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两姓结姻
殷夫人怕他不喜欢,还特地安排了两人在宴会上见面。
殷四郎作为男子,年岁不算大,与卫家大姑娘是同年的,略长两个月。
卫家大姑娘卫媛儿样貌不错,性情也是隐忍当中有豁达,不然也不能在二太太手里好好过过来。
跟殷四郎略谈了几句之后,两人都甚是满意。
二太太无心搭理这事儿,殷家求娶就求娶吧,直接指派了个嬷嬷去安排。
卫媛儿过府感谢赵月娘先前的帮扶,赵月娘干脆把卫媛儿的婚事给接手过来了。
卫王府跟爵爷府目前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赵月娘不愿意跟卫家其他人有什么往来,但也不愿意别人拿着这事做筏子说卫王府如何如何,再给把卫峥的身世给闹出来的。
正好,借着给卫媛儿操持婚事的机会,也算是封住了外人的口舌。
叫他们知道,卫王府跟卫家还是有往来的。
卫媛儿平日里便很是懂事,也聪明,能够自保。
见二房跟三房其他人为了爵位争得头破血流,一早就跳出来了。
虽然因着卫峥的缘故,别人都觉得她身为卫家的长女,即便只是个庶女,但是搭上了个王爷伯父,这亲事也该水涨船高的。
但是卫媛儿还是丝毫没有犹豫地答应了殷家的提亲。
她这样不改初心,稳得住,倒是让殷夫人跟赵月娘都很是喜欢。
于是一个伯母,一个婆母,就这样两相操持了下来。
倒是惹得殷四郎的生母感慨不已,觉得主母殷夫人大度,给殷四郎找了这么好的一门亲事。
又见卫王妃对卫媛儿如此爱护,知晓这门亲事再好不过了,心里便放松了许多。
别人会做人,她也会做人。
她都这把年纪了,前头两个女儿也都出嫁了。
在殷夫人的安排下,都是嫁的小富即安,家庭和美的人家,是当真用了心的。
这殷四郎是这姨娘唯一的儿子,如今眼看着这亲事也甚是圆满,这姨娘就放心了。
人放心并不是说就从此不管事了,而是知道卫媛儿和殷四郎两边的主母都甚是宽厚。
卫王妃看重卫媛儿,这姨娘便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身份让卫媛儿和殷四郎为难。
当即就跟殷夫人请了命:“我到如今这个年岁了,多亏了夫人,才能在这后宅里安稳过了半生。”
“夫人待四郎如何,我心里明白,这四郎未过门的妻子也是个好姑娘,能得卫王妃的看重,也该是个体面人。”
“我收了她让人送来的两身衣裳,一双鞋袜,都很是合身,可见是下过功夫的。”
殷夫人听了便笑道:“这功夫是该下的,不过也得四郎用心才是。”
不然,从未跟这姨娘见过面的卫媛儿,如何得知殷四郎的生母的尺寸呢?
必定是因为殷四郎平日里也有留心。
姨娘想起这个,也很是宽慰:“都是好孩子,我才能有这个福气。”
“但孩子这么好,我便不能让孩子为难,府里夫人待我们宽厚,也是我们的福分,但是夫人对四郎跟四郎媳妇儿这般好,也该他们回报、孝敬你的。”
“因而”,姨娘主动提出,“我瞧老夫人那边缺个人,夫人要留在京城照管府中事务,不如让我去伺候老夫人吧?”
殷家的老家在陕西,这姨娘提出这个来,便是说从此就要在陕西陪伴老夫人。
老夫人今年已经七十多了,在大虞朝算是高寿了。
说句不好听的,只怕过几年就是要去的了。
姨娘说道:“夫人心善,对四郎也好,我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我去伺候老夫人,从此就守着老夫人。”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卫媛儿要伺候嫡庶两个婆母的尴尬场面。
殷夫人听过之后,同意了:“如此倒是也好,孩子们少为难些。”
不然,若是留在京中,同在府里,无论姨娘说多少次不用,只怕两个孩子也还是没办法,必须要斟酌处之。
这回殷四郎生母自请去陕西,往后只用四时八节给寄东西过去便是了,不用当面请安问候,不用听两个婆婆的吩咐安排,便轻松很多,不会为难了。
殷夫人体谅姨娘用心,同意了,只说道:“如今大婚在即,倒是不必急在这时,三朝回门之后,让四郎带着四郎媳妇儿回陕西一趟,你跟他们一同去,再留在陕西便是了。”
姨娘感动得跪下给殷夫人磕了三个头。
自此,殷四郎跟卫媛儿这门婚事就再无麻烦之处了,一切平顺。
爵爷府按照庶女份例给分了一个两进的小院子,一处庄子,并三百两的嫁妆,就再没了。
剩下的,赵月娘给卫媛儿补了。
南枝也给卫媛儿添妆了。
卫媛儿在卫王府的时候不好打开看,等回到爵爷府,当着老嬷嬷的面打开,顿时相依为命的主仆的三人都激动了。
丫鬟守在门外,提防着二太太的人进来。
里头嬷嬷看着三层的匣子,泣不成声:“如今竟还是依靠着卫王妃才过下来了。”
三层的匣子,最上面是最普通的,各色的金银小馃子,满满当当的。
这些回头用来赏赐下人,或是给殷家的晚辈做见面礼都是极好的。
中间一层则是首饰头面,都是端庄素雅,十分扎实的。
不是时兴的那些什么琉璃珐琅点翠的,就是金银玉和珍珠的。
这样的东西不光是能够适合各种场合,关键时候还能卖了贴补生活。
这要不是亲近,真心照顾的人,断然是不会准备得这样细心的。
最底下一层更是让人惊讶——居然是两间铺子的地契!
要知道二太太给卫媛儿出的公中份例,只是一个半旧住不得人的小院子,还有一处十分偏远的小庄子。
宅子没有出息,那庄子卫媛儿也插不上手,因为太远了。
只怕庄子上的人都还是二太太的人,到时候庄子上出息多少,给卫媛儿送多少,等于还是二太太决定的。
四舍五入,二太太代表公中给卫媛儿的,也就是三百两而已。
听着也不算少,足够一户普通人家宽裕地过上三年的了。
但殷家到底也算是个大家族,并不普通。
只怕一年里的年节人情往来,都要花上不止三百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