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
睡眠对地球上的生物无比重要。
剥夺睡眠的结果是死亡。
睡眠是指大脑为了将刺激和刺激联结分配固化给相应神经细胞(重整信息)的需要,把兴奋点(注意力)暂且转移到原先兴奋强度较弱的神经细胞,并由那些神经细胞接管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而原先接受处理内外刺激并做出反应的兴奋度较高的神经细胞因防止没有经过深加工的刺激联结相互干扰(信息过载),(也可以理解为生化能量有限而醒着时这些神经细胞以接受和处理刺激,创建和调用刺激联结为主,睡眠时以整理、过滤和固化刺激联结为主),必须大部分屏蔽内外刺激对这些神经细胞的作用的必要的生命过程。精神疲劳体现为待处理或固化的刺激联结过多,人本能的对刺激联结储存的不安、紧张和焦虑,睡眠起到消化这些刺激联结的作用,这就表现为缓解疲劳。而睡眠质量不高是指屏蔽度不够或睡眠时间不足以充分消化刺激联结的现象。嗜睡则是病态的过多过久屏蔽。这些都是神经控制不足的表现。在睡眠中由于主动性活动减弱,人的体力也得到相应恢复。
失眠。无论是缺乏睡眠,还是缺乏完整的睡眠,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崩溃性的打击,人体的胸腺会急剧性萎缩。这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在中老年时期,胸腺会缩小成一个樱桃大小,而T细胞的增值会大幅度下降,不仅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大量减少,并使巨噬细胞有了抑制作用。在人体缺乏免疫系统的保护下,各种致癌疾病对人体的威胁可以说是致命的。即使是在短期,人体会感到恶心,昏头昏脑,精神萎缩,四肢乏力,这不仅是免疫力直接下降的生理趋势,还是疾病的前兆。通过临床取样调查,在短期缺乏睡眠人群中,普遍出现了免疫力大幅度下降的症状,而且有近76%的人身体组织器官有轻微癌变的趋势,这一比例是相当高的。
睡眠突然被关注,是因为小宁在离婚的最初几个月常常在失眠之中。
她知道危害。就用放松法来让自己入睡。
一觉醒来,心里木木的,似乎是正常的空白。实际是钝钝的。随着白天的降临,一切会被云层外的阳光重新磨得锋利。疼痛的本相渐渐显露。如同一个洗碑的石匠手扬之处,墓碑上的名字会渐渐地浮现并越来越清晰,以致海枯石烂,万年不灭。
她调整了几个月,终于能正常睡眠了。一切都好。
一切都会好的。这一天总要过去,姥姥总说。
讲师时代的小宁离婚后过了几年艰苦的日子,并不是缺钱,自从工作后她从没感觉缺钱过,日子幸福得一塌糊涂,一个人带孩子也没大问题,她找了保姆,而且课不多,她整天在家,很轻松。她的麻烦是前面说过的那个问题,没法评职称。直到那领导退位了,小宁一下上了副教授,成了硕士生导师。日子就更好过了。
副教授时代的小宁日子好过多了,离婚前小宁就有了房有了车。离婚后不久,那个恶领导就退位了。领导层再没有过那种大恶人和大小人。
即使有,也是鸡毛子撅腚的小官,对她没啥影响。也就说说她坏话,造点谣。她可以胡作非为无我无知无礼地混。闲了就写写文章。直到准教授时代,她才想起要评教授了,做了几篇比较用心的文章。
她进了上海其实已经发现,她以前在写文章上面的长处已经泯然众人矣。
自己还是没有什么天赋。
在徐州时不过是自己更努力而已,并不是更有才华。
上海聚集了全国几乎一半的人才,各色人精都汇集到上海来寻找发展之路,误打误撞到上海来寻找人生存在意义的小宁,实在是太普通了。
但她也只能就这样做下去。
然后,一切都还顺利。小人从中作梗也没用,领导们都还不错。她不惹事不生事,只要正常点的领导都不会故意为难她。只是小国寡民了点。
小人自然一直在她周围出没。但拿她没办法。像王唐那样,像汉口女那样,像陈健康那样,有啥意思呢,反正她要的东西不多,评教授的权力也不在他们手里。或者即使小人善于钻营又努了点力做了教授,那也只是一票,大部分人都不是小人。教授中有小人也正常,比率和一般人一样,也就不到十分之一。少两三个人不投她票也无碍大局。
她就慢慢地写,慢慢发表。副教授和教授之间是5年时间,她要先达到标准再说。一篇一篇地写,再努力地找刊物发出来。
学术标准越来越严格了。学棍时代的领导让谁上谁上的恶风气再也没有了。一切都是学术标准。文章的等级和数量不够,在学校那一关就直接剔除,没有申报资格。对小宁来说,严格的审查和量化的标准绝对是福音,这样,只要她达到标准,别人就无法阻拦。而在讲师时代,一言堂式领导的唾沫决定一切,那才是真的恐怖,极短于交际的小宁可能一辈子都上不了副教授。
这实际和高考一样,大家都公平,少谈权力。有本事腐败是你的事,妨碍我就很难了。
学术标准的严格执行和数据化是穷人和没背景者的福音。
果然,她是慢工不慢。她发现,当她以为自己慢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停止不前了。
这时她才明白。她赢的不是智商,不是能力,而是不放弃。慢工出细活是人类真理之一。但小宁是宁愿慢工出粗活,只要做起来就行。
很多人慢不了,需要了就很急躁,却容易造成精神崩溃,什么都写不了了。还有的就不是慢不了的问题了,而是就不想做。宁愿给学生讲课参加各种会议通过嘴上功夫获得无上的快感,且不费力气,就是不想写论文,后来就发展成不敢写论文。这样的人比率可不低,比小人的比率要高。
精神崩溃的根源之一是压力的积累。其心理上的缓解需要会分解压力。她就是把很多问题分解了做。比如擦窗户,家里的窗户好几个,特别是阳台和飘窗,那个擦起来就是个大工程。找人来擦吧,又觉得自己太不像话,整天没事,不自己擦下吗?她就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一周擦一个窗户。其他家务也是,今天做一点,去看电影,去玩,哪怕东西碰脚她不想收也扔那儿。等她想做了,再拣起来。做家务也这样。这样就有效地分散了压力和负面情绪。
那些不会统筹的就很麻烦,做不了还给自己不断施加压力。
像一根绳子,能承重一吨。你挂个九百斤的东西在上面,一天是没事的。如果挂一星期,绳子可能就在静态力量作为下被拉断了。要挂一会,放下恢复一会,再挂,这样就能挂几百次也不会断。
即要慢得下来,又要坚持。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曾经给她非常强烈的震撼。20年挖一个洞的坚持啊!她把这电影连看了三遍。一遍又一遍地体验那种一飞冲天的震撼。然后,在课堂上,她经常给学生们推荐这个电影。重点是坚持。很多人就败在太容易放弃上。
很多曾经在她身边比她有能力比她能说会道比她情商高的人比她智商高的人都被甩在后面,也是这个原因。
她终于明白了,她的天赋可能就是,最普通的坚持。但就这一点,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实际小宁早发现了,进入一个高知群体,她怎么都是中下等资质,再努力也就是中等上下。她就越来越来道系。你们有什么我不管,我只要拿到我要的,只要我的某种基础下的小国寡民的生活。
很多人比她快得多,不到40岁就是拿到教授。小宁是正好40岁。和很多人在高校一辈子都拿不到教授相比,小宁凭自己的能力40岁就拿到教授,更是她人生中的奇迹。和她当年考上硕士和博士让人不可思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