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梁启超、陈寅恪和何炳松
.第324章梁启超、陈寅恪和何炳松
我要拍,虽然我现在不知道他的具体的剧本内容,但是如果他要把镜头对准德川家康的话,那肯定就是个大场面的电影了,毕竟不可能拍摄德川家康这个老乌龟的后宫生活吧,尽管他七十多岁,快到七十的时候还能生孩子。
“你们想一想,这一次慕白和栗原喜三郎反过来了,怎么就不奇怪了。”郑正秋直乐:“按理说,咱们中国不管是历史还是战争,尤其是战争规模,远远比日本的要大,大场面,是咱们的专利,而日本的武士电影,绝大多数都是拍的是普通武士的个人生活,ji零狗碎的,如果是慕白拍摄大场面电影,栗原喜三郎还是拍摄他们日本人独有的东西,一点都不奇怪,现在好了,慕白拍摄小场面的小故事,他栗原喜三郎倒要干一番大事业了。呵呵,我看呀,这场比赛,咱们赢定了。”
“哦,那里赢定了?”看着郑正秋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我觉得好笑。
栗原喜三郎虽然不是电影大师,但是也是在日本电影史上留了名的人物,能耐是有的,谁都不能说他的电影就拍不好。虽然历史上,我并没有听说过日本电影当中有一部的电影,但是并不代表这部电影就可能不jing彩。而如今让我为一担心的是,虽然厉害,但是那可是黑泽明后来的作品,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审美标准,天知道这个年代的人喜不喜欢。
“剧本咱们就不说了,大家都看过了,慕白的这个剧本,这个故事,那是绝对的jing彩。咱们但就从个人能力上说。慕白擅长场面调度,大场面的戏,都拍得很好,不管是千军万马也能应付自如,现在拍个小场面的,自然是绰绰有余,而反观栗原喜三郎,这家伙我回去就研究了,他拍得那些武士电影,都是小题材,的确,有些水平的,但是如此宏大的电影他是第一次,也就是说,他这一次是拍他不擅长的东西,两者对比,不难得出结论。”郑正秋的分析,让众人连连点头。
“那也不一定,我之前不也是没有拍过大场面的么。呵呵,既然田中义久代表的日本政fu能够把栗原喜三郎推出来和我比赛,还是证明栗原喜三郎具有这个实力的,咱们呀,别这么骄傲。”我笑了笑,转脸对史量才道:“老史,帮我个忙。”
“什么事,你尽管吩咐。”史量才很够义气。
“这剧本我算是写出来了,以战国时代为背景的。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很模糊,但是怎么着也得按照历史上的来。故事我搞定了,但是历史考据我就不行了,比如当时的服装,道具之类的,这东西我是个外行。既然这电影拍出来要走国际化的路线,一方面咱们不能出现任何的硬伤,这样会让人笑话的,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把中国文化的博大jing深给表现出来,可以说,这是整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我找几个历史学家来,给你当顾问。”史量才一点就透。
“正是。一定要专业的!”我加重语气。
“放心吧,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就容易了,上海有的是人才。jiāo给我了。”史量才拍了拍胸脯。
接下来,我坐下身修改剧本,这帮人也各自忙乎去了。
到了晚上,史量才来了,不单单来了,还带了几个我或者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
“慕白,你jiāo代的任务我算是完成了,这几位我都给你请来了。”史量才指了指身后的几位。
其中的一个,我是认识的,也是和我有了jiāo情的,梁启超。老头子一身的长衫,面带微笑。
后面的几个,我就陌生了。
寒暄了一通,坐了下来,史量才一一介绍。
“这位,是陈寅恪陈先生,刚刚从国外回来。”史量才介绍的第一个人,就让我大跌眼镜了。
陈寅恪!?那位堪称一代奇才的历史大家?!
现在的他,三十出头,十分瘦削,带着一个圆圆的眼睛,穿着长衫,很是儒雅。
“这位,是何炳松何先生,他最擅长的就是战国秦汉的历史。”史量才继续介绍。
何炳松,这个人我是晓得的,被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大家之一,更为难得的是,他学贯中西,乃是历史学界的一代宗师,现在的他,还不到三十岁,可谓风华正茂。
看着眼前的这三个人,我算是放心了。我不知道史量才是怎么把他们三个找过来的,但是他们三个人当中,任何一个人过来给我当历史顾问,都绰绰有余了。
“慕白呀,你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虽说是电影比赛,但是也关乎我华夏的尊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一次,我们几个人更你当个下手,参谋参谋,呵呵,老了老了,也没有什么别的用处了。”头发花白的梁启超,笑道。
“梁老,你这不是埋汰我嘛。”我笑道。
“说吧,需要我们怎么做?”梁启超倒是不客气。
“没别的,剧本在这里,大家需要做的,就是给相关的人员提供意见,比如服装、道具甚至说的话剧本上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都可以改。一句话,就是还原一个真实的战国环境来,不让外国人看咱们的笑话。”
“这个好办,两位,忙吧。”梁启超看着陈寅恪和何炳松道。
在梁启超面前,陈寅恪和何炳松都是学生辈,哪里有什么意见,三个人拿着剧本,进了书房。
还别说,梁启超这直来直去的脾气,一点都没有改。
接下来,差不多五天的时间里面,这三个人就没有出过书房的mén,几乎是整夜整夜地在研究。三个人当中,梁启超是个大嗓mén,陈寅恪和何炳松看起来文弱,但也是属于一根筋的人。三个人改起东西来,异常的认真,可遇到有分歧的地方,别看梁启超是前辈,两个人也是一点情面都不讲,长长争执得脸红脖子粗,搞得像吵架一样。
五天下来,一个个胡子拉碴的,双目通红,憔悴不堪。陈寅恪和何炳松还好,毕竟年轻,可是梁启超已经一把年纪了,看着他那样子,我真的听过意不去。
而等到他们jiāo任务的时候,我是差点落下泪来。
厚厚的剧本上,到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不管是梁启超还是陈寅恪或者是何炳松,字迹都十分的工整:“此处用法不当,没有这样的称呼”“此处语气不对,望考虑”“此处器物不符合历史场景。”……不光是我要求他们的,甚至是连错别字,梁启超也帮我改过来了,想一想老头子一把年纪趴在点东西一笔一划修改的样子,真是心酸。
至于何炳松和陈寅恪,功夫也是做得极为漂亮,我本来只不过是让他们把一些服装道具什么的帮助我们搞清楚就行了,没想到他们不但完成了,而且还干脆划出了图样,各种房屋的建筑图,各种衣服的具体设计图,农具、水车、田地的分化甚至是水井的井轱辘,他们都画出来了。单单这些,我想结集出版个战国生活画册,都完全可以!
“慕白,感谢的话就别说了,都不是外人,再说,你这是为国争光。我们只希望,这一次,不要输给日本人!我们不能输给他们!永远都不能!”双目充满血丝的梁启超走到我跟前,昂头看着我,笑了笑,枯瘦的手掌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
“梁老,我一定尽力。”
“好,好!我就喜欢看你年轻人斗志昂扬的样子!好了,事情做完了,你忙你的,我们走了。”梁启超笑了笑,扬长而去。
“梁老,吃顿饭吧!”看着三个人的背影,我大声道。
“不了,忙你的吧。哈哈。”梁启超挥了挥手,头也不回。
三个人,没日没夜地忙了五天,一顿热乎饭都没吃,任何的报酬都没有提,就这么转身走了。
“虎头,他们帮了大忙,送点东西过去。”我有些过意不去。
“少爷,送什么?”虎头睁大眼睛。
“陈先生和何先生现在向来手头也不宽裕,每人送一万大洋过去,告诉他们,就说他们一定要收下,否则以后没得朋友做了。梁先生见多识广,钱财对于他来说就是粪土,你把载沣送给我的那副马远的古画送给他,他一定喜欢。”我笑道。
“明白,我这就去办。”
回头看着堆了一桌子的稿样,我算是心里有底了。
现在,什么东西都搞定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挑演员了。
演员,呵呵,这一次,可是特别的重要!
,最重要的角sè,显然就是那七个武士了,可以说,这是一场纯粹以男人为主角的电影,演员的表演如何,绝对会成为这部电影成败的关键,剧本很好,服装道具这类的东西没问题,投资设备也没有问题,最关键地,就是这七个演员,七个个xing都十分独特而且截然不同的演员!
各个年龄段的都有,胖的瘦的搞的矮的,能说会道的沉默寡言的,猖狂的,木讷的,沉稳的,轻浮的……一下子找齐这么多演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nǎinǎi的,看来又要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