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女之吻
蜘蛛女之吻
1黑豹妇人
传说中世纪的时候,在遥远的黑森林里,住了一些黑豹妇人。她们都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女人,只不过,眼睛有点像猫。她们并不适合恋爱。一旦有人去吻她们,她们忽然就会变成豹,把爱人或丈夫咬死了。
莫利纳喜欢讲故事,他有满肚子的故事,可以一天到晚不停地讲。其实,他的故事,都是他以前看过的电影。如今,他没有事情可以做,只好利用讲故事来打发时间,虽然他的听众只有一个人,名叫巴伦廷[瓦伦丁]。为什么如今莫利纳没有事情可做了呢?以前,莫利纳有一份工作,他是橱窗设计师,家里有一位母亲。两母子相依为命,生活倒也不错,可是,莫利纳是一名同性恋男子,由于风化罪名,被判八年徒刑,关在监牢里。
和莫利纳同一监房的巴伦廷,是革命分子,因为发动汽车厂骚动事件,没经审判,被判三年监禁。他在监狱中仍不断看书,但到了晚上,光源断歇,书就不能看了。漫漫长夜,莫利纳于是开始讲故事来消磨时光。这些故事,仿佛母亲给小孩子唱的催眠曲,或者在床边讲童话。
莫利纳的故事讲得非常动听,又详细、又曲折,而且,讲的都是浪漫的爱情故事,仿佛他自己就是故事里温柔的女子。事实上,莫利纳也一直把自己当作女性。他讲起故事来,对于女子的衣饰、发式、姿态、性格,总是描述得像小说家笔下一般详尽。故事也不是一天就讲完,常常在最危急的时刻暂停,到第二天晚上再继续下去,因此,也充满悬疑。
莫利纳多数讲悲剧,比如黑豹妇人的故事,他说现代的城市里也有一个黑豹妇人,并且恋爱结婚了,这真是一件不幸而可怕的事。她的丈夫大概也要被她咬死了吧,两个人显然都是无辜的。对于黑豹妇人来说,体内流着野兽的血液,根本是命运的安排,才使她成为悲剧的主角。
2僵尸妇人
西非和美国南部等地的伏都教信徒崇拜蛇神,教徒相信首领有起死回生的魔力,使死去的人成为僵尸,听从首领的命令做事。
监狱中的莫利纳看过很多电影,吸血僵尸啦、狼人啦、黑豹妇人啦、僵尸妇人啦,于是他就讲僵尸妇人了。据说,有那么的一个女子,到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去,因为她的未婚夫在那里等她,他们将在岛上结婚。女子的未婚夫非常富有,在岛上有许多仆人,拥有巨大的房子和一望无际的香蕉园。女子以为可以过安适愉快的生活,哪里知道,后来竟发现了岛上的秘密:丈夫的前妻已经死亡,而且变成了僵尸妇人,彼此还曾面对面。原来当地的巫医想吞灭岛上的土地,所以要利用僵尸妇人杀死自己的丈夫。不过,丈夫临死时对前妻说,自己一直是爱她的,她应该摆脱巫医的魔力,放火把自己烧死。僵尸妇人非常感动,果然放火烧房子,葬身火场,巫医也在雷击中丧生。到岛上来的女子终于回到家乡去,离开这片可怕的伤心地。
莫利纳的故事都是非常可歌可泣的哀怨爱情故事。比如一名歌手,竟然和德国军官恋爱了,结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一名记者为了采访新闻,和新闻主角的女子恋爱了,他在失去她的时候不断填写歌词,那些歌,在渔人中传开了,到处吟唱,后来,她就循着歌声到处找他。
故事都充满了温柔的情意,这,正是莫利纳个人的愿望,因为他一直向往爱情,希望能够有一个丈夫,自己做他的妻子。事实上,他的确也找到了一个爱人,那是餐室里的一名侍者。他常常到餐室去,彼此终于成为恋人。他把一颗心全投在侍者身上,希望他放弃目前的职业,继续读书,甚至希望和他永远生活在一起。但侍者有自己的家,有妻子有孩子,而莫利纳,如今却在监狱中。八年之后,他可以出狱,那时候,侍者会怎样待他?而他年老的母亲,并没有人照顾。莫利纳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快些出狱。
3蜘蛛妇人
莫利纳的故事真多,黑豹妇人呀、僵尸妇人呀,本来都是心地良善的女子,可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却对爱护她们的人形成灾害。莫利纳从来没有讲过蜘蛛妇人的电影故事,因为他自己就是蜘蛛妇人。讲蜘蛛妇人故事的是阿根廷的小说家曼努埃尔·普伊格(ManuelPuig),小说的名字叫做《蜘蛛女之吻》(KissofTheSpiderWoman)。
莫利纳一心想早些出狱照顾母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接受了狱官的条件,刺探革命分子巴伦廷同党的消息。于是,莫利纳对狱友的细心照顾、吃食物中毒、可能的假释,都是陷阱,无非想引发巴伦廷泄漏真情。莫利纳就像蜘蛛,细心结网,捕捉猎物。这网,是莫利纳显示的女子般的温柔和呵护。
巴伦廷的确受到感动,把莫利纳当作朋友,甚至成全对方的意愿,同性相爱;而莫利纳,起初只为了来当奸细,后来却真的爱上了革命分子,不但不再出卖对方,还愿意为他做任何的事。爱是伟大的牺牲,不管是异性的爱还是同性的爱。
莫利纳终获警方故意安排假释。临近离开监狱时,他问巴伦廷可否和他吻别。革命分子说:这个,怕只怕你会变成一头黑豹,就像你讲过的电影故事那样。莫利纳说,我不是黑豹妇人,做黑豹妇人是件忧伤的事,没有人可以吻你。于是巴伦廷说,你呀,你是蜘蛛妇人,把别人困在网里。
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是他的第四部小说,在阿根廷是一部禁书,所以,电影的背景也改在巴西拍摄。小说全部以对话进行,中间加插整段的回忆和想象,只有莫利纳出狱后的事件,才借警方的档案报道出来。普伊格小说的特色之一是穿插电影故事的片段,反映大众文化对小城妇女心态的影响。
4同性相恋
英国学者韦斯认为,同性恋的原因大致上基于三个说法,他本人则并不同意。
荷尔蒙不平衡,这是第一个说法,认为人体中的荷尔蒙不平衡,引起同性相恋。比如说,男性体内的女性荷尔蒙过多,使男性出现女性化现象,导致同性恋。事实上,经过研究证明,并非如此,况且荷尔蒙可以注入人体,改变不平衡的缺憾。把大量男性荷尔蒙注入男性体内,只使个人外表上有些改变——声音变得低沉、脸上长多了胡须,同性相恋的倾向依旧不变。
雌雄同体,是第二个说法。指成年人在发育期中未能长成完全的男性或女性,因此,体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的某些特征。至于个人究竟属于什么性别,多数凭当时表面的概念。韦斯认为,躯体结构是否正常和同性恋无关,反而是心理因素占较大的可能性。
遗传,是第三个说法。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证明,同性恋是遗传的。(可以遗传、传播的是艾滋病。不过,韦斯研究同性恋问题时,普伊格写《蜘蛛女之吻》时,艾滋病还不曾被界定。)
对于同性恋,学术研究上也有三个说法,而非科学的诠释。
第一个说法是违反论。据说,个人的同性恋倾向不过和其他“做坏事”的不道德行为相同。正如一头毛骡,性子固执,叫它东行,它偏朝西,完全凭一己的喜好。
第二个说法是引诱论。个人可能并非有同性恋倾向,而是受到别人的引诱。(小说中的餐室侍者和革命分子,本身都并非同性恋者,可都因莫利纳的引诱而相爱。)
第三个说法是隔离论。青少年在单一性别的兄弟或姊妹群中长大,寄宿学校、监狱,都因为生活环境中没有异性,所以促成同性恋的发生。
心理学家和神学家当然又有另外的看法。《蜘蛛女之吻》对同性恋作了不同角度的隐喻和具体的分析。他的立场明显是同情、体谅的,这是对长期受社会成见压抑的人物打抱不平,同性恋者,换一个名词,可以是其他边缘人物,第三世界的文学、政治。
5文化汇流
提起拉丁美洲文学,总叫人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而近年来,渐渐有人注意到拉美文学中出现的“大众文化”素材。
一般来说,文化可粗分为三类:高层文化、大众文化和普及文化。大众文化多半以谋利为目的,重视市场的买卖,比如电视节目、漫画、杂志,得看收视率和销量数字。高层文化则相反,并不服役于社群中大多数人的趣味,比如古典音乐、芭蕾舞、大学中研讨的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文化和大众文化略有不同,原则上,普及文化也广受群众喜爱,往往根源于传统,并非只是一时的流行,比如田园风味的衣饰、民歌、陶器、壁画等。
普伊格的作品,着眼于反映小镇上大众文化对一般人的影响,尤其是妇女,对电视的情节和人物如痴如醉。而这些电影、电视,又大多来自北美洲。他的好几部小说,如《给列打希和芙出卖了》[《给丽塔·海沃思出卖了》]、《碎心探戈》,都反映了女性大众文化的根深蒂固。《蜘蛛女之吻》里的莫利纳,正是这样的一个影迷,而且身份又以妇人自居。
除普伊格外,拉美作家中采取大众文化作素材的大不乏人。秘鲁小说家巴加斯·略萨的《胡利亚姨母与剧作家》[《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其中的双数章节,都是剧作家写的肥皂剧,每天在空中播送,迷醉了利马的许多妇女。这些吸引人的大众文化,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阿根廷小说家科塔萨[科塔萨尔(JulioCortázar)]的《蒙面怪客和国际吸血僵尸》,根本是一册漫画故事。古巴小说家因方特的《三头忧伤的老虎》,也写乡下村民如何向往城市生活,热爱电视和电影。乡下姑娘后来果然当了夜总会歌星,小镇男子也成了电视艺员。
普伊格和因方特都在访问中说过,对于写作,他们从电影中得到的比书本还要多。科塔萨的《蒙面怪客》,不过披了一件漫画的外衣,普伊格等人的作品,其实致力于把大众文化和高层文化技巧地融会在一起。
一九八六年四月
6描写叙事
一个欧洲的女人,一个聪明的女人,一个美貌的女人,一个受过教育的女人,一个具有国际政治常识的女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知识的女人,一个用不着对她从头进行解释的女人,一个善用闪烁着智慧的问题鼓励男人思想的女人……一个危险的女人,一个很会忘事的女人,一个甚至能忘记已回到他祖国的小伙子之死的女人,一个小伙子正回到他的祖国,一个小伙子从空中观察着蓝色的山脉,一个小伙子激动得眼含热泪,一个小伙子知道自己喜欢些什么……一个小伙子害怕自己也被看成是政治寡头,一个小伙子很可能会被游击队绑架,要求赎金,一个小伙子下了飞机,跟服装鲜艳的孀居母亲拥抱,一个眼泪已哭干了的母亲,一个受到举国尊敬的母亲,一个兴趣高尚的母亲……一个无缘无故会紧张的母亲,一个对儿子隐瞒着什么的母亲,一个对他的用人十分宽容慈祥的父亲,一个试图通过慈善事业改善用人们生活条件的父亲,一个为当地的劳动者建立了一座医院的父亲,一个为劳动者建造了住宅的父亲,一个痛苦地与妻子进行争吵的父亲,一个与其儿子言谈甚少的父亲……一个几乎可以肯定当过罪犯的父亲,一个给儿子玷污了名声的父亲,一个犯罪分子父亲的鲜血在儿子的血管内流动,一个农村姑娘,一个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姑娘,一个豆蔻年华的姑娘,一个由于缺乏营养而影响了牙齿生长的姑娘……
《蜘蛛女之吻》的特色是全书以对话形式进行,但其中有些插段用的是独特的写法。像上述的散文叙事,每句开始都以“一个”起句,整整四页,从“一个”开始到“一个”终场。但在段落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轱辘转换,从女人到小伙子到母亲到父亲到姑娘,共五个人,既紧密地过渡,又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个别的容貌、性情、生活、社会地位等等。《尤里西斯》[《尤利西斯》]一书最后的文字是一长段的意识流叙事,没有标点符号;普伊格的这段文字,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电影《蜘蛛女之吻》很好看,如果不读读文学作品,就错过很多东西了。屠孟超的中译是首选,有别于其他胡乱删节的改写译本。
一九九五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