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与唐
传说,突厥先祖乃人与狼所生,绝非凡品。
突厥本是栖息于【金山】(阿尔泰山)南麓一带的游牧部族,因山形似战盔‘兜鍪’,故以突厥为名,姓【阿史那】氏,初为数百家。依附【柔然汗国】,为柔然的‘锻奴’。历来尊【可汗】为首领,如古之【单于】;可汗之妻号【可贺敦】,如古之【阏氏】。可汗另封子弟或宗族强者为小可汗或【叶护】,分守各部;【特勤】掌内典机要,处理邦交;领兵者谓【设】。皆能征善战。
公元546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四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打败并吞并铁勒各部五万余。逾六年,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三年,土门向立国逾百年的柔然汗国求婚被拒,遂联合【高车】,东征柔然。柔然惨败,第十九任可汗【郁久闾阿那瓌】自尽,王室分逃入齐、(西)魏,各部卒自立,国灭。突厥正式脱离柔然的奴役,土门自号【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土门弟【莫贺咄叶护】阿史那室点密率十万部众西征,后与【拜占廷】联盟,攻【波斯】,势力范围西拓至【里海】。
齐后主【高纬】天统年间,第三任【木杆可汗】、土门次子俟斤攻灭大月氏人的后代——【厌哒】,从此成为漠北独一无二的霸主。在可汗的统治疆域内,不止突厥本部,还包括奚、契丹、铁勒、坚昆及西域的三姓葛逻禄等被武力征服的异族部落。
【阿史那俟斤】刚猛凶暴,多智略。突厥的彪悍铁骑和嗜血弯刀令近邻莫敢小觑,无论元氏、高氏或宇文氏,不止优待突厥在京使者,更以牲畜钱帛并和亲换取相安无事。周武帝【宇文邕】天和二年,诏令大司徒【宇文贵】、神武公【窦毅】等往王庭请婚。次年,册立俟斤之女为后,借突厥兵马东攻齐境,以期早日一统江北。
【高纬】武平三年,俟斤过世,依国俗命弟库头统领汗国,号【佗钵可汗】。四年,高纬赐兰陵王【高长恭】鸩酒。库头盛气凌人,呼周与齐为’在南两儿’。因信因果报应,遂好佛,与齐通好,求取佛经并请婚。未几,周军攻破齐都【邺城】,【高纬】传位于子【高恒】,欲投降陈宣帝【陈顼】,逃至【青州】为周军所俘,送往【长安】,封温国公,齐灭国。翌年,以谋反罪,与数十皇族被刺死。
纬堂兄范阳王【高绍义】逃亡突厥,库头常谓【高洋】乃英雄天子,因而对高绍义甚为爱重。库头扶持高绍义登基,并扬言将为齐报仇,遂派兵扰【幽州】,杀掠士民。【宇文邕】御驾亲征,忽于【云阳宫】染疾,即返长安,不久驾崩。库头又犯【酒泉】,造杀戮无数。邕子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库头停战,请和亲。宇文赟诏封叔父赵王【宇文招】女为【千金公主】,请库头交出高绍义,为库头拒绝,再寇【并州】。次年,宇文赟派汝南郡公【宇文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入突厥完婚,再索高绍义。这一次,高绍义被执南返,流放蜀地而亡。
逾数月,库头病重,传位于兄【乙息记可汗】子摄图,号【沙钵略可汗】,收千金公主,继立为可贺敦,居【郁都斤山】。同年,赟子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杨坚】,隋立国。【阿史那摄图】等不来杨家纳贡,遂打着为千金公主报灭国之仇的旗号发兵犯境,攻占【临渝镇】。杨坚诏加固长城,增修要塞,并暂停渡江南征统一中原的大计,抽调兵力集于北境,虽屡次大败突厥,然武威、天水、金城等七郡的牲畜均被掠夺一空。烽火不休,非常不利于一个新生的王朝。【长孙晟】曾出使突厥,因与突厥贵族交好,深悉王庭内的明争暗斗,遂献离间计,杨坚深以为然,反击突厥进犯的同时也派出各路使臣,与奚、契丹等族交好,赐千金公主杨姓,改封’大义’,并游说诸可汗,意在孤立摄图。
不足两年,突厥裂土为二,摄图固守大部旧地,南迁王庭,居【白道川】,与隋订盟划界,始向隋称臣朝贡。摄图堂叔、【莫贺咄叶护】阿史那室点密之子玷厥则正式割据西境,号【达头可汗】。
【杨坚】开皇七年,摄图亡,以弟【阿史那处罗侯】继汗位,号【莫何可汗】。次年,处罗侯西征玷厥时阵亡,摄图子雍虞闾继汗位,号【都蓝可汗】,封处罗侯子【阿史那染干】为【突利可汗】,守【郁都斤山】。【阿史那雍虞闾】收嫡母千金公主,继立为可贺敦。杨坚设计,说服雍虞闾杀千金公主,防止千金公主挑动雍虞闾与隋为敌。
十七年,【突利可汗】染干遣使请婚,杨坚选宗室女封公主,赐号’安义’,和亲突厥。十九年,安义公主卒,再选宗室【杨谐】之女封公主,赐号’义成’,嫁染干为可贺敦。同年,雍虞闾、玷厥合军攻染干,并骚扰隋境。隋廷派越国公【杨素】、尚书左仆射【高颎】、右武侯将军【燕荣】统兵反击。雍虞闾大败,后被部下所杀。玷厥重伤逃窜,部卒死伤无数。至此,突厥大乱。十月,长孙晟设计挟染干归降,改封【启民可汗】。杨坚令染干招抚突厥诸部,并于【朔州】筑【大利城】供染干居住,后迁(黄)河(以)南。
仁寿元年,【阿史那玷厥】卷土重来。隋廷派晋王【杨广】、杨素、汉王【杨谅】等襄助染干北征,玷厥贰败,逃亡【吐谷浑】。染干收其残部,遂为(北)突厥国主(大可汗)。
【杨广】大业五年,【启民可汗】染干入洛朝见,同年病逝,长子【阿史那咄吉世】继汗位,号【始毕可汗】,上表隋廷,依国俗收嫡母义成公主,继立为可贺敦。为防突厥恢复往昔强盛,隋廷继续实施离间计,不断拉拢咄吉世弟【叱吉设】,又设计杀其谋臣【史蜀胡悉】,致咄吉世对隋廷生恨,罢进贡。
十一年,杨广于【汾阳宫】避暑。八月,杨广巡幸北塞。八日,咄吉世亲率数十万骑兵,欲袭杨广御驾,【义成公主】密遣使者快马告变。十二日,杨广急驰入【雁门】,城中军民计十五万,屯粮供给仅二十日。次子齐王【杨暕】率后军驻守【崞县】。十三日,突厥骑兵包围【雁门郡】,连破三十九城,唯余雁门、崞县二城。隋军频战不利,毁民居加固城防。二十四日,命天下郡县发兵救驾的诏书终能送出雁门,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河东抚慰使唐国公【李渊】、江都宫监【王世充】等纷纷应诏。义成公主假传军报,言王庭告急。九月,各路勤王之师军【忻口】,十五日,咄吉世撤军。十月,杨广返洛。
十三年,二月,朔方郡鹰扬郎将【梁师都】、马邑郡鹰扬校尉【刘武周】反隋,皆依附突厥。三月,刘武周攻【楼烦郡】,夺【汾阳宫】,俘宫娥使女贿赂咄吉世。四月,突厥与梁师都合军占河南,攻【盐川郡】。左翊卫将军【郭子和】反隋,送子往突厥为人质。咄吉世封刘武周为定杨天子、梁师都为解事天子、郭子和为平杨天子。
群贼蜂起,隋祚难保。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起军讨逆,晋阳令【刘文静】力劝北联突厥,以壮军势。七月,李渊作手书,卑辞厚礼,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咄吉世允诺,若李渊肯自立为帝,愿以兵马相助。八月,咄吉世遣特勤【康稍利】率兵五百、马二千匹,助义军。是冬,突厥骑兵随义军攻入【长安】,李渊遥遵【杨广】为太上皇,拥立故元德太子【杨昭】少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
翌年三月,江都宫变,杨广为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所弑,子齐王【杨暕】、赵王【杨杲】、长孙燕王【杨倓】、弟蜀王【杨秀】、诸孙诸侄、宗室侍臣等数十人同遇难。杨广遗孀【萧后】为宇文化及所得,义成公主劝咄吉世恭迎萧后。杨广死讯遍传天下,王世充、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等七贵拥立奉命留守洛阳的杨昭次子【杨侗】为帝,改元’皇泰’。五月,李渊受禅,改元’武德’,唐立国。唐廷回馈咄吉世的钱帛宝货无以计数,突厥使臣每至长安,颇多横恣,唐廷优容不惩,并于【太极殿】设宴款待。
武德二年,二月,【始毕可汗】咄吉世率军渡河,至【夏州】,与【梁师都】合军,又授【刘武周】五百余骑,欲侵【太原】。遇咄吉世病卒,遂罢。子什钵苾年幼,以【启民可汗】次子、咄吉世弟【阿史那俟利弗】继汗位,号【处罗可汗】,依国俗收嫂义成公主杨氏,继立为可贺敦。俟利弗遣使入朝告丧,李渊废朝三日,于【长乐门】为之举哀,诏百官就使馆致哀,赐物三万段。【窦建德】大败宇文化及,杨暕遗腹子【杨政道】并萧后、诸公主流落窦营。
武德三年,二月,俟利弗遣使迎萧后,扶持杨政道为帝,复隋号,设百官,居【定襄城】,辖民万余。四月,秦王【李世民】讨刘武周、宋金刚,次太原,俟利弗派弟【步利设】率骑兵两千与唐军会合。六月,俟利弗至【并州】,逗留太原三日,掳掠美妇。并州总管【李仲文】不能制。
不久,【处罗可汗】俟利弗患病,义成公主献五石散,俟利弗服下,疽疮发作而死。义成公主以其子【奥射】丑弱,以【启民可汗】三子、俟利弗弟【阿史那咄苾】继汗位,号【颉利可汗】,仍以嫂义成公主为可贺敦。遣侄【突利可汗】什钵苾入朝告丧,李渊废朝一日,诏百官就使馆致哀。
公主弟【杨善经】挑拨咄苾,纵兵进犯唐境。时中原未定,唐廷暂无充足兵马钱粮用以反击,遂以钱帛换和平。然咄苾承父兄之资,兵马强盛,有南图之志,言辞悖傲,愈发贪得无厌。突厥每岁进犯,二国各有胜负。
至武德七年夏,突厥大军入寇【原州】,唐廷不堪其扰,又关中霖雨,粮运阻绝,李渊有迁都之意,为李世民谏止,与齐王【李元吉】受诏北讨,屯军【豳州】,设计劝退敌军。
八年夏,【阿史那咄苾】亲率十余万军掠【朔州】,又犯太原。唐廷命【李靖】率江淮兵一万、与并州总管【任瑰】等迎击,诸军不利,靖军独全。李世民出师,至【蒲州】,咄苾闻讯北归。
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八月,趁唐廷内斗,咄苾集兵突袭【泾州】,直至【武功】。长安告急,全城戒严。二十四日,突厥攻【高陵】,左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临危受命,任泾州道行军总管,于【泾阳】与突厥交战,斩首千余,擒【阿史德乌没啜】。二十八日,二十万突厥骑兵集于渭北,咄苾遣心腹执失部酋长思力出使长安,自云总兵百万。李世民不欲咄苾察觉城防虚弱,命囚【执失思力】于门下省,率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左屯卫大将军【周范】凡六骑出长安,亲见咄苾,责咄苾背盟弃信。唐廷援军继至,旌旗遮天,军容大盛。咄苾惧,料有伏备,遂讲和。三十日,斩白马订盟。咄苾受钱帛,撤军北归。
贞观元年,因连年征伐,突厥民疲畜瘦,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部相继反叛。平地数尺的暴雪又致羊马冻死,民众大饥。咄苾之侄、【处罗可汗】俟利弗次子【阿史那社尔】率部离开(北)突厥。而这时,咄苾之侄、【始毕可汗】咄吉世之子什钵苾渐渐长成,因战败被咄苾狠厉鞭打、囚禁、长期受排挤,心生反意,暗中联络唐廷,有归顺之意。
三年,中原已定,粮草充足,唐廷决意反击。借口突厥军士犯【河西】,以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瑾】副之,主动发起战事。李靖攻【马邑】,降唐者众多,诸酋长入朝。又命并州都督【李勣】、右武卫将军【丘行恭】出通漠道;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任城王【李道宗】出大同道;幽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灵州大都督【薛万彻】出畅武道,六道共十余万军,均由李靖辖制,共击突厥。十二月,【突利可汗】什钵苾率众来奔。
次年正月,李靖率三千精锐骑兵,借道【恶阳岭】,孤军深入,夜袭【定襄】。咄苾闻讯,料唐军主力将至,一日数惊,徙牙帐于【碛口】。李靖使离间计,咄苾心腹【康苏密】等遂挟【杨政道】及【萧后】至定襄降唐。二月,咄苾逃至【铁山】,余兵数万。李世民遣鸿胪卿【唐俭】等持节出使抚慰,咄苾稍安,不再北逃。李靖定计突袭,逢浓雾之夜,派匡道府折冲都尉【苏定方】率两百骑兵为先锋,人衔枚马裹蹄,直入中军牙帐。李靖率主力跟进,歼敌万余,俘男女十余万,斩义成公主杨氏。咄苾乘马西逃,余数十亲随,欲投【吐谷浑】,遇李道宗军,混战,咄苾败,为【启民可汗】同母弟苏尼失、副总管【张宝相】所擒。
三月,咄苾被执送长安,授右卫大将军,赐田宅。【阿史那什钵苾】获封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命率部卒还封地。【阿史那思摩】获封怀化郡王,授开州都督,统辖咄苾旧部。【阿史那苏尼失】获封怀德郡王,拜北宁州都督、右卫大将军,李世民赐名‘忠’,以【贵妃韦氏】长女定襄县主妻之。其余归顺藩将,均授予唐职。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北)突厥灭国。唐廷疆域扩展至【阴山】以北六百余里,于突厥旧地设顺、祐、化、长四都督府,又增定襄都督府,云州都督府,统治范围直至【贝加尔湖】。九年,【阿史那社尔】归唐,授左骁卫大将军,尚李渊女【衡阳公主】。十四年后,高宗【李治】永徽元年,唐廷平突厥贵族后裔【车鼻可汗】阿史那斛勃之乱,设瀚海都护府。龙朔三年,移治云中城。麟德元年,改【单于大都护府】,辖四十州,以少子【李旭轮】遥领单于大都护职。
殆三十年,北鄙无事。
??
而在大唐的西境,【伊利可汗】土门之侄、【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负伤败走吐谷浑之后,难成气候,郁郁寡欢,数年而终。(西)突厥各部已推举【伊利可汗】曾孙、【木杆可汗】俟斤之孙为首领,号【泥利可汗】。
公元603年,【杨坚】仁寿三年,泥利战死,子达漫继汗位,号【泥撅处罗可汗】,居【乌孙】故地。因残杀铁勒首领,引起铁勒诸部暴动并反叛,势力急衰。
大业七年,【阿史那达漫】向隋廷称臣,朝谒杨广,获封【曷萨那可汗】。十年,娶宗室女【信义公主】为妻。每巡幸,命达漫随之。江都宫变,达漫投降宇文化及,兵败降唐。李渊为之降榻,引与同坐,赐封归义郡王。
武德二年,【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世遣使至长安,请杀达漫。李渊命引达漫于内殿,与之纵酒,送至中书省,纵(北)突厥使臣杀之。
自达漫入隋,【达头可汗】玷厥之孙、都六之子自立为汗,号【射匮可汗】,设王庭于【龟兹】以北【三弥山】,玉门以西诸国无不臣服。东至金山,西至里海。
武德元年,射匮去世,以弟继汗位,号【统叶护可汗】,迁王庭于【碎叶河】北之【千泉】。控弦数十万,霸西域,占【吐火罗】故地。三年,遣使入唐请婚,协议联兵抗击咄吉世。
贞观元年,遣使献万钉宝钿金带,马五千匹。【达头可汗】之子【阿史那莫贺咄】暗杀侄儿,自号【俟毗可汗】。部众不附,推举【统叶护可汗】之子咥力,号【肆叶护可汗】。咥力与莫贺咄夺权,各遣使入朝请婚,李世民不允。西域诸国多叛。
四年,莫贺咄败,逃往金山(阿尔泰山),为侄孙【泥孰】所杀。咥力疑心泥孰不忠,泥孰逃往【焉耆】。泥孰曾于武德中至长安,与李世民结为兄弟。
六年秋,【阿史那咥力】为部下攻击,逃往【康居】,后亡。部众迎立【阿史那泥孰】,号【咄陆可汗】。遣使唐廷,愿内附。七年,鸿胪少卿【刘善因】持节至王庭,李世民册封泥孰为【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
八年,泥孰病卒,弟【阿史那同俄】继汗位,号【沙钵罗咥利失可汗】。
九年,同俄献马五百匹,上表请婚。唐廷厚加抚慰,未许其婚。【处罗可汗】俟利弗次子【阿史那社尔】归唐,
十二年,(西)突厥内乱,(北)【始毕可汗】咄吉世之子【欲谷】自立,号【乙毗咄陆可汗】。欲谷与同俄夺权,以【伊利河】为界,欲谷治河西。
十三年,欲谷东侵,同俄逃往【拔汗那】,后亡。欲谷兵力渐强,西域诸国归附。高昌王【麹文泰】罢朝贡,禁唐商旅。
十四年,陈国公【侯君集】领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以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等副之,远征高昌。新王【麹智盛】自言无过,侯君集命降。(西)突厥不来救,麹智盛开城降唐。高昌灭国。以高昌故地置【西州】。九月,唐廷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
十五年,唐廷徙死囚于【西州】,充实边地。【阿史那欲谷】自恃强盛,入寇【伊州】,为安西都护【郭孝恪】率二千轻骑所败。后,欲谷失民心,部众多离散,国乱。欲谷退守【白水】。李世民册封【俟毗可汗】莫贺咄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欲谷西逃【吐火罗】。
十八年,焉耆王【龙突骑支】归附乙毗,罢朝贡。【郭孝恪】领安西道行军总管,夜袭焉耆,生擒龙突骑支,执送长安。
二十年夏,乙毗遣使向唐廷朝贡,请婚。李世民诏令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为聘。乙毗不应。
贞观二十一年,为遏制乙毗势力,李世民派毕国公【阿史那社尔】领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以【郭孝恪】【契苾何力】等副之,率铁勒、突厥部众十万军讨【龟兹】。
二十二年,唐军擒杀焉耆王【薛婆阿那支】。生擒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唐军驻龟兹,于阗王【尉迟伏阇】惧,派子玷以驼三百匹劳唐军。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国都,筑城堡,置军镇。
阿史那社尔回师,遣行军长史【薛万备】率五十骑抵于阗国都,劝尉迟伏阇入朝。至长安,李世民崩。同年,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与子【咥运】率众西遁,败乙毗,据乙毗之地。
永徽元年,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统咄陆、努失毕等十部,迁王庭于【千泉】,寇【庭州】。贺鲁乃【达头可汗】玷厥曾孙。移【安西都护府】回【西州】。
显庆二年,右屯卫将军【苏定方】领伊利道行军大总管,以燕然都护【任雅相】、瀚海都督【药罗葛婆闰】、通事舍人【萧嗣业】等副之。使右监门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安抚大使。
秋,唐军至【曳咥河】西,贺鲁率二万余骑列阵而待,交战,唐军大败贺鲁。再于【金牙山】败贺鲁,于【碎叶水】尽夺其众。
次年二月,贺鲁与子逃至【苏咄城】,被弥射子【元爽】等生擒。冬,执送长安,献俘太庙及昭陵,特诏免死。迁【安西都护府】回龟兹城,恢复四镇。
公元658年,显庆三年,(西)突厥亡国。唐廷设昆陵、濛池都护府,以【达头可汗】玷厥曾孙【弥射】为昆陵都护,封【兴昔亡可汗】,辖咄陆五部。以弥射堂兄【步真】为濛池都护,封【继往绝可汗】,辖弩失毕五部。
终于,大唐帝国以赫赫战绩完成了四十年前向突厥卑辞厚礼的复仇。
突厥的王子成为太极宫的守夜人,左右同伴无不来自世家豪门。他们视帝王的信任为至上荣耀,誓要保护天可汗与其后代的安全。
武德年号早已弃用,被臣子上谥号’太武皇帝’的李渊终日游荡在寂静肃穆的太庙,一时为玄武门之变而耿耿于怀,一时又为令万国臣服来贺的儿子孙子而自豪长叹。
清凌凌的渭水不舍昼夜,那座便桥被多次修护,似乎永远簇新又坚固。渭水之耻在长安里巷老人的口中演变为讲给小孙儿的一则传奇,他们曾亲眼见证二十八岁的文皇帝策马迎敌,神姿英发,面不更色,以一人之力喝退百万蛮夷精骑,延续着他战无不胜的记录。
俯瞰帝都,万户千门,街道宽畅,榆槐成荫,青牛香车,翠幌珠帘。伊利可汗的血裔们跨坐千金宝马,身裹飘逸锦绣的丝绸,朗朗吟诵着先祖听不懂的五言七律,结伴出入胡肆倡馆,为博美人一笑,或苦练管弦,或抵角比赛,尽情挥洒青春热汗。
唐人母亲的血脉浇灌培养出他们的文雅与温柔,但未能劘灭那来自金山的基因记忆,行猎南山时,手握刀箭时,他们莫名躁动,莫名兴奋,他们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父辈偶尔提及的漠北和那些与狼共舞的’莫贺弗’们,却始终无法体会父辈的淡淡哀伤与遗憾,至多是有点好奇,可又不屑北去探望真正的故乡。有些人的祖、父被当作雕刻石像的模本,伫立千年,守护唐国皇帝长眠。他们不知也不去深思这背后的意义,只以此为傲。
然而,这对宿敌的纠缠尚未终结。
(西)突厥贺鲁之乱被平定后第四年,龙朔二年,右卫将军【苏海政】领釭海道大总管西讨【龟兹】,诏令【兴昔亡可汗】弥射、【继往绝可汗】步真率十部兵马听从指挥。
步真欲吞并族弟弥射辖下【咄陆五部】,诬弥射谋反。苏海政定计杀弥射,遂引发突厥诸部不安及叛逃,均为苏武/力/镇压。唐军至【疏勒】,【弓月部】借吐蕃兵马与唐军战,苏以粮草贿赂蕃将。
乾封二年,步真死,十姓无主,诸首领更怨唐廷包庇滥杀,【阿史那都支】【阿史那李遮匐】等率众依附【吐蕃】。
咸亨元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唐廷罢【安西四镇】,自龟兹迁【安西都护府】回【西州】。
咸亨二年,唐廷授【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辖咄陆五部。三年后,安西四镇复归唐廷。
仪凤元年,吐蕃寇鄯、廓、河、芳、叠等州。都支自号【十姓可汗】,联合吐蕃,攻打安西。
调露元年,【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出境。裴行俭止【西州】,召见龟兹、于阗等酋长,佯装行猎,募万骑。
都支未疑,率子弟五百人入唐营,为唐军生擒,与李遮匐同送长安。唐廷重设安西四镇,改为碎叶、龟兹、于阗、疏勒。
同年冬,【单于大都护府】辖地内突厥官吏【阿史那温傅】、【阿史德奉职】率众叛唐,奉【阿史那泥孰匐】为主。获二十四州叛应,涉及数十万突厥遗民。
半个世纪,漠北无战,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平静至此被打破。伊利可汗日夜不休的怒吼终使子孙重拾勇气,幡然醒悟,为唐国皇帝驻疆、征伐绝非狼神后裔的宿命。
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亦赐予大唐儿郎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机遇,世人即将见证下一个李靖、侯君集、苏定方的成名。
唐廷以都护府长史【萧嗣业】挂帅,右千牛将军【李景嘉】等副之。唐军大败,死者万余,铩羽而归。
突厥骑兵乘胜南追,欲攻【定州】。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布空城疑计,突厥不敢近,遂退。萧嗣业罢用,流【桂州】。
裴行俭凯旋东归,领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驸马都尉【周道务】、右领军卫中郎将检校丰州都督【程务挺】、幽州都督魏国公【李文暕】等副之。合兵三十万。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调露二年,黑山决战。唐军屡战屡胜,阿史德奉职被生擒,阿史那泥熟匐被杀,部下献首于唐军。余党败走【保狼山】。
夏,废太子【李贤】。突厥围【云州】,代州都督驸马都尉【窦怀哲】、【程务挺】率兵击之,破敌六万骑。
吐蕃扰【河源】,攻势猛烈,河源军副使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固守【良非川】。西南军防弊端显露。户部尚书【崔知悌】奉旨往【定襄】劳军,诏命裴行俭停战班师。
【阿史德温傅】逃窜,后于【夏州】迎【颉利可汗】从兄之子【伏念】,渡河立为可汗,响应者甚广。
次年正月,突厥寇原、庆等州。裴行俭领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曹怀舜】、幽州都督魏国公【李文暕】等副之。是秋,裴行俭班师献俘,诏斩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五十四人于市。
阿史德温傅挑起的这场反叛持续近两年,夏州群牧使奏,夏州牧监损失马十八万余,吏卒被杀掠者达八百。
永淳元年,【颉利可汗】疏属【骨笃禄】率众七百,占【黑沙城】,自号【颉跌利施可汗】,封臣僚,集亡散入【总材山】,来归者数万。
阿史那骨笃禄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突厥遗民,七千里外的【安西都护府】也爆发叛乱。【阿史那车簿啜】率众叛唐,攻【弓月城】。庭州刺史检校安西都护【王方翼】受命平叛,两军战于【伊利河】。突厥撤兵,唐军斩首千余。
三姓咽面部联手车簿啜,以十万兵参战。【热海】决战,战况惨烈,主帅王方翼手臂为利箭贯穿,引佩刀断去,左右莫知。唐军内胡人将士有心倒戈,欲擒王方翼献车簿啜。王方翼察之,定计斩七千余。后唐军大胜,西域暂平。
是冬,突厥攻单于都护府北境。攻并州。杀岚州刺史【王德茂】。唐廷起用【薛仁贵】,授瓜州刺史,寻拜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两军战于【云州】,唐军胜,斩首万余,获生口二万余,驼马牛羊三万余。
次年,骨笃禄攻【定州】,为霍王【李元轨】击退。攻【妫州】。围【单于都护府】,俘杀司马【张行师】。唐廷派胜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义】分道援救。
突厥攻【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知辩】邀击【阿史那骨咄禄】于【朝那山】北,反被突厥俘杀。唐廷欲弃丰州,为司马【唐休璟】力谏乃止。
突厥攻【岚州】,为【杨玄基】击退。唐廷以【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招抚骨咄禄。
次月,改元弘道,李治驾崩。及武后称制,唐廷接连内乱。
突厥攻【朔州】,杀掠士民,为【程务挺】击败。突厥畏程务挺威名,不敢掠境。是冬,【裴炎】以谋反获罪,程务挺同罪,被斩于军。流王方翼于【崖州】。
垂拱元年,突厥大肆犯境,唐军节节败退。诏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领阳曲道行军总管。突厥攻【代州】,淳于处平率军救援。唐军至【忻州】,遇突袭,唐军五千余战死。是冬,诏天官尚书【韦待价】领燕然道行军大总管,出击突厥,无功而返。
西域突厥遗民无主,武后擢阿史那弥射之子左豹韬卫翊府中郎将【元庆】为左玉钤卫将军,兼昆陵都护,袭【兴昔亡可汗】,辖咄陆五部。再加镇国大将军,左卫大将军。授阿史那步真之子【斛瑟罗】为右玉钤卫将军,兼蒙池都护,袭【继往绝可汗】,辖弩失毕五部。
垂拱二年,诏【黑齿常之】主持北境军务。是秋,骨笃禄掠【河东道】北,至【两井】,遇黑齿常之军,突厥败归。
次年,骨咄禄又寇【昌平】,黑齿常之率诸军出击,突厥撤兵。八月,再寇【朔州】。诏以常之为燕然道大总管,击贼于【黄花堆】,大破之。突厥散走碛北。
永昌元年,骨笃禄率众西征,漠北空虚。诏以白马寺僧【薛怀义】为新平军大总管,至【紫河】,未遇敌军,于【单于台】刻功班师。是秋,薛怀义再率二十万军讨突厥,唐军无功而返。【黑齿常之】被诬下狱,自缢而死。
武后天授元年,遇突厥与吐蕃联军攻击,【阿史那斛瑟罗】率部归内,拜右屯卫大将军,改号【竭忠事主可汗】。
天授二年,骨笃禄欲率大军南下,病卒,遂罢。弟【默啜】自立,号【阿波干可汗】。
天授三年,四月,日有食之,改元【如意】。【兴昔亡可汗】元庆为【来俊臣】诬杀。子【阿史那俀子】逃亡吐蕃,流【阿史那献】于【崖州】。九月,武后齿落而更生,改元【长寿】。
长寿二年,吐蕃立俀子为【十姓可汗】。诏右鹰扬卫将军【王孝杰】领武威道总管,讨吐蕃。唐军胜,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旧地,驻兵三万。
【阿史那默啜】率众寇【灵州】、【凉州】,俘杀凉州都督【许钦明】。诏以【薛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领【李多祚】【沙咤忠义】等十大将军以讨之,既不遇贼,班师。
俄顷,默啜遣使入朝,册授左卫大将军,封归国公,赐物五千段。次年,复遣使请和,加授【迁善可汗】。
万岁通天元年,秋,契丹叛,攻【营州】,围【幽州】,移檄责唐廷’何不归我庐陵王’。默啜助唐廷平叛,掳获契丹人口牲畜。武后遣使往突厥,册默啜为特进,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
次年,默啜纵兵攻【灵州】【胜州】,为平狄军副使【安道买】所败。默啜遣使请为武后子,并为其女求婚皇子,求索丰、胜、灵、夏、朔、代六州降户及单于都护府之地,及谷种、铁器等。
圣历元年,诏令淮阳王【武延秀】随使团往漠北,纳默啜之女为妃。使团至【黑沙】,默啜谓右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等’我女拟嫁李家天子儿,此岂天子之子乎?’,遂收延秀等,拘之别所,移檄责唐廷【五大过】。
突厥发兵十余万,默啜伪阎知微为南面可汗,同攻静难、平狄、清夷等军。静难军使【慕容玄曒】率五千兵降敌。
突厥继寇妫、檀等州。诏令宗正卿【武重规】领天兵中道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咤忠义】领天兵道前军总管,幽州都督【张仁亶】为天兵东道总管。合兵三十万讨突厥。右羽林卫大将军【阎敬容】为天兵西道后军总管,统兵十五万为后援。
默啜自出【恒岳道】,寇【蔚州】,陷【飞狐县】。攻【定州】,杀刺史【孙彦高】,焚烧百姓庐舍,掳掠男女,无少长皆杀之。诏令斩默啜者可封王,改默啜为斩啜。
默啜围【赵州】,长史【唐波若】翻城应之,刺史【高睿】抗节不从,遇害。
久视元年,突厥掠【陇右诸监】马万余匹而去。制右肃政御史大夫【魏元忠】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以备之,又命安北大都督相王【旦】为天兵道元帅,统诸军讨击,竟未行而贼退。
武后任命司礼卿兼濛池州都护、竭忠事主可汗【阿史那斛瑟罗】为左屯卫将军,仍立平西军大总管,还镇【碎叶】。
长安三年,默啜遣使,请以女妻皇太子之子。令太子男平恩王【重俊】、义兴王【重明】廷立见之。默啜遣大酋【移力贪汗】入朝,献马千匹,及方物以谢许亲之意。武后宴之于【宿羽亭】,太子、相王及朝集使三品以上并预会,重赐以遣之。
同年,召【阿史那献】回朝。西域,【突骑施部】首领【乌质勒】崛起,以碎叶城为牙帐。【斛瑟罗】入朝,寻卒。旧地遂为乌质勒占。
长安四年,封斛瑟罗子【史怀道】为濛池都护,册为【十姓可汗】,以安旧部。
中宗【李显】即位,改元【神龙】。二年,默啜寇【灵州】鸣沙县。灵武军大总管【沙咤忠义】拒战久之,唐军败,死者六千余。
突厥寇原、会等州,掠陇右群牧马万馀匹而去,忠义坐免。李显下制绝其请婚,诏能斩获默啜者封王,授诸卫大将军,赏物二千段。命内外官各进破突厥诸策。
景龙二年,封【阿史那献】为右骁骑大将军,昆陵都护,袭【兴昔亡可汗】,统辖【咄陆五部】,镇守【庭州】。
诏封【乌质勒】为西河郡王,唐使未至,乌质勒卒。其长子【娑葛】代统其众,诏便立娑葛为金河郡王,仍赐以宫女四人。
乌质勒部将【阙啜忠节】甚忌之,以兵部尚书【宗楚客】当朝任势,密遣使赍金七百两以赂楚客,请停娑葛统兵。楚客乃遣御史中丞【冯嘉宾】充使至其境,阴与忠节筹其事,并自致书以申意。在路为娑葛游兵所获,遂斩嘉宾,攻陷【火烧】等城,遣使上表以索楚客头。
景龙三年,娑葛弟【遮弩】恨所分部落少于其兄,遂叛入(后)突厥,请为乡导,以讨娑葛。默啜乃留遮弩,遣兵二万人与其左右来讨娑葛,擒之而还。
默啜顾谓遮弩曰:“汝于兄弟尚不和协,岂能尽心于我。”遂与娑葛俱杀之。默啜兵还,娑葛下部将【苏禄】鸠集余众,自立为可汗。
睿宗【李旦】践祚,默啜又遣使请和亲。制以宋王【成器】女为【金山公主】许嫁之。默啜乃遣其男【杨我支】特勤来朝,授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俄而传位【李隆基】,亲竟不成。
开元三年,【阿史那献】领定远道行军大总管,抵御【大食】与【拔汗那】。
(西)【苏禄】遣使来朝,授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进特勒,册【忠顺可汗】。自是每岁遣使朝献。立【史怀道】女为【交河公主】,以妻之。
四年,默啜北讨九姓【拔曳固】,战于【独乐河】,拔曳固大败。默啜负胜轻归,而不设备。遇拔曳固迸卒【颉质略】于柳林中,突击默啜,斩之。便与入蕃使【郝灵荃】传首至京。
骨笃禄之子【阙特勒】鸠合旧部,杀默啜子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立其兄左贤王【默棘连】,是为【毗伽可汗】。
默棘连谋欲南入为寇,其可贺敦父暾欲谷曰:“唐主英武,人和年丰,未有间隙,不可动也。我众新集,犹尚疲羸,须且息养三数年,始可观变而举。”又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暾欲谷曰:“不可。突厥人户寡少,不敌唐家百分之一,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随逐水草,居处无常,射猎为业,又皆习武。强则进兵抄掠,弱则窜伏山林,唐兵虽多,无所施用。若筑城而居,改变旧俗,一朝失利,必将为唐所并。且寺观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争强之道,不可置也。”
五年,【阿史那献】回朝,迁左金吾大将军,终老长安。
九年,【阿史那默棘连】遣使请和,乞与李隆基为子,许之。请尚公主,厚赐而未允。
十三年,李隆基将东巡,中书令【张说】谋欲加兵以备突厥。兵部郎中【裴光庭】请征其大臣扈从,则突厥不敢不从,亦难为举动。乃遣中书直省【袁振】摄鸿胪卿,往突厥以告其意。
默棘连与其妻及阙特勒、暾欲谷等环坐帐中设宴,谓振曰:“吐蕃狗种,唐国与之为婚;奚及契丹,旧是突厥之奴,亦尚唐家公主;突厥前后请结和亲,独不蒙许,何也?”袁振曰:“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默等曰:“两蕃亦蒙赐姓,犹得尚主,但依此例,有何不可?且闻入蕃公主,皆非天子之女,今之所求,岂问真假,频请不得,实亦羞见诸蕃。”振许为奏请。默乃遣其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入朝贡献,扈从东巡。
十八年,【苏禄】遣使至京,李隆基御【丹凤楼】设宴。突厥先遣使入朝,是日亦来预宴,与苏禄使争长。突厥使曰:“突骑施国小,本是突厥之臣,不宜居上。”苏禄使曰:“今日此宴,乃为我设,不合居下。”于是中书、门下及百僚议,遂于东西幕下两处分坐,突厥使在东,突骑施使在西。
二十年,默棘连为其大臣【梅录啜】所毒,药发,未死,先讨斩梅录啜,尽灭其党。既卒,国人立其子为【伊然可汗】。
诏宗正卿【李佺】往申吊祭,并册立伊然,为立碑庙。令史官起居舍人【李融】为其碑文。无几,伊然病卒,又立其弟为【登利可汗】。
登利年幼,其母即暾欲谷之女,与其小臣【饮斯达干】奸通,干预国政,不为蕃人所伏。登利从叔父二人分掌兵马,在东者号为左杀,在西者号为右杀,其精锐皆分在两杀之下。
二十六年,苏禄辖下有大首领【莫贺达干】、【都摩度】两部落,最为强盛。百姓分为黄姓、黑姓两种,互相猜阻。莫贺达干勒兵夜攻苏禄,杀之。
都摩度初与莫贺达干连谋,俄又相背,立苏禄之子【咄火仙】为可汗,以安余众,与莫贺达干自相攻击。
莫贺达干遣使告安西都护【盖嘉运】。嘉运率兵讨之,大败都摩度之众,临阵擒咄火仙,并收得交河公主而还。又欲立【史怀道】之子【史昕】为可汗以镇抚之,莫贺达干不肯,曰:“讨平苏禄,本是我之元谋,若立史昕为主,则国家何以酬赏于我?”乃不立昕,便令莫贺达干统众。
二十七年,嘉运率将士诣阙献俘,李隆基御【花萼楼】以宴之,仍令将【吐火仙】献于太庙。俄又黄姓、黑姓自相屠杀,各遣使降附。
二十八年,李隆基遣右金吾将军【李质】赍玺书,册立登利为可汗。俄而登利与其母诱斩西杀,尽并其众。而左杀惧祸及己,勒兵攻登利,杀之。自立,号【乌苏米施可汗】。
左杀又不为国人所附,【拔悉密】部落起兵击之。左杀大败,脱身遁走,国中大乱。西杀妻子及默啜之孙【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烛公主】及阿布思颉利发等,并率其部众相次来降。
天宝元年,降虏至京,令先谒太庙,仍于殿庭引见,李隆基御【花萼楼】以宴之,赋诗以纪其事。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在大唐盛世宣告结束前十年,冠以’突厥’名号的这支游牧民族再无法威胁大唐,狼神的后裔融入大唐,或融入回纥。回纥?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百年后,突厥已成为历史,回纥亦谢幕下台,而大唐正进行着她又一次中兴。
(北)突厥
阿史那吐务【大叶护】
「子」土门【伊利可汗】(和亲:西魏宗室长乐公主)
「子」科罗【乙息记可汗】
「弟」俟斤【木杆可汗】(和亲:女嫁周武帝宇文邕)
「弟」库头【佗钵可汗】(和亲:北周宗室千金公主)
「侄」摄图【沙钵略可汗】(科罗子,妻千金公主)
「弟」处罗侯【莫何可汗】(科罗子,妻千金公主)
「侄」雍虞闾【都蓝可汗】(摄图子,妻千金公主)
「弟」染干【突利可汗】(摄图子,隋改封【启民可汗】,和亲:隋宗室安义公主,义成公主)
「子」咄吉世【始毕可汗】(染干子,妻义成公主,雁门之围,借兵李渊)
「弟」俟利弗【处罗可汗】(染干子,妻义成公主,扶持杨政道)
「弟」咄苾【颉利可汗】(染干子,妻义成公主,渭水之盟,最后一任可汗)
阿史那思摩(库头孙,归唐,封怀化郡王,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
阿史那忠(染干同母弟,归唐,妻定襄县主,封怀德郡王)
阿史那什钵苾【突利可汗】(咄吉世子,和亲:隋宗室淮南公主,归唐,封北平郡王)
阿史那社尔【都布可汗】(俟利弗子,归唐,尚衡阳长公主,封毕国公)
(西)突厥
阿史那吐务【大叶护】
「子」土门【伊利可汗】(和亲:魏宗室长乐公主)
「弟」室点密【莫贺咄叶护】(西拓突厥疆土)
「子」玷厥【达头可汗】(仁寿初,与侄孙【都蓝】合攻【启民】,败,部下投奔【启民】,逃吐谷浑)
「侄」大逻便【阿波可汗】(【伊利】孙,【木杆】子,败于堂兄【莫何】,献隋廷)
「侄」【泥利可汗】(【伊利】曾孙,【木杆】孙,【鞅素特勤】子)
「子」达漫【泥撅处罗可汗】(大业七年归隋,妻宗室信义公主,归唐,被【始毕】使者杀)
「堂叔」【射匮可汗】(【达头】孙,都六子)
「弟」【统叶护可汗】(控兵数十万,西域诸国臣服)
「伯」【莫贺咄俟毗可汗】(【达头】子,杀【统叶护】,国衰,逃金山)
「侄孙」阿史那咥力【肆叶护可汗】(【达头】曾孙、【统叶护】子,多疑,杀功臣,国乱,逃康居)
「堂弟」泥孰【咄陆可汗】(【达头】曾孙,与李世民交好,获封吞阿娄拔奚利苾咄陆可汗)
「弟」同俄【沙钵罗咥利失可汗】(献马唐廷,国乱,败于欲谷)
「堂侄」欲谷【乙毗咄陆可汗】(【启民】孙,【始毕】子,西域诸国臣服,寇伊州,逃吐火罗)
「堂侄」【乙毗射匮可汗】(【沙钵罗】孙,武力控制西域,败于贺鲁)
「堂弟」阿史那贺鲁【沙钵罗可汗】(【室点密】五世孙,叛唐自立,败于苏定方,病死长安)
阿史那弥射(【室点密】五世孙,唐臣,受封【兴昔亡可汗】)
阿史那元庆(弥射子,唐臣,袭封,为来俊臣诬杀)
阿史那俀子(元庆子,唐臣,逃吐蕃,十姓可汗)
阿史那献(元庆子,唐臣,袭封)
阿史那震(献子,唐臣,袭封,最后一任)
阿史那步真(【室点密】五世孙,唐臣,受封【继往绝可汗】)
阿史那斛瑟罗(步真子,唐臣,袭封,改竭忠事主可汗)
阿史那怀道(斛瑟罗子,唐臣,袭封,改十姓可汗)
阿史那昕(怀道子,唐臣,袭封,最后一任)
※※※※※※※※※※※※※※※※※※※※
真正的历史还请看新旧唐书(当然它们记载的也许并不是真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