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九章 纠结
其实,对于是否要帮助多尔衮夺得大清国的帝位,杨振心中是很纠结的。
因为多尔衮这个人并不比黄台吉逊色多少。
也许他在文事上多少不如黄台吉,但是其军事能力与头脑同样非常出众。
否则的话,在原时空黄台吉死后的第二年,他也不会接受全面进军关内,并把整个大清国朝廷都顺势搬迁入关的建议。
因此在杨振看来,多尔衮这个人还是很有头脑的,并不好对付。
之前之所以接收多尔衮的停战提议,主打的其实是一个坐山观虎斗。
所以杨振内心之中,真正希望看到的局面,其实是大清国上层的内讧与分裂。
然而现实远不如预期。
虽然他非常乐于听到黄台吉的死讯,——毕竟大明朝这边迫切需要提振士气,迫切需要对虏决战决胜的信心。
但是,他并不想看见多尔衮及其支持者们赢得如此顺利,如此轻而易举,居然都没怎么大动干戈。
而且,多尔衮事成之后,居然没有大肆清算异己的力量,这一点也让杨振大感意外和失望。
杨振是知道多尔衮的脾性的,至少知道历史上记载的多尔衮的脾性,知道他的报复心是很强的,对于政治对手向来没有多少宽容之心。
说他报仇不过夜,可能有点夸张,但对于他的政治敌人,他是一定会想方设法打击报复,找机会清算的。
可是这一次,他称帝后却没有趁机在盛京城展开排除异己的清算行动。
黄台吉如同历史上那样“无疾而终”了,虽然提前了一年有余,但却并没有如他杨某人所希望看到的那样引发八旗的内乱,这一点令他很不满意。
以至于当他在秀岩城内再次见到硕托的时候,看着意气风发、态度比之前强硬了许多的硕托,一时间内心深处颇有一点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感觉。
就在崇祯十五年七月十二日的午后,杨振在秀岩城内再次见到了已经成为诚郡王的硕托,以及名义上担任此次谈判队伍正使的拜尹图。
他们乃是经由盖州,由金海北路总兵吕品奇麾下骑兵将领钟令先率队押送而来。
至于杨振,则是赶在钟令先押着他们一行人来到秀岩城的前一天傍晚,才到达的。
跟着杨振前来的,还有刚刚整编完成的征东军右翼军火枪团营,以及杨振的直属卫队抬枪营,林林总总,将近万人。
而这将近万人的队伍,还只是征东军右翼军的先头人马,占比甚至不到此次西进人马的三分之一。
后续,右翼军的掷弹兵团营、火炮团营也将在七月底前完成整编集训,然后搭乘金海南路水师团营和登莱东路水师团营的船队,走海路前往盖州湾方向集结。
至于征东军右翼军后续整编、集训、装备以及海上转进等事务,杨振全权委托给了征东军右翼军总兵杨珅负责。
杨振本人则是在七月初九夜里收到消息之后,于第二天上午,就带着最先整训完成、已经齐装满员的火枪团营,率先西进了。
杨振的这一次大举西进,当然不只是为了带着新编兵马到秀岩城,见一见多尔衮的使者这么简单。
事实上,对杨振来说,这是最后决战的开始。
不论多尔衮在称帝之后其真实想法如何,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有了与大明停战议和,然后开通互市,从此两不相犯、各自安好的打算。
——站在杨振的角度,不能排除多尔衮登基后会有这样的念头,毕竟眼下的形势,已经与原时空大相径庭了。
但是,不管多尔衮怎么想,对杨振来说,议和停战这件事,永远都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想要让他接受大清国或者清虏政权的继续存在,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他们退出东北以及外东北,老老实实迁往西伯利亚极北之地,并且心甘情愿作为抵御罗刹人东进的屏障而存在。
否则,以他们以往屠杀辽东汉人以及数次入关烧杀抢掠所犯下的罪孽,杨振有足够的理由彻底灭了他们。
当然了,这都是往后的事情了。
就目前来说,杨振之所以赶来见多尔衮的议和使者,也有其他的一些考虑。
说白了,多尔衮方面需要时间来巩固他的权势和地位,杨振这边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巩固对新土地的占领以及完成决战的备战工作。
目前,金海、登莱二镇向安东东路以及征东军左翼总兵府辖地、中后军总兵府辖地的大移民行动,也才刚刚接纳了第二批三千九百户,距杨振预定的目标还远着呢。
同时,征东军左翼军、右翼军、中后军的大规模整编集训工作,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眼下虽然兵源充足,但是征东军扩编绝不是拉壮丁,想要完成全军新编营头的集训,尤其是全军新编营头的装备和弹药补给,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也是杨振为什么要让杨珅率领右翼军掷弹兵团营以及炮兵团营,走海路往盖州的原因。
除了让他们在途径旅顺口的时候,可以短暂回家看看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到旅顺口大后方完成新增轻重火炮以及各式弹药装备需求的补给。
至于编入右翼军的各个营头,除了火枪团营的枪械弹药等装备之外,其他营头的军械装备,在登船离开之前,一律留给中后军总兵府来做统一调配。
因为东江岛、云从岛上的枪炮和弹药产量依然有限,无法满足征东军突然一军变为三军的大扩编和大量新兵入营集训的消耗。
所有这一切,都在影响着和制约着杨振的决断。
当然了,就算不考虑以上所有因素,杨振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完全挡住多尔衮的议和之谋。
因为朝廷的蓟辽督师洪承畴在辽西,辽东总兵锦义伯祖大寿在辽西,多尔衮绝不会放着他们不去联络,而单独联络自己。
既然如此,那就将计就计好了。
反正多尔衮需要时间,自己也需要时间,最多耗费一两个月的时间而已。
至于说最终会不会弄假成真,比如说朝廷方面真的昏了头,在这个节骨眼上同意议和,然后给了多尔衮称帝后的大清国一个喘息之机,对此,杨振倒是完全不担心。
因为在原时空之中,在大明输掉了辽东决战之后,当时最该借助议和来赢得最后转机的大明朝廷,都没有同意与清虏议和。
而且在原时空中,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就是因为与清虏议和事泄,引起朝野士林激烈反对,才被崇祯皇帝推出来,做了替罪羊,处死了。
如果说以原时空崇祯十五年辽东战场上极端不利的形势,京师负责与清虏议和通款之大臣都是如此下场的话,那么完全可以预见,以这一世辽东战场上的形势而言,即便崇祯皇帝或者内阁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愿意议和,结果也必然和不了。
到时候,只要朝廷打算与清虏议和的消息泄露出去,必定会有无数朝野士林人物将这件事情搅黄。
到那时京师朝廷上负责此事的大臣,或者掺和进此事的大臣,其下场有可能比原时空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一帮人更惨。
所以,身在辽东半岛一隅但却熟知历史走势的杨振,完全不担心清虏议和的事情能成。
大不了到时候,由自己或者自己在朝堂上的代理人出手将消息泄露出去即可。
至于眼下,他也乐得与多尔衮虚与委蛇,为自己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以及做好决战决胜的准备争取更多的时间。
“你们睿王爷——,哦不,怎么说来着,你们盛京城里的新主子,可真是好算计啊!”
杨振领着秀岩守将安庆后以及右翼军火枪团营主将张国淦等人,接见拜尹图和硕托一行的时候,先是听了拜尹图这个议和正使对于大清崇德皇帝驾、睿亲王多尔衮继位以及新君登基有心议和的口头通报,然后接收了拜尹图呈上来的议和文书。
杨振粗略看了一遍议和文书上的诸多条款,随即交给了重归杨振亲兵侍从行列的麻克清收好,沉吟了一会儿,面向硕托,发了这样一句感慨。
“都督何出此言?我大清国新君登基,决心一改往日弊政,与贵国休兵罢战,全面议和,从此相安无事,乃是对于贵我双方皆为有利之事,都督何来算计之说?”
“呵呵,你们的文书我看了,你们口口声声所说的议和,不过是停战,撤兵,勘界,立约,互市,看起来好似对双方皆有利,可是,你们说的停战是谁停战?说白了是让我们停!撤兵是谁撤?还是让我们撤!如果这样,我们的仗不是白打了吗!”
“都督误会了,要停战自然是贵我双方都停战,要撤军自然是贵我双方都撤军——”
见杨振脸上笑容全无,且语气不善,硕托连忙解释道。
不过,杨振不给他多做解释的机会,挥手打断了他。
“那就说说撤军吧,你们希望我军撤出哪里?”
“若要两国全面停战议和,我大清国皇上希望,都督方面,能恢复到崇德七年四月以前的边界——”
“崇德七年四月以前的边界?呵呵,哈哈,哈哈……”
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后,杨振哈哈大笑起来。
包括陪同在侧的将领张国淦、安庆后,以及麻克清、祖克祥等品级较低的侍从之人,也都失声而笑。
短短几年之间,他们跟随杨振东征西讨,崛起于辽东敌后之地,一个个亲手杀死的清虏,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心中早已对他们没有了畏惧之心。
眼看着自己一方的实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十数万精锐边军,东西对进,打得黄台吉一命呜呼,打得多尔衮主动求和,自信心正是最膨胀的时候。
如今乍闻清虏使节要求自己退回北伐开始之前的地界,只觉得好笑。
当然,这笑声,也使得拜尹图和硕托两个人瞬间满脸通红,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是愤怒,还是尴尬。
“实话跟你们说了吧,全面停战议和,不是我一个都督能够介入的,你们来找我,是找错了人。但是我想,你们必定也派人去了辽西。”
说到这里,杨振看了看硕托,见他似乎不由自主地冲自己点了下头。
这件事本来也在杨振的意料之外,当下倒也没有多说,而是接着说道:
“所以,不是我说停战就能停战,我说撤军就能撤军的。但是我这里,可以跟你们交个实底,辽东这边,若要金海镇大军停止北上,你们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恢复崇德七年四月前的边界是不可能的,若是要求恢复以前的边界,那就恢复到万历四十七年以前的边界好了!”
杨振说完这些话,起身离去。
留下硕托和拜尹图在那里惊愕不已,想怒又不敢怒,想走又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