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梁阴云
五月初,夏收完毕,各国军队完成播种后已陆续集结,向着魏国集中,距离大决战的到来越来越近。秋雨来之前,大决战就会爆发。
此时北方气候温润,秋收后雨季绵长,大军屯驻人口密集,稍不注意就会爆发疫疾。
联军大营,燕国不知道打什么主意,作为姬姓此时的强国之一,虽然偏远也是姬姓强力分家,竟然对洛阳失陷,周鼎入秦一事毫无反应。
不过这也正常,春秋时各国不管怎么变,都会尊崇名义上的周天子。各国军服、军旗都会带上姬姓火德赤色,就连军服崇尚绿色的韩国,也会装饰红色表明阵营。也只有燕国,不尊本姓火德,另立水德,军服是蓝白两色,不见一丝赤色。
此时的联军大营内,赵国、魏国、韩国这三晋、齐国这位曾经的西帝国家,再加上楚国组成五国联军。对于信陵君提倡的五国攻秦事宜,楚国兴趣不大,楚国的王子熊启兄弟就在秦国混饭吃,秦王子楚登基后,大面积启用楚国外戚,与华阳太后关系和睦,与熊启兄弟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友谊。
华阳太后又是在秦国说得上话的人,秦楚处于蜜月期,楚国自然没兴趣直接参与联军。只是问了问联军主帅人选,楚国如此强国连副将都捞不到,又不好驳信陵君的面子,便出军一万由新晋将领项燕率领,过来长长见识,意思意思。
齐国路远,也觉得攻灭秦国自己捞不到好处,由宗室田单率军一万过来凑数。故而五国攻秦联军,真正主力还是赵魏韩这三晋。
联军大营内,信陵君四千余门客演练军阵,他则站在高台上俯视五国军营,观看操演进度,心中却构思着攻秦方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联军攻秦了,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
除了魏国一度攻入河西大败秦军外,各国在函谷关前交战,鲜有胜绩。
而这次应对五国联军,新秦王子楚反应激烈,直接灭了东周,以洛阳之地组建三川郡。信心十足的将战场从函谷关向东推到三川郡,准备在三川郡与五国联军进行一场不依靠地利的战斗。
三川郡守熊启又是楚国的王室子弟,本人又是华阳太后的娘家侄儿,熊启镇守三川郡,南边就是薄薄的一层韩国领土,然后就是广袤的楚国土地。熊启当三川郡守,完美的充当了秦楚之间和睦的枢纽。
对秦战事勾画已在信陵君心中,此刻他只觉得为难。而整个联军大营内,各国军队士气都不高,诸位将军也缺乏战心。
尤其是楚将项燕,这个散漫的楚国贵族竟然在酒宴中夸赞秦国的王长子政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人。
信陵君真担心楚军上战场后,项燕会领着楚军帮三川郡守熊启反戈打友军。这种担心不仅信陵君有,稍稍对楚人了解一点的将军,都有这种担心。
楚人是非常散漫,说的好听是生性浪漫天真、是讲感情的人,现在这帮人看秦国顺眼,上了战场以现在的秦楚关系,真的指不定楚军会打谁。
就连楚军参加联军,说是给信陵君面子,可眼下,信陵君宁愿这些楚军来的更少些。
还有齐军,抵达魏国后干的事情让信陵君傻眼,这帮人带来的商品比粮草多,沿途行军时,基本上是走到哪里,买卖做到哪里,与早年的宋军没区别。他甚至担心,战场上秦军出的价钱高一点,这帮人也会反戈。
对此,他也只能感叹,抗秦事业,还需三晋。至于其他国家,与秦国要么没有利害关系,要么接壤彼此关系好的跟兄弟一样,真的靠不住。
大梁城,赵政一袭贵公子打扮,看着大梁城外的河水,观察地势不由摇头。魏国屡屡迁都,失去河西之地后,从少梁迁都大梁,因国都在梁地,又被叫做梁国。
而大梁城周围地势,让赵政心中不屑,他对水非常的敏感,站在大梁城护城河前,就能感受到此处蓬勃水汽。就连如何攻破大梁城,他都有了计较。
王平抱剑站在赵政身后,缓缓扭着头,将视界内一切人、物观察入微。
王宫中,随着联军日众,王宫中的压抑气氛也越发浓烈。各国都在笑话魏国王室兄弟内斗以及魏国先王没眼光,连信陵君魏无忌如此大才、美德的儿子都忽略了,竟然将王位传给庸碌、善于猜忌的魏圉。
现在信陵君几年前被拜为魏国上将军,执掌魏国军队。而各国联军陆续抵达,信陵君所控制的军队,本身的影响力都在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
整个王城中,都在担心信陵君无忌挥兵进攻王宫,将王位夺回去。而这种形势,是非常明显的。自以为聪明的人,认为自己站在信陵君此时的位置上,都会选择这么干。
秦国的威胁在十年前长平之战、今年的攻灭东周战事中展现的酣畅淋漓。秦国威胁论高于一切,出现一个堵在函谷关外的强国,堵住秦军出关势头,是符合各国利益的一种选择。
而赵国已被秦国打残,韩国不值得信任,也只有祖上曾经阔过,元气尚未大损的魏国可以充当秦军出关的挡路石。偏偏魏王圉无才无德,他的弟弟信陵君无忌名满列国,又两次挫败秦军兵锋,而本人德行深受各国信任,对于信陵君无忌以往遭遇又抱有同情。
只要现在信陵君无忌发兵攻打王宫要夺取王位,除了秦国与魏王圉不愿意外,再无不愿意的人,各国都会支持信陵君如此做。
几乎,所有人看来,信陵君无忌攻打王宫,只是时机早晚问题。或者就是信陵君在等魏王圉自己退位,免得玷污自己名声。
总之,五国联军攻秦一事能打到什么地步没人知道,可都觉得魏国要变天了。
此时,魏王圉在垂钓,四十多岁的他因内忧外患,显得消瘦而精干,留着修剪精致的络腮胡子以及细长八字胡。
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魏王圉缓缓扭头,见到来者微微露笑,眉宇笑意难掩眸中倦意。
来者,一袭高领红袍,腰间扎着宽而束紧显得极为修身的黑缎腰带,还挂着一口装饰宝石的长剑。这是一个无须,美丽到妖异的男子,同时也是才能不逊色于信陵君的稀世男子,他就是龙阳君姬岐。姬姓出身的落魄子弟,在魏国出仕,深受魏王圉信赖以及宠爱。
龙阳君与魏王圉之间的故事,有很多都是名载千古的典故,能凸显为人处事等等的智慧哲理。
龙阳君的剑术天下闻名,同时也是名闻列国的纵横家。魏王圉不敢信任弟弟无忌,他所有的信赖都托付在龙阳君身上。
以男色谋求地位的风气,在这个时代中不算离奇,如秦孝公时期的景监,以及眼前名闻列国的龙阳君。何况,龙阳君的气度、才能都是不逊色于其美丽的一个人。
对着魏王圉的背影作揖,龙阳君便坐到魏王圉身侧的小凳上,拿起一旁的鱼竿抖入池水中,声音轻柔:“圉,无忌回话,说并无逆心。”
魏王圉扭头,看着龙阳君二十年来从未改变的面容,又摸摸自己额间皱纹,轻叹道:“孤……不信。”
龙阳君望着西边五国联军所在的方向,道:“圉,无忌无子,他谋求王位也是无用。”
魏王圉侧头,一笑,笑的难看:“无忌,恨孤。恨孤杀了如姬,恨孤与卿。”
大梁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龙阳君与信陵君两个人不论国事还是私事,都不会碰头。整个魏国,也不会有人将他们两个设局聚拢。因为养颜有术的龙阳君,与年青时的信陵君十分的酷似,不论体形、神态还是气度。
龙阳君微微皱眉,这一皱眉就让魏王圉心中更增抑郁,下巴一扬:“又有何事?”
“无忌已定下攻秦之计,以韩楚齐及魏赵荒败之军赶赴洛阳与秦主力对峙,另以我大魏重甲武卒配合赵之骑士,绕道河西避函谷之险,直驱关中与秦决战霸原。”
魏王圉听了不屑一笑:“楚军心怀鬼胎,齐军意不在此,韩军又是朝秦而暮楚,此首鼠两端之军,如何能委以重任?无忌眼前,也是难做。”
龙阳君微微俯首认可这番话,重申那句话:“圉,无忌不会做忤逆之事。”
魏王圉摇头,惨笑:“无忌不会,可国中、列国无不希望无忌取代孤。”
随着五国联军誓师,整个魏国大小事务都陆续去找信陵君无忌,下面办事的人都做好了迎接新君的准备,随着势态酝酿,真的不再是以魏无忌的意志所能主导的。内外人心向背,绑了魏无忌或背着魏无忌发兵王宫爆发政变,几乎已经是所有人都有了的心理准备。
魏王圉根本不敢离开王宫,甚至在王宫中不敢随意走动,就怕遇到心向魏无忌的宫人、卫士将他刺杀,造成既定事实。
龙阳君沉吟再三,道:“今日有秦人入大梁,秦黑冰台人手活动起来。或许,可以借助秦国之力,先下手为强。”
魏王圉皱眉:“无忌一腔强我大魏之心是对的,眼前若掣肘无忌,孤怕他想不通。”
他心中也委屈,魏无忌借如姬之手窃符救赵传为列国美谈,而他这个魏王,当兄长的却成了笑柄。他自认对无忌是非常宽容的,允许无忌在国内招收那么多的门客,也不追究魏无忌做下的夺军大逆,还封无忌为上将军统管国内军队,他做的还不够么?
难道非要把王位交给无忌,各国、天下舆论,才会满意么?
所谓的当世四君子,也只有信陵君夺取过本国大军指挥权,按照通常剧本夺取军权后反戈再夺王位也是正常的事情,可信陵君没有,重感情,给他这个当兄长的面子。他也事后捏着鼻子认错,将军权交给信陵君,试问其他三君,谁又真正如信陵君这样执掌过本国上下军权?
一个都没有,他们的国君都猜忌这三君,防贼一样。也只有他魏王圉,给与了弟弟统率全国军队的权力。他做的,还不够么!
可怎么,一个个都盼望着他将最后的东西,也就是王位交给无忌?
无忌无子,这些人一个个包藏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