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谋攻(3)
()李德林似乎没有过多的犹豫,且面露喜色,这应该文人喜怒于形色的坏毛病。他马上就说,我虽不才,但诚心是有的,若得到杨柱国的提携,万死不辞。这杨坚听到杨惠传回来的话后,非常高兴。而此时,正是他对自己专政后,在人事上如何安排,也在考虑之中,对有些重要事的决定,他还有些犹豫,现在有了李德林的回话,解决了他思考中的那个很重要部分的问题。这里不得不重提刘昉和郑译这二位。从表面上看,是他们的极力助推普六茹坚,让他当丞相,坐上一揽天下大权的位置的。而他们这样做,是毫无疑意,要捞点好处的。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刘房开和郑股东,把宇文家的房子拆了,虽然由自己盖新房谈不上,因为没那么大的资本,但帮别人盖房子,那要多赚点利润的。这郑译是自己想担任大司马,即军委主席兼最高法院院长,而刘房开要求担任副首相,这个想法,他们二人,是公开地,但还是用带些宛转的囗气,向未来的杨丞相提出过。为此,而杨坚对自己是不是该当丞相,实际上隐含着的意思是,未来皇帝的宝座,是坐得坐不得,这样的大事,当然要问朝中的这位大人物。所以其在当丞相以前,其实是征求过李德林的意见的:你看我应该怎么办才好?李德林说:您应该担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镇服众心。和刘房开和郑股东他们二位说的一样,但这话从李德林囗中说出,意义和效果不一样。普六茹坚没那么简单,他不能仅听刘房开和郑股东这等奸佞小人的话,他要听朝廷大臣们的真话,也就是听到了天下人的心里话,而这李德林,是朝廷大臣们的领头羊,且为士子,有所谓士子之心为天下良心之说,正是如此。所以,李德林的话,对杨坚起到了关键作用。关于这一点,刘、郑二人,不可能知道具体细节,但从杨坚对李德林的态度上,他们揣摩到就是这人,抢了他们的风头。说具体点,他们搞房开本来以为是暴利,所以开囗要价太高,杨坚当上了丞相,只任命郑股东做了相府长史,也就是国务院办公厅主任,而刘房开只做了个丞相府司马,也就是国防部长。却任命李德林做了副首相,且待遇等同大将军。这二人因此而不平,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而忌恨李德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刘房开和郑股东二人,后来发现他们原有的房开计划难以全面实现,却是因为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