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尾声

第七十九章 尾声

陈阳回到独立团后,经过数月的整编整训,尤其是对部队的军事技能特别是投弹,拼刺,射击等进行了刻苦甚至是苛刻的训练。

现在整个独立团的战士在经过这次炼狱般的训练后,可以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令行禁止,号令如山。部队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日,第六战区的联络官来到军区,他将带领一支八路军的部队到第六战区协助国军布防,共同抵御日军对长江沿岸的进攻。

国军联络官叫张钧,是个少校,是第六战区的参谋。

这次来到共产党根据地请求八路军派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这几年的抗战,国军部队损失不少。

反而共产党的八路军,新四军的队伍却日渐扩大。

国民政府军委会当然不能坐视共产党发展壮大,所以就下令将八路军的部队调往抗日前线。

一来可以消耗共产党队伍的实力,二来可以减轻国军正面战场的压力。

张钧来之前对八路军的队伍是不看好的。只不过是打着抗战的名义发展自己得人实力。

国军才是抗战的主力。可是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破袭战,山地战,伏击战等,极大的打击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为正面战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实际上抗战当初,国军有几百万军队,而八路军仅有几万人,而且武器装备简陋,弹药匮乏。

这种情况下和日军正面硬拼风险非常大。所以才采取了持久抗战的策略。

(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坚持了长期抗战。同时,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前线,有效地打击、牵制和吸引着大量敌军。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也是最有力的支援和配合,对坚持全国抗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是当张钧来到八路军根据地后吗,发现这里的老百姓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却脸上总洋溢着笑脸。

军民一家亲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八路军士兵帮老百姓干干农活,收割稻子和粮食,开荒种地。

而老百姓帮忙八路军缝补衣服,制造布鞋。孩童们在简易的课堂上郎朗的读书声,这一切都是国统区完全看不到的和谐景象。

张钧上个月就曾经去过国军的敌后根据地。(自平型关大捷时起,八路军的敌后山地游击战术,便成为了国民党军内争先模仿的对象。当年下旬,就有不少国军转入敌后战场。)

例如,活跃在苏北地区的韩德勤部,经常在其控制区内设卡收税,向当地百姓摊派沉重的军费,苏北民众对此苦不堪言。还有一些国军,干脆纵兵掠夺,更引起了民众的反感。不少民众深受其害,他们将国军游击队贬称为“游吃队”。

而这里到处都是和谐安宁的场景,这也令张钧感慨不已。

而来到八路军独立团的营地后,原本以为就是独立团就是游击队改编的土八路。可是实地一看,这支部队不简单。

当独立团2000多名战士全体集合站在操场上时,队伍排列整齐,间距分明。

每个士兵脸上都是眼中有神,目中无人。

这是一种高度自信的态度。说明这支队伍绝对是一支敢打能打硬仗的队伍。

张钧看到独立团的部队后,非常满意。

在见过简单的交流和沟通后,在军区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命令后,陈阳带着独立团全体战士和国军第六战区联络官张钧等人,朝着鄂西地区开去。

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湖北沙市,部队将会在沙市集合集结。然后等待战区的同意部署和安排。

独立团从晋中地区开拔,基本上是白天休息,晚上行军。主要是避免被日军的空中侦察机发现,以及不受日军飞机的袭扰和轰炸。

张钧也是军人出身,可是和独立团的战士相比,立马就现了拙。

国军部队很少夜行,就算是夜行军,一晚上也仅能行军20公里左右。

可是这支部队就不一样了。一晚上急行军竟然达到了120公里!

第二天张钧浑身瘫软的倒下时,几乎不敢相信。

一晚上行军120公里!

这绝对是令人恐怖的速度和效率。

张钧在国军也曾经跟随过部队行军。

在徒步行军情况下,“常行军”为时速4~5公里,日行程30~40公里;“急行军”为时速10公里左右;“强行军”为日行50公里左右。

也就是说,国军白天的一天行军速度最多只在50公里左右。

而八路军的这支队伍,在夜间视野受阻,路况不明的情况下,竟然能够走出国军两倍以上的行军速度。

这是一支玩命的军队啊。

不过更令张钧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独立团在前往第六战区的途中,遇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好吧,后面的就不发了。

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bai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在当下之中,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在为我们分担责任而在更久远的过去,有那么一群伟大的人为我们牺牲,为我们流血,为我们奋斗,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回想当年我国被侵略者入侵,而无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严重落后于日军的情况下,最终赶跑了侵略者,并且让我们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这是多么大的胜利,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

全书完!

完结感言;感谢月下长歌编辑。一言难尽,万般感谢。

这是我在咪咕的第三本书,也可能是最后一本。

谢谢月下长歌,谢谢咪咕所有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祝福你们。

谢谢中国移动,谢谢咪咕数媒,谢谢所有用手机看书的可爱可敬的书友和网友,因为你们,网文才有明天,谢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抗战之我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抗战之我们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