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见王叔白云伤感 打盐战楚王暗访(2)

第545章 见王叔白云伤感 打盐战楚王暗访(2)

“哈哈,没有听闻就好说了!”张仪正襟,动作夸张地捋把胡须,“当年管仲用于齐,桓公不爽鲁君,欲发兵击之。管仲曰,臣有一策,可不伤一卒而服鲁国。桓公问策,管仲曰,君服绨即可。绨为加厚的丝缯,穿之甚暖。桓公服绨,左右效之,齐民从而跟之,绨大贵。管仲发令,齐民不得织绨。齐民无绨,求购于鲁,鲁君喜甚,令其民弃耕而植桑、养蚕、织绨,鲁君使鲁国商人货其绨予齐,得钱兑粮而归。未及三年,见鲁民皆不耕种,管仲令齐民不得穿绨。鲁绨无处可卖,农田皆成桑园,鲁民大饥,粮价暴涨。管仲在齐鲁边境广置粮仓,低价售粮,鲁民皆奔齐地。鲁君无奈,亦奔齐求降。桓公未战而服鲁矣。”

“咦,”惠王听进去了,“这桩旧事有意趣。寡人亦不爽楚王久矣,你且说说,你这个管仲,如何服楚?”

“楚非鲁,楚民非鲁民,楚王非鲁公,张仪亦非管仲呀!”

“哈哈哈哈,”惠王长笑几声,亦捋一把胡须,“晓得,晓得,寡人全都晓得!”压低声,“可管仲他怎么能与从鬼谷里出来的贤妹夫比呢?再说,苏秦不在楚国,也顾不上楚国,南蛮之地,有谁能是贤妹夫的对手?”倾身,“敢问妹夫,欲用何策,也能让寡人不战而屈楚人之兵?”

“惑其主,毁其钟,止其谋,乱其心!”张仪一连给出十二个字。

“惑其主?毁其钟?止其谋?乱其心?”惠王一字一字地吧咂一遍,凝眉,“毁其钟,何意?”

“王上可知黄钟大吕?”

“《周礼》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乐》载,‘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可是此否?”

“正是!”张仪朗声应道,“此句是说,黄钟为阳律之首,大吕为阴律之盛,二者和合,可祀天神!王上呀,若是天神得祀,则国运昌隆啊!”

“以贤妹夫之见,何为楚之黄钟?如何毁之?”

“黄钟,乃阳律之首,起乐之声,古人常以之喻国之重器。敢问大王,何为国之重器?是金子吗?”

“非也。”惠王不假思索,“国之重器,乃人才也!”

“我王圣明!”张仪拱手。

“好了,毁其钟可解。止其谋呢?”惠王盯住张仪。

“要止其谋,先得知其谋!敢问王兄,假使您是楚王,眼见秦人磨刀霍霍,该作何谋呢?”张仪反问。

“若是对付张仪,寡人当从苏秦纵策,结盟齐国!”

“王兄还有何疑?”张仪笑问。

“最后一个呀,乱其心。怎么乱?”

“就用王上那点儿从牙缝子里刮下来的金子呀!”

“唉,”惠王再次捂住心口,做出痛苦状,“贤妹夫呀,你能不能不要再提这个事儿?”又拍几下,牙关一咬,“说吧,你打算如何用它?”

“换盐。”

“换盐?”惠王眼睛睁大。

“唉,”张仪长叹一声,“犁头是不行了,金子已到楚国那拨权贵的手里,讨回来也是不可能了。既然都不可能,为什么不换点儿盐吃吃呢?”

“可这……”惠王怔了,“巴人的盐泉,我们也有两处,听闻蜀地也发现盐了,寡人还打算卖盐呢,还要他们的盐做啥?”

“乱其心哪!”张仪一字一字,说得很慢,余味隽永。

惠王闭目有顷,猛地一拍大腿,连出两声:“妙哉,妙哉!”

二人相视,大笑。

“好吧,”惠王笑毕,拱手,“楚国的事,就劳烦妹夫了。对了,忘了告诉你一桩喜事,陈庄终于死了,如你所说,是让巴人杀死的。哈哈哈,那小子,心想得大,到人家的屋檐底下还不收敛,巴人吃不消他,就割了他的脑袋,听说是将他的脑壳子做成尿器了,也亏巴人想得出!”

良久,张仪吁出一口长气。

死罪虽免,不可不罚。作为惩治,怀王削去鄂君的宛城封地,只保留一个空的封号,同时罢免昭鼠的宛郡工尹职爵,诏告全楚各邑,以儆效尤。

怀王的这道诏令自然是由左徒府实施。在到鄂君府、昭鼠宅第宣旨的那日后晌,屈平意外接到子启的请柬,语气十分客套,一谢他的救命之恩,二代王叔邀请他与祭司前往作客,地址在章华台。

屈平琢磨不透背后深意,在处理完府中事务后,将请柬纳入袖中,回到草庐。

近些日来,屈平很少在他的府宅过夜,无论再晚,都要设法回到庐中。

因为庐中有白云。

他已无法忍受见不到她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

白云回来了,已在迎他。

“阿哥,”白云兴奋道,“今朝阿妹寻到一处地方,可以立庙!”

“是吗?”屈平笑道,“在哪儿?”

“在东街。”白云应道,“是靳大人寻到的,说是地主愿意捐出来。我去看了,位置好呢,挨近一片水泽,是块高坡,大小正好立庙。”

“祝贺阿妹!”屈平拱手,“那处地方阿哥晓得,那处高台是当年干将、莫邪的铸剑台,当是郢都最好的位置了。对了,阿妹,想不想去谢谢人家呢?”

“谢谁?”

“就是将那块宝地捐给阿妹的人哪!”

“你知道他?”

“知道。”屈平从袖中掏出请柬,“看,人家请你来了!”

白云扫一眼,惊讶道:“是鄂君启?”

“是的,”屈平点头,“巫咸大神救他一命,作为回报,他献出这块宝地!”

“哟嘿,”白云嫣然一笑,“这个是该回谢一下。”

云梦泽章华台,轻风抚柳,阳光明睸。

三休台下,当屈平、白云跳下他们的辎车时,迎候在台阶处的是鄂君启与一个装饰妖艳的美姬。

美姬不是别个,是品香楼的头牌,秋果。

当然,她现在不叫秋果,叫一品香。品香楼中,一品香没有名号,有名号的是排在她身后的香,是二品香、三品香、四品香,直到九品香。

一品香只她一个,二品香,两个,三品香,三个,之后循序类推,九品香,九个。

一品香深藏不露,只陪鄂君一人。

相见礼毕,子启二人陪同屈平、白云踏上三休台,游览各处宫殿并景致。子启如导游一般,为他们一路解说每一处胜境。

游览一毕,子启引领几人走向观波阁,讲出当年先威王如何在此礼宾五国共相苏秦、苏秦如何当场揭掉号称三百多岁的假冒仙人苍梧子的老寿眉而促成楚国纵亲的故事,听得秋果唏嘘不已。

沿着观波亭后面的台阶拾级而下,几人来到云梦泽边,走向泽水岸边的码头。码头前停泊两艘大船,一艘如龙,叫龙船,一艘如凤,叫凤船。

龙船是楚王专乘,王亲若无楚王邀请,只能乘坐凤船。

几人登上通往凤船的踏板,候在船舱门口的王叔偕夫人迎上前去。

双方见面,奇特的一幕发生了。

王叔无视屈平,而是二目如炬,直直地盯住白云。

白云回以同样的目光,死死地盯住王叔。

二人都似着了魔,都是一动不动,都是不眨眼睛。在这个瞬间,他们像是都要把对方看透。

王叔的眼睛渐渐下移,从她的脸上移到脖颈上,再顺着她的脖颈移向胸脯。

一条金链从她的脖颈垂下来,直入她胸前的衣襟里。

王叔的目光渐渐锁在那条金链上。

子启懵了,看看王叔,看看白云,转向屈平,一脸纳闷。

屈平也是呆了。

显然,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料到的一幕。

“夫君,客人?”见王叔的目光直直地盯在人家的酥白胸脯上,君夫人过不去面子了,拿肘子轻顶一下王叔,悄声。

王叔这也回过神,目光从白云的胸脯上收回,看向屈平。

“臣屈平叩见王叔并夫人!”屈平朝王叔二人深深一揖。

“屈平!”王叔盯他一会儿,拱手回礼,点头,“嗯,果然是青年才俊!”目光再次转向白云。

白云亦前一步,大方揖礼:“巫咸山巫咸庙祭司白云叩见王叔并夫人!”

不待王叔说话,君夫人跨步上来,一手拉过白云,将她好一番打量。

“啧啧啧,”君夫人抚摸白云的纤手,“好一个绝世佳人哪!”看向屈平,“有此佳人朝夕相伴,左徒大人好福分哟!”

见君夫人出语直白,白云脸上现出羞涩,看一眼屈平,勾头不语。

“谢君夫人!”屈平未动声色,朝她拱手。

“啧啧啧,”君夫人又是几声赞叹,咬死这个话题,“一个才子,一个佳人,真叫个天下绝配哟!”看向王叔,“夫君哪,此地风紧,不是待客处呢!”携手白云,径自走进船蓬。

王叔朝屈平笑笑,指船,礼让:“今天既到王叔的船上,王叔就不作官称,叫你屈子了。屈子,请!”

“王叔先请!”屈平回让。

王叔跨前一步,一把携住屈平的手,并肩跨入船舱。

这是一艘巨大的船,里面如同宫殿,各种设施,应有尽有。

凤舟开始移动,于不知不觉中滑向泽中。

远山映衬,景色绝美。

子启朝近旁一个暗舱打个响指,一时间,管弦协奏,钟石交响。音乐声中,舱门启开,一行八个美女络绎进来,长袖翩翩,舞姿曼妙。

舟入深泽,碧波万顷,曲缈人曼。

王叔却如中了邪,压根儿无视乐曲,也似忘了眼前的客人,时而闭目遐想,时而瞟一眼白云。

白云也是,从进舱的那一刻起,两只大眼一直锁在王叔身上,似是看不够他。

屈平则完全放松下来,两眼迷离,专心赏曲。

只有君夫人暗暗着急,一会儿看看王叔,一会儿看看白云,一会儿看看屈平,再后看向子启。

没有一人睬她。

一曲奏毕,王叔仍旧无话,一意沉浸在遐思里。

场面尴尬起来。

子启轻轻咳嗽一声,挥退舞者。

君夫人打破沉寂,盯住屈平:“听闻屈子精通音律,可知此曲?”

“君夫人过誉了!”屈平拱手,“恕臣妄断,此曲当为召南民风!”

“啧啧啧,”君夫人连声赞叹,“屈子大才今日知矣!”

接着,君夫人顺口吟出: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降

“哈哈,”子启兴奋道,“此诗小侄自幼就会。”匀气,接吟后面两阙: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夷

“啧啧啧,”君夫人竖起拇指,“贤侄好记性呢!”

“哈哈哈哈,”子启笑过几声,“小侄这叫班门弄斧呀!”故作惊愕地盯住屈平,“也是奇了,他们不过是奏个乐、跳个舞而已,并未吟出曲辞,屈子何以断出此曲就是召南民风呢?”

“回禀公子,”屈平拱手,“原妄断此曲,依据有二,一是此曲纯朴柔美,琴瑟和合而又不失刚正,与召南之风近似,二是舞者色彩服饰、肢体动作,均与召南之风相似。”

“哈哈哈哈,”子启大笑几声,“好一个琴瑟和合、肢体动作呀,”看向白云,别有意味,“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见过君子了,这也‘觏止’了,佳人该当‘我心则降’才是。对不,我的小美人儿?”搂住身边的秋果,嘴巴伸过去,动作夸张。

秋果嘤咛一声歪进他怀里,两手勾住他的脖子,将嘴唇迎上。

君夫人也把身子靠向王叔,仍在恍惚中的王叔本能而机械地用臂弯揽住她的腰身,君夫人就势依偎过去。

显然,这是事先备好的一出戏,是有意演给屈平和白云看的。

船舱里一双一对,只剩下屈平与白云了,且又双双挨在一起,再无一点儿肢体动作,倒是难为情了。

但屈平依旧不为所动,正襟端坐。

白云瞄屈平一眼,扑哧一笑,洒脱地解开长发,将头猛地一摆,一头乌发幅度极大地甩向屈平,半是调衅地看向子启,语气揶揄:“可怜这首小诗,经公子一解,竟就是歪了呢!”

“哟嘿,”子启急了,松开美姬,坐直,看向纪陵君,“王叔,小侄所解难道不正么?诗中所述,难道不是夫君在外,妇人苦候不见,愁思不得,忧心忡忡,热切盼望夫君归来,她好亲近么?”

王叔依旧盯在白云身上,神情恍惚,仿佛没有听到。

“屈子,”子启转对屈平,拱手,“你是大才,在下不学无术,敬请赐教!”

屈平淡淡一笑:“若是论《诗》,公子该当请教王叔!”

子启转向王叔:“王叔?”

王叔听若无闻,目光依旧在白云身上。

子启看向君夫人,努嘴。

“夫君哪,”君夫人脸色尴尬,拧他一把,“启儿向你求救哩!”

王叔回过神了,冲屈平笑笑。

“王叔,”子启指白云,“她说小侄解得不对,您评评看!”

“解……解什么呢?”王叔挠头。

“瞧你,”君夫人笑道,“心神游荡到哪儿去了?是《召南》,‘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呵呵,”王叔干笑两声,盯住子启,“你作何解?”

“小侄的解是,”子启眉飞色舞,“诗里那位女子思夫甚切,忧心如焚,俟夫君回来,二人终于享受人间极乐,兴甚志哉!”指白云,“祭司却说我解歪了!王叔评评,小侄究竟是歪了没?若是歪了,又歪在哪儿?”

“嗯,”王叔捋须有顷,“祭司所评甚当,此诗讲的并非思妇,而是君臣相思呀。君君臣臣,各安其道,离君臣苦,离臣君思。只有君臣和睦,琴瑟和合,才能国泰民安,天下归治!”

“哎呀,”子启摸摸头皮,吐下舌头,“听王叔此解,小侄真就是想到岔上喽!”

“公子没有想到岔上,不过是想歪而已!”白云重复她的观点。

“岔就是岔,我这……”子启看向屈平,“屈子,怎就又成歪的了呢?”

“就此诗所喻,”屈平略一思忖,解道,“王叔解作琴瑟和合,君臣融洽,为儒门之见,公子解作夫妻相思,人伦极乐,为俗民之见,各自成理。”

“是了,是了!”子启兴奋起来,看向白云,“大祭司呀,屈子所解你可听见?芈启所解也是成理,哪儿是解歪了呢?”

“如左徒所言,此曲为召南之风。”白云瞄一眼屈平,语气平淡,“风为民气之吹,此诗当是召南百姓借思妇之口讥讽时弊呢!公子不晓得苍生之苦,未能读懂此诗,所以解歪了。”

“敢问祭司,”子启再挠头皮,“此诗所讽何弊呢?又是怎么个讽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鬼谷子的局(1-10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鬼谷子的局(1-10卷)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5章 见王叔白云伤感 打盐战楚王暗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