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河
在欧洲,可以佩服的人很多,其中包括一大批我不知道名字的城市设计者。
本来,现代和古典,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但是,欧洲很多城市却把两者协调得非常妥帖,甚至在两方面都逼近了极致,为人类的聚居方式建立了典范。
然而,聪明的欧洲设计者们知道,真正要让一座城市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处理城市和自然的关系,这比现代和古典的关系更加难办。
城市的出现,本来是对自然状态的摆脱。但是,当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否定之否定”,把自然之美看做城市美学的最前沿。
这事早就开始努力,因此很多城市有山有河,有湖有林。可惜的是,时间一长,这些山河湖林也渐渐城市化,像威尼斯的那些河道,巴黎的塞纳河,都是如此。美则美矣,却承担太重,装扮太累,已不成其为自然。
这总于心不甘。有没有可能来一个倒置:让城市百物作为背景,作为陪衬,只让自然力量成为主题,把握局面?
闻名遐迩的“维也纳森林”很棒,可惜只围在郊外。柏林就不同了,活生生把森林的灵魂和气息引进市中心,连车流楼群也压不过它。
更叫我满意的便是瑞士首都伯尔尼。那条穿越它的阿勒河(Aare)不仅没有被城市同化,而且还独行特立,无所顾忌,简直是在牵着城市的鼻子走,颐指气使,手到擒来。
伯尔尼把中心部位让给它,还低眉顺眼地从各个角度贴近它。它却摆出一副主人气派,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无船无网,只知一路奔泻。任何人稍稍走近就能闻到一股纯粹属于活水的生命气息,这便是它活得强悍的验证。
它伸拓出一个深深的峡谷,两边房舍树丛都恭敬地排列在峡坡上,只有它在运动,只有它在挥洒,其他都是拜谒者,寄生者。由于主次明确,阿勒河保持住了自我,也就是保持住了自己生命的原始状态。与那些自以为在城市里过得热闹、却早已被城市收伏的山丘河道相比,它才算真正过好了。
这就像一位草莽英雄落脚京城,看他是否过好了,低要求,看他摆脱草莽多少;高要求,看他保留多少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