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大结局
癸亥年,清净同陈用九大婚后,随他到青州长阳府城上任。
他们住的是一座三进的院子,小俩口刚到青州,宅子早就让人打扫干净。
丫鬟桃叶如今成为她的贴身大丫鬟,早她一个月就来到青州长阳府城,见到清净,她带着一众仆人过来迎接:“太太,土豆在七天前就入了仓库。”
仓库落在府城码头。而土豆则是去年下半年南粤的崔蓬从绿衣大食商人手中买到。
清净转头去看夫君,陈用九这次来长阳府城任职通判,今年的主要任务便是协助知府做好劝课农桑,其中就有包括教当地农户种植土豆。
察觉到妻子的目光,陈用九同来迎接的府衙众人寒暄几句,约了去府衙的时间,便将他们打发了去。
陈用九过来,牵起她的手,眼里有着怜惜:“为了赶在春季播种,让你受苦,本该是五月份才过来的。”
他们是提前过来,现任通判还未正式离任,因他同样也得留下来学习土豆种植方法。
清净摇了摇头:“没事的,我是担心他们话说太久,你到现在滴水未进呢。”
陈用九心里软得一塌糊涂,牵着妻子的手入了宅子大门,笑道:“路上吃炸薯条,倒是没饿过。”
正是亲自感受过土豆的多种吃法,便宜又管饱,陈用九对这样农作物甚感兴趣,而青州是粮食大仓,若是能多种一点,今年或许就能全国推广开去,因此他才会急着过来青州上任。
两人漫步到了堂屋,桃叶端茶上茶点,同时给主人家递了一沓封信,“是昨天刚到的。”
清净索性战到夫君身后,跟着一起看,“素白深得你真传啊,这是算到我们抵达的日期?”
陈用九失笑:“他瞎蒙的,见他在司天监过得不错,你也能放心。”
她重新坐了下来,对在京城发生的事实在是一言难尽:“皇帝扣留你就指名你进司天监,安泰郡主吵着非你不嫁。”
叹了一口气,喝口茶润了润喉:“倘若不是这些糟心事,你如今是在翰林院进修呢。”
“清泉他们如今也没在翰林院。”去年的进士全被下放到各地培育土豆种子了。
陈用九当初是亲自向皇帝请求外放,皇帝不同意,朝廷众官也不同意,难得来了一个活的“晴雨表”,各个上奏向天子哭求务必留下陈用九。
后面是陆允发现了素白同样会看天气,这才以一换一,素白替陈用九留在了京城。
“孙通判也来信了。”陈用九一边拆信一边简单讲述信中的消息,“他说圣上有意封你为郡主……”
念到这里,眉头微微拧起,抬眸望向妻子:“你得回京领赏?”
清净撇了撇嘴,“孙通判如今重新进入翰林院,该称呼他为孙内翰,我看是他向皇帝提起的,我可从来没在朝廷命官前露过面的。”
都是她阿爹和公爹在同商会联络,她成了一个真正的隐形人,“封了郡主,我以后怎么壮大金和德商号,官家明面上是不能经商的。”
但出海下南洋的舶商往往属于官家最多。
“我晚上修信一封,让孙内翰想想办法。”陈用九折好信纸,放到一边。
其他几封信都是益州亲人寄过来的关怀问话,看完信后便到了临近晚饭的时刻。舟车劳顿,他们今晚歇息得早。
一大早吃完朝食,陈用九便去了府衙,随身带着的还有一筐的土豆,他得先教会府衙的众人,再来是召集各个县的县令,然后是村的里正,一层层安排下去。
清净自己忙碌得很,陈刀子如今是宅子的管事,京城、益州、矩州、南粤和钱塘所有的事务全压在他肩上,而她则是全然负责南洋的所有事务。
从二月中旬到六月中旬,陈用九清瘦不少,常跑田地肤色跟着黑了几个度,偏偏在外三餐不定,清净只得在饮食上多花费功夫。
正当她在后悔没来及从家里带些西瓜籽过来培育之际,丫鬟跑来汇报:“码头来了一船队,是三元村给老爷太太捎来了一船的西瓜。”
西瓜如今还没传开,从西汉开始就只在王公贵族的餐桌上出现,青州码头突然来了一船西瓜,引得半个府城的人争相跑来围观。
她让陈刀子带家丁去搬运,待收入宅子仓库后,去看了一回。
箱子底部铺着细沙,瓜柄留叶子,切口用草木灰裹住。
想到老家的亲人为了让他们吃上新鲜的西瓜,绞尽脑汁想了延长储存的方法,清净感动得无以复加。
傍晚陈用九从通判厅回来,得知了此事,同样感概家里的有心,“当初卜商人送你的一袋种子,没想到还真种出了寒瓜来。”
清净失笑:“是钱三姑娘的功劳,是她先培育出西瓜,咱们洛江县如今是不愁没有西瓜吃。”
继葡萄沟之后,西瓜田成了当地的特色,这才有三元村的族人给捎了一船的西瓜过来。
清净最是欢喜不已:“本来还在苦恼用什么同青州的官家女眷联络关系,如今有了西瓜,索性就举办个吃瓜宴。”
陈用九想了想,觉得此举不错,“土豆收成后,那些官员为了多抢几筐,天天捎人带话跑关系。”
他对此是有些厌烦,“中伏那天休沐,索性召集他们过来吃寒瓜,消了彼此的火气,多花时间在农桑上才是正事。”
官夫人全在好奇那西瓜,收到清净的请帖,一个两个都不推拒,竟是悉数参加了宴会。
回去后,这些官夫人一个个神情复杂,平常她们也是请过通判夫人,然而她赴宴的次数不多,今日才得知,通判夫人竟然是金和德的幕后东家之一。
所以她不赴宴是有道理的,人家是真的忙,金和德的生意遍布各地,名声传到国外去,白酒白糖都是用抢的。
“通判夫人有钱到没处花,她竟然在打听烧琉璃的窑洞,这是随便能掺和的嘛!”知府夫人在丈夫耳边絮絮叨叨。
“陈通判今天也在问煤窑的事,看来是得了上头的同意。”知府年过四十,却不敢小瞧年轻的通判,这位可是曾经当着诸位大臣的面拒绝了皇帝的指亲还能安然无事。
“他擅玄学,或许是看出了青州未来的变化?”知府如是心道。
而此刻的小夫妻同样在卧房里说着悄悄话。
“清恒竟然想出海,我是不敢同意的,”清净看着南粤来信,“崔蓬说他明年会再出海一趟,他兄长有提过绿衣大食有会吹玻璃的工匠。”
对于烧玻璃一事,陈用九同样相当重视,点头:“那就有劳他再次辛苦一趟,我看能否申请战舰护航。”
上次是有罗家的船队跟随,这次只有清净的船队,陈用九担心船队没有名号容易遭海盗袭击。
时光飞逝。
青州有大片的盐碱地,三年后,这里出了第一批玻璃瓶,随后是玻璃碗杯子,风靡了整个大周朝。
十年后,玻璃脱离了瓶瓶罐罐的使用范畴,开始出现了透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大周人一度陷入了迷茫,通过显微镜看血液,他们并没能看到老祖宗所说的气血,却是看到了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