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起兵

第一节 起兵

()尉迟迥以相州为中心根据地起兵,理由是“清君侧”。相州在河北省南部,是从河北通向中原要道。而相州的中心城市是邺城。对这个地方大家应该不陌生,三国时曹操就曾建都于此,并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和冰井台。而在此以前不久,这里还实为高欢所建的北齐的都城。后北齐为北周武帝所灭,将此地改为相州首府,在当时是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从地理条件上讲,相州之地有东南北三面,邻接当时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平原地区,对于打仗而言,拥有可靠的后勤保障,这当然是很重要的条件。但这块地盘,西背靠太行山以东的山西高原,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却是无险可守,这是不利的地方。不过,尉迟常委起兵,应该是攻不是守。以相州所辖安阳等11县,和以大总管身份所统辖的卫、黎、贝、赵、冀、瀛、沧等州的人力物力,还有其侄子尉迟勤(时任青州总管)统属的青、齐、胶、光、莒等州支持,几乎一夜之间,就召集了十万以上的兵力。同时,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和益州总管王谦,经通谋,起兵响应。还有就是,宣布保持中立的有荥(治荥阳,今河南荥阳)、申(治长寿,今湖北钟祥)、东楚(治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潼(治顿丘,今安徽宿县北)等州。当然,明确表态不支持的也有。如并州刺史李穆,这人是西汉名将李陵之后,大左辅,政治局四常委之一,排位还要在杨坚前面,但却被打发到山西地面上来,朝中只留他杨坚一人辅政。可杨坚是杨州总管,远在安徽,怎么又跑到长安去了?这些疑问没有说出来,那是另一方面的问题,李穆是个明白人,分得清楚。虽说自己曾经救过周太祖宇文泰的命,但差点被他的侄子,那个疯狂的“屠龙”者,三年杀三个周氏皇帝宇文护所杀。这宇文护杀了他的兄长李远及其子李植,他自己差点被连坐。但这宇文家的杀人狂,后来被圣明的周武帝宇文邕所杀,宇文邕是太祖的第四子,他李穆跟的是太祖。所以,尉迟迥的要求被拒绝,还将他派来的使者关了起来。不过,他的儿子李士荣,却力劝老爹,好事来了,搞不明白是不是?你手中有北周最精良的军队,不乘此大好时机捞一把,养兵千日,习武十年,又有什么用?而杨坚也没闲着,他到不怕尉迟迥反,重要的是拉票,于是他派前面提到的这位内史大夫柳裘,到李穆处,向他陈说利害关系,李穆的另一个儿子,左侍上士李浑到并州,向李穆转达他的致意。李穆是北周名将,除了懂军事,还懂政治的。他的选择是,让自己的儿子李浑入京,拿了个熨斗送给杨坚。这个熨斗,就是现在常见的熨烫衣料用的电熨斗,只不过古时候没电,这熨斗里面装的是烧红的木炭。把这么个东西送杨丞相,还带了话,是说希望淘宝网女装天猫淘宝商城淘宝网女装冬装外套www.taobar8.com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淘宝网女装夏款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裙子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淘宝网夏装新款裙子淘宝网女装2012商城淘宝网女装春装连衣裙淘宝网女装商城购物www.suduwo.com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淘宝网女装冬装羽绒服淘宝网女装天猫商城淘宝网天猫商城淘宝网女装秋装购物www.pingjiatao.comwww.taohu8.com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www.tmalsc.com淘宝网女装冬款您能手握这个象征权威的熨斗之柄,就可以象熨贴衣服样,让天下服服帖帖了。没想到这会有如此功用,到也闻所未闻。不过,依本人看来,送此物的喻意,或可解为皇帝准备新衣,应该少不了这么个玩意。除此以外,李穆还送了一条十三环金带给杨坚。这是一种金饰带钩的皮腰带,是皇帝才可以用的。不过,这李常委处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到也是值得打个问号的。因为他显然不是从自己裤腰上解下来的。要做一条这样的腰带,也不是一两天,那么就只能是早就预备好的,可一个人,预备有天子才能用的金腰带做什么?扎在在衣服里面过把瘾?或者是想有一天------由此看来,周天元一天到晚感觉自己的皇帝做不稳,不是没有道路理的,他这人肯定没有全疯。无疑,皇帝这个位置,就象一块肥肉,只要有那么一点可能,人人都要想吃一囗。由此处可见的是,在祝愿杨坚不久的将来当上皇帝这方面,李常委抢了个先手。李穆有个侄儿李崇,时任怀州刺史,本来准备想响应尉迟迥,后来得知李穆支持杨坚,慨然叹息说:“我全家得到富贵者多达数十人,现在遇到了国家有难,竟不能匡扶危难,延续皇室,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呢!”不得已,也被迫依附了杨坚。见此情形,徐州总管源雄也没有答应起兵对付杨坚。然而,尉迟迥同时进行的还有,就是还派人北上,和高宝宁结盟,以便通过他,联系突厥,加上他的孙女又刚嫁这里,应该是有条件的。这高宝宁是代人,即其祖上是鲜卑拓跋部族人。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权,曾在秦汉时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建都,其建国只有三十九年,后为前秦苻坚所灭。魏晋时期鲜卑拓跋部,游牧于云中即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一带。这高宝宁还是北齐皇室的远房亲戚,曾任营州刺史,还镇守过黄龙。营州地处辽西,而黄龙即今陕西黄龙县。高宝宁在少数民族地区,很有威信。因为中原王朝更迭频繁,他成了自生自灭的三不管之人,与被北周灭了的北齐残存势力合为一股,袭扰边境之事,时有发生,因常年与契丹和靺鞨打交道,可以使唤这些人帮忙打仗。不仅如此,他与突厥和高句丽都有往来。周武帝曾想招抚,被他拒绝了,所以这尉迟迥打他的主意,应该不会是临时抱佛脚,过去他们应该至少是互耳闻。而这样的假设还是让人怀疑,说高宝宁是代人,这是特指他是鲜卑拓跋部的后人,而代国最后一位皇帝什翼犍被前秦苻坚所杀,但是,是他的孙子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其将国都从盛乐,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到今山西大同,这里曾是代国的国都。北魏是北朝时代位于今日华北地区的第一个王朝,公元493年起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而西魏历三帝,共二十二年(公无535~557年),国都长安,地盘为原北魏统治的西部地区,包括今湖北襄樊以北﹑河南洛阳以西。因北魏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后,被迫入关中投靠关陇军阀鲜卑人宇文泰,而尉迟迥正是跟随这位周太祖收复弘农,大破东魏高欢于沙苑的。东魏据有今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统治的东区,定都就在邺城。公元549年,高洋(高欢之子)篡魏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仍将都城定在邺城。由此可见,尉迟迥现在所占据的地盘,原为高姓皇帝的。且《周书》上也说尉迟迥为“代人”,且其祖先,是从北魏正宗鲜卑皇族中分出后独立发展的一族(“其先,魏之别种”),即尉迟部,但尉迟迥为代人,应与鲜卑拓跋部和尉迟部有混合后的血缘遗传关系。史书上说高宝宁“不知其所从来”,但又是高姓皇帝家的远房亲戚,这很可能隐瞒了一些如其母身份卑微等常见情况,但高宝宁在邺城有亲戚,这是很可能的,所以说尉迟迥想找到某种支撑的力量,而与这高宝宁联系,是有如我们所考据了这老半天所得出的历史渊源的。而这种“渊源”,包含有很多内容,在此不再做细致分解。言及于此,会发现,尉迟迥的另一方面的的考虑:这样做,也许为留有退路。有高宝宁做榜样,不行就打游击,但此举却有不怕背上里通外国之嫌的名声,所以说这尉迟迥的目的,并不是在于“清君侧”。且尉迟迥还嫌这样做不够,再派人与陈朝联系。陈朝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所创建,都建康,即今南京市,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同时存在的还有占据荆州一带的三百里区域,为西魏藩属,史称后梁。当时的孝明帝萧岿?,也因为派去向北周朝贡的中书舍人柳庄,回来传达了北周丞相杨坚的话:梁国的几代君主,都是忠于朝廷的,我们应当把这种友好关系保持下去,才没有听从手下众将与尉迟迥联合的鼓动,在东家房子起火时,没乘火打劫。可见双方下的功夫都不少。这种做足诗外功夫的行为方式,见之于武将身上,的确少见。或许因为当时都是军人政权的缘故,武将脑子里不但要盘算如何打仗,还要想着如何用诡计,搞垮别人,也就等于不费一兵一卒,得了全胜。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虽说尉迟迥落了下风,毕竟这人打仗太专业了点,不象普六茹坚,政治和军事两头都练。但尉迟迥还是真正地抵当了一阵的。所以弄得北方大地,一时风起云涌。然而,就象我们说的,过去没发现这人还会这个。虽然对杨坚不能这样说。但对尉迟迥来说,虽说身为政治局常委,却没见过他过搞政治,因此,他身后的人,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但当时武将上阵拚命,少见有光说不练的谋士们说三道四的。这尉迟迥发起如此声势必浩大的群众运动,也没见有那个幕僚高手在背后指点一二,说来是有点奇怪。这人不可能做这种头脑一热就干的事。有人说他用赵僣王招幼子宇文贯名义拉大旗,做虎皮,是另有所图。而这种说法不能成立的重要理由是,忘记了有关于此的一条铁定的规律,这往往也是现代警察们破案的基本思路:做这种事,要求看会对谁有利。是的,尉迟常委从年轻时,就跟随北周太祖宇文泰打仗。现在年事已高,要说他想当皇帝,他自己都不信。那么,接下来,惟一有可能入选的,就是这位赵僣王招。打他的小儿子宇文贯的旗号,是因为老爹当了政,要传位,一般不传幼子,传的是长子。由此看来,双方在开打前的预热阶段所做的准备活动,都是事先有预案的。虽然赵僣王招此时远在京城,但依第二套方案,仍然不误事。但事情都是有假象的。就连普六茹坚,也没看透。他看到的是,恐怕这尉迟迥老干部,资格老,威信高,手中有北周最精锐的军队,兵强粮足,不反才怪。所以说,人干坏事时,往往会把别人想得和自己一样。要不是这样,把赵僣王招的女儿嫁给突厥,就象是他嫁自己的女儿,没有亲爹的同意,是不可能定下出门上轿日子的。杨坚当然是借囗说,赵僣王招深明大义,牺牲个把女儿,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因此他杨坚还给这位千金公主,取名叫大义公主。赵僣王招来了,不吭气,他这人最重要的品格就是老实,还能干事。但这普六药坚这次是真的大意了。他要是不犯错误的话,本来就可以在赵僣王招来京城出席欢送大义公主出嫁突厥的仪式上(当时还没把他侄子周天远去世的消息告述他),就把他给解决了,也不会发生后来那一幕,差点让他丢了性命的“鸿门宴”。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这普六茹坚,想着的是怎么对付尉迟常委这位老干部,他到没太想怎么和他单挑,那也太过份了,不过,在后面这一点上,他是对的。杨坚于是派了一个叫破六韩裒的候正,先到了邺城。这候正,是军队中负责谍报侦察的官,官职也不小,大概相当于中央情报局局长。一般来说,特务头子,是不搞外交,更不当信使的。当然,派此人去,不是搞暗杀,而是随便搞清情况,派别人去,坚哥不放心。大概尉迟迥不认识此人,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这与他还是野战军司令,常年在野有关,所以犯了麻痹大意的错误。破六韩裒见了尉迟常委,毕竟人家是名将,再说又是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所以在转达杨丞相的慰问,以及表白他杨丞相不想当皇帝的想法过程中,不知什么地方说漏了嘴。所以,当他暗中将坚哥的亲笔信,交给相州总管府长史晋昶等人时,正准备再多说两句时,被尉迟迥逮个正着。而武将办事,问都不用再问什么,拉出去,就把晋昶和这破六韩裒给砍了。想这堂堂中央情报局长,嘴上功夫不行,办事也不行,还比不上手下的小特务,这点小事都办不了。当然,象007邦德特工那样的,能办事,却当不了军情六局的局长。普六茹坚搞的这点小动作,让尉迟迥老干部,真的生了气。这事本来还在蕴酿阶段,现在事情肯定是暴露了。(这里其实发生了点误会,因为普六茹坚此时只是怀疑。)不如大张旗鼓地干,反就反了,他杨坚又不是皇帝,明着干,何必藏着掖着,这不是武将的性格。所以,尉迟常委要发表重要讲话。尉迟常委召集相州文武官吏和百姓,登上了城北门。但是,发表演讲,这不是他的特长,也不是武将性格。不过,话还是要讲的。演讲的内容是:一是,杨坚不是个东西,他又不是皇上,做的坏事到很多;二是,我是太祖文皇帝的甥子,反之,他是我舅爷,国就是家,家就是国,我们一起,反他娘的,揭竿而起(又不是农民起义,有刀有枪的),你们愿不愿干啊(卿等以为何如)?糟就糟这后面一句,本来干就干了,干吗又要来问?若不是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提出,后来老百姓们也不会站在城头上看热闹。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闲话隋朝兴亡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闲话隋朝兴亡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节 起兵

%