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功之圆
(二)成功之圆在人类所有的词汇中,不管是形成文字的还是未形成文字的,“成功”都像太阳一样关乎着每一个人。中文里“成”指的是成就,“功”指的是功绩、贡献,即你取得什么成就,这成就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英文的“成功”来源于拉丁文“succed”,succed本义是接替、替代,即在时间顺序上先后发生,我们的发明、设想、尝试变成现实了,叫成功,也就是说现实接替了梦想。
美国哲学家厄尔·南丁格尔的定义正是如此:成功就是逐渐实现有价值的理想。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定义,但人是有情感和有道德的,历史上大奸大恶之人,他也认为他的理想是有价值的,但我们的价值观并不认可他们,有必要把那些恶人从定义中排除。于是就有了田中孝显的定义:成功就是有步骤地实现有社会价值的目标。
这个定义又似乎太高贵了一点,它把太多的普通人排除在门外,所以我们再来看看居里夫人的定义:成功就是把未来变成梦想,然后把梦想变成现实。因此,成功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成真。不管是崇高理想还是小小愿望,你把它实现了;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你把它做成了,都是成功。
三种定义的核心都只有一个:实现。很多人把成功看作是大把的票子、尊贵的车子、豪华的房子,某一特定的职位、职称、头衔,或是融入某种交际圈,这些是你在成功过程中要达到的一些目标,也可能是成功的一部分,但不是成功本身。成功是能让你拥有这些东西的某一事实。你拥有这些东西不等于成功,你成功了,也不一定非要去拥有这些东西,它们只不过是贴在成功之上使之更醒目的标签。
每个人都梦想成功,但不同的人对成功的定义和描述是不同的。无论你怎样定义自己成功,我们的建议都是:别在你的成功的篮子里只放一样东西。当一个25岁的年轻人给自己的成功的标签是:30岁前开上自己的豪华版宝马车。那么,这个实现的过程会给他带来许多的压力,到时如没有实现就只有“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他在自己阶段性成功的篮子里放得是:30岁时住在自己的两房一厅里、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婚、拿律师资格证书、晋升到主管的职位。那么,届时只要有一个实现了,他就会有一定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图121成功之圆
我们来画一个成功的圆。
保持健康。这是支撑我们一辈子的物质和能量资源。有句俏皮话说,50岁前用健康换金钱,50岁后用金钱换健康,这是有道理的。只有健康资源的连续可用,我们的成功才有保证。考察成功人士,一个显要特征就是精力充沛,他们把健康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而还有一些人,终因健康资源的断缺而成为悲剧英雄。如今,健康的标准不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了,更是包括一个人的心理的健康,有句话说“一个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了而美丽”。心理的健康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情绪智商。当然,在今天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我们还需要对自身的行为举止言谈、着装、形象进行一定的职业化的训练,使自己更加的“美丽”。
智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我们这里的智力绝不只是指一个人的智商,我们指的是智慧和魅力。一个具有高智商的人并不能保证其成为成功人士,智商对个人的社会成就只起到20%的作用,对个人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由品质、情商决定的“个人魅力”,也就是对他人的影响力。一个具有高智慧和魅力的人,不仅有很高的完成任务的能力,还具有创新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调动一切人员和资源来完成任务和激发他人潜能的能力。智慧与魅力决定了一个人社会成就的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财富的水平。
感情——情有所归。成功的最高层面应是个人的心灵解放和满足,对个人感情的追求和尊重是西方现代社会的最高价值观之一。我们这里的“情有所归”指的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对家庭的、对自己所喜爱的工作与事业的情有独钟。你爱一个人,而他不爱你,你热爱一种职业,而阴差阳错地做了另一份工作,你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那个职位,可上级就是不给你这个机会。这份“情无所归”带给你的痛苦、挫折会使我们感到离幸福是那么的遥远。
在多年的对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各类公务员的课堂培训中,每当涉及“成功”的主题时,我都会设计这样的内容:请两位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的人同时在两块不同的白板上画出自己成功的饼状图,其中会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同的人对成功的认识有所不同,男性更多地认为得到社会的认可、事业的成就是必要的;女性更多地会认为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成功是自身成功的元素。非常打动我的一个成功的圆是这样的:
这个成功之圆出自一位38岁的一位上市公司总经理助理,女性。她在黑板上画完走回座位时,其他的学员(学员均为她的同事)就有人说:“怪不得结婚十年才生孩子呢,是先享受了(这位女士刚休好产假,我赶忙从上到下打量了她一番,的确是穿戴精致考究的,是挺会“享受的”)。听到这话,女助理回身走到黑板前解释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期望值,而这个期望值是不同的,我认为只要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并且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自己感到享受的,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我的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我的“心性修炼”吗?“期望”是心的修炼,我们每个人总是要弄明白“我要到哪儿去?”,“期望”不就是我们内心的那个要去的“彼岸”吗?一个社会越是文明,那个“彼岸”也就是多元化之地。如果说“期望”是目标、结果的话,那么“享受”不就说的是我们实现目标、达到结果的过程吗?这正是“性的修炼”,唯有一个有明确的目标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带着自愿、享受和快乐的方式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快乐、幸福的成功者!我们的毛病是总是想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在别人的头上,其实,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成功的“彼岸”本身就是不一样的。
就这个成功的圆,我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高中三年(有的人甚至从小学开始),心中的那个彼岸是“复旦大学”,那么每年新生入学的那天我们在复旦大学的门口,问问拿着入学通知书的新生:“这一路实现目标的过程是享受的吗?”比例会是多少呢?几十次的回答基本不超过15%(回答者包括50后、60后、70后和80后),也有人干脆地说:“没有。”面对各类公务员,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是:许多硕士学位者(大约25岁)考入公务员后的心中的彼岸是“正处级”,对达到彼岸的人还是那个问题:“这一路实现目标的过程是享受的吗?”回答的不是很痛快和直接。我转问:“这一比例会高于那个复旦大学吗?”一阵沉默后的回答是:“不会!”
那么,我们即使达到了世俗的成功标准,而内心却是累的、是不快乐的、是没有得到滋养的,甚至是被扭曲的,这样的成功又有何意呢?
印度管理学者杰克迪希·帕瑞克在其《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自己的描述:“院长说的没错,MBA课程的压力始终很大,使我无暇思考像工作、生命的意义这类基本的哲学问题。事实上,经过两年的强化训练,我已经变成了标准的‘哈佛产品’。获得人人羡慕的哈佛MBA学位之后,我回到印度,雄心勃勃地进入家族企业工作。当时我深受哈佛‘压力带来成功’这一思想的影响。最初的几年,我始终希望做得更多,干得更好,不断获得‘进步与成功’。然而,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压力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使我越发的焦虑。如果我年纪轻轻就处于这样一种身心状态,那么余下的人生怎么办?持续的怀疑与矛盾,让我忽然想起在哈佛的第一天。我重新问自己:真的只有压力,才会引发最佳表现吗?真的只有不满,才能保持进步吗?环顾四周,我发现大多数同事,那些能干的、‘成功’的商界人士,都在品尝压力带来的苦果。我觉得什么被忽略了。这一回,我花时间仔细观察,发现那些管理者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领域内,既不健康又不快乐。即便他们都是非常能干的企业家,却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但在我看来,他们更像是‘成功的傻瓜’。我意识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