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为何不会得脑震荡?

啄木鸟为何不会得脑震荡?

啄木鸟为何不会得脑震荡?提到啄木鸟,人们立刻联想到它的一堆称号,例如“森林的医生”“忠实的护林尖兵”等。黎明时分的森林里,不时传来啄木鸟敲击树木的“笃、笃、笃……”的声音,那是啄木鸟在给树木“看病”。

啄木鸟主要以天牛幼虫、蠹虫幼虫、象甲、伪步行甲、金龟甲、蚂蚁等为食物。啄木鸟能把潜藏在树干中的害虫掏出来吃掉,而这些害虫有时能致使树木死亡。啄木鸟的长嘴就像医生的听诊器一样,它用这个又硬又尖的长嘴敲击树干时,发出笃笃的声音。这些声音能准确地反映出害虫躲藏的位置。啄木鸟用嘴先啄开树皮,像凿子一样在树上凿个洞,然后插进害虫的巢内。啄木鸟的舌头又长又细,向外伸出时有14厘米长。嘴里容纳不下那么长的舌头,就只好穿出下腭,向上伸进右鼻室内。左鼻孔则留作呼吸之用。它有两根能伸缩的筋长在舌根,长着许多肉倒刺的舌尖则能分泌黏液,因此,它总是可以准确无误地钩出隐藏得很深的害虫的幼虫和虫卵。

飞行途中的啄木鸟

一般的鸟儿都是站在树枝上,而啄木鸟却是攀援在直立的树干上。原来,啄木鸟的4趾是对称分布的,有2个向前,2个向后,趾尖上的钩爪非常锐利,能帮助啄木鸟牢牢地站在树干上。它的尾巴是支撑身子的支柱,羽轴硬而且有弹性。这样,啄木鸟不仅能抓住树干,还能够沿着树干快速移动,自由地上下跳跃,甚至是向两侧转圈爬行。

现在,全世界已发现的啄木鸟约有180种,如红头啄木鸟、橡树啄木鸟、绒啄木鸟、大斑啄木鸟、黑啄木鸟、北美黑啄木鸟、黑背三趾啄木鸟、绯红背啄木鸟、红腹啄木鸟等等,都属于形目啄木鸟科。除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外,啄木鸟的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其中南美洲和东南亚的数量最多。每天,1只大斑啄木鸟能除掉害虫1000多只。据估计,在成千亩的树林里,只要有4只啄木鸟,就可以控制害虫的蔓延。

繁殖季节,雄啄木鸟常用敲击空树干或发出短促的、尖锐的叫声来吸引雌啄木鸟前来婚配。一对啄木鸟在树上凿三个以上的树洞当做自己的巢穴。其中一个巢洞专门用于产蛋育儿,平时,雌鸟和雄鸟各占据一个巢洞,每年更换一次巢洞。每年5月啄木鸟产5枚左右的蛋,经过10天的孵化后,只需一个多月,雏鸟就长大了。

利用特制的摄影机,美国科学家菲力普·梅依惊奇地发现,啄木鸟找虫吃的时候,每啄一次的速度非常快,达到每秒555米,是空气中的音速的1.4倍。头部摇动的速度约每秒580米,甚至高于子弹出膛的速度。照这样计算,啄木时,啄木鸟头部受到的冲击力是其重力的1000倍。如此快的速度,难怪树干很容易被凿穿。在这样强烈而长久的震动下,啄木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呢?

通过对啄木鸟的头部进行解剖,科学家发现它的头部有一套防震装置,能够保护啄木鸟。啄木鸟尽管有非常坚硬的头颅,但骨质却很疏松且充满气体,像海绵一样。颅壳内有一狭窄的空隙在外脑膜与脑髓间,这一空隙使震波的传导变弱了。它的脑组织从头部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出是很细密的,再加上啄木鸟头部两侧还有起防震作用的肌肉系统。而且,啄木鸟啄树的时候,头部和喙都保持直线运动。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啄木鸟啄树时不得脑震荡了。科学家从中获得启示,制成了防震头盔。

然而,科学家的研究也同时表明,并非所有的啄木鸟都吃害虫,有的啄木鸟喜欢吃树木的果实,有的则喜欢在树干上啄一些小洞来吸食树的汁液。看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评判啄木鸟的功过是非。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越问越聪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越问越聪明
上一章下一章

啄木鸟为何不会得脑震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