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再打伏击

六十三、再打伏击

李万昌开始还在挣扎,拒不合作。黄文对胡莲和大山说:“你们看我的。”上前在他的第二腰椎棘突下,用力一按,李万昌受不了了,开始是小声“嘻嘻.....”的笑,继而又“哈哈哈哈哈哈”的一阵狂笑,笑的他上气不接下气,黄文的手劲又加大一些,直到笑的他小脸儿发紫,两眼发直,身子完全瘫下来,黄文这才把手松开。过了好一会儿李万昌缓过劲来,他也再不敢硬了,一个劲的求饶:“好汉爷饶命,饶命!我听你们的,你们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胡莲说:“你是属犟驴的,牵着不走非要打着才行!老黄,把他整死算了。”

黄文作势再按他的笑穴,吓得他又是磕头又是作揖,嘴里一声声的叫爷爷叫奶奶。胡莲一看行了,对他说:“对你的下属喊话,叫他们缴枪投降!”

李万昌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按着胡莲的意思向伪军们喊话:“你们都不要开枪!谁要是开枪我就没命了。都给我出来。”

伪军们听到队长的命令都蔫蔫的提着枪出来,武工队员上去把他们的枪一一缴下。

至此,破坏鬼子据点和“人圈”、解救百姓的任务没费一枪一弹胜利完成。这是出山以来的首胜。不用说武工队员们多么高兴,单说那些被解救的百姓,一个个欢欣鼓舞。——他们也真是叫鬼子给吓怕了,见着武工队就像见着了亲人,抱住武工队员只知道哭。唉!老百姓能做的也只有用眼泪来洗刷曾经的耻辱了。

一个小孩儿看到了那边被俘虏的鬼子和伪军,吓得“哇”一声哭了。众人听到小孩儿的哭声,这才看到那边被俘虏的鬼子和伪军,“呼啦”一下围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揪着一个就打。现场一片混乱,愤怒的群众中,有的一个人抱着一个敌人、另一个人打;有的两个人摁倒了敌人打;还有的妇女上去放开了双手照着敌人的脸狠劲的挠;也有的薅头发,拽耳朵,扇耳刮子。老李一看,赶紧叫大山、胡莲等人过去劝阻。可是胸中燃烧着怒火的人们此时丧失了应有的理智,岂是他们几个人劝阻得了的?老李一看不行,掏出配枪,朝天“吧、吧”两枪,众人这才松开手,但是李万昌和两个鬼子兵已被打死,还有三个伪军被打的奄奄一息。挂彩受伤的可就多了,不是一个两个。

这可怎么办?胡莲说:“事已至此,责怪他们也没有用了。谁让这些鬼子、伪军过去作孽了?”

老李想想也只得如此了。遂召集百姓把被打死的人就地掩埋,又安排胡莲带领一部分人看管俘虏。当老李带队回到魁盛店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老李草草的洗把脸,就到张老太爷的屋里,这时也正好赶上老爷子起床。

“老人家早!”

“我还早什么呀,不是落在你们的后边了!”老人家笑着说:“一定收获很大吧?”

“端掉了鬼子的炮楼、破坏了刚修的‘人圈’,把老乡们都解救出来了。还抓住一些俘虏。"

老人家问:“那些俘虏怎么处理的?”

“没有地方放他们,我让胡莲队长带几个人在一片树林里看着那。”

“那怎么行?快把他们带到我家里来,我这儿有的是地方,你再抓住这些俘虏也容得下。”

老李一听正中下怀,只是觉得部队在张家驻扎就已经很麻烦了,咋好意思再把俘虏关押在他家呀?遂高兴的感谢老人家对武工队的大力支持。傍晚时分,老李命人通知胡莲把俘虏带回到魁盛店张家。

经过和老人家唠嗑弈棋,老李发现张老爷子除了性格豪爽之外,对排兵布阵也有一些研究,于是部队有事就经常与老人家相商。这次打了胜仗以后,老李又找到张老爷子,研究下一步的部署。

老人家问老李:“李队长有什么打算?”

老李说:“我觉得敌人不会承认失败,还会在盆子窑那儿修‘人圈’,可是敌人会从哪里调兵那?是凌源?还是建平?”

老人家说:“李队长想打伏击?”

“对!以我们的实力,只能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打伏击。这您是知道的。”

“对头。这样吧,咱俩把各自的想法都写到手心里,行不行?”

“行!看我们两个的想法一样不一样。”

屋里有现成的文房四宝,两人都拿起一管毛笔,在手心上写出自己的判断。亮开一看,两人写的都是凌源两字,于是看着对方都会心一笑。老人家高兴的说:“这叫英雄所见略同啊。”

“对,英雄所见略同!”

“若说打埋伏,我有一个最好的地方:既是敌人的必经之处,又便于隐蔽,还可进可退。”老人家神秘的说。

“好!既然老人家有这么好的地点,那这个事就这么定了。”老李召集三个武工队的正副队长,做战前部署。按照张老爷子的意见,伏击地点选在黑子沟。这里是铁路和公路的交汇点,在这里设伏,不论敌人乘火车还是坐汽车都是必经之地。由胡莲率领一个小队打主攻,老李带领一个小队打援,大伟带领一个小队作为预备队。当天晚上出发。

从魁盛店到黑子沟,要经过大马营子、四合当、东营子、河南村、土城子、桃花池,大约六十多里路。夜晚行军没有月光,大家只能摸黑走。好在队伍中有一些本地人,他们对道路比较熟,所以走了三个多小时,赶在天亮之前到达了预设阵地。

老李与胡莲登上小山一看,大喜过望:这儿真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敌人如果乘火车,铁路到这里拐一个小弯,火车必然减速;敌人如果是坐汽车,到这里道路狭窄,又要过一个小河沟,汽车也得减速。最叫老李叫好的是这里后有大山依托,进可攻、退可守。在这里打伏击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也可以减少自己的伤亡。老李嘱咐胡莲几句后,就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等老李走后,胡莲开始部署兵力,安排战士们挖战壕、垒掩体、埋地雷。这一切都完成了天也大亮了。太阳从东山后面冉冉升起,一瞬间大地镶上了一片金色。头顶上的丝丝、片片红云慢慢的变白。远山由暗黑变成了深灰色;近处山脚下的树林红绿相间:红的绯红、绿的浅绿。田野里,有的地块已经收割完毕,稻谷一堆一堆的摞到了一起;有的秸秆割倒了,被一排排的放到地上。鸟儿们早就起来了,在叽叽喳喳、成群结队的拣食地上遗落的粮食。山脚下村庄里人家的烟囱冒着缕缕炊烟,时而拧到一起,时而飘散开来。真是一派美丽的秋景图,令人沉醉。

太阳已经有一竿子高了,还不见鬼子军车开来,孙二丫头有点沉不住气了,跑过来问胡莲:“鬼子到底来不来呀?”

胡莲心里也憋着一把火,头也没抬的回到:“耐心等着,你问我我问谁呀?”说完觉得不妥,又补充一句:“告诉大家注意隐蔽,不要暴露目标,谁饿了可以吃一点,但是千万盯住前边,别耽误了大事。”

二丫悻悻地回去了。太阳已经当空,鬼子还没有来。胡莲也有点沉不住气了,告诉二丫头和梁丰,你们都盯着点,我去去就来。别说胡莲他们着急,就是老李也是心急火燎,特别是黄文和大山更是如坐针毡,情报是他俩侦查得来的,如果不准确那就是他俩的工作没做好。正当他俩焦灼的等待的时候,胡莲来了。看到他俩就毫不避讳的说:“你们俩的情报准不准那,怎么到现在敌人还不来呀?”

黄文耷拉着脑袋不敢看胡莲的眼睛。大山面无表情的说:“我们的情报是不错的,情况是不是有变就只有天知道了。”

“哼!”胡莲不再说什么,转到了老李跟前。看到老李目不转睛的看着远方在思考,胡莲也就没有说什么,转回身又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嘀咕:“我就不信了,他小鬼子能不来。”再一次望着远方的铁路。诶,远处有一列火车开来,随着火车上冒出的白烟隐隐传来“窟吃窟吃”的响声。胡莲赶紧往他的阵地跑,一边跑一边喊:“大家注意,敌人来了!”

武功队员们赶紧进入阵地,抄起枪,机枪手重新把机枪架好,大家瞄准火车来的方向,就等火车进入有效射程,一起开会,消灭敌人。

(待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辽西烽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辽西烽火
上一章下一章

六十三、再打伏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