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连生三子伯益求师
伯益把自己的担忧写了一个奏章,派人送给了大禹。大禹一看,就是一身的冷汗。心想,伯益的担心太对了,这铁器比青铜还锋利,要是大规模的冶炼,必将动摇国本。上次在治水的时候,就遭遇饥荒,差点就发生兵变。
大禹没有更多的考虑,就召集大臣,说了这件事。大臣们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王,拥有为数众多的冶炼作坊,早就不满意了。这些冶炼作坊富的流油,岂能不让人眼馋?还有扬州的那些盐商,更是让人气愤。
赚了那么多钱,都不给上贡,都该死。于是,众大臣不但赞成大禹的禁止民间冶炼,还顺便提出了官盐的说法。今后不管是谁,想买卖盐铁,必须有朝廷的许可,说穿了,不就是这些官员的许可,就可以从中捞油水了。
既然大臣们都同意,大禹的盐铁专营专卖,就通告天下。今后所有的冶炼作坊都要充公,谁敢不从格杀勿论。就是在民间,都不允许擅自使用刀剑,凡是使用刀剑的,都必须到当地的管家备案说清楚。
大禹这个做法,显然限制了盐铁的生意,使盐铁的价格,飙升到了一个天价。连吃盐的人也少了,不像以前一样,盐巴不值钱。现在,随意吃盐的人,都是富裕的人家,穷人是买不起盐巴了。
实行了盐铁官营,使用铁器的骤减,主要的原因就是铁器太贵。原来的铁犁,整个都是生铁制造,现在的铁犁只是犁头使用铁制,其余的都是木制的。这样一来,墨家的木匠技师,可就吃香了,墨家的发展很快,很快的遍布九州。
由于伯益的献计献策,大禹对伯益更加信任。不断的对伯益进行赏赐,虽然赏赐的礼物不多,但这份荣誉却是不小。伯益跟大禹之间的关系也好了起来。现在,伯益最关心的就是三个夫人的事情了。
三个夫人几乎是一起有喜的,眼看着就要生产。还真巧,就在一个明媚的春日,三个小宝贝一起降生。让伯益喜欢的是,三个孩子都是男孩,这就为伯益的家族,增添了繁衍扩大的几率。
三个夫人让伯益起名,伯益信手拈来。姚兰生的孩子稍早一些,是老大,就叫嬴上,姚竹的孩子稍小,就叫嬴中,杞纭的孩子最小,就叫赢下。三个老婆,生了三个孩子,一家人是其乐融融。
转眼百日过去,三个孩子还不会走路,三个夫人就开始商议,给三个孩子找师父。伯益笑道:“三个孩子,还话都不会说,找什么师父,我看找保姆看孩子才是”。三个女人不同意,认为,嬴天不是一岁就大闹天宫了吗?
说起嬴天,最伤心的就是姚竹。好不容易生个孩子,却被鸿钧老祖带走。姚竹心里是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孩子小时候,是跟娘在一起的。这孩子就是娘的心头肉,一下子不在身边,就像心头割肉一般。
大夫人姚兰,也有这样的想法,什么修仙修道,都是无妄的东西。人生在世,就那么几十年,还是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比什么都好。三夫人杞纭虽然是个妖仙,但对修仙也不是很热衷。
杞纭的想法有二,一是自己是妖仙,伯益本身是身家的大神,生出的孩子,绝对差不了。自己能跟伯益成亲,那是机缘好,命运好,不然的话,就是在天上,一生给神仙种花养草,也是个辛苦命。
三个夫人就建议给孩子抓百,就是在100天的时候,让他抓东西,抓住什么就让给他请一个什么样的师傅。伯益一听,这个办法不错,也算是各安天命。伯益就派人准备了一百种东西,都不重样。
三个孩子趴在地上,先是呀呀而语,根本不抓东西。三个夫人干着急没办法,伯益却是沉得住气,只见嬴上抓住了一支笔。把姚兰高兴的不得了,这下稳妥了,将来一定是治国安邦的主。
嬴中抓的却是一片树叶,姚竹就看不出是什么来了。还是伯益解释道:“树叶就是草,看来嬴中将来喜欢做郎中”。姚竹一听大喜,做郎中也是行善,也不会远离自己,姚竹一想高兴的不得了。
轮到赢下了,却是抓向天空,地上的东西,就是不抓。众人不明白,伯益看看看杞纭,自己却笑了。杞纭一脸的不高兴,幽幽的说道:“这都是命啊,谁也拦不住啊”。别人不明白,三个夫人和伯益都清楚的很。
杞纭是枸杞王修炼成精,看来,生出的孩子,也一定是修道,这就是命运了。伯益见杞纭不高兴,就劝道:“你也不要不高兴,这修道也不见的不好,有多少人想成仙,还捞不着”。杞纭只能苦笑,自己的命运自己知道。
过了几天,姬松三个人来了,进门就嚷嚷。姬松说道:“大益王,听说大王后生的孩子叫嬴上,是个喜欢读书的,我毛遂自荐如何?”伯益笑道:“好啊,只要不不嫌麻烦,我这里没问题”。
姬松笑道:“大益王,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那是陈年谷子烂籽麻了”,妫槐说道:“我听说二王后生的孩子叫嬴中,喜欢医术,我也毛遂自荐,如何?”伯益笑道:“可以是可以,可要等到孩子五岁之后才行”。
妫槐说道:“那不行,我先预定,要是孩子长大了,我就捞不着了”,说着,就拿出一个布袋,说道:“大益王,这是我研究出来的生骨生肌方,只要每天晚上,让嬴中跑商半个时辰,保证嬴中百病不侵”。
娰柏说道:“三王后生的赢下,说是修道的种,我不会修道,但我最拿手的是古籍古书,也许对赢下有些用处,大益王意下如何?”伯益笑道:“难得你们三位有心,我就同意了,咱可说好了,这位束脩要加倍,呵呵”。
姬松笑道:“这个没问题,你大益王富甲一方,我们就是吃大户,呵呵”。娰柏说道:“大益王,我倒是有个建议,不知道大益王同意不同意”。伯益笑道:“娰柏,咱们是什么关系,尽管说来”。
娰柏沉吟了一下:“自古以来,这教孩子读书,都是一个传一个,我觉得有点浪费,大益王也不缺钱,是不是修建一个学堂,多找一些孩子,跟三个公子一块学习,不是更好吗?”
伯益正要说话,妫槐却说道:“让大益王出钱,却是别人家的孩子受益,有点说不过去吧?再说了,我这学医的事情,都是一个传一个,乱七八糟可不行”。姬松说道:“我看可以,这不是钱的问题,只要大益王同意就行”。
伯益沉吟了一下,说道:“也没有什么不可,古时候,黄帝讲经,不也是受者很多吗?这个事情可以办”。妫槐见伯益说行,就不再说话了。其实,妫槐的意思,也不是不愿意,他是看中了赢下,想重点培养出一代名医出来。
这学医跟做学问不一样,是要有悟性的。除非学者是个死脑筋,妫槐对《黄帝内经》很有研究,有些问题却是越看越有疑问,想培养出个好徒弟出来。一来可以治病救人,行善一方,二来也让自己流芳百世,做个名医的师傅。
《黄帝内经》已经流传甚久了,九州之内,行医的都是按照这本书来的。妫槐的医术,在嬴城这一块没的说。但对内经种所说的一些晦涩难懂的医术,也是似是而非,比如内经种的针灸之术,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库。尽管妫槐,学究天人,还是没完全看明白,这是妫槐的一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