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如何弄钱

第七十二章 如何弄钱

三天后,陈阳来到晋中军区后勤部报道。

军区参谋长孙毅亲自将陈阳带到后勤部上任。

路上孙毅对陈阳说道;“现在军区后勤工作极其艰难,原来的后勤部部长吴洪斌因为过度操劳,现在累病了。

老吴已经50多岁了,病了还要坚持工作,我们强行将老吴安排到后方医院治疗休息。

所以现在后勤部你来后,要全面挑起担子,争取早日回复咱们根据地的后勤各方面工作。“

陈阳重重的点点头。

上级任命自己为副部长,而原来的后勤部部长已经住院,自己就是全面主持工作啊。

看来军区对自己还是寄予厚望啊。

来到一个简单的大院里面,上面挂着“晋中军区后勤部”的招牌,门口有两个战士站岗执勤。

看到参谋长后行礼致敬。

来到后勤部部长办公室,孙毅先宣读任命。

然后对陈阳说道;“从现在起你就全面负责后勤部的工作。”

而办公室里也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看到一个年纪轻轻的陈阳来接管后勤部,原来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些不大相信陈阳的能力。

待参谋长走后,陈阳没有发表什么上任感言。

而是直接宣布;从今天起,后勤部就是战时状态。

每个人每个部门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工作态度,尽快让我们后勤部门恢复起来,振作起来,发展起来。

为全面抗战胜利做出我们的贡献。“

随后陈阳检查账目,查看数据和各种材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军区后勤部门管辖的范围相当的大。

枪械修械所、后方医院、卫生所、冀中银行、兵工厂、造币厂、药厂、印刷厂、学校、报社等等等等,总计逾百家。

陈阳目前的首要工作是征集粮食。

建立根据地的目的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粮草动员,保证军队供给。

各个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源泉,在准备反攻力量上,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根据地解决了粮食问题,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切。

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党和政府执行了正确的发展经济的政策。

采用征收救国公粮的办法,解决根据地军队的给养供给问题。

群众不仅供应部队吃的、穿的,还负责物资方面的储存和保护。

每年都通过边区政府,征集一大批公粮。这些公粮需要多少仓库储存啊!

在敌后,部队不可能建立这么多的大仓库,就是有能力建起来,还有敌人经常‘扫荡’的问题……怎么办?

根据地就依靠群众解决了这个难题。

每年征集的大批公粮,并不集中起来,就分片储存在某些村子里。

部队来了就可以用,走到哪里,哪里都有部队的粮仓。

部队每到一个村庄,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找到粮秣主任,拿出边区政府发的粮票,就可以立刻得到所需要的粮食……

有史以来,军队筹粮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有句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抗日战争中,就不需要‘粮草先行’,到处都有我们的供给部,这是人民群众的一大创造。

由于这次日军的大扫荡,有些村子的粮仓的粮食被征用,有的则是还放在原处。

现在陈阳就需要将原来隐藏治安各个村子的粮食收集起来,以进行集中调配。

解决了粮食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卫勤工作。

八路军的卫生勤务工作,是在环境极其艰苦、情况极其复杂、物质供应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

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医疗人才的匮乏和药品器材的极度短缺。

陈阳决定到后方医院去看看,实地考察。

这天陈阳带着通讯员来到了位于小河口村的后方医院。

刚来到这里时,陈阳不禁被这里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条件震撼住了。

小河口是一个小村,离根据地好几十7里。

有一条小河流过,北通泾县章家渡,离云岭约八里,南达太平县。

是条交通水道,河南岸有个大沙滩,20多个医务人员就住在沙滩尽头的一个地主大院内。

院后有个大祠堂,又高又大又脏,年久失修,墙皮剥落,屋内满处灰尘和蜘蛛网。

战士们将这里经过清洗打扫,挑来了小河里的水。

把旧门窗洗刷得黄里透白,买来了石灰,和上水,刷墙壁洒地面。

向老乡们借了竹床和门板,铺上了40—50床铺,左右两排,中间一条宽宽走道,建立简单的后方医院。

医院搭建小山沟里,是一处经过修整的旧庙宇里,设备极其简陋,伤病员约有二、三百人。

没有桌子,捡砖头垒起来,用石灰刷一下。

没有痰盂,用三块砖对起来,放点灰。

没有高压消毒设备.就用竹木蒸笼代替。

连像样的床单都没有,绷带,纱布也是极其缺乏。

院外的河堤上都是晾晒的用过以后再清洗的旧布条。

有些布条重复使用多次,已经发灰变色,上面隐隐有洗不掉的血渍。

虽然医院条件简陋,但是却定下了严格的管理模式和制度。

首先坚持了正确医护制度。

医师写正式大病历,早晚查房,疑难病讨论。

护士认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出入水量、大便次数,换药打针严格消毒制度。

看病人把药服下,不乱吃“补药”,乱打“补针”,实行等级护理制度,重病人和术后病人还有特级护理。

医院当时最大的困难是药品供应不上。

而上海医学院过来的两名学生有一定的中草药知识,所以提议;因地取材,发明创造。

大青山就是一座天然的药材大山,山上植物丰富,花草种类及多。

两人带着大家山上采药。还教授大家如何识别和辨别中草药,特别是乌蔹莓、绞股蓝这两种比较容易混淆的药材。

一些采集不到的药品,就想方设法,以土代洋。

没有乳酸钙,就把鸡蛋壳捣碎来代替;没有酒精,就把烧酒加工一下来用。

没有凡士林,猪油就成了代用品,等等。

对于一些代替不了的药品,如麻醉剂、注射液等,药剂师就自己配制。

学生们自己制造的脱脂棉、绷带和采集的中草药以及用来作消毒的土罐、蒸笼,粗瓷碗、竹筷等也成了医疗器械。

甚至手术帐也是医护人员自己动手用白土布缝制的。

现在医院最奇缺的就是医疗器材,药品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等药品,以及做外科手术时的麻醉药,比如吗啡以及一些止痛药物。

考察了后方医院后,陈阳决定一定要帮医院弄来急缺的设备器材和药品药物。

但是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极严,而这些东西更是极其紧张就算弄到也不好运到根据地来。

陈阳当然有他的办法。

上次治安排练县城,见到了张保以及开设的饭馆。

这个军统的秘密据点此时正好可以利用。

要知道军统神通广大,要钱有钱有人有钱,所以军统的渠道也非常广泛。

当然也有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原因。

无论是海上还是路上,都有秘密的渠道可以运输运转物质。

陈阳随后利用这个条件,终于通过在上海采购的一批医疗物资和药品药物。

其中包括麻醉药、磺胺、碘片、碘化钾等药品和听诊器、血压计、手术刀具等医疗器械。

最后都回运到了晋中根据地。

解决了后方医院的大问题。

此外陈阳未雨绸缪,还在驻地创办了八路军卫生材料厂,着手试制药品和医疗器材。

一个月后该厂在赤水县清水源吕家村用借的12间民房正式开工。

由于全厂干部职工爱国热情高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用简单的工具生产出樟脑、福白龙、盐酸吗啡、硝酸士的年,氯化钙等l0多种片剂。

解热、强壮、镇咳、泻下等近20种中成药丸、散、膏、丹及药棉、纱布等卫生材料。

除了生产大量药品,该厂还成为根据地八路军制药调剂班的实习基地。

并通过开办两期制药培训班,为根据地培养了近百名合格的、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并具有实际技能的制药人才。

随后陈阳有通过关系,搞来来一些旧的机床等设备。

使得军区的枪械修理所也正规扩大。从原来的只是维修枪械到能够制作制造手榴弹,地雷等兵工产品。

后来还利用废弹壳制造子弹,用钢模把铜元压成空心,灌上铅成为子弹头。

生产并制造了大量的子弹,为军区部队提供来哦及时急需的弹药供给,得到了军区的大力表彰。

然后这一切只是开始,现在陈阳随着工作的开展和进展,也开始发愁了。

后勤部门做得这一切,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可是根据地经济发展有限,没有工厂市场流通,更没有大城市的工商税务,没有交易市场,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钱从哪里来啊?

怎么弄到钱啊?

现在如何搞活经济,如何弄钱成为了陈阳最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抗战之我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抗战之我们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如何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