关系在她的记忆中是有问题的。
直到裴瑜发现了她的身份并且好奇的问起来。
问题发现了是要解决的,但是裴瑜不清楚她的经历,而陆怀舒自己更是因为记忆里某些东西被消除了才会觉得古怪,两个人一时之间居然毫无办法。
十月的长安已经是深秋了。
陆怀舒没有顺着裴瑜的动作坐下,而是缓缓走到窗前,看外面树上发黄的叶子飘落。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是在军营中长大的。裴瑜,你明白吗?”
陆怀舒突然间低沉的说道。
裴瑜听出了她话语中的低落。
“那是你做下那样决定的原因?”裴瑜转过头,看向靠在窗边、低沉沉的少女背影。
裴瑜懂陆怀舒的意思。
陆榆最开始的时候和裴瑜的先祖关系很好,陆怀舒那个时候也是在裴家的方镇里长大的。
而是大抵还跟着裴家人出征过。
“不图今朝复睹官军。”裴瑜喃喃。
陆怀舒回头看他,突然间笑了一声:“北伐入关中,关中耆老迎道,以牛酒劳军,洒泪而言:不图今朝复睹官军?”
“听过,只不解其意。”裴瑜叹息。
陆怀舒哈哈笑。难得有些觉得裴瑜在她面前是个孩子。
裴瑜不解的是为什么过了那么久,还会有人觉得见到南梁的官军是一件值得令人感动的事情。
“那是因为你见到的北朝政治清明而励精图治,南朝却不思进取,空谈彼岸。”
但是陆怀舒和他经历实在相差太大。
“你知不知道陆氏为了北伐,做了多少年的努力啊?”陆怀舒笑着问他。
裴瑜诚实的摇头。
陆怀舒笑的几乎要流泪。
“北魏的天下得来不易,一群武川镇出身的鲜卑人共同努力,最后才在长安站稳了脚跟。”陆怀舒伸开双手:“最后赢得了整个天下。”
“但是你看见了没有,那个号称自己是陈郡袁氏的八柱国之一,其实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别的什么,其实都更像是鲜卑人。他们家所谓的‘陈郡袁氏’,其实不过是自称罢了。”
这个自称其实到底有多可信,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北魏想要融合汉人。哪怕汉人这个称呼本身就都是鄙夷。”
可能是因为北魏的这批人从最开始的实力就不是很强,所以在接受汉人这种事情做的更加的顺利。
裴瑜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势。
所以他不明白为什么关中的耆老在面对南梁官军的时候是那样的激动。
但是陆怀舒看见的和他不一样。
“鲜卑族和其他胡人最开始南下的时候,吃人是真的存在的。汉人可以当兵也是近些年来的事情。裴瑜,你说作为汉人,会不会希望同样是汉人来做皇帝呢?”
陆怀舒问的问题其实很尖锐。
裴瑜不仅仅听懂了她关于之前那个问题的解释,还听出了别的东西。
“你觉得陛下在皇位坐不长久。”裴瑜认真道。
这才是她当初藏书的初衷。
因为觉得魏帝的皇位做不久长,所以才早早的就为之后做打算。
“猜到啦?”陆怀舒笑眯了眼睛,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就因为他不是汉人?”
“就因为他不是。”陆怀舒大方点头:“聪明人会早早的将自己变成汉人,以此来延续王朝的寿命。”
天下半数人都是汉人,而胡人只是少数。
“有一位雄主纠集八十万大军力压南朝,最终结果如何?”
“溃不成军。”裴瑜清楚结果,因为那正是陆氏曾经干过的事情。
“是的呢,因为各族都有的军队里其实真正能打的人没有多少。而其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汉人,其实根本不愿意为之拼命。”
“只是因为他是胡人,不是汉人吗?”裴瑜轻声道:“区别这么明显?”
“汉人不是不可以包容胡人,但绝不是现在裴瑜。”陆怀舒摇摇头,很认真的打破了裴瑜的妄想:“你现在多大,我又多大?府兵制又推行了多少年?”
裴瑜十六岁,而陆怀舒即便没有死,至今也不到五十岁。
而府兵制,更是才只推行了十来年。
“我就算是一直活着,今年不过四十余,连知天命都没到的年岁,你凭什么要觉得被鲜卑人乃至于羌人羯人狄人压迫了多年的那些生活在北朝的汉人能忘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