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撤退

大撤退

大撤退

日本人一向重视元旦,1943年这天的东京却到处充斥着惶恐不安的气氛。裕仁在新年献词中特别提出:“大日本帝国在瓜岛遇到了巨大困难,在那里,日本和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决定性战役!”

山本在“大和”号上度过了此生最后一个新年。因靠近赤道,天气炎热,年宴上吃的年糕都有些发霉了。可能因为勤务兵疏忽,上年宴的主菜整鱼时,鱼的头尾方向反了。侍从长近江为此发了火,平时忌讳这类事情的山本反倒没生气,只是讪笑着自嘲:“呵呵!年头变了,连鱼的方向也改变了。”

到1943年1月,山本担任联合舰队司令官已有3年4个月。眼看手中赌本越来越少,山本身上那种英气勃发的风貌几乎看不到了,对司令官一职渐渐厌恶了。他在写给好友原田雄熊的信中说:“倘非战争年代,早该有人来接替我了,现在依然杳无音信。有人称我‘已成了舰队第一古董’。如果仿古歌来描绘此情此景,恰应‘漂流在海中,波谷浪峰度戎生。辗转四年整,嗟叹转任无音声。京城风貌已忘空’。”山本甚至预感自己已无太多时日,在信中表明“我已做好了百日之内贡献余生的准备”。估计还算准确,此时距他战死还剩108天。

就在山本为瓜岛战局一筹莫展之时,东京飞来了两位大人物——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绫部橘树和军令部作战部长福留繁。两人此行是向山本和今村传达御前会议精神,促成陆海军密切协同组织第十七军撤出瓜岛。这不禁让骑虎难下的山本和今村都长出一口大气。

撤退任务毫不例外只能由联合舰队承担。当初是千方百计想把人送上去,现在要绞尽脑汁尽可能多地把人接回来,山本的沮丧心情可想而知。好在现在只管拉人,不用再运送装备和补给了,即使人比送去时也少多了。1月4日,联合舰队发布了代号“开号作战”的撤退计划,其核心内容为:第十七军收缩战线,在准备总攻的掩护下做好撤退的各项准备;撤退开始前仍须以各种方式全力向岛上运送补给,维持部队战斗力,运送补给的舰船返航时撤离行动不便的伤病员;基地航空部队1月15日后加强对瓜岛的航空歼灭战;第六舰队继续对瓜岛实施常规补给,归途收容患者,同时在瓜岛东南海域侦察敌情并阻敌增援;撤离兵员任务由驱逐舰承担,为此将集中投入两个驱逐舰战队的22艘驱逐舰,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以各种手段将部队撤出;上述行动严格保密。

经多轮协商,1月10日,联合舰队与第八方面军联合签署了关于“开号作战”的陆海军协定:1月15日以矢野步兵大队登陆构筑收容阵地;1月25日、27日、30日,陆海协同对瓜岛实施航空总攻击,其中27日的攻击由陆军担纲;充分利用1月30日到2月7日无月之夜,2月1日、5日、7日分三次以驱逐舰收容地面部队;如仍有残部未能撤走,则改由潜艇进行收容。

时间只有短短一周,要从美国人完全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瓜岛撤走上万羸兵谈何容易?山本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保守估计准备损失半数以上驱逐舰。陆军估计也差不多,今村认为能撤出半数兵员就算成功。

为确保命令传达同时避免第十七军违抗军令,1月11日,今村派井本熊男和佐藤忠彦登岛,当面向百武和宫崎传达,同时避免发电报走漏风声。1月13日下午,10艘满载给养和矢野大队700士兵的驱逐舰悄然驶出肖特兰,井本和佐藤就在其中1艘舰上。

由第三十八师团第二三○联队补充兵员组成的矢野大队得到的指令是作为下一次总攻第一批增援部队登岛。鉴于瓜岛美军不断发起反攻,如不派出生力军,岛上部队连维持现有阵地都异常困难。为保持部队战斗力,矢野大队携带了20天干粮。矢野桂二看着手下这些老兵,只觉后脖颈发凉。700人组成的5个中队——3个步兵中队、1个山炮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只有5名中队长是“陆士”毕业的职业军人,其余军官大都是没毕业就被送到滨松陆军干部学校上了6个月速成班的大学生。士兵大都年过三十,属于临时招来的壮丁,很多人连枪都没放过。矢野纳闷:凭这些人就敢去攻击3万精兵半年都拿不下来的机场?实际上,矢野大队是瓜岛撤离的殿后部队,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可怜的“弃子”。因美军追击不力,他们最后幸运地等来了“集结号”。

14日夜,日军船队冲破美军鱼雷艇的拦截,抵达瓜岛。在埃斯佩兰斯角登陆的井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海滩上七扭八歪到处躺着伤病员,其中有些人已经咽气,空气中充斥着腐烂尸体发出的恶臭。滂沱大雨中,井本叫醒了一个看似清醒的士兵,询问前往军司令部的道路。那人有气无力地说:“你沿着尸体一路走下去就是了。”

井本、矢野带着700名士兵跌跌撞撞走进丛林,小道两旁到处是倒毙官兵的尸体,或躺或趴或靠树根坐着,其状令人触目惊心,很多活人就和尸体睡在一起。井本梦游一般来到了军司令部驻地库库姆博纳,他看到了老同学杉之尾三夫。杉之热情地请井本到他破烂不堪的帐篷小坐,井本见到了军作战参谋小沼。

看到大家皮包骨头的惨相,井本热情地拿出食物请大家享用。所有人毫不客气接了过去,狼吞虎咽。一名参谋舔着嘴唇,满足地说:“就是明天去死也不枉了,要是能再有根烟抽就更棒了。”“好像大家都死不了啦,”井本拿出一包烟分给大家,“我是来请你们吃生鱼片的。”看井本的神情,有多年参谋本部经历的小沼意识到,东京很可能已下达了撤退命令。

清晨,郁闷的小沼带井本走进隔壁参谋长的帐篷。宫崎开口就说:“感谢井本君给我们送来给养,拉包尔决定何时发起进攻?”

井本拘谨地坐下,搓着手说:“恐怕今村司令官要放弃进攻了。”

“为什么?”

“东京大本营的命令。”

“下一步怎么办?”

“从岛上撤退。”

“绝对不行!”一边的小沼忍不住插嘴,“那不等于我们彻底失败啦?”接下来是一阵难堪的沉默。

“中国有句古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宫崎最终打破了沉默,“我们在岛上已阵亡了万余人,现在剩下这些人也没力气撤退了。抛弃丧失行动能力的伤病员独自撤退,作为一名武将我做不到。况且日本陆军从未有过败退的先例,我们早已做好了战死的准备,没打算苟活。第十七军拒绝接受命令!我们必须战死沙场,保持帝国皇军的光荣传统!”

“再说,我已下令所有官兵死守阵地,”小沼愤怒地反驳道,“前方将士都和敌人搅在一起,想撤下来谈何容易!”

作为陆军的一员,井本同样心如刀割。但他代表的是东京和拉包尔,“不论如何,第十七军必须无条件执行命令”。

宫崎于是带井本去找军司令官。百武的帐篷支在一棵大树的树根上,他以日本人特有的姿势坐在毯子上,面前摆着一个装饼干的空箱子,那就是军司令官的办公桌。听井本传达完命令,百武闭目沉思,良久不语。井本拿出了今村签署的命令:“我理解将军的心情,但这是天皇陛下的旨意,谁都不能违抗!”

“中佐,不要逼我。”百武睁开沉重的眼皮,“请再给我一段时间考虑,好吗?”

井本默默退出帐篷,焦虑不安地等待着百武的答复。此时美机前来投弹,宫崎带井本躲进了简陋的防空掩体。帐篷里的百武始终没有出来,美国人的炸弹并未击中那座帐篷。

利用等待的时间,井本分别给同学、第二师团作战参谋松本博,第三十八师团高级参谋亲泊朝省打去电话。两人并不知道井本此行的任务,话语间不经意流露出生离死别的悲伤情绪。松本说:“只能踏踏实实地干,再见了。”亲泊的话稍长一些:“已经下定决心了,我们将全部战死在这里。必须面对现实,没什么好说的了,请代我向同学们问好。”

中午,井本再次走进帐篷,他看到百武端坐在帐篷中央,两腿分作八字,军刀立在中间。看样子,他希望敌机能把他炸死,但美军炸弹没有成全他。百武平静地告诉井本:“请转告方面军司令部:诏敕奉遵!一切失败责任全部由我承担。第十七军接受命令,从瓜岛撤退!”

随后,百武提高了嗓音:“那些皇军将士流过鲜血的土地,将来一定会成为皇土,瓜达尔卡纳尔也不例外。虽然暂时失去,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卷土重来夺回瓜岛!”

为了保密,百武、宫崎、小沼和井本商定,除极少数高级军官,全部以转移攻势的命令组织转移。根据军司令部的命令,全面陷入敌后苦战的第三十八师团各部迅速以库库姆博纳为中心分路突围。

小沼的话一点没错,岛上日军正在各处阵地顽强阻击美军的多路攻势。瓜岛苦战已逾5个月,尽管美军已占领了大部分地区,但日军丝毫未表现出撤退迹象。华盛顿的金已失去耐心:“我对瓜岛的进展感到不满。在过去几个月,在我看来,我们只是继续与日军在泥泞中肉搏,没有获得明显优势。”金希望尽快看到进展。1月4日,第十四军下属三个师全部到位。5日帕奇在机场召开作战会议,命令各师通力协作打好“一月攻势”。美国师主力防御机场,第二十五师负责夺取奥斯汀山,陆战二师则沿海岸向西进攻,夺取马坦尼考河一线日军所有据点,进而向百武的老巢库库姆博纳发起进攻,最终与从内陆迂回的第二十五师同时前出,一举合围全歼日第十七军于埃斯佩兰斯角至加明博角一线。

日军撤退命令下达异常困难。在飞马高地南部,伊东司令部、第二二八联队三大队本部、第十一中队藏在山谷里躲过了美军围剿。19日部队连一粒米都没有了。大队长西山辽提议突围。伊东训斥说,没有师团司令部的命令,擅自撤退必将遭到军法审判。可见直到此时,连伊东这样的少将都未接到撤退命令。西山提出通信断绝,是否派传令兵与师团司令部联系?伊东应允。随后派出的可知利男军曹和传令兵伊藤治市冒死带回了师团司令部“转移阵地、以图后策、理由不明”的命令。

当天21时30分,所有重伤员拉响手榴弹自尽,伊东和西山率残兵突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伊东残部竟将美军防线撕开了一个口子,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之后,伊东率残部于1月21日8时抵达库库姆博纳。

沿海岸布防的第二二八联队第一大队突围行动相对顺利。1月17日,联队长陶村郑一下令春日井由太郎率军旗中队殿后,自己率主力向库库姆博纳转移。断后的军旗中队以伤亡60人为代价顶住了美军的进攻,掩护主力部队于1月22日安全撤至库库姆博纳。

在美军发起“一月攻势”后,曾在香港和爪哇岛大出风头的第二三○联队奉命带兵站医院从隆加河上游撤出。日军残兵边打边撤,在付出战、饿、病死近百人的代价后于1月20日退到库库姆博纳。清点残兵,一大队仅剩80人,全联队只剩550人。百武将上述部队编成了第二海岸警备队,强悍的野战部队最后被打成城管了。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除外围第一大队约100名官兵,冈明之助的第一二四联队主力全被包围在海马高地和岐阜高地一带。守军像朽木一样一动不动,尸体堆积如山,暂时活着的人好像冬眠的动物,和化成白骨的骷髅同枕共眠。1月15日,接到突围命令后,冈清点了散兵坑,能动的有50个人。冈带着这些人走上了艰难的撤退之路。没人指望能突围成功,他们在钻出美军包围圈后,竟然就地睡了一觉。到16日早上,醒来的只有24人了。缺乏地图的残兵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了另一处双方阵地交错之处。他们在河边喝水,被美军巡逻队发现,背后射来的机枪子弹迫使所有人纵身跳入河中,最后挣扎游上对岸的仅小尾靖夫一人,他腰间缠着比命还重要的联队军旗及2瓶汽油,后者是准备随时烧军旗用的。

一直摸索向西北走的小尾,渐觉体力不支。2月5日,他蹲下身,解下腰间的军旗准备烧掉,西边突然传来炮声,证明那里有友军存在。小尾挣扎着站了起来,奇迹般在2月7日抵达加明博角。体力严重透支的小尾一头栽倒在川口支队通信班长伊原光一的脚下。伊原以前就是第一二四联队的人,后来被留在司令部担任联络任务。此前,他估计驻守奥斯汀山的联队只剩自己一人了,如此看来,第一大队的人都没回来。此时,小尾戏剧性地出现了,他腰间还缠着联队军旗,如此,他俩就成为第一二四联队资历最老的兵了。

1月20日12时,在塔萨法隆加角一处密林——这里是第十七军临时作战指挥部——百武召集了战地会议。第二师团师团长丸山、作战参谋松本博,第三十八师团师团长佐野、作战参谋黑岛贞明参加了会议。参谋长宫崎代表军司令部下达了撤退命令,同时强调全军需克服万难,努力完成本次撤退,凡无法自主行动者就地自决。

对宫崎出示的撤退计划丸山立即提出异议。他认为第三十八师团正在突围,生死未卜。第二师团登陆较早,在一系列战斗中伤亡惨重,急需休整,应由第三十八师团殿后掩护第二师团先撤退才对。宫崎严词拒绝,要求第二师团必须严格执行命令。虽然憋了一肚子火,但丸山回到司令部后,还是组织了一支130人的临时守备队,在步兵指挥官磐井虎四郎的指挥下继续据守海岸要点,掩护军司令部和第三十八师团依次撤退。

1月13日,战术要点飞马高地和海马高地相继落入美军之手,驻守岐阜高地的日军残兵陷入绝境。就在此时,美第二十五师突然停下了脚步。原因只有一个,后边补给没运上来,不吃饱肚子、没有充足的弹药美国大兵是不会打仗的。之后整整10天,美军工兵都在抢修通往前线的公路。帕奇决定尽快发起对库库姆博纳的总攻,一举围歼盘踞于此的第十七军司令部,实际上,百武和宫崎早已溜掉了。

帕奇一边派部队封锁库库姆博纳撤向西南的道路,一边拟订了第二阶段作战计划。1月22日,美军三个师再次向西发起追击,第三十八师团各部开始从一线撤退。按原计划,沿海岸据守的第二师团为掩护第三十八师应将撤退延后一天,但陆战二师的迅猛攻势将第二十九联队逼入绝境。以日军的羸弱之兵,美军如加快进攻大胆穿插,第二师团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面对强大防御压力,丸山断然置军司令部命令于不顾,于23日5时下令各部撤出一线阵地向后转移。在派出传令兵向军部和第三十八师团通报情况的同时,丸山按师团司令部、第四联队、第二十九联队、第十六联队次序依次和美军脱离接触,向塔萨法隆加角和埃斯佩兰斯角仓皇撤退。

此时,第三十八师团各部刚从敌阵突围而出,正马不停蹄向埃斯佩兰斯角快速“转进”。丸山提前放弃沿海阵地,一旦美军快速追击,第三十八师团势必被包了饺子。愤怒的佐野派出井本的同学亲泊前往军司令部向参谋长告状,宫崎对丸山的做法除表示愤慨,也无可奈何。丸山资历颇深,第二师团又是著名的王牌师团,况且在危机四伏的战场此时怪罪又有何用?战后,松本博露骨地表示:鉴于美军已打到库库姆博纳外围且第三十八师团已撤离防区,如果按军司令部命令执行,第二师团势必全军覆没。松本博反而质问:“以牺牲第二师团换取军司令部和第三十八师团撤退到底是何居心?”实际上,此时第二师团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左翼第二十九联队为掩护主力撤退在阵地上据守两天,最后全军覆没。第十六联队损失大半,几个中队合起来才能凑出半个中队的战斗力。

22日15时,百武率司令部成员约20人离开塔萨法隆加角,翌日清晨抵达埃斯佩兰斯角。小沼和杉之尾三夫留在原地与两个师团保持联络。24日清晨,第二师团先行抵达塔萨法隆加角,小沼向丸山出示了军司令官的命令,要求第二师团就地组织防御,务必掩护军司令部和第三十八师团安全登船。丸山对此不予理睬,继续率部向西撤退。

对第二师团公然抗命百武和宫崎一时也没辙。此时距海军第一次接应时间越来越近,实在没时间扯皮了。27日,军司令部第三次向第二师团发出命令,以商量的口气请丸山沿海岸组织防御。百武甚至告诉丸山,自己不参加第一次撤退,在原地等待第二师团和他们一起撤出。宫崎亲自向第二师团参谋长玉置温和打去电话,恳求第二师团以大局为重,丸山这才勉强同意放弃第一次撤退,承担起掩护军司令部和第三十八师团撤退的艰巨任务。

此时,第三十八师团主力已摆脱美军追击,于27日撤至塔萨法隆加河一线。当晚,百武向佐野下达第一次撤退命令。28日,佐野完成撤退部队的编组,加明博角的残余部队由伊东指挥,佐野亲自指挥位于埃斯佩兰斯角的撤退部队。按照计划,1月31日晚至2月1日晨,海军驱逐舰将前来接走第一批人员。但31日17时,佐野突然接到了宫崎转来拉包尔发来的紧急通知:撤退时间推迟一天。

为组织好第十七军的撤退,山本可谓煞费苦心。联合舰队1月10日进行了总动员。从14日开始,基地航空部队利用夜间连续对亨德森机场实施了12天空袭。虽然并未造成多大损失,却给美军造成了又一轮大规模增援即将展开的假象。

1月25日,拉包尔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空袭行动。18架一式陆攻机在58架零战护航下前往轰炸亨德森机场。由于及时得到“斐迪南”的预警,美军攻击机成功躲至外海规避,海军陆战队“野猫”和陆军P-38战斗机与日军零战展开激战,双方各损失飞机4架,日军另有6架零战在返航途中油尽坠海。27日,日陆军航空兵首次参加瓜岛作战。74架战斗机护航9架轰炸机突入瓜岛上空,以自损6架为代价击落美军战斗机7架。但区区9架轰炸机对机场的轰炸并未取得明显效果。

随着“开号作战”展开,蒙达机场成为日军主要掩护据点。从1月8日到31日,联合舰队和第八方面军通力协作,先后将第二二九步兵联队一大队、三大队、吴港第六海军特别陆战队本部及防空部队一部送上蒙达角和科隆班加拉。日军行动引起了美军高度重视。1月4日到5日,“炮术大师”安斯沃斯少将率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炮击蒙达基地,当场炸死32人,炸毁零战5架,10座营房被夷为平地。1月23日夜,安斯沃斯故技重演,率4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炮击了日军科隆班加拉岛上的维拉机场。除去两次水上炮击,美军从1月1日到2月5日连续出动机群轰炸蒙达,每日少则11架,多则61架,日均20架。

为进一步分散美军注意力,山本精心策划了一次代号为“东方牵制行动”的佯动。参加兵力有重巡洋舰“利根”号和潜艇“伊-8”号,由原忠一统一指挥。1月19日,原率“利根”号从特鲁克出发,22日到达马绍尔群岛的贾卢伊特环礁,23日起程前往坎顿岛西北740公里的水域活动,途中以小泽治三郎航母舰队名义频频发报,摆出一副在中太平洋大打出手的架势。2月2日,原前往马绍尔群岛海域活动,同样实施了无线电佯动,随后于2月7日返回特鲁克。1月23日和2月1日夜间,内野信二的“伊-8”号两次对坎顿岛及停泊在礁湖内的水上飞机供应舰实施炮击。20日和21日,第十四航空队派大型水上飞机对圣埃斯皮里图进行了两次超远程攻击。虽然攻击取得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计,却极大干扰了美军视线。2月上旬,“东方牵制行动”随瓜岛撤退行动的结束而结束。

实施佯动的同时,山本令联合舰队倾巢而出。1月31日,近藤率航母“隼鹰”号、“瑞凤”号,战列舰“金刚”号、“榛名”号,重巡洋舰“爱宕”号、“高雄”号、“妙高”号和“羽黑”号,轻巡洋舰“神通”号、“阿贺野”号和“长良”号及8艘驱逐舰浩浩荡荡驶出特鲁克,前出至瓜岛以北700公里海域。另三川率重巡洋舰“鸟海”号、“熊野”号、轻巡洋舰“川内”号及护航驱逐舰在鲁塞尔群岛以西卡维恩待命,随时准备前往增援。1月28日夜,第三十八师团补充兵员300人和两个海军高射机枪队乘“浦风”号等6艘驱逐舰登陆鲁塞尔岛,准备在最糟情况下以此为基地用登陆艇从瓜岛接人。

日军大规模空袭亨德森机场、联合舰队倾巢而出以及占领鲁塞尔岛的高调姿态取得显著效果,美军误以为敌军正在筹划新一轮攻击行动。珍珠港预言,从特鲁克南下的日军舰队将恢复对所罗门群岛的攻势,空中侦察证实了这一动向。1月22日,陪同诺克斯视察瓜岛的尼米兹和哈尔西均未察觉日军将撤退的迹象。作为文官的诺克斯看不出来情有可原,连尼米兹和哈尔西都被瞒过,说明日军上述举动效果明显。哈尔西告诫手下,“要为日军最后大规模行动做好准备”,同时决定继续向瓜岛派出增援。

1月27日,特纳率4艘运输船从努美阿启航,哈尔西为他派出了5支护航力量。“企业”号、“萨拉托加”号航母,“北卡罗来纳”号、“华盛顿”号和“印第安纳”号战列舰悉数出战。负责近距离掩护的是罗伯特·格里芬少将的第十八特混编队,下辖重巡洋舰“威奇塔”号、“芝加哥”号和“路易斯维尔”号以及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6艘。

29日9时37分,在伦内尔岛以南210公里处,鬼塚光南的陆攻机发现格里芬舰队并迅速发回接敌报告:“发现敌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超过10艘驱逐舰,南纬11度37分、东经162度35分,方向224度,速度18节。”日第二十六航空战队立即出动七〇五航空队16架一式陆攻机(其中1架中途返航)和七〇一航空队16架九六式陆攻机前往攻击。

刚从大西洋转战至此的格里芬对邓尼茨的狼群战术心有余悸,摆出了个反潜队形:3艘重巡洋舰在右、3艘轻巡洋舰在左形成双纵队,6艘驱逐舰在前方摆成一个半圈。这种队形防御潜艇效果极佳,并不适合防空作战。当美舰雷达发现110公里外出现敌机后,格里芬既未改变队形也未做出防空准备。18时50分,中村友男大尉率第一攻击队发起攻击,低空飞行的日机从舰队无保护的舰尾飞向重巡洋舰队列右舷发起进攻,近距离射出的鱼雷全部落空,反被美军防空炮火击落1架、击伤3架。

19时33分,日军第二攻击队发起了更为凌厉的攻势。出发前,飞行队长桧贝襄治发下毒誓,若不击沉敌舰,绝不生还。他射出的鱼雷从“芝加哥”号舰首掠过,飞机受伤的桧贝毅然驾机朝美舰撞去。“芝加哥”号舰长拉尔夫·戴维斯上校紧急规避,日机在“沃勒”号驱逐舰舰尾处爆炸坠海。村上胜夫的飞机被美军击落,村上顽强控制将飞机坠落在“芝加哥”号正前方,飞机燃烧的火焰将美舰照得清清楚楚,其余日机趁机从不同方向发射鱼雷。2雷准确命中目标,爆炸导致“芝加哥”号机舱进水,主机停车。它身后的“路易斯维尔”号紧急避让才没撞上友舰。“芝加哥”号的爱德华·贾曼中尉说:“几乎所有敌机都朝我们飞来,这太糟糕了,显然鬼子把我们当作了1艘战列舰。”

日军以损失3架飞机、阵亡14人为代价重创“芝加哥”号。随后格里芬率舰队转向东行,降低航速以减少尾迹,严令禁止射击。失去目标的日机打开航行灯同时发射曳光弹试图引诱美军开火,但美舰保持沉默,一炮不发。黑暗中日机只好悻悻返航。

次日,格里芬率4艘巡洋舰向埃法特返航,查尔斯·乔伊上校的“路易斯维尔”号拖曳“芝加哥”号在6艘驱逐舰护航下以4节航速驶往圣埃斯皮里图。哈尔西电令航母舰队实施增援,谢尔曼派“企业”号10架“野猫”为“芝加哥”号提供空中掩护。当天下午,日第七五一航空队队长西冈一夫率11架鱼雷机前往攻击“企业”号,为“芝加哥”号护航的“野猫”有6架被调去拦截,成功击落日机3架。但其余日机趁机转向攻击缓慢移动的“芝加哥”号,接连被命中4条鱼雷后,“芝加哥”号于16时43分倾覆,61名水兵随舰沉没。“拉·瓦利特”号驱逐舰被击伤,阵亡水兵22人。日军损失飞机4架,仅4架侥幸返航。本次战斗后来被称作“伦内尔岛海空战”。日军2月1日公布战报宣称“击沉敌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重创敌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各1艘”。实际美军只损失1艘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受伤。因日军集中攻击格里芬舰队,特纳运输船队顺利抵达瓜岛卸载,不过此时增援已没太大实际意义了。

6艘驱逐舰和10架战斗机护卫下的“芝加哥”号被日军击沉,尼米兹感到痛心不已。他认为损失是守备人员严重失职造成的,一向儒雅的司令官几乎爆了粗口:“我活到现在,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要是有人胆敢泄露‘芝加哥’号被击沉的消息,我就毙了他!”很快他就因疟疾住进了埃伊亚医院。

为报复“芝加哥”号的损失,31日,美军仙人掌和圣埃斯皮里图陆基航空兵倾巢出动,对拉包尔发起大规模空袭。因缺乏预警,日军损失各型战机逾50架。巨大损失使一些人开始怀疑“开号作战”的可行性,但山本力排众议,断然下令撤退行动按原计划进行。

2月1日9时30分,第三驱逐舰战队司令官桥本率20艘驱逐舰组成的首次运输队悄然驶出肖特兰。其中“文月”号等8舰负责放风,“风云”号等12舰负责拉人。沿“槽海”高速南下的桥本舰队13时被美军1架B-17发现,自认为敌人在大举增援的美军立即从亨德森机场起飞17架轰炸机、7架鱼雷机在17架战斗机护航下前往阻击。18时20分,美军机群在科隆班加拉以北海域向日军发起攻击,驱逐舰的出色规避使美军投下的炸弹和鱼雷全部落空。随后赶来的18架零战奋力死战将美军击退,击落美机4架。日军仅桥本的旗舰“卷波”号被1颗近失弹炸伤,失去动力,在“文月”号拖曳下返航肖特兰。其余18艘驱逐舰继续高速向瓜岛挺进。

20时,抵达瓜岛北部海域的日军舰队一分为二,分别驶向埃斯佩兰斯角和加明博角。美军鱼雷艇奋勇出击。22时45分,在萨沃岛西南4000米处巡逻的2艘鱼雷艇向日舰射出8条鱼雷,全部落空,反遭日军反击1伤1搁浅。继续前行的日军舰队在埃斯佩兰斯角以北再遭美3艘鱼雷艇阻击,“江风”号迅速出列击伤2艘,另1艘狼狈撤出战场。一夜激战,美4艘鱼雷艇被击沉,第三鱼雷艇中队战斗力损失几乎一半。“卷云”号在规避鱼雷时不慎触雷失去动力,因伤势太重由“夕云”号补雷自沉。

在“江风”号和“风云”号的掩护下,佐野第三十八师团主力乘大发、折叠舟向驱逐舰靠近并迅速登舰。2日2时,日军驱逐舰高速撤离。在加明博角,伊东部仅90分钟就全部登舰撤出。虽然翌日上午仙人掌航空队进行了追击,但投下的炸弹无一命中。日驱逐舰于12时安全抵达布干维尔,卸下陆军5164人、海军250人。至此,日军第一次运输顺利完成。

就在佐野师团顺利撤出的同时,负责断后的矢野大队及第一海岸警备队仍在博内吉河一线阻击美军的追击。1月25日,帕奇下达第二号野战命令,陆战二师和第二十五师全力向西追击。27日6时30分,美军再次发起猛攻,日军的抵抗极其微弱。但谨慎的美军向前推进少许就停下脚步。前线的畏畏缩缩让帕奇火冒三丈,严令各部加快追击。沿海岸追击的第一四七团一营在博内吉河口遭到矢野大队反击,被迫停止进攻撤回东岸。在内陆推进的三营同样遭到第一海岸警备队的顽强阻击,于博内吉河东岸1公里处停下脚步。

2月2日,矢野大队和第一海岸警备队主动撤出博内吉河一线,一营才得以顺利渡河。17时10分,美军2个营在塔萨法隆加河南岸1000米处会师。帕奇对前线推进速度极为不满,下令第一六一步兵团换下第一四七团继续追击。渡河美军2月3日5时停止追击,沿塔萨法隆加河一线休整,等待换防。

历时4天的博内吉河战斗中,胆小怯懦的第一四七团仅亡2人、伤67人,其攻击力度之弱几乎到遇敌不前的地步。担任阻击的矢野大队伤亡惨重,仅第三机枪中队就死亡30人,战斗力减弱1/3以上。但他们完成了阻击任务,为第三十八师团成功撤离及第二师团向预定地点集结争取了时间。在瓜岛收官战中,美军的表现只能用“窝囊”来形容。帕奇的表现只能算作平庸。战后,他很快被马歇尔调回国内,不但没晋升中将,反被安排一个训练部队的闲职,还因大嘴巴闯祸差点被送上军事法庭。后文详叙。

2月1日午前,百武下达了第二次撤退命令,军司令部和第二师团撤离时间为2月4日。2日凌晨,丸山接到百武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第二师团在日落之后自塔萨法隆加河、矢野大队和第一海岸警备队自博内吉河一线后撤,前往埃斯佩兰斯角和加明博角集结。当天,美军正在换防,日军撤退如闲庭信步一般。3日凌晨,上述各部已安全转移至指定地点。

同时,百武下令组成殿后阻击部队,由矢野大队、北尾淳二郎的一木支队残部、石堂惠二第一二四步兵联队第一大队残部、野战重炮一个小队等部组成,由第二十八联队联队长松田教宽统一指挥。从2日19时起,他们归军司令部直接指挥,任务是牺牲自己阻敌前进,确保军司令部和第二师团安全撤退。至于能否听到集结号,全靠他们的造化了。3日3时15分,军参谋山本筑郎来到第二十八联队本部担任联络官。

2日中午,日军1架侦察机在圣伊莎贝尔岛附近发现了“企业”号。三原元一立即率14架轰炸机前往攻击,但因美军航母提前撤退无奈返航。10架日机意外发现海上踽踽独行的“海伦娜”号。不愿空手而归的日机随即群起而攻之。美舰高射炮立即打响。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虽然1艘轻巡洋舰的高射炮火远称不上密集,但极短时间内,三原、山本昌杰、云野武明、蓧崎信一、道内永5架飞机接连中弹坠入海中,剩余日机见势不妙,仓皇逃窜。这次无名遭遇战预示着美军另一超级武器——VT近炸引信横空出世,日海军航空兵今后更没好果子吃了。

2月4日11时30分,日第二次运输舰队驶出肖特兰,指挥官是桥本和第十战队司令官小柳富次——之前因炮击机场有功,这位前“金刚”号舰长刚刚晋升。两人均觉此行凶险无比,早已抱定了必死之心。在进入仙人掌攻击范围之后,16时至19时日军舰队陆续遭美军33架攻击机和31架战斗机的轮番攻击,1颗近失弹导致“舞风”号失去动力,只好由“文月”号拖曳返航。17时30分17架零战赶来增援,以哀兵姿态出击的日军占尽上风,以损失和重伤各1架为代价一举击落美军战斗机10架,保护运输舰队继续高速向瓜岛挺进。

在空军拼死掩护下,第二次运输队顺利入泊。因几天前伤亡惨重,美军鱼雷艇也闭门不出了。本次撤兵更加顺利。仅用2个小时,第十七军司令部和第二师团全部登舰。许多人因极度虚弱,连攀登绳梯的力气都没有,只好由舰上水兵连背带拽拉到舰上。第二师团在滩头宣布了一项命令,无法凭自己力量登上驱逐舰的官兵凡自杀者视同为战死,于是那些辛辛苦苦抵达海滩的重伤员只好拉响手榴弹自尽了。

返航行动一路畅通无阻。5日12时50分,第二次撤出的陆军4458人、海军519人顺利抵达布干维尔。小柳将成功归功于“天助神佑”。今村在拉包尔见到第十七军司令部成员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任何人不许自杀!”战后,他说,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阻止百武自杀。百武后来精神失常,生不如死,今村觉得当初真不如让他自杀或许是一种解脱。

这样,瓜岛日军就只剩下松田的殿后部队。由于美军并未穷追猛打,松田幸运地等来了“集结号”。鉴于岛上剩余人员不多且美军正在步步逼近,第八舰队提出以舟艇接出残余人员,陆军坚决反对。山本力排众议,一锤定音,决定再次派出宝贵的驱逐舰前往。6日中午,松田指挥残存1972个士兵撤出塔萨法隆加河一线,向加明博角转移。当晚,今村亲自向松田下达了次日撤出的电令。

2月6日,桥本下达了第三次运输命令。他本人率8艘驱逐舰前往瓜岛接回松田部队,同时小柳率8艘驱逐舰前往鲁塞尔岛撤走岛上临时驻军。

6日凌晨,詹姆斯·达尔顿上校第一六一团在完成与第一四七团换防后开始追击,沿途只受到零星抵抗。7日晚,美军前锋距加明博角已不到3公里。直到此时,美军仍未意识到日军正在组织撤退。达尔顿计划在9日逼近埃斯佩兰斯角,稍作休整再发起总攻,并预计必将有一场恶战。美军的谨慎——倒不如说是怯懦——最终使松田部队得以全身而退。

7日11时45分,桥本和小柳率舰队从肖特兰出航——这是近期最后一个无月之夜,若救援失败,岛上残兵只有死路一条。出发前,大西参谋长告诫两人,“虽然前两次行动未遇太大阻碍,但绝不能因此断定本次行动同样顺利。如遇敌拦截则战斗为上”。负责和海军联络的小沼闻听此言,火冒三丈,这不是说保船要紧,人救不救都可以吗?对小沼提出的严正抗议,大西置之不理,扬长而去。

气急败坏的小沼直接登上了旗舰“滨风”号,可怜巴巴地恳求桥本:“请您务必全力救出岛上残余部队,拜托!”桥本霍然起身,慷慨陈词:“虽然这半年的补给运输我们做得不够周到,但我保证,我们会尽力救出每一个人。”两人紧紧握手,小沼眼泪都掉下来了。

23时20分,第三次运输队准时抵达加明博角。松田部队在90分钟内顺利登舰,大量用于离岸的汽艇和小船被抛弃。一等兵铃木正是一木支队极少数幸存者之一,他已虚弱到无力攀登绳梯的地步,两名水兵不由分说将他拽了上去。水兵给登舰士兵分发了掺有青豆的米饭团,无力咀嚼的铃木直接将它吞了下去。他发誓一定要把后代子孙送进海军——他们一直到死都吃得那么好。

返航之前,桥本指挥“浜风”号驶近海滩,舰长上井宏手持话筒连呼3次:“岛上还有没有皇军的部队?”久久没有回应,桥本这才指挥舰队快速离开。这是日军最后一眼看到这个令他们心碎的岛屿——此时瓜达尔卡纳尔岛已名闻天下。差不多同一时间,小柳也顺利完成了撤出鲁塞尔岛38名海军和352名陆军的任务。对于日军的每次撤退,美国人依然认为他们在增援。

远眺渐渐模糊的瓜岛,船上有陆军士兵唱起了凄凉的“瓜岛之歌”,海军没人出声附和:

啊,悠悠笛声!

你若有灵,请替我传达瓜岛的沦陷。

吹响你留下的竖笛,我已热血沸腾。

萋萋椰林,寂寂机场,今日之战夜色已晚。

怀念我已逝的战友,仰起头南十字星若隐若现。

返航途中,心有余悸的松田和海军的世川涛平联名向山本、今村、百武、草鹿发出电报:“2月7日22时(东京时间),在2万余英灵庇护下,残留瓜岛总兵力1972人全部收容完毕,特此报告。对这次协助收容的陆海军各部深表谢意。”得到瓜岛驻军安全撤离的消息,山本电令近藤、三川以及执行牵制行动的原向特鲁克和拉包尔返航,至此“开号作战”顺利结束。瓜岛撤退堪称奇迹,日军将之誉为“远东敦刻尔克大撤退”。

2月9日,东京就瓜岛和布纳作战发表联合公报:

一、南太平洋帝国陆海军部队自去年夏天以来,以有力之一部远远挺进,并不断牵制和摧毁敌之坚忍反攻。在其掩护下,我军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方面各要城之战略根据地大体设置完毕。至此,帝国奠定了进行新作战的基础。

二、挺进到新几内亚布纳附近的掩护部队,以少数兵力不断击退敌之顽强反击。完成任务后于1月下旬撤出阵地,向其他方面转进。

在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的部队,也作为掩护部队于去年8月之后,连续压制优势登陆敌军于该岛一角,经奋力激战不断摧毁敌军军力。完成任务后于2月上旬撤离该岛,向其他方面转进。

三、现判明我军战果及损失,除已发表外如下。

敌军损失:人员22000多,击落、击溃敌机230多架,破坏火炮30门、坦克25辆以上。

我军损失:战死及病死16734人,自爆及未返航飞机139架。

当天,《朝日新闻》头版大标题是“南太平洋方面战线确立了新的作战基础,我军从瓜岛、布纳转进”。

日军拒绝使用“撤退”转而发明“转进”一词——著作权归佐藤贤了和参谋本部情报部部长有未精三所有。在此之后,“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开始到处转进,从所罗门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硫黄岛一直到冲绳,最后全部“转进”到本土。

战报在日本四岛引起轩然大波。民众之前从未听过什么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布纳,怎么帝国陆海军在那里打了这么长时间仗?况且从通报上看是打赢了,那下一步为什么要转进?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一众议员纷纷向大本营提出质疑,要求给出明确解释。之前挨了田中几拳的佐藤临危受命,奉命出马向议员和民众做出说明。2月10日,佐藤用整整2个小时滔滔不绝地向议员说明了“转进”的伟大意义,估计没几个人听懂。不管如何,从2月8日起,瓜岛已经从“大日本帝国”占领区中永远抹去了,虽然此时的美国人还不知道。

8日清晨,一觉醒来的美军发现对面的敌人神秘消失了。这难道又是日军的诱敌之计?于是第一三二团从南、第一六一团从北,战战兢兢朝加明博角和埃斯佩兰斯角缓慢推进。9日拂晓,两支抵达海滩的美军发现,除大量抛弃的机艇和尸体外,所有活着的日军都无影无踪。他们这才意识到敌人可能已经逃走。9日17时,2个团顺利会师,标志着瓜岛战役以美军的全胜告终。帕奇向哈尔西发去了热情洋溢的电报:“今日16时25分,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有组织的抵抗已告结束。‘东京快车’已无法将这里作为它的终点站了。”哈尔西风趣地回电说:“当初我派‘裙裤’(日语中帕奇的发音又可译作裙裤)前往瓜岛当裁缝时,完全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剥掉了日本人的短裤。对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和祝贺。”

在历时半年的决斗中,美日双方均付出了巨大代价。根据第十七军战斗记录,从一木先遣队登陆计算,日军共登岛31404人。“开号作战”前有740人提前撤出。最后撤出总计陆军12128人、海军832人。作战损失近2万人。参谋长报告中称真正战死者5000~6000人,另15000人因病饿而死,约1000人被俘虏。武器方面共损失步枪12000支、轻重机枪650挺、各式火炮250门、机艇170艘和折叠舟400艘。

日本海军损失更为惨重。联合舰队损失轻型航母1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4艘、潜艇9艘、大型商船16艘。航母舰载机损失237架——战斗机86架、俯冲轰炸机92架、鱼雷机59架。损失水上飞机75架,包括属于护航舰只的24架。基地航空部队损失战斗机276架、轰炸机191架和鱼雷机43架、大型水上飞机40架。日本海军伤亡人数始终未能公布。

美军岛上作战部队损失轻微,共亡1692人、伤4245人。其中陆战一师亡774人、伤1962人,陆战二师亡268人、伤932人,美国师亡332人、伤850人,第二十五步兵师亡216人、伤439人。美军的损失主要来自海军:损失航母2艘、重巡洋舰5艘(另澳大利亚损失1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14艘、潜艇1艘、运输船3艘,阵亡水兵约5000人、伤6700人。损失飞机250架。无论是战役结局、战略意义,还是单纯数字统计,美军都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

美军的胜利并不在于一场战役,而在于国力和工业底子能轻松支撑这场战争。此时盟军战略重点在欧洲、大西洋和北非,在太平洋投入的力量不到15%。就是说,美军仅用不太灵活的左手两根手指,就在瓜岛和巴布亚双双击败全力以赴的日军。同期美军开工建造舰艇89艘,日军仅24艘。战役结束时美军战斗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越战越勇、越战越强。

日军恰恰相反。在国力远不如美国的情况下,日本举全国之力在瓜岛和巴布亚与美军展开了长达半年的消耗战,最终使船舶运力达到了极度危险的境地。联合舰队经此一战,锐气尽失,血将流尽。虽然日本陆军兵力依然强大,但在制海权和制空权起决定性作用的太平洋上,日军显然已完全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如果说珊瑚海海战遏制了日军进攻的势头,中途岛海战摧毁了敌人最核心的攻击力量,那更加血腥的瓜岛战役就是双方攻守易势的分水岭。在此之后,盟军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大反攻,直到战争结束再也未让主动权易手。通往东京胜利之路的起点就是瓜达尔卡纳尔。

战后,日本记者伊藤正德在《帝国陆军的最后时刻》一书中写道:“日本海军败北史的第一页是中途岛海战,陆军败北的第一页则是瓜达尔卡纳尔岛。瓜达尔卡纳尔不仅仅是一个岛屿的名字,它还是帝国陆军墓地的名字。在岛上,日本陆军首次败给了美军。而且,瓜达尔卡纳尔岛成为日美两军决战的战场纯属偶然。在苦战6个月后,日军的败退揭开了日本陆军败北史的第一页。”

对在瓜岛奋战的那些血雨腥风的日子,一位美国战地记者同样感慨万千:“对于我们这些身临其境的人来说,瓜岛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使人回想起那些殊死的战斗,夜晚激烈的海战,为供应和修建机场所做出的狂热努力,在潮湿的丛林中进行的残酷厮杀,以及划破夜空的凄厉炸弹,军舰炮轰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日军败得如此彻底,还在于瓜岛战役展开之前,他们已在新几内亚岛东端的巴布亚半岛开辟出一个新的战场。恰似中国古代的那只狗熊,两线作战的日军再次为“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这一古训做出了最佳的诠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太平洋战争五:绞杀日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太平洋战争五:绞杀日本
上一章下一章

大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