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陈年旧事
“你们别看着多多这眼见着是要当皇后了,觉得咱们家就要发达了,要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
“自古以来,皇后不好当,这皇帝的老丈人也不好当。以前咱们一家就是个地主,以后也是皇亲国戚了!”
“但咱们当皇亲国戚,切不可仗着身份横行霸道,给多多惹麻烦,一定要谨言慎行,比别人更规矩才行……”
李福禄拿着一张纸,一板一眼地念着。
这是他那许久未见的大姐夫高秀才,一大早赶来给他草拟的家训。
但他这大姐夫,虽然亲笔给他草拟了家训,心里却对自己写出来的这玩意儿不以为然。
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妻子的侄女儿当了皇后,那合该是一家荣光才行。
偏生他这个小舅子一大把年纪越活越回去。
从前抠抠搜搜惹人厌也就罢了,如今他女儿当了皇后,他倒还假清高,斯文起来了!
不过这会儿李福禄好歹也是个国丈了,不能跟他对着干,好生哄着,想办法一家人跟去京城,靠着这层关系,想来也能寻个机遇,飞黄腾达。
但这份家训,结结实实却是把李大宝两口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大宝想到要去京城,心里非常慌,跟老婆钱月商量:
“要不跟爹说说,他们愿意去京城就去,咱俩就先不去了吧?咱们这如今还没动身呢,就各种规矩条条框框的,这要真到了那京城,肯定是处处束手束脚,一不留神再惹个祸,咱们一家老小可咋办?”
本来钱月想着小姑子当皇后了,她这个做大嫂的也能跟着风光一把,一心是想跟着去京城的。
但丈夫此时这么一说,她一琢磨,也觉得心里有点害怕。
“可不是,你看咱们平时听戏,那皇帝说杀人就杀人,说抄家就抄家,但凡是个什么后妃的家人,都没落个好下场!再说了,我这现在肚子里揣着娃娃呢,这一路上颠簸,再有个什么磕磕碰碰的,那可真是要命!”
钱月越说越觉得害怕,手紧紧捂在了肚子上,最终一锤定音:
“咱爹咱娘想去就让他们去吧,咱们可千万不能去,咱就在家看门!”
“行,那咱就这么定了,我一会儿跟爹说去!”
李大宝思索了一下,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反正现在凭着他们的攒下的家业,安安稳稳当个田家翁是个足够了,没必要去冒那个风险。
毕竟他俩都是出身平民的老百姓,又不懂什么弯弯绕绕,跟那些遥不可及的京城权贵打交道,恐怕有一万个心眼儿都不够使。
拿定了主意,李大宝就跑去跟爹娘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这破天的富贵砸下来,咱们家要是接住了还好,要是接不住可怎么办?倒不如我在家里守着家业,让二弟随后赶去京城与你们相聚,不管将来到了什么地步,咱家总还有个退路。”
李福禄听儿子这么说,一开始还有点伤感,有点儿一家人东分西散的忧伤。
但是他又想了想,儿子说的也很有道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要去跟皇帝打交道,还是留个儿子在老家比较稳妥。
要真出了什么事情就让儿子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好歹能给李家留个后。
高秀才殷勤的跟在一边,将这一家子的种种反应都看在眼里。
晚间回了家就跟婆娘吐槽:
“你还怪我以前不许你和娘家人来往,你瞅瞅你娘家那都什么人?”
“别人家的女儿做了皇后,一家人欢天喜地,他们倒好,个个愁眉苦脸,像是要上刑场一般,真是晦气!”
“嫌晦气?嫌晦气你不要去巴着我弟弟我侄女啊!这二十多年,你这李家的女婿跟死了差不多,花着我李家的钱,却从不上我娘家的门儿!如今看我侄女儿当了皇后,你倒是翘起尾巴来了,你也好意思!”
李福禄的大姐李翠花,嫁进高家二十多年,当初带的嫁妆也不少,却一直被丈夫看不起。
如今侄女当了皇后,她是打心眼里觉得自己能被丈夫看重了,谁知道丈夫还是这个调调,一气之下破口大骂一通。
直骂得高秀才面红耳赤,嘴唇翕动老半天,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要是从前老婆敢这样,他早抬手打人了,只是如今到底是要仗着她娘家的势力,只能忍了再忍,最后咬咬牙,破天荒的陪了个笑脸给李翠花:
“我这也就是说说,我也是怕小舅子和你侄子他们不知好歹,别最后不识抬举,惹恼了陛下!”
“你要是怕,那你就别往跟前凑,我还敬你是个清高的秀才!”
李翠花这二十几年也算是把丈夫给看透了,冷笑道:
“你要是想跟他们去京城,就把你那些假醋酸文的清高收起来,兴许多多心一软,能念着我对她的那点情分给你个前程!”
“是是是,娘子说的是!”
高秀才再次咬牙按捺住了自己的脾气。
往日里他总用什么读书人的清高压着妻子和李家人,但这过了大半辈子,突然有了盼头,这清高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忍忍就忍忍,前程重要。
一连几天,高秀才都在李家盘桓,殷勤热情地帮着李福禄招待礼部的官员。
礼部的官员虽然也没把高秀才放在眼里,但看他说话也像是有些见识,又听说他是未来皇后娘娘的亲姑父,也就跟他客气了几句。
高秀才看准时机,给那礼部的官员又是好一阵打点,没几天就和那帮官员亲近起来。
于是等到李福禄两口子收拾得差不多了之后,礼部官员就顺嘴提了一句:
“我看皇后娘娘这姑父颇为明事理,你们不妨也带着他,到了京城也有个照应。”
李福禄其实心里不咋地待见这位大姐夫,但觉得这礼部的官员不能得罪,只好答应了下来。
高秀才一下子便春风得意起来,等到州县的官员赶来相送的时候,他就屡次抢在李福禄面前跟那些官员寒暄说笑,热情洋溢的样子,倒像是他的亲女儿要当皇后了。
礼部那些官员不了解他,但是南山郡当地的官员都是知道他的。
出了名的酸秀才,屡次考举人屡次不中,还天天自视清高。
一家人花着老婆的陪嫁,还看不起老婆的娘家人,要说李福禄这等精明人遇到这么一个姐夫,也真是李家人倒霉。
但也没人多这个事儿,毕竟人家一家子现在都是皇亲国戚了,李家的小女儿当了皇后,他们整个回龙镇乃至南山郡都跟着脸上有了光彩。
所以大家也没多说什么,一个个赠盘缠的赠盘缠,送礼的送礼,争先恐后在李福禄面前表现自己的关怀,也顺带着打点一下京城来的官员,以期能给他们留个好印象,万一哪天就被调回京城去了呢?
李福禄瞧着蹦哒不停的大姐夫,也很心塞。
可姐姐还是他的亲姐姐,想想自己姐姐这么多年受的罪,到底是心疼。
临行前,他亲自去高家看了一次自己的大姐,劝道:
“大姐你也跟着去京城吧,这么多年也是苦了你了,跟着我们去京城享享福也是好的。”
李翠花拒绝了:
“若是真能享福,那也是你们的造化,是你们的福气,我有什么脸面来享这个福?
这么多年我也都没脸见你们,偏偏那个不要脸的要跟着你们去,我也是没办法。他跟着你们到了京城,你可记得千万不要纵着他,免得给你们丢人。”
叮嘱了一番之后,李翠花又忍不住感慨:
“再说,不跟着你们去京城,也是我的一点儿私心——这么多年我在这个家里都喘不过气儿来,如今他走就走了,让我也过两天松快日子。”
听姐姐这么说,李福禄也只得作罢。
倒是菜瓜娘那边的娘家人听说了她们要去京城,也闹着要跟去。
但是张雪莲早年因为娘家嫂子想把多多说给他们傻儿子的事儿,牵动旧年恩怨,早就和娘家不来往了。
所以连理都没理他们,门也没让他们进。
等到了礼部选定的吉日,他们就跟着礼部的官员一道启程,前往京城而去。
此时正值隆冬,快要交了腊月了。
礼部的官员们急着赶回京与家人团聚,一路上也就没有怎么歇息,只要不下雪,就照常赶路。
一群人抵达京城的时候,都被这一路的颠簸折磨得憔悴不堪。
赵明怀早就得了消息,跟着李多多一道出了城门,在京郊相迎。
李福禄远远看见威武壮观的仪仗,心里就不由得开始哆嗦。
待到下了马车,走到皇帝仪仗之前,亲眼看着官员们在仪仗之前跪倒一大片,差点冲口而出的“小赵”两个字就被他默默的咽了回去。
“陛下……草民李福禄,携妻张氏,参见陛下,愿陛下福寿安康!”
李福禄按照礼部官员先前的指点,颤颤巍巍地准备下跪。
赵明怀赶紧上前扶住了:
“岳父大人不必多礼!”
开什么玩笑,多多在呢,要是让她看着老父亲下跪,岂不是伤心?
“你们别看着多多这眼见着是要当皇后了,觉得咱们家就要发达了,要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
“自古以来,皇后不好当,这皇帝的老丈人也不好当。以前咱们一家就是个地主,以后也是皇亲国戚了!”
“但咱们当皇亲国戚,切不可仗着身份横行霸道,给多多惹麻烦,一定要谨言慎行,比别人更规矩才行……”
李福禄拿着一张纸,一板一眼地念着。
这是他那许久未见的大姐夫高秀才,一大早赶来给他草拟的家训。
但他这大姐夫,虽然亲笔给他草拟了家训,心里却对自己写出来的这玩意儿不以为然。
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妻子的侄女儿当了皇后,那合该是一家荣光才行。
偏生他这个小舅子一大把年纪越活越回去。
从前抠抠搜搜惹人厌也就罢了,如今他女儿当了皇后,他倒还假清高,斯文起来了!
不过这会儿李福禄好歹也是个国丈了,不能跟他对着干,好生哄着,想办法一家人跟去京城,靠着这层关系,想来也能寻个机遇,飞黄腾达。
但这份家训,结结实实却是把李大宝两口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大宝想到要去京城,心里非常慌,跟老婆钱月商量:
“要不跟爹说说,他们愿意去京城就去,咱俩就先不去了吧?咱们这如今还没动身呢,就各种规矩条条框框的,这要真到了那京城,肯定是处处束手束脚,一不留神再惹个祸,咱们一家老小可咋办?”
本来钱月想着小姑子当皇后了,她这个做大嫂的也能跟着风光一把,一心是想跟着去京城的。
但丈夫此时这么一说,她一琢磨,也觉得心里有点害怕。
“可不是,你看咱们平时听戏,那皇帝说杀人就杀人,说抄家就抄家,但凡是个什么后妃的家人,都没落个好下场!再说了,我这现在肚子里揣着娃娃呢,这一路上颠簸,再有个什么磕磕碰碰的,那可真是要命!”
钱月越说越觉得害怕,手紧紧捂在了肚子上,最终一锤定音:
“咱爹咱娘想去就让他们去吧,咱们可千万不能去,咱就在家看门!”
“行,那咱就这么定了,我一会儿跟爹说去!”
李大宝思索了一下,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反正现在凭着他们的攒下的家业,安安稳稳当个田家翁是个足够了,没必要去冒那个风险。
毕竟他俩都是出身平民的老百姓,又不懂什么弯弯绕绕,跟那些遥不可及的京城权贵打交道,恐怕有一万个心眼儿都不够使。
拿定了主意,李大宝就跑去跟爹娘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这破天的富贵砸下来,咱们家要是接住了还好,要是接不住可怎么办?倒不如我在家里守着家业,让二弟随后赶去京城与你们相聚,不管将来到了什么地步,咱家总还有个退路。”
李福禄听儿子这么说,一开始还有点伤感,有点儿一家人东分西散的忧伤。
但是他又想了想,儿子说的也很有道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要去跟皇帝打交道,还是留个儿子在老家比较稳妥。
要真出了什么事情就让儿子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好歹能给李家留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