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体制:军队的宏观构成

军队体制:军队的宏观构成

军队体制:军队的宏观构成军队体制,是军队结构形式及各个部分相互关系的制度的总称。军队体制的基本功能是使军队的政体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军队各个部分科学合理地相结合,圆满成功地完成作战任务和其他任务指标。

军队体制不仅具有全局性,更带有时代特征和国家特色。另外,它也受国家政治制度、科技水平、经济条件、民族特点、战争特点、历史传统、武器装备、作战对象和方法、军事战略、地理环境、军事理论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陆军体制

陆军体制,即陆军的组织设置、职权划分、指挥关系的有机整体的总称。

陆军,是主要在陆地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炮兵(导弹兵、火箭兵)、装甲兵(坦克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化学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有一些国家的陆军还专门设有空降兵、铁道兵、陆军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等。陆军兵种的结构主要取决于作战任务的需要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情况。

战斗部队通常由步兵、火箭(导弹)兵、防空兵、装甲兵和炮兵以及武装直升机部队构成,战斗保障部队通常由工程兵、侦察兵、通信兵、防化兵等部(分)队构成。

反坦克步兵

现代陆军一般按照下面的序列编排:集团军(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有的国家还编有集团军。

海军体制

海军,是指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岸防兵等兵种组成。目前世界各国海军如果按照规模大小、作战能力强弱以及任务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成远洋、区域、近海等三个类型。

海军一般以舰队、基地为基本编成单位,按照总部、舰队、基地(区舰队)和支队(分队)等层次编排序列。

从宏观上看,海军体制是海军组织的基本构成,包括海军机构设置、组织系统、建制、领导指挥关系及各级组织的职权划分。

优秀的空军士兵

一般来讲,海军体制主要是指海军人员与舰艇及武器的构成和排列方式。包括整体结构、海军领导指挥体制、军航空兵体制、海军基地体制、海军装备管理体制、舰队体制、海军军事训练体制、海军后勤体制等。

空军体制

相比其他军种,空军是一个较年轻的军种,它以空中作战为主要任务。

各个国家的空军部队的编制序列不尽相同。有些国家是以集团军、军、师、团、大队、中队编序,有些国家是以航空队、空军师、联队、中队编序,还有的国家是以空军旅、中队编序,另外一些小国空军的最大单位是中队。

所谓空军体制,它包括空军整体结构、空军领导指挥体制、空军军事训练体制、空军后勤体制、空军装备管理体制等,是空军的组织系统、机构设置、建制、领导和指挥关系以及各级职权划分的统称。

简单来说,空军体制一般由领导指挥机构、兵种部队、技术勤务保障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和部队科学研究部门及军事院校等构成。

对于大国来说,建设一支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国民经济能够负担的强大空军,是军队建设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在美国,空军的现役、后备役、文职人员与承包商四位一体,实施空天一体的空军体制。也就是说,美国空军以地面以上的大气层内外空间为战场,规定其航空、航天、战略导弹与导弹防御力量的体制。可以说,美国掌握了航空和航天两大空间以及战略导弹的绝大部分资源,处于名副其实的垄断地位。

而中国的空军体制并不涉及天外,主要以航空兵、国土防空兵、空降兵范畴为主要部分。

战略核力量体制

在有核武器的国家,战略核力量是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核力量是装备核武器系统,遂行战略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的总称。通常包括陆基战略轰炸航空兵部队、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潜艇部队,还有一些国家把反弹道导弹部队等也列入其中。

战略核力量体制是战略核力量的总体结构、领导指挥机制、部队编成、组织制度的总称。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都相继拥有了战略核力量。

美国核试验的爆炸场面

美国在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研究成功后,就实现了导弹和氢弹的结合,继而组建战略导弹部队(隶属战略空军司令部),而后,随着战略轰炸机空投氢弹以及潜地弹道导弹的试验成功,再加上战略导弹核潜艇装备部队的服役,美国形成了一种“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即由战略轰炸机部队、陆基战略导弹部队和战略导弹潜艇部队组成。

经过更新和改革,美苏两国拥有的战略核武器占全世界总数的95%以上。美国战略进攻核力量在80年代后期已经达到12.5万人左右的总兵力,约1.4万枚战略核弹头,26.5亿吨爆炸当量,约2000件战略核武器运载工具。相比美国,苏联也不相上下,同时期的苏联战略进攻核力量总兵力约41万人,战略核武器运载工具约2500件,战略核弹头约1.1万枚,爆炸当量56.3亿吨。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加紧研究尖端的军事科技,包括太空武器、第三代核武器等等。未来世界的战略核力量将会向着规模缩小、攻防能力增强的趋势发展。

后备力量组织体制

后备力量指的是除现役部队之外的,一切可以用于战争动员使用的群众性武装力量的总称,是国家根据战争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储备在人民群众中,战时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群众性武装力量,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争发生时,国家可以根据战争的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原有储备在人民群众中的军队力量聚集进来,发挥作用。

后备力量也是一种有严格的组织体系,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事组织。

说到后备力量组织体系,不得不提的就是预备役。体制的完善是需要预备役发挥作用的。

所谓预备役,是指公民在军队外服兵役,并随时准备根据国家需要应召入伍服役,包括编组的预备役部队和非编组的预备役人员。预备役的组织结构根据训练程度可分为一类、二类或三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预备役制度或民兵制度,我国则采取两者相结合的制度,并且制定出了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两种。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
上一章下一章

军队体制:军队的宏观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