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小推车
十一月十五。
陈用九一行人大多时候是沿着河道走,陈家在几个码头均设有自己的据点。
陈家每年通过漕运赚的钱多,相对的,维护这些据点的维修费用同样也不菲。
“原以为还要一个月才能到京城,没想到咱们还是走快了。”杨子仁跳下马车,搓了搓双手。
“咱们是到了渭水,再走半个月就能到京城。”他跳起脚,试图活络双腿的血液,呆在马车上,容易脚麻。
他们的脚上已经穿上羊毛绒靴子,“越往北,冷得越快。去年这个时候在南粤,哪里需要动用到棉绒。”
季卓然同样下来活动身体,听到杨子仁的话,甚感好奇,“我还没去过南方,上次游学是往北地走,快出关外。”
“诶?你们竟然敢去那么远的边境?”杨子仁瞪大双眼,感到不可思议,“难不成你夫子会手脚功夫?”
季卓然哈哈大笑,“你是将边境想成洪水猛兽了吧,去那边要会骑马,至于防身的功夫,会射箭就行。”
听得杨子仁心中蠢蠢欲动,“我会骑马,也会射箭,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跟你夫子去关外见识见识。”
季卓然表示会将他介绍给夫子认识,至于能不能让夫子带去游学,是要看远近关系,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机会。
这些无需明说,杨子仁是明白的,不过能有认识的机会总是好的,他们由此聊到了沈虚怀。
杨子仁:“他为何不和我们同行?”
“虚怀的夫子亲自带着他上京,听说他夫子在京城有认识的友人,会帮虚怀安排住的地方。”
一同下来的许清泉和陈用九皆是吃惊,“夫子对他很上心,难不成是沈家特地聘请的西席?”
许清泉和陈用九是林琼风夫子最得意的门生,两人同时中举,也不见林琼风抛弃教书职责陪他们进京。
“洛江县的广文馆有个虚职的教书先生,是四年前为这位夫子设置的,他平常有空会到广文馆讲解经义。”季卓然时常跑广文馆,对此会了解得多一些。
经他这么一解释,三个学子均是了然,这位夫子确实是沈家为儿子请的西宾,作为广文馆临时的教书先生,是不会拿束脩的,也难怪这位夫子行动自由,可以亲自带着沈虚怀上京赶考。
“由此可见,沈家底蕴比我们深厚得多。”
季卓然一门三秀才都做不到如此,也不知沈家到底是哪里清贵人家,杨子仁心里疑问重重,不好直接问出来,打算下次见到沈虚怀,稍微打探一二。
稍作修整后便继续上路,来到了陈家的庄子里歇脚,晚饭吃完后,许清泉说起路上的见闻。
“我总算能明白孙通判为何如此关注河道和堤坝。”沿途所见,让他诧异,这里对于水利相当重视,远不是南粤能比的,“我们洛江县居东,离益州省城距离尚远,大型河道聚集在省城西部。”
他有点遗憾,没能早点去勘察益州的水道。
“我也注意到了。”杨子仁咂舌,“埽岸修建密集,得花很多人力物力。”
埽岸便是用柴竹石头等做成骨架,中间填充泥土,将这些物料积置于河堤薄弱的地方,以此来加固河道。
然而,半个月后,他们入了京城的范围,看到汴水后,才发觉自己的天真,单单这一条人工河道的治理,就远超年轻学子的想象。
随时有人候着清淤,还有官差不时巡逻查看警戒线。
“今年的雨水特别多。”从他们入京城辖区后,接连下了三次的中雨,于北地而言,是不太寻常的事。
杨子仁是真的纳闷,他去年在南粤,就忍不住将南北拿来对比一番,“去年的天气似乎是正常?”
他的话引起了陈用九的注意,右眼皮突然狂跳了几下,陈用九压下内心的焦躁,远眺天际,眉头紧锁:“这雨到开春怕是停不下来。”
“啊?开春什么时候,咱们可是三月份科考,本来就阴冷,再加上湿气,真不让学生好过了。”
嘟嚷了一句,他放下布帘,心情有点压抑。
车厢外的雨淅沥沥下个不停,然而他们的马车仍然继续往前走,拐进甜水巷,再往前走,一条街竟然像是走不到尽头。
过了马行街,俨然到了外城,在随从一声到了后,雨水顿时停了。
杨子仁心情如同天气一般,登时放晴,换了一双硬底靴,四个学子开始搬车厢里的书籍。
许清泉拿出清净给制作的滑轮底座,忍不住笑了出来:“这里也铺上水泥路,清净说这是小推车,用来搬运物流很方便。”
四个男子对着所谓的折叠小推车笑了好久。
“可别说,特好用。”杨子仁来回三趟就拉完一车箱的书,“你们还谁没搬完,我可以帮把手。”
他见陈用九的书籍是最多,便主动过来提箱子放到小推车上,问他:“怎么带如此的多,看着好像不是科考用的书?”
“闲暇时用来消磨时间。”陈用九看书杂而乱,这些是他在家还没看的,便随手拿了些过来,四书五经看累了,他就翻看自己感兴趣的野书。
听得杨子仁啧啧称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该向你学习的。”
看到很多是属于玄学类的,他并不感兴趣,也就随口说说罢了。
十二月初三。
南粤的富商抢白砂糖抢疯了。
不知是谁在码头不小心倾倒出一小箱子白花花的细砂,顿时引来了舶商的注意。
“这位施主带的是什么,白色的砂石?”一个要回京城大相国寺的僧人过来,好奇一问,想说若是价钱便宜的话带些回去也无妨。
大相国寺内有贸易市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在这里都能买得到。旅外的僧人看到新奇的物品都会带回去贩卖。
“不是白砂,是糖啊,比糖霜还甜的白砂糖,待让老汉收拾齐整再说。”
他扒拉白糖的动作极其夸张,嗓门又特大,方圆十里怕是都能听见,很快的周围果然围了里三圈外三圈的路人。
“什么比糖霜还甜,我不信,快给老子尝尝先。”一个跑南洋的舶商掀开正扒拉白糖的老伯,手指一沾随后放到嘴巴里,霎时眼睛瞪得如铜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