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迎寿诞,儿媳陪伴度晚年
在2019年来临之际,周村区青年路办事处新建村的赵聿成老人迎来了她101岁的生日。
赵聿成老人的祖籍是邹平县八里河村,1918年农历腊月初九生人。她18岁上嫁给周村街上张家胡同周永发为妻,30岁上生育一子周长江,56岁上给儿子娶妻成家,膝下一个孙女一个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太太坐享天伦之乐。没想到,1999年,儿子周长江不幸因病去世,儿媳妇孔祥琴从此便独自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至今已经是20个春秋了。现在的赵阿姨,算得上身体健康,除了耳朵不太灵便外,其余都很好。眼睛不花,说话洪亮,生活基本自理,铺床叠被自己来,自己可以洗澡,还能幹水饺皮。问起老人为啥身体还如此健康的时候,儿媳妇孔祥琴打开了话匣子。
老人的心态特别好,一辈子与世无争,从来不知道生气。赵阿姨老人的丈夫周永发,结婚后常年在徐州做生意,两人是聚少离多。赵阿姨为了照顾公婆,坚持在家住,不去徐州陪伴丈夫。时间久了,丈夫在徐州纳妾安家,更是常年不回来了。但是赵阿姨不生气,她小叔子从徐州回来时,给家里带来了大米,赵阿姨就摊上煎饼让小叔子捎回去。有时候,家里养的鸡给邻居家糟蹋了什么物品,人家说几句不好听的话,她也不在乎。一百岁的高龄了,夏天还能自己下楼和小区里的老姐妹们聊聊天,自己给自己找乐子。
老人坚持劳动不停歇,勤勤快快一辈子。周家兄妹四五个,一大家人吃啊穿啊少不了。赵阿姨抢着干家务、做针线活,不光做给一家人的吃穿,还给大姑姐家的小叔子做鞋做袜。解放后,赵阿姨参加农业社劳动,那个时期做过坩埚,生活困难时期吃过食堂,变着法子让一家人填饱肚子。直到1993年,新建村土地被开发转为非农业户口后,75岁的赵阿姨才算“退休”在家,帮助儿媳管理家务,伺候孙男娣女。孩子们给她做寿,需要到饭店吃饭,她坚持不坐车,步行到一里路之外的饭店去坐席。现在老人,仍坚持自己洗内衣,自己洗脚剪指甲,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给儿媳妇添麻烦。”
老人生活不挑剔,粗茶淡饭吃得香。年轻时吃苦受累养成了习惯,不喝酒不饮茶,一日三餐都是家常便饭。赵阿姨早晨起来以面条为主,冬季爱吃炸酱面,夏天就喜欢火爆鸡蛋下挂面,放上点绿色蔬菜就很高兴。午饭就吃一块馒头,娘两个都爱吃炖得烂乎乎的蔬菜,很少吃大鱼大肉。晚饭以稀饭为主,冬天小米红小豆熬稠饭,夏天小米枸杞做稀粥。儿媳妇说,有时候出去买点混沌、蒸包回来,娘俩就算是开荤了。
老人的睡眠很好,早晨7点钟起床,晚上9点就寝,夜里不用起来,午饭后还能睡1个多小时的午觉。起居有规律,吃饭按时控量,一年到头不生病。在客厅里看看电视,累了就起来走动走动,或者到晾台上晒晒太阳。儿媳妇孔祥琴是个爱干净的人,屋里屋外、客厅厨房,看看哪里都干净;她也是个孝顺的儿媳妇,丈夫去世多年,娘俩就指着低保过生活。据了解,到老太太做寿那天,村里的领导还要来给赵阿姨祝寿,小区里的邻居也有参加的,亲朋满座,老太太能不高兴吗!(邵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