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郭壮图饰时修古塔 夏国相倡议弃长沙
第二十九回郭壮图饰时修古塔夏国相倡议弃长沙
王国栋已押尚之信到金隽衙门,复派兵将城门紧守。李天植正欲到抚衙问个底细,不想钦差宜昌阿及抚臣金隽已异常神速,即刻会同讯问,以审问尚之信通周背清之事。尚之信初不承认,只是王国栋、沈上达、张祯祥三人,交口指证其事。王国栋并指曰:“之信欲起兵谋杀钦差及巡抚,以截莽依图归路一事,一一坐实。”尚之信自知难免,乃向王国栋等三人骂道:“我待你们不薄,为何转眼不认人,反陷害我呢?”王国栋等三人,默然不答。只是张祯祥稍有悔心,听尚之信之言,面色发红。宜昌阿便欲将尚之信押下,再追究同谋之人。王国栋怕被藩兵劫走,乃向宜昌阿道:“尚之信劫父自立,久拥兵权,藩下尚多腹心。若假以时日,之信不难脱矣。”金隽以为然。宜昌阿乃即令押尚之信到市曹斩决。因此尚之信自被掩捕,以至斩首,不过半日间,多有不知。
自尚之信既杀之后,李天植知得,即具函到抚衙诘问尚王之罪。王国栋复指天植为同谋,宜昌阿欲一并治之。金隽道:“尚王既杀,藩兵尚在天植之手。藩兵多有受尚氏私恩的人,天植不难煽而为变,反为后患。不如缓之,再作后图。”宜昌阿也以为是,乃宣布尚氏罪名,并慰覆天植,令其解散藩兵。天植道:“吾生为尚王亲信,受恩已重,不得不为之报仇。”乃向藩兵宣言:“尚王罪不至此,只为三数小人忘恩搆陷罢了。”藩兵听说尚王被杀,多有哗然。李天植乃复致函金隽,略道:尚王通周之事已在前时,既已归正,岂宜复构其狱?说其欲举兵以截莽依图之后,乃王国栋一人之言。忘恩负主,复构而致之死地,罪诚重矣。钦差与中丞等必欲庇之,其如人心何?这等语。宜昌阿乃与金隽商议,知道藩兵已愤,若真个激变起来,终是不可。
乃与李天植往复函订,愿斩王国栋、沈上达、张祯祥三人之首,以谢藩兵,须李天植解散兵权,天植答应。金隽乃将王国栋、沈上达、张祯祥三人,说为献谗陷主,即同押赴市曹斩决。可怜王、沈、张三人,借尚之信之力得图富贵,反以陷害尚之信而不知改悔,可为忘恩背主者戒。
这时,金隽把王、沈、张三人已经斩首一事函告李天植。天植听得,即谓左右属下道:“宜昌阿与金隽之必杀王国栋三人者,以害怕藩兵为患也。他们欲得吾而甘心久矣。主仇既报,吾事已了,吾敢贪生乎?”说完,又谓藩下将校道:“吾主之志虽大,然三桂非成业之人也。自后你等不宜妄动。”言罢即拔剑自刎而亡。初时宜昌阿、金隽只望王国栋等既杀之后,李天植即为解散兵权也,不料到天植更能自尽。因此听得天植之死,反为感动。以天植义不忘主,至为可敬,乃并请为之封赠。自后藩府兵权,乃移归尚之孝管理,并奏以之孝承袭平南王爵。之孝力反之信所为,屡出师入广西,以助莽依图。自此吴三桂那里,又多两广后患。计先后失长沙,失岳州,现在又失尚之信,三桂军中大为震动。马宝、夏国相等,以云南为起事之根本,前军有失,饷项艰难,乃飞报云南,须认真筹款接济。
那时三桂大驸马郭壮图在云南驻守,接应各路饷项。自前次军粮紧急,已增采五矿,又广通贸易,以资税饷。但人马既多,需饷浩大,徭役又重,因此民多怨言。自先后接得弃江西、退岳州及尚之信败亡之耗,知道国事艰难,人心更骇。以两广为富庾之地,尚王既死,三桂实去一大助力,怕自此云南征赋更重。因此云南人士,此时谣言更多。郭壮图深以为虑,乃谋镇定人心。那时方重修归化寺,寺中住持弘念方请郭壮图资助重建。那寺本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日久渐已颓废。弘念知郭壮图欲粉饰人心,乃诡称佛祖降言,将佑大周兴基,江山不久光复,请增拓禅林。那时王屏藩大破图海之捷音方到云南,各处人士举国若狂,都酬资相助。因此大兴土木,不数月间,大工即已落成。郭壮图更请三桂仿行封禅之典,粉饰承平,志为盛事。
归化寺落成时,郭壮图、林天擎并奏知三桂,称为奉旨重修,弄得云南举国若狂。动工时,云南文武官员各捐资财,更拨国库银两,大兴土木。又于落成之后,郭壮图欲请封赠弘念禅号。只是林天擎以为不可,并道:“国家财力已紧张,而战事复不如前,此后用心筹划犹怕不及,若徒务虚名,终属无当。驸马为国至戚,休戚相关,即使周皇陛下侈务虚名,驸马也应谏之。君子实事求是,不宜如此。”郭壮图道:“我非不知也,以人心震动,事即难为。此举诚粉饰欺时,我也不得已而为之罢了。”林天擎道:“驸马既知如此,自当着实设法,以抒前敌之忧。粉饰一时,岂为长策?”正议论间,忽胡国柱、马宝、夏国相军报驰至,说岳州失守,江西已弃,尚王已死,两广湖南势都危迫,速募新军以助前敌,急扩运道以裕饷源,等语。
郭壮图听得,乃叹道:“胡、夏二公精于谋略,久为周皇所称许。马宝也是李定国的大将,降归而后,久立战功。三人都是一时之能员,何今日也颓困至此?”言罢,与林天擎互相嗟叹。只是有回复长沙,宣告云南财政枯竭情形,只有尽力筹划而已。
那时胡国柱与马宝都在长沙,而夏国相却驻扎在浏阳。清兵已四面围来,都欲会攻长沙。马宝即谓胡国柱道:“现在大局已危,当计议长策,以解目前之急。驸马与国休戚相关,当振奋精神。”正说间,夏国相已至,马宝即与计议。
夏国相道:“现在我们数人全都聚于湖南,而敌人更无后顾之忧。长沙面临数面进攻,实非长策。只有防御之力,并无进取之能,难于持久。”马宝道:“前者之失,在于进兵太缓,后者之失,在于守老湖南。而川陕之军,又不能长驱大进,以分敌人之力。因此敌军全都聚于此间,其势既厚,我即难于争胜。现在则更形竭蹶,若大势既去,即徒保长沙,也无当也。”
夏国相道:“此说极是。以我愚见,不如弃去长沙,分道进兵。此后虽得城池,也不必设兵守御,但长驱北上,则敌人或穷于应付,而我军终有得手之处。若徒守此间,只事拒守,没什么用处。”胡国柱道:“二公之论极高。弟自奉命驻扎长沙,未尝征讨伐,反徒耗精力。现在当请示周皇,力主弃去长沙之议,使敌人劳军经营以攻湖南者,一旦落空,反改而防我,岂不甚善?”
夏国相道:“但怕周皇注重长沙,怕请命而行必不从也。”马宝道:“夏公之言也是。但未得周皇之命,谁敢弃之?怕白白地受责备罢了。”胡国柱道:“不如分为二策。先请诸周皇,力言长沙危险,驻守无用。如周皇能出大兵直趋汴梁,自可以解长沙之危。否则,非弃长沙不足以转危为安。看周皇主意如何便是。”马、夏二人都以为然。便把所议情形,飞驰奏报成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