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突利可汗的求救
长安城里的日子琐碎又繁复,在如烟的江南转了一圈再回来,就更能感受到长安生活节奏的紧张,条条框框的宫规宫律束缚在每个人身上,所有人都隐藏着自己的天性。
既然叶炎和李丽质都已经回来了,空缺已久的龙椅上也该有人自己坐在那里把持朝政了。
不知不觉回到长安都已经快一个月了,转眼就要入夏了,天地里的小麦也到了该收割的季节。
这一年没有什么灾害,庄稼收成都还不错,叶炎去田地里面看过,农民们虽然累了些,但是看着一望无际的金黄麦田,百姓更多的还是收获时的满足和喜悦。
经过这半年的休养生息,国库又渐渐充盈起来,大唐上下都是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
原本平静的生活被一封突厥发来的求救信打破。
求救信是东突厥的小可汗突利可汗发来的,这人之前算是和叶炎有点交情,两人遂以兄弟相称,后来东突厥一直被颉利管控,叶炎也就渐渐和突利失去了联络。
过去这么久,突然收到突利可汗的信,叶炎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后来根据信中的信息,叶炎才知道,原来之前一直顺从与东突厥的几个小国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渐渐叛离,只因颉利的统治不得人心。
为了重新收拢这些小国,颉利派突利去把这些部落征讨回来,但是突利势力微弱,根本打不过这些部落,最后兵败回到东突厥。
战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可以归咎到颉利可汗身上,但是颉利却把责任推卸到突利这里,不仅责备鞭打他,更是将他囚禁了十多天才重新放他出来。
突利不管怎么说都是东突厥的小可汗,怎么能容忍这种屈辱,所以两人因此产生了嫌隙。
但是事情到这里还不算结束,为了进一步控制突利的势力,颉利想要收取突利的军队,自己辛辛苦苦带出来的士兵怎么可能轻易交给颉利。
兵权一旦交出去,突利就再也没有实力可与颉利相抗衡,事关突利的尊严和性命。
这事就算是两人决裂的导火索。
正当突利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和叶炎也有一些交情,差点忘了自己的这位大唐兄弟。
如今大唐已经越来越强盛,不仅吞并了吐蕃大食,前不久还把西突厥打回了大漠,这无疑是自己可以寻求的最强大的力量。
所以突利可汗才将求救信传到了叶炎手中,希望这位兄弟可以帮自己一战,如果可以,两方可以一起联手对付颉利。
叶炎紧急召集众人进行讨论,询问众人的意见和建议。
程咬金的意思是希望叶炎能够出兵一举灭掉东突厥,不过房玄龄却不同意,表示如今大唐刚刚恢复生产,百姓才刚刚安定下来,不宜再发动大规模战争。
朝中有不少人对出征持有反对意见,很大原因是因为此次求救的东突厥小可汗突利。
原本是属于东突厥内部的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叶炎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就好了,没必要多此一举,掺和到东突厥部的内乱。
叶炎听着他们分析的确实有些道理,不过最后叶炎还是选择出兵营救突利了,要是一定要问原因的话,大概就是因为这人也算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吧。
毕竟自己已经和突利许久没有再联系过啦,突利既然能在最紧急的关头想到向自己求救,说明自己在突利心里确实还有些分量。
首先,看来这人还记得自己,把自己当成救命稻草,不得不说,突利选人的眼光可真是毒辣,一眼就认准了自己。
其次,以叶炎对突利可汗的了解,他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不认输的人,这封求救信想必一定是他都已经走投无路了才肯向叶炎求助。
若是按照房玄龄所说,静等着看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打起来,自己再去捡个便宜。恐怕那时的突利可汗早就挺不到那个时候了。
这些年颉利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势力,也难怪突利可汗会打不过他。
原本叶炎还在观望中,因为之前已经和颉利约定两方暂时停战,这段时间里面颉利也确实没有再对大唐有过什么举动。
若是贸然发兵,自己就变成了不仁不义的那一方,碍于面子,叶炎始终拿不定主意。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突利寄来的第二封信。
突利细数了颉利是如何暗中支持那些反唐武装起义的罪证,彻底撕下了颉利两面三刀的伪装。
得知这一消息后,叶炎勃然大怒,原来之前那些起义的武装力量都是颉利在背后搞鬼,既然颉利不讲信用,那也就不怪叶炎不客气了。
新唐三年夏天,叶炎派李靖、李勣等人率领二十万大军,从山西、甘肃等地出发,分几路同时对东突厥发兵。
同时北方还有一股势力一直不容忽视,那就是之前刚刚叛离东突厥的小国薛延陀。
如今这个小国也已经渐渐发展起来,薛延陀吞并了周围的许多部落,渐渐强大起来,甚至有了可以和东突厥对抗的势头。
叶炎看到了突破点,就问侯君集有没有可能直接收服薛延陀部落。
“回主上,据属下所知,薛延陀部可汗俟斤夷男为人和善友好,最重要的是,这人并没有什么野心,一直在寻求周围强大的部落的庇护,所以之前才会归顺到颉利手下,如今薛延陀叛离,对我们来说或许也是一个机遇。”
“你的意思是……可以直接试图劝降薛延陀?”
“正是,而且如今主上手下有一人正适合担任这次的使者。”
“哦?你可有什么人推荐给我?”
“正是您帐下的游击将军乔师望。”
乔师望,这个名字倒是十分耳熟,不过叶炎手下的猛将有成百上千人,不可能一一都能记住。
“你为何觉得这人能够胜任?”
“回主上,乔师望这人就是臣从薛延陀那里捡回来的,此人自小无父无母,臣见他可怜,将他收入军中,此去薛延陀,乔师望对那里的风土人情最为熟知,无疑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